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何時能步入無現金社會?

2020-12-16 行動支付網

日本政府為鼓勵國民使用無現金支付推出的返積分活動於今年6月底落下帷幕。歷時9個月的活動效果明顯,加上新冠肺炎帶來的貨幣接觸感染的隱患,日本的無現金支付普及率從活動前的27%一路攀升到活動結束的36%,實現日本政府提出的40%的目標貌似指日可待。在無現金支付之路上推進緩慢的日本是否已步入追趕中國的快速通道?這也是試圖打開日本電子支付市場的中國IT企業熱議的話題。

返積分活動初顯成效

日本政府為了積極推動「第四次工業革命」和金融科技,決心大力普及無現金支付。2017年,日本經濟產業省在「無現金願景」報告中提出「到2025年無現金支付比例達到40%,將來達到80%」的目標。同時跨界成立了「無現金推進協議會」,並於2019年10月至2020年6月期間,使用信用卡、二維碼、Suica等電子貨幣、借記卡支付可享受返還消費金額5%積分的優惠(便利店連鎖返還率為2%)。如圖所示,政府補貼的推進效果明顯,初次利用者接近2成。現金支付返積分活動結束後,日本經濟產業省對27000名消費者進行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80%的被訪者表示今後還會繼續使用無現金支付。但是和中國不同的是日本以信用卡支付為主,消費者使用二維碼支付的頻度僅為信用卡支付頻度的一半。

以Suica和PASMO為代表的交通卡,電商平臺和實體店鋪支持的ID和Edy是日本最早的無現金電子支付。不過這些支付方式沒有支付寶或者微信的無現金轉帳功能,必須要用現金充值才能在終端實現無現金電子支付。日本民眾雖然已經使用電子支付方式,但是更多還是帶著裝有各種會員卡和現金的卡包出行。另外,日本的便利店門店密集分布,許多店鋪中都設置了ATM機讓存取更加便利,消費者使用現金的頻度依然很高。這也使金融機關負擔巨大的現金運輸和ATM維護成本。上述政府補貼結束後,無現金結算,特別是電子支付的普及面臨的不確定性依然存在。

電子支付推進緩慢的原因有三

首先,日本的商業環境已經非常成熟,電商和實體店對信用卡的支持都很完備。截至2019年底,日本252家信用卡發卡機構累計發行2億8千萬張信用卡(日本信用卡協會統計)。信用卡公司JCB針對日本20歲以上消費者的信用卡使用情況調查顯示:人均持有3.2張,普及率達到84%,主要利用目的是用於線上和實體店鋪購物;電子貨幣的利用率為70%,主要用於便利店購物和交通卡。

其次,在日本的銀行業務中,手續費收入佔比很高,不同銀行間轉帳是同銀行轉帳手續費的數倍,即使在同一銀行轉帳中,由於金額和利用時間不同也會收取不同的手續費。若以電子支付取消轉帳費用勢必會直接或間接侵害到銀行乃至金融財團的利益。目前,日本一般的銀行現金卡僅限於存取款,只有信用卡和利用餘額直接支付的Debit卡(類似借記卡,不能在ATM存取款)可以和各類支付平臺綁定。

另外,日本在電子支付以及行動支付領域既有國際品牌的Apple Pay、Amazon Pay,也有國內品牌的LINE Pay,PayPay等。據筆者不完全統計,截至2019年底,日本提供無現金支付的「某某Pay」有28個,品牌林立給商家收款和消費者選擇支付方式帶來不便。並且日本老齡化嚴重,60歲以上的就業人口已佔到總勞動人口的20%,加上引入電子支付系統需要給結算公司支付較高的手續費,目前許多個體或私人店鋪僅限於現金和信用卡支付。

綜上所述,利用信用卡加上電子貨幣的消費者目前在日本基本可以滿足許多支付場景的需求,無現金支付在日本推進緩慢,返積分活動結束後政府需要出臺新的推進政策。

新消費模式將會改變日本的消費觀念

IT技術的快速發展使無現金化逐漸成為全球性結算手段的標準,而日本在這個領域相對滯後。在日本總務省和經濟產業省的推動下,無現金推進協議會」推出了二維碼標準「JPQR」,統一了二維碼結算服務。消費者無論使用哪家公司的支付服務都可以掃JPQR來完成。2020年5月底開始,「JPQR」將面向日本全國接受商家和二維結算碼服務商的申請。今年加入的銀聯是唯一一家外國公司,今後中國赴日旅遊商務者可以利用銀聯完成支付服務。

軟銀旗下的日本雅虎和日本最大的社交應用平臺LINE宣布於2021年3月合併,新公司將橫跨電商、社交、資訊和金融服務等業務,成為日本將擁有1億用戶的新網際網路巨頭。在無現金支付領域,LINE的「LINE Pay」的註冊用戶3690萬人,軟銀和雅虎的「PayPay」註冊用戶2000萬人,兩者合在一起的日本市場份額預計達到70%。新公司的市值和中國的BAT、美國的GAFA雖然相差甚遠,也可以看出軟銀欲在日本打造新的一個「阿里巴巴」的決心。

日本是對個人信息高度隱私化的社會,也有一部分人擔心利用二維碼支付會有個人信息洩露的風險。盜用他人卡片支付的PayPay事件,剛推出就出現個人信息洩漏問題的7pay事件上也反映出該領域尚未成熟。目前僅憑ID和密碼已無法完成身份驗證,需要手機驗證碼的「雙重驗證」來保證安全。另外,NEC與7-11在2018年底開設了人臉識別支付的無人店鋪,東芝科技聯合日立研發手指認證的電子支付,避免手機和信息被盜用的風險。

中國的電子支付普及率在2019年達到86%,遠高與全球平均水平(PwC報告),中國電商和IT企業在該領域也積累了豐富的商業經驗。筆者認為,今後日本行動支付的普及和SNS生態圈的完善會促進社交電商的成長,新的消費模式的出現也會逐漸改變消費理念,這也給中日兩國的金融科技企業創造新的發展空間。

(本文作者系日本瑞穗銀行法人推進部主任研究員)

相關焦點

  • 支付寶在日本兩年了,這裡的無現金社會還有多遠?
    中國遊客在日本的花費,也能排到第二;另外,出境遊中前往日本的中國遊客在去年也是大增,共計有 637 多萬遊客前往日本,佔據了 2400 萬赴日海外遊客的四分之一還要多,成為赴日遊客最多的國家。日本素來有「觀光立國」的傳統,「錢多到好像花不完」的中國遊客能在每個節假日擠爆日本的賣場,帶回來滿箱的電飯鍋和馬桶蓋。
  • 日本福井縣企業家組團來中國,學習「無現金社會」
    據日本《福井新聞》3月6日報導,由福井縣企業高層等組成的考察團5日訪問了浙江省杭州市,學習中國「無現金社會」發展狀況。考察團一行參觀了採用智慧型手機結算系統的食品市場、運營手機結算系統的企業等,體驗了先進地區的舉措。
  • 無現金社會,離我們有多遠?中國開始走進「無現金社會」了嗎?
    我們的支付方式也發生了重大改變,電子支付的這種「無現金」方式越來越頻繁。對此,有不少經濟學家認為,人類已開始進入「無現金社會」,咱們中國則率先向「無現金社會」邁進。但有不少網友持不同的觀點,他們認為:社會上還存在著鈔票(現金),需要使用現金支付的場合還是有很多。
  • 為什麼有人說日本地震證明了無現金社會的可怕性?
    無現金社會已經到來!但是在災難來臨的時候,可能沒有現金只能讓你瞪眼了。在正常的歲月裡,無現金帶給人的是便利和快捷。但是無現金社會也有一點是非常可怕的,就是在突發災難的情況下,沒有行動網路,也沒有電力,這樣的情況下如何使用行動支付進行消費。這是個大問題,也是一個非常可怕的問題。一般這樣的情況下,只能使用現金進行交易的。9月4日,颱風「飛燕」4日登陸日本西部,帶來強風和強降雨,逾百萬戶停電。
  • 無現金社會到底會給我們帶來什麼?三評"無現金"社會
    、「**寶掃碼助力普惠金融,二維碼落戶每個助農點,銀行助農取款無路可走!」之類的熱點文章佔據網站頭條、新聞客戶端推送及朋友圈轉發。在這一波熱度沒有消褪之前,七妹也來蹭蹭熱度,拋兩塊小磚,看能不能砸到一兩隻螞蟻。什麼是「無現金」「無現金」,也就是江湖人稱「非現金交易」,從來都不是一個新玩意。
  • 為何日本需要無現金支付?
    其二,支付是交易的閉環,日本社會更仰仗現金交易和預付卡的充值交易。閉環生態是中國網際網路創新發展的指引之一,支付寶早期作為阿里電商體系的支付環節是推動電商體系整體交易便捷性重要的創新。在日本,除了銀行推出了自己的支付體系,類似交通卡、信用卡等各種卡都能在不同的地方產生支付的作用,其中交通卡等預付款基本與用戶的帳戶綁定能完成直接充值消費的作用。
  • 無現金社會的便利背後代價有多可怕?
    這個社會有多誇張,一個人沒有智慧型手機不會使用支付系統不隨時帶好身份證就完全寸步難行。「無現金時代」已經成為國內的潮流。近日,有網友拍下心酸的一幕:一位老人獨自冒雨來交醫保,因為櫃檯拒收現金而滿臉無助。工作人員很冷漠的告訴老人:「不收現金,要麼告訴親戚,要麼你自己在手機上支付,(就)這兩個方式。」老人有些不知所措。隨著手機支付的爆發,「無現金社會」的言論甚囂塵上,不過央行多次強調,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現金。360董事長周鴻禕近日在接受採訪時提起了「無現金社會」的弊端。
  • 日本無現金支付能否順利推行呢?
    日本於今年10月推出無現金支付積分返還制度,但其積分返還制度略微複雜,剛開始,很多人擔心實際很少人使用無現金支付方式。實際上,現在很多人使用電子貨幣和二維碼支付等無現金支付,無論是中午還是午後、傍晚,在便利店裡有很多人使用無現金支付。在大型超市使用無現金支付可以得到2%折扣,而且在票據上也會標記折扣數目,這讓顧客感到划算,繼續使用無現金支付。
  • 意銳王越赴日演講中國行動支付經驗為日本無現金社會帶去啟示
    近日,在日本櫻美林大學綜合研究機構經濟科學研究所舉辦「日中商務沙龍」上,北京意銳新創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意銳)創始人兼CEO王越發表了主題為「中國二維碼支付實踐」的演講。王越在演講中提到,2020年東京奧運會即將召開,日本社會各界正大力推進無現金社會,有望成為無現金化發展最快的國家。意銳將結合中國的行動支付實踐經驗,積極助力日本企業的支付方式創新升級。
  • 意銳王越赴日演講中國行動支付經驗 為日本無現金社會帶去啟示
    近日,在日本櫻美林大學綜合研究機構經濟科學研究所舉辦「日中商務沙龍」上,北京意銳新創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意銳)創始人兼CEO王越發表了主題為「中國二維碼支付實踐」的演講。王越在演講中提到,2020年東京奧運會即將召開,日本社會各界正大力推進無現金社會,有望成為無現金化發展最快的國家。意銳將結合中國的行動支付實踐經驗,積極助力日本企業的支付方式創新升級。
  • 日本便利店通過「現金返還」來獎勵無現金支付
    日本最近在10月份提高了銷售稅率,將稅率從8%提高到10%,上一次是在2014年4月,稅率從5%提高。此次增加伴隨著新的政府政策的出臺,該政策通過允許商家提供高達5%的有效「現金返還」來獎勵無現金支付。
  • 「無現金社會」之辯:拒收現金是否違法?
    This should only be refused because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 for example, if the retailer does not have enough change)無現金社會到來?
  • 中國要變「無現金社會」?這個兩會提案有意思
    在北京生活久了,幾乎已經沒有現金概念,甚至連卡都很少掏。原本以為這是中產階級的新消費習慣,後來發現新科技的能量根本不局限於任何群體。它是橫掃的。時值兩會,真正的社會問題總會被人提及。至少有三位代表委員提交了建議和提案,呼籲中國全面進入「無現金社會」。
  • 日本無現金時代正在迅速擴大家庭隱形赤字
    日本社會無現金結算正在推廣過程,越來越多的日本人正在不注意的情況下把錢花完,產生了家庭隱形赤字。現金、信用卡、無現金支付合起來一共花了多少錢,回答不上來的人就要注意了。無現金時代現如今,在日本買東西用手機支付的人也越來越多了。大家不用帶很多現金,而且非常便利。今後這種無現金支付會越來越普及的。但是,這種方式相應的還會出現問題:隱形赤字的人群一直在增加。很多人並不知道自己每個月花多少錢。
  • 現金才是王道?日本推無現金支付遭年長者牴觸
    在中國已非常普遍的無現金支付在日本發展依然存在不小的阻礙。據路透中文網5日報導,在日本,現金才是王道,特別是在日本人口結構急速老化,年長者極不願意放棄現金的情形下。報導稱,日本人是世界上最喜歡持有現金的民族,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正努力推動民眾改用無現金交易,雖然相關舉措已經有些成果,但仍不盡理想。日本請領退休金的年長者日益增加,他們排斥做出改變,這可能導致日本在行動支付及電子錢包的發展上落後於其他國家。
  • Worldpay中國總經理:我們距離無現金社會還有多遠?
    在向無現金社會演進的進程中,中國的很多城市已經領跑在前列。2017年4月18日,無現金聯盟在杭州宣布成立,首批共有15個成員。杭州成為了第一個進入「無現金社會」的城市,成為中國乃至整個世界的樣本。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對現金以外的支付方式訴求增加,中國從中受益良多。
  • 無現金支付激增,日本面臨信用卡號碼短缺
    日本支付協會的統計顯示,日本的無現金交易比例約為20%,遠低於中國(66%)和韓國(96%)。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希望,到2025年日本的無現金支付比例翻一倍達到40%,並最終達到80%。為推動該國數字支付發展,日本政府於去年10月推出了專門的無現金支付活動和積分制度,有效提升了信用卡消費比例。
  • Apifiny研究院:BTC或將成為日本「無現金支付」的重要手段|火星號...
    在中國,支付寶、微信等「無現金支付」方式給日常生活帶來極大便捷,人們逐漸開始「放棄」現金,尤其是消費主力軍的年輕人,更加認可「無現金支付」,即數字支付。近日,Apifiny研究院對日本的支付現狀做了詳盡的調研,分析得出,BTC在日本的合法化,或將成為日本「無現金支付」的重要手段,有助於日本在數字經濟領域的發展。
  • 日本加碼布局無現金支付 支付寶微信在日或迎來機遇
    2018年4月13日消息,日本正在逐漸重視無現金支付的應用。據新華社4月12日電,日本經濟產業省正式通過「無現金願景」規劃,根據規劃,日本將努力提高無現金支付手段,直到佔據支付比例的80%。規劃提到,發展無現金支付意義深遠,有助於銀行削減網點和ATM機數量、降低成本,同時達到令服務業和零售業節省大量人力的目的。據悉,日本目前每年花在現金流通和管理方面的成本,高達8萬億日元,約合748億美元。此前,由於取現方面、刷卡手續費高等原因,日本市民多習慣使用現金支付。
  • 陳根:疫情過後----無現金社會將會加速建構
    城鎮化導致的人口聚集、交通便捷帶來的頻繁人口流動,會加快病毒的傳播速度,疫情將會加速社會的變革。其中,金融領域的無現金社會將是大勢所趨,現有的銀行金融體系將會受到衝擊,電子貨幣將構建新的國際結算體系,為電子支付保駕護航的區塊鏈技術仍是發展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