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福晶科技(002222)跟隨著大族雷射(002008)漲跌,因為上下遊的關係,似乎福晶科技就是大族雷射的影子。從我們草根調研的情況來看,市場如果這樣看,可能小看了這家全球雷射器件龍頭。如果產量能夠跟上需求,未來幾年,福晶科技的成長速度或將高於大族雷射。
雷射器市場正從納秒級向皮秒級過渡
智慧型手機製造越來越複雜、精密,目前普遍使用的納秒光纖雷射器就顯露出來了缺陷。高功率下,納秒光纖雷射容易擊穿或擊壞加工件,同時由於光纖雷射是熱加工,加工中會造成玻璃等加工件剪片和熱應力的問題。
因此,今年開始,蘋果等手機廠商對蓋板玻璃和顯示模組加工提出了新要求,曾經坐了近10年冷板凳的紫外皮秒冷雷射器(也稱固態雷射)重現生機。據悉,深天馬已購買了近20臺紫外皮秒雷射加工設備,伯恩也向相關廠商發出了1000臺採購意向。
另一方面,康寧新一代玻璃硬度提高後需要皮秒雷射器才能很好的切割。為此,康寧還收購了德國一家雷射器企業,目前,京東方、伯恩等已開始配備這樣的雷射器。
福晶科技生產的晶體主要用於固態雷射器,新需求的出現或將給公司帶來跨躍性的影響。這也正是公司往年保持20%勻速增長而今年將變成100%增長的原因。
目前,皮秒雷射器的廠商主要是國外巨頭,美國相干、德國通快是代表,國內也有一些廠商在試製,有的也已提供了產品給下遊試用。
根據對某雷射器廠商的調研,一臺皮秒雷射器大概用五六塊BBO、YVO4、KDP等晶體,生產的皮秒雷射設備一天加工1萬塊單片玻璃的一個倒角,理論上,一年加工量為350萬塊。去年智慧型手機的銷售量近15億部,如果全部用皮秒雷射設備加工,以上述數據來推算,需要4000臺雷射器。
目前中高端智慧型手機至少3塊玻璃共12個倒角需處理,同時,還有至少4個圓孔或H型槽需要加工,如果全部用皮秒雷射加工,總計需要6萬臺設備,相當於需要30-40萬塊雷射晶體。如果玻璃蓋板、顯示模組都用皮秒雷射器切割,晶體的需求量更大。(以上數據僅是理論上的推算,目的是為了說明皮秒雷射器的前景,因不同廠家設計的雷射器不一樣,以及智慧型手機加工中的不同需求,上述數據並不能真實反映需求。)
今年之前,福晶科技LBO、BBO晶體的年銷售量在10多萬片,紫外皮秒雷射應用興起帶來的需求數倍於這個銷量。
福晶科技處於龍頭地位
福晶科技作為固態雷射行業的最上遊企業 ,依託中科院物質構造所,在全球率先發明了LBO、BBO晶體(用於固態雷射器),是全球領先的非線性光學晶體、雷射晶體製造商,非線性雷射晶體佔全球50%多的市場份額(LBO佔70%多,BBO佔40-50%,KTP佔40-50%)。
作為發明者,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福晶科技一直在做持續的開發(尤其專利失效後),長晶技術不斷升級。其中,LBO原來為餅狀,需要生長6-8個月,現在為筆狀(利用率大大提高),生長期降到2-3個月。同時,後期模塊冷加工過程中,9道工序均有較高的壁壘,其中,拋光工序只能手工操作,一個熟練工需要培養3年左右時間(有的模塊只有頭髮絲那樣粗)。
近30年來,美國相干、德國通快、美國IPG等全球10大固態雷射廠商一直是福晶科技穩定的客戶。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福晶科技行業龍頭地位難以撼動,所以,新增需求一旦大量形成,最先受益和最為受益的是福晶科技。
未來業績增長取決於擴產速度
從福晶科技下遊客戶處了解到,如果目前下單,春節前不一定能拿到貨。其實,福晶科技從今年2季度起就進入滿產狀態,而去年4季度剛剛擴產,產能增加了50%。近年,公司的銷售價基本持平,對老客戶每年還有一定的優惠。所以,今年業績的高增長除了產量增加外,內部技術改造等帶來的毛利率提升功不可沒。
福晶科技的銷售模式是「以訂定產」,這個月的訂單下個月交貨,公司未來業績能否延續今年的高速增長,核心因素在於擴產的速度。據了解,LBO、BBO長晶爐都是福晶科技自己製造的,LBO長晶爐建設周期在2個月左右,BBO長晶爐建設周期較LBO略長。福晶科技明年的業績就可看何時擴產、擴產到什麼規模了。
大族雷射在紅外雷射器需求大量增長後,加大了對福晶科技的採購量,由此,去年以來,福晶科技國內的銷售量已佔到近40%(原為略高於30%),但大族雷射絕不是福晶科技業績的決定因素。
(中國上市公司研究院研究員 顧惠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