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保留!國醫名師治「胃脹」的方子,疏肝+健脾+和胃,一箭三雕

2020-12-25 騰訊網

(本文僅供學習、參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劑,須在專業人士指導下借鑑、應用!)

本文理論依據:《中醫病因病機學》、《中醫基礎理論》

你好,我是中醫人,文君然。

我常常覺得,作為一個中醫人,傳播中醫文化是不可推卸的責任。

因為,如果不把中醫更好地普及開來,只把它當做謀生賺錢的本事,中醫的沒落將不可避免。

所以,我每天筆走龍蛇,筆耕不輟,為的就是讓更多人感受中醫、信任中醫。

現在,我給你說的這則配伍,是我早年從名家那裡得到,不斷運用於臨床,取得些許驗效的經驗。

你來看一下吧。方見——

黨參15克,陳皮10克,半夏10克,白朮15克,柴胡10克,鬱金10克,白芍10克,香櫞10克,佛手10克,梔子10克,甘草6克。水煎服。

這配伍,為軍中國醫名師、遼瀋杏林泰鬥王師的驗方。早年,我與王師有交,幸而對王師的一些治驗心得有了一點了解。這配伍,出自王師的專著中,且得到王師的講授。

現在,我給你談談,這背後的學問。

這配伍治什麼呢?我跟你說,治的是功能性消化不良。

圍繞這驗方,還有一則醫案,值得一說。

話說有這麼一個女子,年58歲。什麼毛病呢?西醫診斷,就說是有功能性消化不良、輕度的淺表性胃炎 ,表現為反覆的胃部飽脹不適,並且時不時伴隨噯氣和反酸。

患者這個毛病已經持續5年了。她反覆用過一些西藥,無效。

就診前一周,因為家庭瑣事爭吵,導致胃脹、反酸加重。刻診,見患者上腹部飽脹,進食後明顯,噯氣、反酸,善太息。舌質淡紅,脈象弦滑,舌苔薄黃。

王師給寫了一張配伍,如前所說。

結果,患者用了14劑之後,諸證悉平,只是偶然有一點噯氣、脈弦,舌淡紅,苔薄白。

這時候,王師對上方稍作改變,去掉梔子,增加香附和枳殼各10克。

這一次,再用14劑,症狀完全消失。

這裡頭有什麼學問呢?對此,我和王師對坐論道之時,曾經得到一些面授。我講給你聽。

其實啊,中醫裡頭,根本沒有所謂「功能性消化不良」這一說。但是對於此病所帶來的「胃脹」症狀,中醫是十分看重的。這裡頭,病位雖然在胃,但是背後有兩個重要因素在影響。一個是脾虛,一個是肝鬱。

為什麼這麼說?你看,胃脹,說明胃氣不降。胃氣不降的原因之一,在於脾虛,脾氣不升。脾升,才能有胃降。兩者是相輔相成的關係。因此說,凡有消化功能不良,導致胃脹、反酸、噯氣的,都要適當考慮是不是有脾虛的問題。

其次,肝主疏洩。肝氣的條達與否,關係著胃氣能不能順利通降。所以肝鬱氣滯的時候,人就容易胃氣不降,導致食欲不振、胃脹、反酸、噯氣等現象。上文患者最近一次發病,和生氣有關係,可以作為佐證。

所以說,要想解決問題,就必須把三件事兒做好,就是疏肝、健脾、和胃。

你明白這些,就看到王師上方的精義了。其中,黨參、陳皮、白朮健脾益氣。半夏降氣和胃。柴胡、鬱金、白芍、香櫞、佛手疏肝理氣,兼有和胃之能。有患者舌苔薄黃,稍有熱象,故而加梔子。後來,因為患者舌脈顯示熱邪已退,故而去掉梔子,用香附、枳殼增進行氣消脹之能。

這就是來龍去脈。

說老實話,這配伍,對我的影響還是很大的。這麼多年來,每當我看到舌紅,苔薄黃,脈弦滑,胃脹,反酸,噯氣,食欲不振之人,常常用上面的配伍作底子,稍事加減,隨症應用,效果往往不錯。因此,我對它印象深刻。

我把這個東西用文字解讀出來,目的就是讓大家明白一些道理,開一些眼界。有類似問題的朋友,不妨把文說收藏,日後在中醫師辯證指導下,合理加減應用,說不定可以對緩解病情有益。我覺得,好東西不能自己留著,而是要努力傳播給世人。就像當年王師與我論道時所說:「中醫是經驗醫學。如果人人都把經驗據為己有,帶到棺材裡去,不注意傳承,那中醫還怎麼發展啊」?

好了,就說這麼多吧。

相關焦點

  • 疏肝理氣和胃的中成藥,7種梳理肝氣效果好
    胸悶、胃脹的情況相信大家都有過,有很多人認為的胃脹比較片面,比如說是因為飲食不消化,但還有一種情況是因為肝氣不舒,導致脾胃不合,這種情況就可以吃一些疏肝理氣和胃的中成藥,比如氣滯胃痛顆粒、舒肝和胃丸、香砂和胃丸、活胃散等等,文章接下來就為大家一一做詳細介紹。疏肝理氣和胃的中成藥1、氣滯胃痛顆粒成分:香附、柴胡、白芍、延胡索、甘草、枳殼等。
  • 疏肝理氣和胃的中成藥,7種梳理肝氣最好見效快
    胸悶、胃脹的情況相信大家都有過,有很多人認為的胃脹比較片面,比如說是因為飲食不消化,但還有一種情況是因為肝氣不舒,導致脾胃不合,這種情況就可以吃一些疏肝理氣和胃的中成藥,比如氣滯胃痛顆粒、舒肝和胃丸、香砂和胃丸、活胃散等等,文章接下來就為大家一一做詳細介紹。疏肝理氣和胃的中成藥1、氣滯胃痛顆粒成分:香附、柴胡、白芍、延胡索、甘草、枳殼等。
  • 疏肝健脾和胃,八種肝鬱脾虛專業中成藥
    疏肝健脾和胃的中成藥有很多,主要是治療食欲不振、開胃、疏肝理氣的功效,其中逍遙丸、柴胡舒肝丸都是健脾疏肝的特效藥。疏肝健脾和胃的中成藥1、逍遙丸成分:生薑、薄荷、炙甘草、茯苓、炒白朮、白芍、當歸、柴胡。適應人群:適用於肝鬱,伴有食少的情況。
  • 身體自帶「逍遙丸」疏肝理氣健脾和胃
    逍遙丸是中醫名方,它能夠疏肝健脾、養血調經,是婦科常用方。就像它的名字一樣,逍遙丸的疏肝效果一流,能讓肝氣活潑暢通,整個人像神仙一般「逍遙」。     逍遙丸不但可以疏肝理氣,治療包括月經不調在內的各種肝氣鬱結疾病;還可以健脾和胃,防止因肝氣鬱結而產生脾胃不和、食慾減退等症狀,可謂男女皆宜。
  • 胃食管反流病:中醫以疏肝理氣、和胃降逆為治療法則,效果顯著
    王某,女,74歲,有胃食管反流病史,多年來噯氣頻發,無泛酸胃脘無不適。 3月來大便次數增多,日行3~4次,質溏,寐安,舌質淡紅、苔白膩,脈弦緩。 證屬肝鬱脾虛,胃氣上逆,治宜疏肝健脾,和胃降氣。
  • 胃脹、噁心、消化不良,這3個方子都好用,泡水喝就行
    首先來說,我們很容易會出現噁心嘔吐,即胃氣上逆的症狀,隨後還可能會有腹脹,反酸、噯氣等令人不適的症狀,當我們的身體出現了這些症狀的時候,應該怎麼做來梳理通這條消化通路呢,其實中醫上就有一些好的方法,比如下面這3種代茶飲,都 有很好的消除胃脹的功效。
  • 疏肝理氣的中成藥,10種祛溼健脾疏肝的中成藥
    所以今天就講一下疏肝理氣的中成藥,10種祛溼健脾疏肝的中成藥,來儘量從生理角度上幫助大家調節負面情緒。疏肝理氣的中成藥,10種祛溼健脾疏肝的中成藥1、逍遙丸逍遙丸的主要功效是疏肝健脾、養血調經,一般經常用於改善女性月經不調。但是值得提醒的是逍遙丸能治療由脾虛肝鬱引起的胸悶不快、頭暈、食慾減退等症狀,只要對症,無論男女都可以服用。
  • 國醫大師方和謙:我有一碗「和肝湯」,通治一身病,肝好全身好
    這個配伍,方教授稱之為「和肝湯」。其中的和字,既應和了調和肝脾的意義,又和他名字當中的「和」字重疊。這充分體現了方老治病,倡導一個「和」字的精神。   這個配伍啊,我給你簡單解釋一下。它主要就分兩隊藥物。簡單看,當歸、白芍、柴胡、香附、紫蘇梗、佛手、薄荷,這是疏肝的。黨參、茯苓、陳皮、白朮、法半夏、大棗、砂仁、豆蔻、炙甘草,這是和胃健脾的。
  • 胃不好,經常打嗝、反酸、胃脹,是怎麼回事?醫生的解釋來了
    胃反酸打嗝胃脹,大多是由於胃潰瘍、反流性食管炎、消化不良、飲食不當等等原因導致的,臨床上最常見的是由於急性胃炎。 經常打嗝、反酸、胃脹,怎麼辦 如果是胃酸分泌過多,刺激胃黏膜引起了反酸打嗝等情況,建議口服雷貝拉唑、莫沙必利片、泮託拉唑、西咪替丁、瑞巴派特腸溶片等藥物治療
  • 胃反酸水三年,四味藥治好,方子詳細教給你
    那我就給他補氣,以四君子湯打底,加上點陳皮、厚樸、半夏之類的和胃降逆之品,再來點煅牡蠣抑酸。 我當時想,這點小事,應該難不住我的。 但是,我想錯了。人家服用的結果,依然是沒有改善。 我想,這不對啊,於是轉而請教我的老師。
  • 中醫1個方子安神定志、疏肝解鬱,助睡眠
    這些年,在治療失眠上有所心得,也可能是口碑的效應吧,每天接診失眠的病者特別多,各種類型的失眠也比比皆是,但是我們在治療上,謹守病機,辨證論治,患者都會受到滿意的效果,每天整理一些這方面的病例,就給大家分享一下,既能明白失眠的原因,又能了解失眠者平時的注意事項,以及最主要的就是,如何從失眠中解脫出來,大家可以一起跟著我一起學習學習,把認為對你有用的收藏一下,以備不時之需。
  • 治「肝鬱型脂肪肝」的方子!心情好,肝中脂肪少,請你體會
    國醫大師,杏林泰鬥裘沛然(1913——2010)先生,曾經治療過一個脂肪肝患者。這醫案我認真閱讀過,今天分享給你。這個人當時年紀60歲,男性,有高血壓和脂肪肝多年。他的肝功能,經過化驗顯示,尚處於可接受的範圍內,但是已經處於臨界狀態。再往下發展一步,就不行了。
  • 治胃潰瘍,這方子很巧!補陰+行氣,化解胃脹、胃痛、口乾
    可能就是因為辣的吃太多吧,他漸漸胃不舒服了。了解到這些後,我就跟他講,我手頭有一張方子,是學來的,可以養陰行氣,說不定對你的症。我給你看看。怎個好方?偶爾幾次,他和愛人生氣,胃裡不舒服,他就用這個方子自己吃,效果也可以。其實,這個人應該到醫院做個檢查,看潰瘍面到底如何了。不過他說,既然不疼了,就無所謂了,懶得去。現在,我跟你說說這裡的學問,其實,胡師傅這樣的胃潰瘍患者,臨床上比比皆是。這就是胃陰不足,再加上中焦氣滯。
  • 胃脹+屁多,你可能肝鬱了!這張調和肝胃的方子,一起研究下
    前幾天,我看到有讀者給我留言,說他消化特別不好,平時感覺胃脹,肚子裡全是氣兒,想放屁放不出來,還容易打嗝噯氣,反酸水。醫院診斷,說是有「淺表性胃炎」。他問我,這個情況該怎麼辦。看到他的敘述,我第一時間想到一件事兒,這就是肝氣犯胃。
  • 胃蘇顆粒消脹止痛、疏肝理氣
    別管是天熱影響胃口,還是為了解暑貪涼飲冷,胃都是「受害者」。胃痛、胃脹時,有理氣消脹,和胃止痛作用的胃蘇顆粒是個不錯的選擇。在胃蘇顆粒這個藥方裡,紫蘇梗芳香疏散、寬胸利膈;陳皮理氣健脾,燥溼化痰;香附疏肝行氣、解鬱止痛;佛手、香櫞疏肝解鬱、理氣寬中。
  • 治小兒厭食的方子!化解不吃飯、不聽話、脾氣大,送給天下父母
    古人的話講,就是「食氣入胃,全賴肝木之氣疏洩之,而水谷乃化」。肝氣不平,克犯脾胃,則運化失常,胃納欠佳,所以就吃不下東西,總覺得胃脹,而且脈象偏細,面色不好,便溏。舌淡苔白,說明氣血不豐,舌苔微膩,說明脾虛有溼。
  • 2味中藥泡茶飲,疏肝、理氣、和胃
    有人可能要問了,為什麼獨好佛手、香櫞?實際上,如果疏肝找柴胡的確不錯,健脾陳皮也不錯。但能同時疏肝、和胃、又健脾化溼,那就是佛手、香櫞。
  • 胃脹:胃病不必四處找方,8大名醫驗方,養胃+治胃
    老胃病患者往往會面臨這樣的尷尬:吃西藥基本無效,越吃胃越寒,吃中藥就像買彩票,弄錯方子適得其反。其實胃病並不難治,關鍵是找對方子。如何養胃,養胃秘訣俗話說胃病「三分治七分養」,七分養應該在三分治的基礎上進­。
  • 胃脹氣怎麼辦? 有了它,一步到「胃」!
    脹氣與消化不良中醫怎麼治?脹氣與消化不良,中醫主要是根據患者發病機理來調理。治療方法多運用內服中藥搭配穴位按摩。根據中醫理論,脹氣與消化不良常見肝氣犯胃、溼熱蘊結、脾胃虛寒、寒溼內聚、宿食停滯5種類型。肝氣犯胃者:因情緒問題影響腸胃蠕動,在日常生活中,情緒起伏較大,且多面臨許多壓力,治療原則是疏肝理氣、降逆和胃。
  • 百病皆生於氣,兩味中藥,疏肝理氣和胃
    實際上,如果疏肝找柴胡的確不錯,健脾陳皮也不錯。 但能同時疏肝、和胃、又健脾化溼,那就是佛手、香櫞。所以這兩味藥本事多,而且平和,有謙謙君子之風,主要可以平時拿來代茶飲。 佛手,香氣雖不如花朵的芬芳撲面而來,卻也是暗香浮動扣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