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鎖論語201024「當標準化遇到Z世代應以夷制夷、滌故更新」

2020-12-17 榷事如此

#連鎖論語#201024「當標準化遇到Z世代應以夷制夷、滌故更新」當越來越多的新生代進入組織時,部分標準化操作可能會受到挑戰。此時可因勢利導,鼓勵新生代在原有標準化基礎上,不斷探索直至沉澱新的標準化流程。標準化是經驗和教訓的沉澱,是為了更好地提升工作效率。那些僅僅停留在腦海裡的創意和個性,某種意義上毫無意義。【#榷事如此#,做#連鎖#確實如此!】via陳引榷

#連鎖論語#200824「連鎖領域創業的技術問題已不是主要障礙」過去的連鎖創業者要想成功,往往需要在一個行業沉澱多年,其中的技術問題更是外行業者不可逾越的門檻,所以技術和專業出身的連鎖老闆比比可見。但如今,隨著第三方供應鏈配套成熟、連鎖單店模式越來越簡單可複製,技術已不再是外行業者創業的門檻和障礙。

相關焦點

  • 連鎖論語201208「說加盟難做的,多半是因為總部無能」
    #連鎖論語#201208「說加盟難做的,多半是因為總部無能」經常有人說自己行業不適合發展加盟、行業不好標準化、加盟商不好管,諸如此類,說到底多是總部無能。總部沒有足夠的能力管理、服務好加盟商,沒有核心資源綁定、賦能給加盟商,換位思考一下,你會服從總部的管理嗎?
  • 連鎖論語201221「服務加盟商時的重要節點要有單據和籤字」
    #連鎖論語#201221「服務加盟商時的重要節點要有單據和籤字」把每個重要的尤其是涉及經濟往來的流程儘可能做得規範,來往有記錄、有單據、有籤字,日後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煩,畢竟加盟商一多,難免有些魚龍混雜。很多事情一旦形成習慣和規範,就不再是一種沉重的負擔。
  • #連鎖論語#201215「無人/智能類連鎖項目眼下受挫但未來可期」
    2020-12-16 00:51:39 來源: 榷事如此 舉報   #連鎖論語
  • 連鎖論語201128「連鎖創業前幾家店不一定非得自己開」
    #連鎖論語#201128「連鎖創業前幾家店不一定非得自己開」一些意欲做連鎖的創業者,可能會因為此前在產品/供應鏈等其他領域的沉澱,在項目籌備期已擁有一批意向加盟商。此時創業者可選擇與其或松或緊地合作。【#榷事如此#,做#連鎖#確實如此!】via陳引榷#連鎖論語#200928「發展區域加盟可借鑑格力及娃哈哈聯銷體」在跨區拓展時,發展區域加盟商仍然是個不錯的選擇。但傳統的區域加盟和總部聯繫比較鬆散,總部的管理和指導也有限。為了更有效率地開發區域市場,越來越多的品牌總部傾向於和區域加盟商綁定發展,類似娃哈哈的聯銷體和格力的區域化銷售公司制其實是個不錯的參考。
  • 連鎖論語201217「小塊割肉收取加盟費用不鼓勵但也無可厚非」
    #連鎖論語#201217「小塊割肉收取加盟費用不鼓勵但也無可厚非」有些連鎖企業覺得自己的加盟金和整體開店投資比較高,擔心一下子如實告知意向加盟商會嚇跑對方,於是在實際招商時會告知對方一個投資概數,之後根據加盟進程逐步收取各種費用,小塊割肉,意在讓加盟商先上船。
  • 連鎖論語 201124「哪有什麼不能模塊化的,是你鑽研不夠罷了」
    #連鎖論語#201124「哪有什麼不能模塊化的,是你鑽研不夠罷了」做家居定製的大信,從收集到的10萬套原始設計方案中,總結出了4235套經典解決方案。經過深入的分解、交叉對比以及數次軟體升級,最終形成了2326個模塊,實現了定製與大規模生產的完美結合。
  • 連鎖論語201212「項目前期慢一點、穩一點,等成型後再加速跑」
    #連鎖論語#201212「項目前期慢一點、穩一點,等成型後再加速跑」道理說起來都懂,但還是抵不過圈錢的誘惑。有的是因為項目生命周期短,急於撈一把就走;有的迫於現金流短缺,急於圈錢維持運營。但真正想做品牌的連鎖創業者,前期一定要控制好節奏:單店盈利模型完不完善;IT系統建設成不成熟;現有團隊能支持多少家店等等。如同企業被捧殺一樣,過快的加盟也會加速企業死亡。【#榷事如此#,做#連鎖#確實如此!】
  • 真正的「數字原住民」「Z世代」,不愛聽故事!
    時間過得真快,談論90後的日子仿佛才剛過去,轉眼我們就已經在聊「數字原住民」和「Z世代」了。「數字原住民」,意為一出生就在一個無所不在的網絡世界裡,對於他們而言,網絡就是他們的生活,數位化生存是他們從小就開始的生存方式,他們中有90後、00後也有80後。
  • 「教育強國」張頤武:Z世代的衝擊力
    「教育強國」張頤武:Z世代的衝擊力 2020-06-25 02: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連鎖論語#200912「特許經營企業發行儲值會員卡有很大的訣竅」
    #連鎖論語#200912「特許經營企業發行儲值會員卡有很大的訣竅」首先要保證會員卡能在所有直營店和加盟店暢通使用,否則很容易影響會員體驗。其次,總部要牢牢控制住儲值會員卡發行權,所有款項必須打到總部帳戶,然後總部和門店按商定的規則分配利益。否則,就一定會有加盟商捲款跑路讓總部背鍋。這些當然都需要花心思設計。
  • 看好下飯菜品類,連鎖餐飲品牌「兜約」用標準化模式升級傳統「現炒」
    在連鎖餐飲品牌「去人工現炒」的趨勢裡,「兜約」選擇保持現炒傳統。楊躍軍認為現炒是中餐的靈魂:「很多國外快餐品牌不需要經驗豐富的師傅,標準化程度高,口味穩定,毛利率還高。一個漢堡類套餐成本很低,但能賣到二十幾到三十幾元,毛利達到85%以上,為什麼傳統炒菜不可以?」
  • 定製+復古+無性:運動品牌的Z世代新經
    Z世代高度的個性化,也推動了市場風潮的變化。為了讓年輕一代有更多的情感共鳴,提升品牌的好感度和認同感,不少品牌還費盡心思學起了Z世代「黑話」。 除了入門級的「zqsg」「xswl」「奧利給」和「duck不必」,甚至還有進階級的「躺列」「禁止套娃」。這屆年輕人,屬實「難搞」。
  • 「網際網路 i 世代」的父母都要知道的12個建議
    根據學者研究,i世代與你我想像的不同,出生於「後網絡」時代,他們完全沒有「前網絡」時期的記憶;是有史以來享有父母最完全保護的一代,他們重視安全、不喜歡派對、晚熟、有較長的青春期…身為父母、師長與牧者的挑戰卻也比以往更多更大。生長在數位時代的他們,我們又該如何來因應他們所面對的環境,在其中求生?
  • 膨化零食x健康穀物,「一藜米」想用藜麥打造超級零食|Z世代新消費...
    在進入孵化階段的項目中,我們發現食品飲料類新品牌的核心消費群體越來越聚焦在Z世代,在目標人群、消費場景上也越來越細分,產品更順應健康、便捷和可持續的消費趨勢。創始人Rick表示創新新品選拔的邏輯之一,是更看重品牌背後故事所帶來的消費者感知和創始人賦予品牌的共振。本專題將對這些Z世代消費品創業項目進行介紹,希望對你有一些啟發。
  • 他推出了全球爆款潮流單品,更是摩登天空旗下的「Z世代孩子王」
    Vision by:MVM design label _ 後現代的地球,一切界限均已「內爆」 「Z世代 隨波逐流不是潮流 潮流單品亦不足以成就潮流文化 音樂與潮流伴生於世,是DrakSun的養分 也是這個「孩子王」的玩具 就像Z世代既是
  • 數據標準化_z-score
    在數據分析中,對於不同數據集的數據(均值和標準差都不同),我們經常需要對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z-score標準化。
  • 「融合教育」在臺灣:是「融」或「不容」?
    《聯合國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第 24 條指出──「為了讓身心障礙者能夠不受歧視、機會均等的享有『教育權』,各國政府應致力推動融合教育制度。」究竟什麼是「融合」教育?,在單獨環境中提供教育;「整合」是將身心障礙學生安置於現有主流教育機構,讓他們去適應社會的標準化要求;最後,「融合」則是一個「系統性的改革過程」,透過調整教學內容、方法、理念與排除環境中的障礙,讓同樣學習階段、不分障礙的所有學生都能擁有公平與參與式的學習經歷,獲得符合其需求與喜好的學習環境。
  • 連鎖藥店管理鎖定「標準化」
    削減甚至砍掉批發環節,實現真正的渠道扁平化,這是連鎖藥店對醫藥流通體制改革的最大貢獻;極大地壓縮成本,便捷地實施現代物流和GSP管理,是連鎖業態挑戰傳統批零格局的最大動力;規模化經營,標準化管理,差異化營銷,是連鎖藥店下一步努力的重點,也是一項長期的工作。業界人士認為,這其中,標準化管理是關鍵,是達成所有目的的基礎和保證。沒有管理上的標準化,就沒有連鎖藥店的明天。
  • Z世代社交新元年,Soul App如何用「靈魂匹配」抓住年輕人
    首次註冊Soul,需要通過一系列答題測試,生成性格報告,基於這些數據採集,用戶被劃分到不同的圈子,也就是Soul App裡所謂的「星球」。張璐說:「AI這塊機器學習,可能是Soul目前唯一遇到的紅利。」
  • 還有Z世代沒玩過的遊戲?
    曹操在赤壁大戰中被劉備和孫權的「苦肉計」、「火燒連營」打敗,被迫退逃到華容道,而華容道之上諸葛亮早已經派關羽設伏在此。關羽為了報答曹操放他走的恩情,明逼實讓,終於幫助曹操逃出了華容道。而中國較為傳統的遊戲「華容道」,正是衍生於此。Z 世代中,大概很少有見過這個民間遊戲的年輕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