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區三校聯動共研 語文英語跨學科聚智
——首都師範大學朝陽小學低年級繪本教學研討活動
12月17日上午,首都師範大學朝陽小學、東城區培新小學,昌平區第二實驗小學三區三校聯動共研 語文英語跨學科聚智---低年級繪本教學研討活動在首都師範大學朝陽小學舉行聯校教研活動。英語專家及教師也共同參與,實現了跨學科的交流研討。這是自11月小學教師專業發展研究中心成立之後的又一次語文繪本教學聚焦,旨在通過課堂實踐,深入研究繪本教學策略,實現教育教學資源共享和互補,提升教師專業發展和整體素質。
小學教師專業發展研究中心的成立為大學教授、教研名師、小學教師提供了共同研討的平臺。參加今天教研活動的有特級教師、東城區教研中心語文教研員王文麗老師,原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小學英語教研室沈玲娣主任以及東城區培新小學、昌平區第二實驗小學的教研主任和教師代表,首都師範大學朝陽小學二年級的家長代表走進課堂,和老師、孩子們一起感受繪本的魅力,繪本教學的智慧。
第一節課,東城區培新小學的蘇羽老師和二(1)班的孩子共同完成的《你會寫字嗎?》。對於大部分剛上小學的孩子來說,讀書、認字、畫畫都是沒有問題的,但「寫字」卻成了頭疼的事情,很多家長也為之十分苦惱。作家方素珍用簡單易懂的文字、幽默的故事向孩子們展示了「會寫字」的重要性。蘇老師充分利用繪本故事圖文並茂的特點,在引導孩子們閱讀文字、學習表達的基礎上,指導孩子認真觀察,仔細看圖,體驗探索的樂趣。有趣的故事緊緊抓住了孩子們的心,在圖與文的閱讀中為他們的表達插上了想像的翅膀。蘇老師為孩子們營造了輕鬆愉快的氛圍,一步步解密中,繪本的魅力也逐漸顯現出來。
第二節課,昌平區第二實驗小學的米媛媛老師和二(3)班的同學們一起閱讀《傻鵝皮杜妮》。這是一個極具教育意義的故事,以生動的情節,活潑的畫面告訴孩子們真正的智慧必須是了解書中的意義。智慧,必須裝進腦袋裡。米老師創設了各種情境,引導孩子們對故事情節進行豐富的想像,大膽的猜想,讓孩子們在跌宕起伏的情節發展中感受到了動物們心情的變化,自悟出繪本的主題。這節課中,教師更關注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在老師創設的情境中孩子們充分想像、自由表達,不知不覺中領悟到不懂裝懂根本解決不了問題,會給別人帶來煩惱,甚至還有生命危險。
第三節課,首都師範大學朝陽小學劉亞傑老師和二(4)班的孩子共同閱讀《紙馬》。劉老師抓住這本繪本故事中的眾多中國元素,以精美的剪紙作品激發孩子閱讀的興趣。在教師極富感染力的語言情境中,學生通過細緻觀察圖畫、合理推測想像,感受到留守兒童新年來臨,思念父母、渴盼團聚的急切心情,令孩子和在場的老師、家長們都感受到了這一特殊群體的孩子內心的孤獨與脆弱,同時我們也領悟到,陪伴對孩子們的成長多麼重要!
課後,與會教師、家長及專家一起進行了研討。王文麗老師首先與家長展開對話。在與家長的互動中,家長代表對這次教研活動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十分感謝首都師範大學朝陽小學給孩子們營造的寬鬆愉悅的課堂氛圍,讓孩子們在書籍的閱讀中領悟真理,健康成長。他們也深深感受到了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之間互相促進、相互作用的良好形態。在聽過家長的一番肺腑之言後,老師們也十分觸動,一定會打造更優質的課堂,創設更優質的教育,不負家長們的囑託。
王文麗老師對繪本閱讀教學給出了更加深入、細緻的指導。王老師指出,繪本閱讀首先要關注故事的整體性、情節的連貫性,以激發孩子興趣為主;其次要關注繪本的解讀,主題的把握,不能夠不到位,也不能越位;再次,語言能力的訓練是無痕的,孩子的能力在閱讀和表達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得到提升;最後,王老師提示老師們,運用繪本可以讓孩子在觀察、識字、語言積累、形象思維、價值取向、文化滲透、科學知識等方面有所發展。使老師們茅塞頓開,醍醐灌頂。
沈玲娣老師針對語文和英語不同學科繪本教學的相通和不同之處進行了分析。沈老師提出,不管是語文教師還是英語教師,都應該認真思考:在設計繪本教學課程的過程之中,我們遇到的最大的困難是什麼;教師在這節課中擔當了什麼角色;並與老師們展開對話。教師們表示,繪本的挑選、繪本中豐富的圖文內容的選擇與取捨、主題的呈現都是備課過程中需要特別關注的,老師在課堂上和孩子們一起成為了故事情節的發現者、創編人……繪本閱讀帶給學校師生無限的想像空間,沒有「讀完」,只有「讀細」。在反反覆覆的閱讀中,感知語言文字的魅力,繪畫者精巧的用心,讓不同的孩子都有不同的發展,讓每個孩子都愛上閱讀。(曹四平、鄭秋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