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妻子身在曹營心在漢,把錢都花在和前夫的兒子身上。她說丈夫鐵公雞一毛不拔,嚴格限制她與兒子的經濟往來。
能不能給妻子和前夫的兒子花錢,這一命題令他們的婚姻充斥著猜忌和懷疑。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他們使出渾身解數。最終這對夫妻是繼續攜手前行,還是自此分道揚鑣?
四年前大齡未婚的張先生與離異不久的陳女士相識、相戀,當時陳女士和前夫有一兒一女,女兒已經出嫁,兒子十四歲判給前夫撫養。為了解除陳女士的後顧之憂,在結婚之前張先生不但幫陳女士一次性付清了兒子的撫養費,而且主動提出要給兒子一些零花錢。
在張先生看來,他對陳女士的兒子盡心盡力,就是想跟陳女士有一個新的開始,可是事情並沒有朝著張先生預想的那個方向進行。
據張先生說,婚後他們夫妻二人去外地打工,收入放在一起由張先生統一管理,一直以來沒有出現任何問題。直到2016年年底,一筆五千塊的開銷讓張先生覺得不對勁了。
張先生告訴我們,妻子要買手機讓自己付錢,於是就問妻子我給你的五千塊錢了,這時妻子就吞吞吐吐的了,因為妻子是很摳的,只有兒子能拿走她的錢。
陳女士解釋道,這五千塊錢都是用於生活開銷了,沒有給兒子,自己有時候想給兒子買條褲子,丈夫知道了都會不高興。可張先生表示,只要有商有量,他不介意妻子拿錢給兒子花。
但是陳女士認為丈夫口是心非、不情不願,對於她的兒子丈夫心裡其實非常排斥。陳女士說她之所以這樣下判斷,是因為在生活中,只要她一提到兒子的事情,丈夫就會火冒三丈。
陳女士告訴我們,有一次兒子給自己打電話說沒有衣服換洗了,於是自己就跟丈夫說了這件事情,沒想到丈夫卻生氣吃醋了,說你兒子離得那麼遠你都知道他沒有衣服穿了,我離的這麼近你怎麼就不知道呢?
張先生表示,丈夫應該跟兒子一般重要,可是妻子只在乎兒子。陳女士隨後告訴我們,過年的時候兒子打來電話跟自己說了一聲新年快樂,就因為這句話再次引起丈夫不滿。
張先生解釋道,自己對繼子付出很多,可他卻不懂得感恩,打電話過來拜年居然就向妻子一個人拜年,自己當時就很生氣。
張先生說,頭兩年兒子在上學,妻子偷偷給兒子錢,他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去年兒子畢業後找了工作開始自己掙錢,但是妻子居然還背著自己給兒子花錢,而且還是為了滿足兒子不合理的需求。
張先生告訴我們,繼子接連的買手機消費都是妻子出的錢。張先生指出,兒子花錢大手大腳沒有節制,陳女士給兒子花錢會把兒子給寵壞了。但是陳女士認為不應該和兒子去算這個經濟帳,因為在感情上她虧欠兒子太多,她只想給予兒子更多的補償。
這時觀察員武韻拿起了話筒,她認為夫妻應該以共同的姿態去幫助孩子,因為這是一家人,如果沒有這個姿態,孩子就會忽略無視這個繼父的付出。觀察員衷震認為,夫妻共同財產中的大額支出應當告知男方。觀察員陳興東認為,男方渴望得到妻子的關愛。
經過調解員們的努力,男方承諾家庭經濟公開透明,家庭支出共同商量。男方承諾今後杜絕家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遇事平等溝通,有商有量,在必要時給予女方子女經濟上的幫助。自調解開始三個月內,雙方如果違反以上兩條,則自願離婚,夫妻婚後財產依法平等分割。
調解結束了,希望這對夫妻回去之後能夠好好想想,只有彼此的理解和付出,這份愛才能在往後的時光裡流轉不息。
來源:金牌調解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