近日,三星、華為先後發布了摺疊屏手機Galaxy Fold和HUAWEI Mate X,在點燃業界對手機新形態關注的同時,也讓OLED柔性屏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
相比傳統的LCD顯示結構,以電流驅動有機薄膜本身來發光的OLED屏幕響應速度快,厚度也更薄(小於1.5mm)。這對用來支撐整個OLED的基板(透明塑料、玻璃、金屬箔)提出了超薄化要求。此外,OLED封裝對環境要求極為嚴格,需要隔絕氧氣和水汽,這也對密封的精密度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滿足如此高要求高精度的加工條件,超快雷射加工技術成了最好的選擇。
超快雷射加工原理
超快雷射可以將光能集中在皮秒至飛秒的時間間隔內,並將光聚焦到比頭髮直徑還要小的超細微空間區域,使得電磁場的強度比原子核對其周圍電子的作用力還要高出數倍,從而實現許多地球上所不存在的、其他的方法也無法得到極端物理條件。同時,雷射能量集中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會獲得巨大的單脈衝能量和極高的峰值功率,高功率密度的雷射脈衝能輕易地剝離外層電子,使電子脫離原子的束縛,形成等離子體。
由於雷射與材料相互作用的時間極短,等離子體還沒來得及將能量傳遞給周圍材料,就已經從材料表面被燒蝕掉,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長脈寬、低強度雷射造成材料熔化與持續蒸發現象(熱影響),確保了加工過程中不會對所涉及的空間範圍的周圍材料造成影響,大大提高了加工質量。超快雷射加工也因此被稱為「冷加工」。
此外,雷射的非接觸式加工也可避免傳統機加方式切割容易發生崩邊、裂紋等問題,具有精度高、不產生微裂紋、破碎或碎片問題、邊緣抗破裂性高、邊緣保持了光學性能、無需衝洗、打磨、拋光等二次製造成本等優點,降低成本的同時大幅提高了工件良率及加工效率。
當前產業現狀簡介
超快雷射幾乎可加工所有的材料,包括金屬、半導體、鑽石、藍寶石、陶瓷、聚合物、複合材料和樹脂、光阻材料、薄膜、ITO膜、玻璃、太陽能電池片等等。廣泛的適用性也為超快雷射產業帶來了巨大的市場容量,同時,伴隨著電子產品更新節奏加快,有著無可比擬優勢的超快雷射技術也獲得了更多的表現機會,超快雷射器、精密雷射加工設備也由此獲得長足發展。
據OFweek研究中心數據顯示,全球工業雷射器收入從2012年的23.4億美元增加至2017年的46.8億美元,近三年的市場規模增長率分別為10.6%、24.2%和28.6%。其中超快脈衝雷射器佔比約為24%,預計2020年,全球超快脈衝雷射器市場規模有望突破15億美元。
2012-2017年全球雷射器市場規模及增長率(單位:億美元)
數據來源:OFweek行業研究中心
目前超快雷射器市場基本被國外公司主導,如美國相干、Spectra-Physics(光譜物理)、德國通快、EdgeWave、丹麥NKT光子等,他們佔據全球近90%的市場份額。其中,創建於1961年的Spectra-Physics是第一家讓雷射技術走向商業化的公司,憑藉接近60年的技術積累成為全球頂尖的雷射器供應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