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炳哥經濟學大點評】美國量化寬鬆貨幣政策

2021-02-25 經濟學考研助手

炳哥點評欄目正式開播啦~

大家對一些現象或者是出現的問題有疑問?很多東西都像考點可是卻不知道如何去做?都說考經濟學的人要培養經濟學思維可是你卻不知道從何入手?

炳哥點評就來拯救你!

以後的每個周一,看炳哥是怎麼用經濟學眼光看你眼中的那些問題!

  一、量化寬鬆的概念

  量化寬鬆(QE:Quantitative Easing)是指中央銀行在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時,通過購買國債等中長期債券,增加基礎貨幣供給,向市場注入大量流動性資金的幹預方式,以鼓勵開支和借貸。量化指擴大一定數量的貨幣發行,寬鬆即減少銀行的資金壓力。

  在經濟發展正常的情況下,中央銀行通過公開市場業務操作,一般通過購買市場的短期證券對利率進行微調;量化寬鬆調控目標即鎖定為長期的低利率,各國中央銀行持續向銀行系統注入流動性,向市場投放大量貨幣。

  二、美聯儲幾輪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的回顧

  2008年11月25日,美聯儲正式啟動第一輪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宣布購買1000億美元的房地美、房利美、聯邦住宅貸款銀行等政府支持企業所發行的債券以及5000億美元由房地美、房利美、吉利美擔保的抵押貸款支持證券。

  值得關注的是,美聯儲的目的僅僅在於「穩定」市場,而不是「刺激 」經濟。第一輪量化寬鬆貨幣政策主要目的是通過向市場提供流動性支持,以達到提振市場信心、平復金融市場恐慌情緒的目的。從實際效果來看,第一輪量化寬鬆貨幣政策之後,美國金融體系有所企穩,目標初步達到。

  在此基礎上,美國接連推出第二輪、第三輪、第四輪量化寬鬆貨幣政策。與第一輪有所不同的是,後續量化寬鬆貨幣政策日益體現了支持實體經濟增長的意圖,同時規模不斷擴大。從這二輪開始,美國的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從原來的穩定金融體系變為通過壓低長期利率刺激實體經濟。

  2014年10月30日,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貨幣政策會議宣布,將在2014年10月末停止資產購買計劃,這意味著實施6年的量化寬鬆貨幣政策行將結束。

  三、為什麼量化寬鬆貨幣政策沒有使經濟陷入流動性陷阱?

  流動性陷阱又稱凱恩斯陷阱,指當利率水平極低時,人們對貨幣需求趨於無限大,貨幣當局即使增加貨幣供給也不能降低利率,從而不能增加投資的一種經濟狀態。

  當利率極低時,有價證券的價格會達到很高,人們為了避免因有價證券價格跌落而遭受損失,幾乎每個人都寧願持有現金而不願持有有價證券,這意味著貨幣需求會變得完全有彈性,人們對貨幣的需求量趨於無限大,表現為流動偏好曲線或貨幣需求曲線的右端會變成水平線。在此情況下,貨幣供給的增加不會使利率下降,從而也就不會增加投資和有效需求,當經濟出現上述狀態時,就稱之為流動性陷阱。

  之所以量化寬鬆貨幣政策沒有使經濟陷入流動性陷阱,是因為量化寬鬆貨幣政策是個「計劃」,即持續進行逆回購,這就會使得居民和企業形成關於未來利率會降低的預期,因此會增加消費和投資。

  四、退出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對美國經濟的影響

  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的結束是美聯儲基於對美國經濟的綜合判斷做出的,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結束之後,由於還有加息時點的調節,因此貨幣政策的調整總體不會影響美國經濟的復甦進程。但是,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的結束依然會對美國經濟帶來一些挑戰。

  首先,從美聯儲自身來看,經過幾輪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美聯儲資產負債表急劇擴大。2008年年初,美聯儲資產負債表規模尚不足一萬億美元,但是到2014年10月底已經超過4.5萬億美元,短短幾年增長超過3.5萬億美元,與此同時,美聯儲資產負債結構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因此,在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結束之後,下一步如何替美聯儲「瘦身」以回歸至正常水平,成為美聯儲自身面臨的一個挑戰。

  其次,從金融市場來看,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結束之後,未來美聯儲選擇何時加息成為市場新的關注焦點,在這一新的加息預期形成過程中,市場隨時可能出現動蕩。目前市場較為一致的共識時,美聯儲或將在2015年年中選擇加息,但是具體的加息時點仍是美聯儲依據美國經濟情況而定,一切都存在未知。與此同時,伴隨著加息和貨幣政策收緊預期,國際資本將會逐步回流美國,在推升美國金融資產價格的同時,也會增加金融市場的波動性。

  最後,從美國實體經濟來看,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結束、未來加息預期將推動美元逐步走強,這會對美國出口貿易形成抑制,從而影響美國經濟復甦進程。

  五、退出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1.好的影響

  (1)使得中國接近4萬多億美元的外匯儲備的保值壓力得到緩解。

  (2)以美元計價的包括石油、基礎金融和一些糧食在內的大宗商品價格持續走低,大大減輕中國輸入型通脹壓力。

  (3)人民幣升值壓力減輕,對恢復中國出口經濟有一定幫助。

  2.壞的影響

  退出量化寬鬆貨幣政策會造成流動性緊張,尤其是對房地產業的衝擊很大。兩個原因:

  (1)部分美國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的美元流入中國套利。隨著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的退出,美元的回流導致市場上資金緊張。

  (2)房地產受限於國內資本市場融資渠道受阻,多在國際資本市場發行債券融資,量化寬鬆貨幣政策退出造成融資資金成本上升。

  六、中國應對措施

  一是加強對於國際資本流動的管理,必要時可以實施匯率幹預等調控手段,平抑金融市場波動。

  二是儘快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應該淡化對美元的關聯強度。

  三是積極加強新興市場自身之間的合作,解決克服共同面臨的困難與挑戰。一個突出的例子就是金磚國家關於應急儲備安排的建設。在全球協調進展不大的情況下,金磚國家通過建立應急儲備安排,可以為各成員提供額外的金融防火牆補充,增強各國抵禦外部風險的能力。在當前發達經濟體量化寬鬆政策走向分化,全球金融市場動蕩不羈的情況下,顯得更為必要。

17炳哥經濟學備戰2群 511966668

諮詢傲雪老師QQ:2936415301

最權威的經濟學考研微信公眾號

經濟學考研,我們與你同在

相關焦點

  • 國開行首席經濟學家劉勇:全球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的思考 創立30
    劉勇局長首先從「量化寬鬆(簡稱QE)貨幣政策的概念、理論基礎及傳導機制」開始談起。量化寬鬆貨幣政策,主要指各國央行通過公開市場購買政府債券、銀行金融資產等做法。其理論基礎包括經典的貨幣非中性理論、流動性陷阱理論、資產負債表衰退理論、伯南克的經濟大蕭條理論、明斯基的金融不穩定理論、金融加速器理論等。而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則包括資產組合平衡效應及其他類型的傳導渠道等。
  • |貨幣政策|資產負債表|美聯儲|量化寬鬆
    本質上,我們今天討論的縮表(反之擴表)就是量化寬鬆政策對美聯儲的帳本的直接影響。美聯儲在經濟出現危機時(一般會出現流動性風險),在市場上購買國債和MBS(房地產抵押債券)等資產,將貨幣投放到市場中,為市場提供更多流動性。這時,買回來資產將計入美聯儲帳本——資產負債表上。
  • 日本央行實行超級量化寬鬆政策的真實意圖
    日本央行實行超級量化寬鬆政策的真實意圖原英次郎(鑽石在線主編)黑田東彥麾下的日本央銀放出了第二顆重磅炸彈後,日本市場興奮不已,股價飆升,日元愈發貶值。有人認為這次追加的量化寬鬆,是消費稅增稅的前奏,但這個說法並非全部,應該說現在日本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到底該不該對再度提升消費稅稅率作出決斷。關鍵詞是「3」黑田的重磅炸彈剛一放出,其威力立即就顯現了出來。超級量化寬鬆的消息傳出後,10月31日當天日經平均股價暴漲755點,突破1萬6000點大關,達到1萬6413點。
  • 擇校指導|炳哥詳解2022中國海洋大學經濟學考研備考
    7、一般均衡理論與福利經濟學,兩部門一般均衡模型,社會福利函數,效率與公平。8、市場失靈與微觀經濟政策,外部性與公共物品,信息不對稱。1、國民收入核算:宏觀經濟數據,國民收入核算指標,國民收入核算方法。2、簡單國民收入決定論:消費理論,兩部門收入決定,三部門收入決定,四部門收入決定,乘數理論。3、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的一般均衡:IS曲線,LM曲線,IS-LM模型分析。
  • 美國「無上限」量化寬鬆副作用不容忽視
    新華社北京6月1日電 財經觀察:美國「無上限」量化寬鬆副作用不容忽視  新華社記者許嘉桐 歐陽為  自3月下旬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宣布實行不設額度上限的量化寬鬆政策應對新冠疫情衝擊後,美聯儲資產負債表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擴張2萬多億美元。
  • 趙建:大危機塑造的經濟學世界與貨幣政策的未來
    圖4.發達國家貨幣政策的底色:大蕭條 我們知道大蕭條改變了美國整個的政策思路,產生了經濟學革命,誕生了一個新的經濟學。以前都是古典學派、薩伊定律、瓦爾拉斯均衡、福利經濟學定理等統治一切,古典經濟學家認為「理論終結了」,自由市場就是最好的經濟資源配置模式,沒有必要再討論別的了。但是大蕭條顛覆了他們,或者是把他們從夢中叫醒。現在所有的央行行長基本都是新凱恩斯主義。
  • 金融專碩2022考研全年複習規劃,炳哥帶你衝刺125+
    2.擇校3維度,如何快準狠快速定校3.如何制定基礎階複習規劃,快速進入備考狀態4.炳哥直播答疑:解決你的個性化問題聽課福利:直播間抽送紙質版蔣先玲《貨幣金融學》+高鴻業《西方經濟學》掃碼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免費報名聽課
  • 張明:美聯儲貨幣大寬鬆有什麼大危害?
    這意味著美聯儲將7000億美元量化寬鬆措施升級為無上限量化寬鬆措施。在政策宣布當日,道瓊工業平均指數、標準普爾500指數與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分別下跌了3.04%、2.93%與0.27%。近期,美聯儲在放鬆貨幣政策方面可謂不遺餘力。聯邦基金利率與再貼現率已經下降至零。
  • 美國貨幣政策變化對世界經濟的影響
    一、美聯儲從啟動到退出「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的溢出效應 從2009年到2013年的5年期間,美聯儲實施過三次「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共計購買資產規模超過3萬億美元。所謂量化寬鬆,簡言之即美聯儲將短期利率下調至零,仍無法擺脫經濟衰退的情況下而採取的非常規臨時性貨幣政策,通過從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購買長期債券來調節利率,從而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同時為市場注入巨大流動性,推高通脹率,刺激實體經濟復甦。
  • 日央行退出量化寬鬆道阻且長
    本周一,日本央行公布了3月份貨幣政策會議紀要,紀要顯示,多數委員認為日本央行應繼續維持目前的寬鬆政策。部分委員表示日本央行應向公眾解釋,經濟尚未到達考慮退出超寬鬆政策時機和手段的階段。一位委員稱,「政策正常化或逐步縮減貨幣寬鬆的程度可能會成為未來討論的話題。」
  • 美聯儲調整貨幣政策框架 「放水」又有新花樣?
    美聯儲日前宣布對長期目標和貨幣政策策略聲明進行更新,將尋求實現2%的平均通脹率長期目標。此前,相關政策表述是致力於實現通脹率位於「對稱性的2%目標」附近。美聯儲的兩大目標是充分就業和物價穩定。長期來看,美聯儲對於通脹和就業指標同時「寬鬆」,並將就業改善提到更高優先級,意味著在經濟形勢不發生本質性改變的情況下,低利率貨幣政策環境將長期持續存在。在瑞信董事總經理陶冬看來,美聯儲此舉試圖通過修改規則,儘量拉長超寬鬆貨幣政策長度,以期將美國經濟拉出泥沼。
  • 2021年中南財大806經濟學真題解析:考題基礎,得高分難
    炳哥說真題,今天接著說。前幾天為大家解析了東北財經大學801經濟學真題,錯過的同學點擊下方連結即可參看。
  • 美國實行無限量貨幣寬鬆政策,對人民幣及中國房價有何影響?
    昨日美國累計確診病例超過10萬例,單日新增超過1.8萬例,已經成為全世界疫情最嚴重的國家,美國為了減少疫情對經濟的影響,美聯儲緊急降息兩次,把聯邦基準利率降到0%,但是美股在短短的8個交易日當中,經歷了4次熔斷,歷史上美股只有5次熔斷,降息不行,接著美國放了大招,宣布無限量寬貨幣寬鬆,美國無限量的貨幣寬鬆會導致美元的預期貶值,我國的外匯儲備縮水,導致人民幣被動升值
  • 量化緊縮後再度量化寬鬆?美聯儲否認但被分析師拆臺
    在Tannenbaum看來,新的操作當然應被視為在貨幣政策範疇之內。「通過一系列舉措來實施貨幣政策,」他解釋道。「美聯儲最近採取的舉措就是貨幣政策的一部分,必須這樣看待這些舉措。」達拉斯聯邦儲備銀行總裁柯普朗(Robert Steven Kaplan)說,事實並非如此。
  • 英央行或進一步減慢購債速度 多國央行或放緩貨幣政策寬鬆步伐
    澳大利亞央行4日堅持利率不變的抉擇反映了全球基調,暫時按兵不動,顯示前期大規劃寬鬆貨幣方針後,各央行刺激方針有放緩苗頭。 澳央行啟動購債 澳大利亞儲藏銀行(央行)4日在8月份方針會議上宣告,將基準利率堅持在0.25%的前史低點,符合商場預期,一起宣告於5日起購買國債穩定商場。
  • 《王二的經濟學故事》4、中國的貨幣政策
    之後美聯儲能做的,就是所謂的數量寬鬆,換句話說就是通過印票子的方式來繼續保持寬鬆的貨幣政策,從而刺激疲軟的美國經濟。但數量寬鬆是一種非常粗糙的調控貨幣政策的方法。注入的數量少了,杯水車薪,不解決問題;注入的數量大了,通脹和資產泡沫就來了。在一個全球化的經濟裡,這種政策更會有全球性後果。美聯儲注入的流動性未必最後能流到它所希望的地方,最後反而變成了熱錢流向其他國家。
  • 項崢:貨幣太寬鬆了既難自救又易傷身
    在日前召開的二十國集團(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上,中方代表發表了對全球經濟形勢的看法,並指出「日本量化寬鬆貨幣政策難以從根本上解決自身存在的結構性問題」。今年以來,在安倍政府的持續壓力下,日本央行宣布重大政策轉向,引入2%的通脹目標,並決定向美聯儲看齊,自2014年起實施無限量寬鬆措施。
  •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鄭良海:全球央行集體寬鬆 國內貨幣政策獨立性強
    美聯儲的資產購買計劃僅限於美國國債和抵押貸款支持債券,旨在保持流動性和穩定信貸市場。3月20日,美聯儲擴大貨幣市場便利,包括購買信貸支持範圍擴大到市政債和增購抵押貸款支持證券。自重啟量化寬鬆以來,美聯儲已經購買了3750億美元的國債/MBS,這意味著量化寬鬆的規模空前擴大。從3月13日(星期五)開始直到本周五結束,美聯儲將購買超過1萬億美元的美國國債和MBS。歷史性開啟無限量「QE」模式。
  • 餘永定:未來貨幣政策或趨於寬鬆 配合擴張性財政政策
    中新經緯客戶端9月6日電 (羅琨 董湘依)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和複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央行果斷加大貨幣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維護金融市場穩定。隨著國內疫情轉向緩和,貨幣政策又該如何轉舵?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餘永定6日在2020中國國際金融年度論壇間隙接受中新經緯客戶端採訪時表示,在需要進一步提高經濟增速的情況下,中國需要擴大財政擴張力度,同時貨幣政策要配合。「這個時候就需要壓低國債的收益率。它(財政部)為什麼能夠發債?因為有貨幣當局配合,這樣就可以防止發國債造成的擠出效應。」
  • 劉夏:從「耶倫阿姨」到美聯儲「量化寬鬆」全面解析 近期美指上漲...
    這也是,為什麼2008年的由抵押違約率上升、美國房價下跌造成的次貸危機,進而引發大規模金融危機,最終導致了全球經濟崩潰。  量化寬鬆政策曾伴市場同行,現終將離去  2008年,銀行間市場由於資產損失,缺少流動性,完全凍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