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世代社交新元年,Soul App如何用「靈魂匹配」抓住年輕人

2020-12-13 砍柴網

剛剛過去的2019年是個社交大年。年初,王欣的馬桶 MT、字節跳動的多閃、羅永浩的子彈簡訊在同一天召開新聞發布會;接著,是校園社交重新獲得關注,利用AI技術的刷臉、換臉社交成為新概念;到年底,騰訊又集中發布了多款社交軟體。

用戶代際更迭、AI技術逐步成熟落地等等,都成為社交賽道的機會點。年輕群體需要怎樣的社交軟體,如何利用新技術以更為恰當的方式匹配用戶需求?近期,極客公園與數家媒體專訪了Soul的創始人張璐。這也是張璐首次接受採訪,介紹關於Soul產品的布局與邏輯。

Soul上線於2016年,因為新穎的功能設計和產品玩法,Soul在年輕用戶群體中佔據了一席之地。據悉,Soul在收入上已經達成了盈虧平衡。張璐提及,外界對Soul的定位存在不少誤解,比如匿名社交、陌生人社交等等,這些標籤都不準確。

那麼,Soul對自身的定位是怎樣的?關於產品開發,Soul又有怎樣的邏輯?

Soul App相關數據 | 數據來源:Soul

拆解Soul的產品定位

關係鏈、信息、互動,是社交產品的三要素。根據這些要素來描述一款APP,可以延展出四個問題:什麼人群?以怎樣的方式?溝通哪些信息?產品能夠提供的服務是什麼?通過這些維度建立的坐標系,可以對Soul進行更細緻的定位拆解。

首先,一個社交平臺具有持續價值的核心,在於用戶之間通過該平臺能夠持續產生互動。互動需要內在的心理動機,比如成就感、安全感、虛榮感等等。Soul創始人張璐告訴極客公園,對Soul用戶而言,驅動力是孤獨感。

AppAnnie發布的《決勝95後》報告曾指出,95後用戶使用社交產品的主要訴求是擴大交際圈,排除現實生活中的孤獨感。所以,根據這個基本需求,張璐說,Soul要抓取的目標用戶便是「全部的90後,以及一部分80後。」

如何通過一種精準的方式分類用戶,以便用戶之間能夠更高效地產生連接。這是社交軟體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之一。Soul的做法是利用AI大數據,依照性格、興趣等因素,劃分用戶。

首次註冊Soul,需要通過一系列答題測試,生成性格報告,基於這些數據採集,用戶被劃分到不同的圈子,也就是Soul App裡所謂的「星球」。張璐說:「AI這塊機器學習,可能是Soul目前唯一遇到的紅利。」

將相似的用戶通過機器學習分配到一起後,接下來,Soul則希望用戶通過表達真實的想法,通過高效的社交匹配、有趣的社交體驗,獲得共鳴和回應,以此消解自身的孤獨感。Soul的核心功也都是圍繞用戶能否真實表達自我展開,在內容基礎上,讓用戶建立與其他人的共情關係。

現實生活中,表達真實想法具有很大的社交壓力,比如你在微信朋友圈、ins上發布的內容,實際上都是自我希望呈現的部分,它可能經過了美化、裝飾和挑選。

張璐說,有段時間,微信上不能發的想法,她就發到qq空間,並且設置僅自己可見,就是這一刻,讓她覺得市面上沒有一款合適的產品,能夠真實地表達自我。

於是,Soul做了很多樹洞功能的設計。比如,用戶只能在卡通頭像中做選擇,發布到信息廣場的內容不會顯示暱稱,而是展示你來自哪個星球等等。正是因為這些設計,Soul也被當作是匿名社交產品。

「Soul不是匿名社交產品」,張璐解釋,因為這類社交軟體通過沒有獨立的ID,你無法溯源到用戶的主頁,一個用戶發布任何內容都可以變換ID,這是匿名社交產品的根基。「Soul只是創造了一個匿名化的可供用戶真實表達想法的環境。」

Soul App產品功能圖 | 圖片來源:Soul

圍繞場景搭建功能

總結下來,Soul的大部分用戶是90後年輕群體,通過相對匿名化的方式,讓這群用戶能夠擺脫現實中熟人社交關係的束縛,在沒有固化身份和人設的虛擬空間中,真實地記錄自我的心情、想法,實現無壓力的共情社交。

然而,微信的月活用戶已經超過11億,如今做社交產品的創業項目無法避開的問題是,如何保證用戶在平臺上認識之後,就將聯繫方式替換成「加個微信」。

「如果是以獲得現實關係為目標,去使用一款社交產品,那麼Soul可能不是首選」,張璐說,如今,Soul的產品體系已經能夠保證用戶能夠更好地完成親密關係的互動,如果不是以獲得現實關係為目的,用戶並不需要添加其他IM工具。

自2016年上線以來,Soul的產品迭代頻繁,前期主要完善用戶匹配、交流體驗的功能,比如上線聊天愛心、社區友善機制等等,以增強用戶粘性,提高社區留存。之後,Soul的功能更多是圍繞如何生產高質量的社交內容延展。

從原創音樂、短視頻,到添加測試、拍照玩法,音頻共創,戀愛鈴等等,Soul都在不斷添加新的模式保證用戶UGC內容的產出,形成一種內容社交。

這種模式在內容形態上更接近微博,然而在運營形態上,Soul與微博有明顯差異。張璐解釋,Soul不會對任何用戶,或者說是內容創作者進行扶持,不會有Kol的存在。張璐更希望Soul形成一種去中心化的用戶狀態,通過AI算法,將不同內容分配給感興趣的用戶。

從樹洞式的聊天模式到音頻、短視頻、直播等豐富的聊天內容,Soul正試圖構建一個完整的社交閉環,張璐說,Soul更新產品的邏輯是滿足用戶在不同場景下的社交需求。

「比如,用戶就是想吐槽下,那就在廣場上發狀態。回家路上有些無聊,就可以通過語音匹配,打個電話。」張璐解釋。這種針對場景需求疊加功能的產品,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降低用戶的被騷擾感。

張璐強調:「並不是靠功能讓用戶聊天,而是用戶可以自主選擇消費內容,還是和人聊天,我們要做的就是把產品氛圍優化得更好。」這也是Soul實現用戶留存的關鍵點,因為主動權在用戶手上。而在商業化的策略上,Soul也是克制的。

目前,Soul主要的變現思路是為用戶提供增值服務,比如推出付費會員特權,讓他們能夠看到誰訪問了自己的主頁等等,Soul已經達成了盈虧平衡。

社交產品的作用就是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將人們現實生活中的社交更加便捷化。張璐說,人們底層的社交需求可能並沒有變化,但是代際的更迭可能給產品帶來新的機遇。如何創造出更加適合年輕一代的社交產品,這是Soul的機會點,也是它未來會面臨的挑戰。

相關焦點

  • Z世代社交新元年,這款App如何用「靈魂匹配」抓住年輕人?
    所以,根據這個基本需求,張璐說,Soul 要抓取的目標用戶便是「全部的 90 後,以及一部分 80 後。」如何通過一種精準的方式分類用戶,以便用戶之間能夠更高效地產生連接。這是社交軟體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之一。Soul 的做法是利用 AI 大數據,依照性格、興趣等因素,劃分用戶。
  • Soul App:弱化顏值形象,找到你的「靈魂伴侶」
    曾經,微信作為社交巨頭連接著生活一切,網生一代們在微信上扮演著各種各樣的角色,然而對於他們來說,不管是被熟人、半熟人攻佔的朋友圈,還是「吃瓜聖地」微博,如今都無法滿足網生一代們的表達欲,實現找到真我的願望。對他們來說,表達和社交已經不單單是人際交往的問題。所以新的需求出現了,於是靈魂社交app soul應運而生。在soul裡,你不必扮演誰或者成為誰。
  • 燈光收集、孤獨星球,Soul是年輕人社交的一面鏡子
    一方面來自上層的內容監控更強,另一方面,用戶對社交的質量有了更多「小而美」的需求。2019年,社交賽道主要就是在經過以上兩方面的交替洗刷。那麼,在社交浪潮裡成長了三年的soul,究竟做對了什麼?首先一點,社交出發點很有意思。Soul的創始人張璐在一次採訪中聊到,soul的長遠目標是降低人們的孤獨感。
  • Soul創始人:打造年輕人更喜歡用的社交平臺
    毋庸置疑,現如今年輕人的社交方式已經不同以往。很多企業也看到了社交軟體發展迅猛的趨勢,近些年來紛紛推出不少社交產品。目前而言,soul作為一款主打「靈魂交友」的軟體,一直都處於穩步發展的良好狀態。Soul這款低調又大受民眾歡迎的社交軟體究竟是如何產生的,它的發展旅途又是怎麼樣的呢?soul創始人在接受專訪時也曾一一回應。現如今嘈雜的現實社會,很難再找到以前安寧的角落。
  • Soul:理想的Z世代社交平臺,應該是一個遊樂場
    從人口構成看,Z世代大多未踏入或初踏入社會,同時是最後一代獨生子女,線下社交圈子相對狹窄,相比目的性明確的功利社交,他們也對能產生精神共鳴和陪伴感的心靈社交也有著更濃厚的興趣。熱衷於通過網際網路滿足心靈社交需求,是這一代年輕人的社交特徵。然而,在傳統社交產品仍佔據市場主流的背景下,Z世代的心靈社交訴求一直無法得到滿足。
  • 一鍵匹配靈魂伴侶,soul溫暖陪伴漫漫長夜
    不是出於某種目的對話,也不是牛頭不對馬嘴的尬聊,而是基於彼此靈魂的深度對話,從一個共同話題出發,聊生活,聊工作,聊腦洞,聊奇遇,用文字或聲音填滿孤獨,那一定會讓你有個更好的入睡心情,在鬧鐘響起的第二天,也會覺得生活多了一分可愛。 翻遍我們熟悉的那幾款社交軟體,好像都無法滿足這小小的奢求。
  • Soul APP 創始人:Z世代的崛起,將改變社交行業
    來源:時刻頭條近日,36氪發布WISE大會新經濟之王十大領域企業榜單,其中,社交平臺Soul 入選新文娛傳媒賽道最具影響力企業。對此,Soul APP 創始人兼CEO張璐在接受36氪採訪表示,Z世代的崛起,將改變社交行業。
  • soul APP 實現靈魂勾搭了嗎?
    soul擁有豐富的表情包,現代年輕人玩起表情包那是一個帶勁,而官方提供的豐富的網絡熱門表情包無疑促進了用戶間的互動,也給用戶間的破冰提供了不少幫助。特別棒的一點是,表情包可由用戶上傳,即表情包共享,可以算是社交產品中一大亮點了,輕鬆獲取大量好玩的網絡熱門表情,讓soul吸引了更多愛玩的,追求有趣的年輕人。
  • Soul App全新宣傳片發布:1億年輕人在社交遊樂園打開真實靈魂
    12月18日,備受年輕人喜愛的社交平臺Soul App發布全新品牌形象片《真實的靈魂自有引力》,以在平臺上獲得心靈治癒的年輕人們為故事線索,展現了1億Soul用戶溫暖善意的社交面貌,也刻畫出一幅精彩多元、積極進取的Z世代群像。
  • 95後:靈魂社交?匿名社交?
    soul的頁面極其小清新,牢牢抓住了女性用戶的喜好,據易觀2018年2月的調查數據顯示:soul用戶中女性用戶佔了84.2%。抓住女性用戶的一個優勢是,這就等同於吸引了一部分以「社交」為目的的男性用戶。
  • Soul APP榮登《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商業進化榜」,引領Z世代...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我國出生於1995-2009年間的人口達2.6億,這些95後Z世代佔到全體網民數量3成,並貢獻超過一半移動網際網路新增用戶。與Z世代快速崛起相伴隨的,是年輕人帶來的全新社交需求。Z世代是中國真正意義上的第一代網絡原住民,在這些年輕人看來,網際網路早已不是現實生活的補充,而是一種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場景。
  • 深度體驗陌生交友 App:有趣的靈魂不多,性騷擾不少
    原標題: 深度體驗陌生交友 App:有趣的靈魂不多,性騷擾不少 現代人誰沒有點病?近年圍繞「社交」的「病」越來越多,人們「病」得越來越離奇,社交疲憊症、社交恐懼症、社交形象焦慮症…… 不見面交友,不看臉,人們的社交壓力是否就輕一點?以至於頭套紙袋的閃電約會開始流行起來。
  • 「靈魂社交」的諜戰江湖
    顏值社交、語音社交之外還有靈魂社交soul究竟是一款什麼軟體?正如其名,soul是一款定位於陌生社交的app,上線於2016年11月,slogan為「跟隨靈魂找到你」。在進入app之前需完成30秒的「靈魂測試」,soul可以用算法為用戶找到心靈相通的陌生人,發現可以深度交流的好友。據天眼查數據顯示,soul所屬公司為上海任意門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成立於2015年6月,註冊資本638.94萬元,創始人、法人、大股東均為張璐,持股74.93%。
  • 我用過的幾款社交app的非專業測評(之一:聊唄)
    我是個經常閒著沒事就會去逛應用市場的人,然後下載一些我覺得還挺有意思的app來玩玩。因為常年混跡在一些社交app中,因此大部分人都叫我社交小哥,emmmm,即便雖然大部分app並不能留住我。所以,我今天打算給大家做一個社交app的測評,跟大家分享下我玩過的一些社交app。
  • Soul 的「不看臉」社交零零後,這個「靈魂匹配」的故事可以講多久?
    這個「不看臉」的社交平臺,甚至把 Soulmate(靈魂伴侶)這個英文單詞設置成一個隱藏元素,每一個註冊了 Soul 的用戶,都會參與到一個帶有遊戲屬性的環節:隨著匹配出的用戶一對一聊天時長的增加,8個字母會逐一點亮,最終點亮Soulmate圖標,開通二人的共同主頁。
  • 年輕人正在Soul裡Keep real
    本來以為再出來的新產品也不過是飛蛾撲火,終究玩不出什麼新花樣,但在行業變革的重要窗口期,卻出現了一款產品—Soul,四年時間迅速在市場前排獲得一席之地,主打「靈魂社交」的概念頗像一個「異類」,而就是這個「異類」為95後打造了一個新社交世界。
  • Soul,一款越來越受年輕人青睞的社交軟體
    Soul是一款最近幾年大熱的主打靈魂社交的軟體。 Soul官方宣言,Soul定位「心靈的社交App」,產品通過「化學反應匹配算法」一鍵推薦用戶可能喜歡的人,用戶在註冊時,需要回答一系列問題,問題的背後是一套運營算法,產生個人性質的標籤,來進行匹配和之後的交流。
  • 靈魂社交軟體Soul遭遇用戶「出逃」,陌生人社交死結難解
    陌生人社交平臺Soul這一「崩」,炸出了許多新老用戶,然而隨著關注度上升,話題氛圍也急轉直下,諸如「soul變味、氛圍烏煙瘴氣、軟色情泛濫、假用戶多、騙子橫行」等負能量言論層出不窮,還有不少用戶分享了對Soul「粉轉路」「路轉黑」的經歷。
  • 年輕一代對Soul產生認同「靈魂社交」前景廣闊
    在陌生人社交領域中,按照匹配基礎又可以大致細分為2類:顏值社交—以陌陌、探探、積目為代表靈魂社交—以Soul為代表今天,我們主要以主打靈魂匹配的公司Soul為例,探討在行業變革的重要窗口期,該如何實現功能和形式上創新,有效滿足用戶需求,讓自己的社交產品脫穎而出
  • 「教育強國」張頤武:Z世代的衝擊力
    「教育強國」張頤武:Z世代的衝擊力 2020-06-25 02: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