滌故更新 開啟平凡而偉大的民法典時代

2020-12-17 瀟湘晨報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宣告中國民法典時代正式來臨!編纂一部真正屬於中國人民的民法典,是新中國幾代法律人的夙願。作為基層人民法院的人民法官,對於民法典的誕生,我們更是欣喜若狂!豐滿法院家事審判法庭的法官們第一時間購買了《民法典》書籍,如饑似渴得汲取法典給大家帶來的精神食糧。大家還自發性的通過聽取名家講解、集體研討、互相交流看法的方式進行學習。

「在民法慈母般的眼裡,每一個人就是整個國家」,作為一名人民法官,我感觸良多。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大成果。民法典系統整合了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長期實踐形成的民事法律規範,汲取了中華民族5000多年優秀法律文化,借鑑了人類法治文明建設有益成果。民法典被譽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我國民法典的頒布,將深刻改變人們群眾的生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已進入了新時期。7編加附則、84章、1260款條文、總字數逾10萬……這是我國迄今為止總條文數最多的一部法律,民法典中規定了諸如「見義勇為免責」、「禁止高利房貸」、「增加遺囑形式」等等諸多亮點,充滿中國元素,融入了中華民族道德傳統和公序良俗,展現著中國的過去,也將照亮中國的未來。

民法典將於2021年1月1日起實施,屆時,我們將向陪伴了我們整個法官生涯的《民法通則》、《民法總則》、《婚姻法》、《繼承法》等等等等如數家珍的單行法律,說再見了!平凡而偉大的民法典時代已經來臨,它必將在中國法治的浩瀚星河中發出璀璨耀眼的特有光芒!

吉林市豐滿法院 於萍楠

【來源:中國吉林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連鎖論語201024「當標準化遇到Z世代應以夷制夷、滌故更新」
    #連鎖論語#201024「當標準化遇到Z世代應以夷制夷、滌故更新」當越來越多的新生代進入組織時,部分標準化操作可能會受到挑戰。此時可因勢利導,鼓勵新生代在原有標準化基礎上,不斷探索直至沉澱新的標準化流程。標準化是經驗和教訓的沉澱,是為了更好地提升工作效率。
  • 偉大時代 偉大法典
    可見,民法典沿著「權利通則——各種權利——權利救濟」的邏輯展開,權利是民法典的軸心。所以說,民法典是人民的權利法,是人民權利的宣言書。  民法典被稱為「法典」的原因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大成果。
  • 聚焦民法典 | 於飛:中國民法典的基本內容和偉大意義
    編者按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標誌著我國從民事單行法時代邁入民法典時代。婚姻、繼承、隱私、住房……民法典標註著每個人一生的權利。
  • 中國政法大學「民法典時代的開啟」學術論壇成功舉辦
    新華網北京5月20日電 20日上午,由中國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網絡教育學院承辦,中國法制出版社協辦的建校65周年校慶活動之「民法典時代的開啟」高端學術論壇在中國政法大學昌平校區舉行。中國政法大學「民法典時代的開啟」學術論壇成功舉辦
  • 【我喜愛的學習金句】 偉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偉大
    【我喜愛的學習金句】 偉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偉大 2020-12-16 17: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習近平年度「金句」之七」偉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偉大
    「偉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偉大。」習近平9月29日在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頒授儀式上的這句話觸動心弦,成為引發強烈共鳴的刷屏金句。這句話簡潔有力、充滿哲思,給人信念、給人勇氣,激發以夢為馬的青春奮鬥,激發奮勇爭先的百舸爭流,激發仰望星空的腳踏實地……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需要千千萬萬個不平凡的群體、不平凡的人物。平凡的工作,也可以創造不平凡的成就;平凡的人,也可以獲得不平凡的人生。
  • 王利明:民法典開啟權利保護的新時代
    民法典姓「民」,意味著它以民為本,充分反映了人民的利益訴求,最大化地謀求人民的利益,全面保障人民的權利,這是民法典的特色所在,也是民法典立法宗旨和目的所在。可以說,民法典是私權保障的宣言書,其頒布標誌著一個權利保護的嶄新時代的到來。 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即將召開,民法典草案將提請審議,民法典編纂進入最後衝刺階段。民法典編纂是我國民事立法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件大事。
  • 《跟主持人大賽學主持》果欣禹:偉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偉大
    帶著這個問題,我們開啟今天的節目。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相信今年10月1號在天安門廣場上盛大的閱兵儀式都給我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真的是整齊劃一賽直線,複製粘貼看走眼。那麼在其中民兵方隊中,有一名退伍的軍人叫做張嬋,我們為什麼要單獨說她呢?
  • 民法典助推社會治理進入新時代
    中國民法典編纂採取「兩步走」:第一步出臺民法總則;第二步編纂民法典各分編,並將修改完善的各分編草案同民法總則合併為完整的民法典草案,由全國人大常委會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經過5年磨礪,這項被稱為當下「最偉大、最龐大、最複雜的法律工程」已邁上最後「徵程」。
  • 偉大時代 偉大法典——談談中國民法典的內容和意義
    民法典被稱為「法典」的原因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大成果。那麼,為什麼其他法律都稱為「法」,而唯有民法典被稱為「法典」?該問題可以從以下三個角度來理解。
  • 觀點|王利明:民法典開啟權利保護的新時代
    民法典姓「民」,意味著它以民為本,充分反映了人民的利益訴求,最大化地謀求人民的利益,全面保障人民的權利,這是民法典的特色所在,也是民法典立法宗旨和目的所在。可以說,民法典是私權保障的宣言書,其頒布標誌著一個權利保護的嶄新時代的到來。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即將召開,民法典草案將提請審議,民法典編纂進入最後衝刺階段。民法典編纂是我國民事立法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件大事。
  • 【觀點】王利明:民法典開啟權利保護的新時代
    民法典姓「民」,意味著它以民為本,充分反映了人民的利益訴求,最大化地謀求人民的利益,全面保障人民的權利,這是民法典的特色所在,也是民法典立法宗旨和目的所在。可以說,民法典是私權保障的宣言書,其頒布標誌著一個權利保護的嶄新時代的到來。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即將召開,民法典草案將提請審議,民法典編纂進入最後衝刺階段。民法典編纂是我國民事立法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件大事。
  • 【民法典】每日一「典」:開啟個人隱私保護的新時代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這部「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密不可分。開啟個人隱私保護的新時代適應數字時代發展態勢為個人信息保護確立方向【第一千零三十二條 「私人生活安寧 納入隱私權」】自然人享有隱私權。
  • 中國民法總則實施時間2017年10月1日 開啟「民法典時代」
    中國民事法律制度從此開啟「民法典時代」。  黨的十八大以來,根據黨中央決策部署,十二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將編纂民法典和制定民法總則作為立法工作的重點任務。民法典將由總則編和各分編組成,立法機關目前考慮分編為物權編、合同編、侵權責任編、婚姻家庭編和繼承編等。
  • 開啟無紙化合同時代,向霸座旅客說不……民法典合同編讓契約精神深入人心
    長江日報-長江網11月23日訊(記者夏晶)從開啟無紙化合同時代,到向霸座旅客說「不」;從禁止物業斷電停水催交物業費,到向商家「霸王條款」說「不」,民法典合同編堅持維護平等交換、公平競爭,促進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動,並順應時代潮流,讓契約精神深入人心。
  • 王利明:民法典開啟權利保護的新時代(附民法典草案全文))
    民法典姓「民」,意味著它以民為本,充分反映了人民的利益訴求,最大化地謀求人民的利益,全面保障人民的權利,這是民法典的特色所在,也是民法典立法宗旨和目的所在。可以說,民法典是私權保障的宣言書,其頒布標誌著一個權利保護的嶄新時代的到來。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即將召開,民法典草案將提請審議,民法典編纂進入最後衝刺階段。民法典編纂是我國民事立法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件大事。
  • 平凡中的偉大——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
    「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2月18日晚正式出爐,從兩彈一星功勳程開甲,到把生命獻給高原的植物學家鍾揚,從守島衛國32年的民兵夫婦王繼才、王仕花,到不畏犧牲的排雷戰士杜富國,從危急時刻安全降落的英雄機長劉傳健,到生活節儉卻捐贈千萬的退休老人馬旭......他們,將偉大與平凡畫上了等號,平凡中蘊含著的偉大力量足以薪火相傳、代代接力,他們用無私奉獻感動著中國。
  • 沒有默默無聞,平凡如何偉大
    課前研討會,集中討論學生的薄弱科目與知識點短板、分析學生考試卷面以制定課程規劃、討論適合學生的任課老師與授課方法;輔導方案,課前研討會的成果,隨著一張張表格一起裝進學生的專屬檔案袋;檔案袋裡,持續更新的
  • 平凡的偉大
    如果把當今男子網壇比作一個大的班級,費德勒、納達爾、德約科維奇自然是絕對的優等生,他們重新定義了「好學生」一詞,也把身後絕大多數球員推進了「平凡」的序列。過去的63個大滿貫賽中,三巨頭合力拿走了其中的52個。穆雷、瓦林卡、薩芬、費雷羅、德爾波特羅和西裡奇等6人則「撿漏般」瓜分了剩下的11個。
  • 民法典誕生的時代意涵
    民法典誕生的時代意涵齊恩平  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通過新中國首部民法典,我國真正步入民法典時代。  憶往昔,囿於中華法系歷來「重刑輕民」的傳統,認為「對於私人間之權利義務關係與公益無涉,遂視為細故」,我國古代多為刑民一體的立法例,民法所涉之事項規定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