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社會有多誇張,一個人沒有智慧型手機不會使用支付系統不隨時帶好身份證就完全寸步難行。「無現金時代」已經成為國內的潮流。
近日,有網友拍下心酸的一幕:一位老人獨自冒雨來交醫保,因為櫃檯拒收現金而滿臉無助。工作人員很冷漠的告訴老人:「不收現金,要麼告訴親戚,要麼你自己在手機上支付,(就)這兩個方式。」老人有些不知所措。
隨著手機支付的爆發,「無現金社會」的言論甚囂塵上,不過央行多次強調,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現金。
360董事長周鴻禕近日在接受採訪時提起了「無現金社會」的弊端。現在是數位化的時代,數位化能為我們帶來便利快捷,但在周鴻禕眼中,數位化是脆弱的。
周鴻禕認為:現在大家都在用數字貨幣,但是數字貨幣的支撐需要手機和網絡,如果沒有可網絡和點,手機也就運轉不了,就能發現無現金的狀況能帶來多大的問題。現在的軟體都是每一項先進技術承載起來的,只要是人寫的軟體就會有BUG,今時不同往日,現在的軟體BUG被發現攻擊,造成的可能是社會的停擺。
不可否認,行動支付使我們的生活和工作變得更方便、快捷,但無現金社會難以面對戰爭和災難。當網絡和電力被破壞以後,習慣了無現金社會的我們將會寸步難行。
日本北海道強震引發了大規模斷網斷電,札幌市瞬間成了黑暗之都,期間,195萬居民湧入超市和便利店購買生活物資。但那些平時只用手機支付的部分災民卻喪失了支付能力,買不到生活所需。
不久前,央行也在醞釀「數字錢包」,將在多地開始測試數字錢應用,國有四大銀行都在積極參與,但在實用性和局限性未被測試出來之前,理論上是不會立馬投入市場使用。
行動支付是未來發展的趨勢,作為一種「新生」的支付方式,必然有它存在的道理,但在安全隱患上,我們不可否認,它確實還是存在的。
在無現金社會的模式快速發展的同時,有小型盈利困難商戶關門,有孤寡老人生活出現障礙,這似乎等同於一種社會經濟的隔離,無論行動支付多方便多發達,我們都不能忽視現金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