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A批准臍帶間充質幹細胞新藥研究申請

2020-12-22 四川新聞網

隨著越來越多美國兒童感染新冠病毒,美國專家發現,這個群體感染後的症狀與成人不同,或會出現罕見的「多系統炎症症候群」。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稱,波士頓兒童醫院的重症監護專家傑弗裡·伯恩斯(Jeffrey Burns)醫生表示,兒童感染新冠病毒後或會患上"多系統炎症症候群",但這種疾病並非由病毒直接引起,「一個主要的假設是,這是由患者的過度免疫反應造成的。」

「多系統炎症症候群的症狀包括持續發燒,血管發炎和腎臟或心臟等器官功能不佳。」洛杉磯西達賽奈醫療中心的兒科傳染病專家莫西·阿迪蒂(Moshe Arditi)醫生說,兒童可能還會出現例如眼睛發紅,舌頭呈鮮紅色和嘴唇破裂等血管發炎跡象。

截至9月3日,兒童確診病例已佔美國全部確診病例的9.8%,在阿拉斯加、明尼蘇達、田納西、南卡羅來納、新墨西哥和懷俄明等州,兒童總病例佔比更是高達15%以上。因感染新冠病毒,目前美國42個州至少有792名兒童被診斷患上了兒童多系統炎症症候群,其中已造成16位兒童死亡。

為此,美國庫拉(Cura)基金會、馬庫斯(Marcus)基金會、善福德健康(Sanford Health)和細胞治療聯盟(Alliance for Cell Therapy Now)已達成合作,共同支持一項臍帶間充質幹細胞治療兒童多系統炎症症候群(MIS-C)的臨床試驗。

這項試驗將由杜克大學的Joanne Kurtzbe

博士是兒科血液腫瘤、兒童血液的專家,臍帶血儲存和移植領域的先驅,曾率先使用臍帶血幹細胞作為造血幹細胞的替代幹細胞來源。過去二十年裡,她在杜克大學建立了一個國際知名的兒科移植計劃,該計劃為患有癌症、血液疾病、免疫缺陷、血紅蛋白病和遺傳性代謝疾病的兒童提供細胞治療。

博士表示,臨床試驗的目的是確定輸注臍帶間充質幹細胞是否安全,能否抑制炎症反應,對症狀進程和持續時間是否產生積極影響以及對這種危及生命的症候群能否產生長期影響。

臍帶是連接胎兒和母親的紐帶,在分娩後就成了廢棄物。1991年,英國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Queen's University Belfast)的一個實驗室從臍帶華通氏膠中通過組織塊培養的方法,培養出間充質幹細胞。

臍帶來源的間充質幹細胞具有取材方便、無倫理爭議、低免疫原性、生物學性能穩定等諸多優勢,因而在再生醫學和組織工程領域得到了廣泛的研究與應用。

「臍帶間充質幹細胞將在杜克大學的羅伯遜GMP細胞製造實驗室製備。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已經批准了新藥物(IND)的研究申請,包括杜克大學、亞特蘭大兒童保健中心、紐約醫學院在內的多個地點已經開展試點研究。」Kurtzberg博士介紹說。

據媒體綜合報導,全球許多國家正在嘗試使用幹細胞治療新冠病毒相關併發症。

英國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的研究人員正在領導一項全英國範圍的臨床試驗,採用臍帶間充質幹細胞來治療新冠病毒肺炎引發的急性呼吸衰竭。實驗模型顯示,臍帶間充質幹細胞可以減少炎症,抗感染和修復肺組織損傷。

美國生物技術公司OTC PINK:PRED宣布,已向FDA提交了緊急使用授權(EUA)申請,要求立即使用來源於臍帶組織的間充質幹細胞治療新冠病毒肺炎引發的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

《幹細胞轉化醫學雜誌》發表的數據顯示,在細胞治療領域,新生兒圍產組織細胞正漸漸成為抗新冠病毒的重要力量,尤其是基於圍產組織來源間充質幹細胞的臨床試驗,佔據了所有間充質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臨床試驗的半壁江山。

博士試驗的資助方,庫拉基金會主席羅賓·史密斯博士說:「我們希望這僅僅是我們支持發展細胞療法以治療兒童新冠病毒相關多系統炎症症候群能力的開始。隨著全國學生重返課堂教學,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重要的是,確保我們擁有潛在的治療方案,能夠幫助到患有這種嚴重疾病的兒童。」

(來源:四川省幹細胞庫 作者 朱灝)

相關焦點

  • 臍帶間充質幹細胞是什麼?聽聽專家咋說……
    臍帶間充質幹細胞是什麼?,尤其是新生兒臍帶來源的間充質幹細胞已被多個國家應用到重症及危重症的救治研究中,我國科技部也在第一時間啟動了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臨床研究應急攻關項目。
  • 臍帶間充質幹細胞臨床案例集錦
    臍帶間充質幹細胞來源於新生兒,相對於成人的間充質幹細胞更加純淨、原始,細胞的增殖、分化及免疫調節能力都更強。一根臍帶可提取的間充質幹細胞的數量相當於成人5000毫升骨髓中的間充質幹細胞數量。臍帶被視為「間充質幹細胞寶庫」。
  • 從存儲、增殖、新藥研發到治療,這份報告釐清了間充質幹細胞行業的...
    表:不同來源MSC比較 資料來源:Stem Cells Translational Medicine註:BM-MSC:骨髓間充質幹細胞;AT-MSC:脂肪間充質幹細胞;UC-MSC:臍帶間充質幹細胞主要採集對象包括臍帶血幹細胞、臍帶間充質幹細胞、脂肪肝細胞、羊膜等幹細胞物質,其中臍帶血幹細胞的採集存儲是目前最主要的方向(臍血幹細胞不能增殖,含量僅可供5歲以下的小孩使用)。該產業鏈環節所需的技術要求不高,準入門檻不高,發展較成熟,毛利較高。
  • 一份報告,釐清間充質幹細胞行業的方方面面
    另外,胎兒臍帶或者成人骨髓中的有些細胞也屬於專能幹細胞,分化能力有限,但是具有自我更新能力,與高度分化的非幹細胞不同。1間充質幹細胞概述2006年,國際細胞治療協會(ISCT)規範了間充質幹細胞的定義。
  • 盤點| 間充質幹細胞治療兒科疾病的臨床進展
    今天,我們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下間充質幹細胞在多種兒科疾病中的治療潛力,幫助大家進一步了解間充質幹細胞在兒科疾病中的臨床研究進展。間充質幹細胞治療兒童移植物抗宿主病間充質幹細胞已成功用於治療移植物抗宿主病,國際上有針對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間充質幹細胞藥物上市,而國內也進入到了臨床試驗階段,一些針對這種疾病的間充質幹細胞新藥已經獲得了臨床批件。
  • 又一幹細胞新藥獲國家臨床默示許可!幹細胞研究迅猛發展
    近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顯示,又一款幹細胞新藥獲得臨床默示許可批准。該款幹細胞新藥是由青島奧克生物開發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一款人臍帶間充質幹細胞注射液獲,適應症為潰瘍性結腸炎。據悉,該款幹細胞藥物歷經8年研發,填補了國內專項藥物空白,是山東省首款獲批臨床的幹細胞創新藥物。
  • 間充質幹細胞治療的安全性問題
    近年來,間充質幹細胞廣泛應用於多種疾病的治療和研究。間充質幹細胞作為幹細胞療法的「明星成員」,也成為全球研究的熱點。目前,世界上批准上市的幹細胞藥物大多是間充質幹細胞。
  • 韓忠朝:圍產期間充質幹細胞的臨床轉化之路
    P-MSC,又稱出生相關組織源間充質幹細胞,指的是胎盤、臍帶、臍帶血等圍產期組織來源的間充質幹細胞,能分化成許多種組織細胞,可用於治療血液病、神經損傷、肝病、糖尿病等重大疑難疾病。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國、英國、加拿大、義大利、巴西、中國等少數國家和地區掌握臍帶間充質幹細胞研發技術,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 間充質幹細胞真的能拯救卵巢早衰嗎?
    間充質幹細胞具有多能性和低免疫原性,被認為具有治療卵巢早衰的潛力。許多研究證明不同組織來源的間充質幹細胞均可以改善受損的卵巢功能,這些間充質幹細胞來源包括骨髓、羊水、胎盤羊膜、脂肪組織、臍帶、月經血、子宮內膜等。
  • 間充質幹細胞是如何加速癒合傷口的?這篇給你詳細解答
    這些細胞能自我更新,生成祖細胞補充終末分化的角化細胞,而具有如此修復潛能的正是間充質幹細胞。2018年3月,一項刊登於國際雜誌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科學家就通過研究闡明了牙齦間充質幹細胞加速組織修復的新型分子機制。
  • 間充質幹細胞的14個特性,你了解幾個?
    如下圖,將活細胞染為紅色,死亡的心肌細胞染為青色,間充質幹細胞不斷遷移,箭頭所指部位間充質幹細胞逐漸與死亡細胞融合成為雙核,400分鐘時死亡的心肌細胞開始奇蹟般地復活: 後研究發現間充質幹細胞具有多向分化潛能、造血支持和促進幹細胞植入、免疫調控和自我複製等潛能。間充質幹細胞被認為最接近臨床應用的幹細胞產品。
  • 全球間充質幹細胞臨床試驗情況
    全網最新| 全球間充質幹細胞臨床試驗情況 以幹細胞技術為核心的再生醫學已成為各類重大難治疾病的潛在解決方案。其中,間充質幹細胞由於其組織修復和免疫調節作用脫穎而出。 間充質幹細胞屬於多能成體幹細胞,來源於中胚層,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潛能。
  • 揭開廬山真面目:重新認識間充質幹細胞
    ,對提高研究的科學性和嚴謹性都是非常有意義的,但討論不應影響間充質幹細胞的臨床研究和產品研發進程。後研究發現間充質幹細胞來源於發育早期的中胚層和外胚層,屬於多能幹細胞,廣泛存在於人體的許多種組織中,具有多向分化潛能、造血支持和促進幹細胞植入、免疫調控和自我複製等潛能。
  • 間充質幹細胞產品企業內部檢驗標準
    (以臍帶間充質幹細胞為例)一、      生物學性能檢測     具體標準2.1形態學標準3-5代的間充質幹細胞
  • 用一篇文章告訴你:間充質幹細胞有多重要
    在說間充質幹細胞之前,先來看看當前的一些現狀。在當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期間,間充質幹細胞已經被應用到了重症患者的救治探索工作中,廣受關注。20世紀末以來,細胞治療開始蓬勃發展,以幹細胞技術為核心,被科學界譽為第三次醫學革命的再生醫學成為人們攻克治癒此類疾病的希望。間充質幹細胞(MSC)是幹細胞家族的重要成員,來源於發育早期的中胚層,屬於多能幹細胞。
  • 間充質幹細胞(MSC)治療新冠病毒肺炎顯療效!抗炎細胞療法reme...
    近日,該公司宣布,計劃在美國、澳大利亞、中國、歐洲評估其同種異體間充質幹細胞(MSC)候選療法remestemcel-L治療由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症(ARDS)患者。該公司正在積極與政府和監管部門、醫療機構和製藥公司商討實施這些活動。
  • 間充質幹細胞的「異質性」是指什麼?
    充質幹細胞(MSCs)的異質性,是指貼壁培養的骨髓MSCs是一個混合的細胞群體,存在不同的細胞亞群(比如克隆大小不一樣,見下圖);有些亞群的細胞具有多潛能特性,有些亞群的細胞具有單潛能特性。不同部位和不同個體來源的MSCs都存在功能和形態上一些差異。
  • 對抗皮膚光老化,間充質幹細胞重塑彈性蛋白網絡
    近年來,科學家發現間充質幹細胞在皮膚光老化治療中潛力巨大,開展了大量基礎研究,使用的細胞來源包括脂肪、臍帶和骨髓。 不過,相關作用機制還沒有被研究透徹。 最近,一項新研究可能提供了答案:幹細胞治療在短短幾周內重塑了彈性蛋白網絡,作用直達皮膚深處。
  • 間充質幹細胞:「我」怎麼來的?
    眾所周知,間充質幹細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是中胚層來源的、廣泛分布於全身多組織中的幹細胞。 間充質幹細胞的發展歷史 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67年,德國科學家Cohnheim在研究傷口癒合時,首次提出骨髓中存在非造血幹細胞的觀點
  • 自體間充質幹細胞移植治療兒童精神發育遲滯
    間充質幹細胞(MSC)是中胚層發育的具有可塑性的成體幹細胞,它們具有向間充質細胞分化的能力。進一步研究發現,在合適的培養條件下MSC可以在體外跨系分化各種神經細胞,包括星形膠質細胞、少突膠質細胞和神經元,而且分化神經元具備有功能的突觸,可以實現突觸傳遞,對去極化刺激起反應。間充質幹細胞不存在倫理問題,取材方便,目前認為MSC是神經系統損傷疾病細胞治療的理想種子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