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前,從相識到結婚,來自海南的張先生和楊女士只花了六天時間。現在六年的時間過去了,他們對彼此仍然深愛。感情甚篤彼此相愛,這樣的夫妻倆會為了什麼而來到金牌調解?
楊女生認為丈夫不會處理大家庭的關係,張先生卻指出是妻子自己想不開。雙方都把矛盾的根源歸因於對方。楊女士首先提到了一個人,那就是丈夫張先生的兒子,自己的繼子。
楊女士說繼子是不同意他們結婚的,繼子常常深更半夜打來電話騷擾他們夫妻兩個。張先生解釋,兒子打電話過來都屬於正常交流。在張先生看來,兒子打電話求助的行為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為當初他和前妻離婚後是一直離婚不離家的,他從未缺席過兒子的成長和生活。這一切伴隨著六年前他和楊女士的閃婚改變了,兒子一下子轉換不過來,實屬正常。
楊女士卻並不這麼認為,在她看來,繼子的深夜來電,持續了四年,他們的生活受到很大的影響。在丈夫出面做工作後,繼子對她的態度不但沒有緩和,反而是越來越不加掩飾。楊女士說繼子常常是忽略自己,打電話也是那個女人的稱呼自己。
2016年的一天,繼子打電話給他爸爸,說家裡的房子錢都要留給他,他是不會管這個女人的。楊女士說在繼子的問題上丈夫從來沒有跟她主動交流過,他為此做了些工作,很遺憾,她也並沒有看到繼子的態度有什麼改變,這一切直到兩年前,繼子大學畢業去了偏遠的外地才逐漸緩。
這沒有了內憂,夫妻倆便一心一意地撲在了事業上。在兩人的努力下,沒過兩年他們就買了數套房產,積累下可觀的財富。就在生活過得順心如意的時候,另一場更劇烈的家庭風暴卻悄然來襲,這場風暴的開端卻起源於楊女士的一片好心。
楊女士說2016年的時候,家裡又重新買了一套三層樓的小別墅,就想著把鄉下的公婆接到空的房子裡住。八月份的時候。公公檢查出來癌症,沒過多久就過世了,於是就提議將婆婆接過來跟他們夫妻倆住,空的房子租出去也有一部分收入,可是婆婆卻不同意搬過來,自己就有點生氣,對著丈夫發脾氣了。
張先生解釋,母親年老了,那棟房子有電梯,老人出入很方便,如果搬來跟自己一起住,母親就要每天上下樓,還有一方面就是那個房子父親住過,母親可以找到以前的那種感覺。母親不搬來有理由,可以理解。
時間來到春節期間,老母親回老家探親了,楊女士又把房子租出去,夫妻兩個人就針對租多長時間沒有達成一致,可兩個月之後婆婆又回來。楊女士並沒有打算將房子給母親住,還是想要出租,最後遭到一家人的反對。張先生表示孝敬父母是自己的底線,不能觸碰。
這時觀察員劉小洪拿起了話筒,她認為女方要跳出慣有思維模式,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一家人,再進行處理這個問題,可能大家就會對你更了解了。觀察員葛菲認為,養老不僅僅需要錢,更要給老人舒心的環境。觀察員谷越認為,男方溝通能力不達標,沒有為妻子塑造好形象。
經過調解員們的努力,張先生表示認識到了自己存在的一些問題,特別是自己的溝通能力,沒有有效的進行溝通,造成了後面的一些誤解和矛盾,在這裡向妻子說一聲對不起。楊女士認為自己的確對婆婆做的不夠好,今後要讓婆婆過得更好。
解結束了,希望經過今天的調解,他們都能明白及時溝通的重要性,讓他們的幸福像花兒一樣綻放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