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桂飄香,金菊怒放。2019年9月29日,佳木斯市教育研究院小教部「駐校教研」活動在樺川縣梨豐鄉中心校舉行。小教部滿足縣區、學校、教師需求,採取「走下去」「走進去」「沉下去」三種教研方法,採用「菜單式」教學需求、「沉浸式」專家指導、「跟蹤式」 教學服務三種教研形式,與縣區、鄉鎮學校聯手,共研新教材,共築教研夢。
佳木斯市教育研究院小教部楊長久主任、何景龍副主任、英語教研員李欣欣及樺川縣教育局副局長張倩倩、樺川縣教師進修學校校長張雙、樺川縣梨豐中心校校長尚爾城等領導出席現場會。全縣各中心校負責人、各小學政教主任、骨幹教師代表一百餘人參會。
此次教研活動融合「駐校教研」「送教下鄉」「部統編」語文教材培訓三項活動,把「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培養什麼人?」的根本任務落實到鄉鎮學校,為均衡教育發展助力。
全國小學語文「長久名師工作室」成員光復小學王盛青、佳木斯市第二十小學數學教師杜麗娟、佳木斯市杏林小英語教師於亞梅三位教師進行了小學教研走基層「送教下鄉」活動。
王盛青老師與梨豐鄉中心校的孩子們共同上了一節五年級語文課《慈母情深》。她引領學生多種方式的讀文,以學定教而又順學而導,紮實自然而又收放自如,真正把課堂還給了學生,達到了語文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王盛青老師緊緊抓住「慈母情深」課堂,引導學生進入情境,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教師深厚的語言功底和板書藝術令人拍案驚奇。
杜麗娟老師與梨豐鄉中心校的孩子們共同上了一節六年級數學課《位置與方向》。課上,杜老師和孩子們一起思考,一起探究,並用幾何畫板及時再現了孩子們思考的印記,很好地實現了多媒體技術與數學教學的融合,受到與會領導和老師的一致好評。
於亞梅老師與樺川縣梨豐鄉五年級的孩子們共同上了一節英語課《Teachers》。課堂上,於老師通過韻律歌謠、複習已學過的形容詞,讓學生在chant中感受英語韻律,幫助學生拓展提升儲備需要的材料,為後續的語言輸出做好了鋪墊;教學中,活動設計與話題目標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所有活動都圍繞著中心話題進行句型訓練,激發學生自由組織語言;在聽音、對話和猜謎活動中,梨豐中心校的孩子們都積極參與,最終達成了內容帶動語言學習的設計目標。整節課的設計上體現了核心素養的自主發展、快樂學習的態度。
之後,梨豐鄉中心校三年級數學教師王妍、四年級英語教師梁柳、五年級語文教師宋雯雯分別進行了三節「駐校教研」公開教學。
課後,市教育研究院小教部教研員與樺川縣教師進修學校教研員、梨豐中心校教師就六節課做了深度交流,探討了基於學情、教材如何定位學習目標,課上目標的達成度,以及如何培養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核心素養等問題進行了熱烈深入的交流。
六位老師不同的教學風格、新穎的教學設計讓每位受教的學生和教師都學有所獲,聽有所得。
研討結束後,楊長久主任結合本次教研活動,對全體教師進行了「部統編」語文新教材的理念和思想進行了現場培訓:他強調「部統編」小學語文教材的使用意義重大,不是內容上簡單的調整,是「立德樹人」工作的具體體現,真正解決立什麼德、樹什麼人的問題,希望得到全社會理解與支持。並要求新時期,「部統編」教材的學科教研員一定要抓住這次教學全面改革的機會,發揮教研員真正的作用,落實「部統編」教材的優勢,吹響「課堂革命」新號角,踐行「教學轉型」再升級,讓「立德樹人」成為我們永恆的初心。
最後樺川縣梨豐中心校校長尚爾城做了總結性講話,他對現場教研會做了充分肯定的同時,也歡迎市縣教育系統領導、名師和教育同仁指導梨豐鄉中心校工作和教研活動,並提出了廣大教師應該多溝通、多研討、多交流,提高教師個人素養的希望。
本次梨豐鄉中心校現場教研會,進一步深化樺川縣學科基地建設,探索了提高小學語文、數學、英語學科教育教學質量,打造學科特色、落實「部統編」新教材的新路徑。樺川縣的教育人將繼續潛心鑽研,砥礪前行,以淵博的知識、飛翔的思維激蕩著學生求知的心靈,用智慧演繹教學的藝術,詮釋教育的無限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