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的婚姻,讓樂女士不知安全感從何而來
袁先生與樂女士再婚16年,袁先生覺得是一種難得的緣分,而樂女士卻認為自己過得沒有尊嚴。丈夫家裡還有6個繼子,全靠樂女士一個人維持家庭日常生活。
說起過去16年的種種,樂女士不禁淚眼婆娑。她的委屈抱怨在袁先生看來是無中生有。
樂女士覺得在和袁先生生活的16年裡,自己就像一個保姆,很沒有安全感,不知道未來的日子應該怎樣度過。
袁先生卻表示自己很尊重妻子,明明自己和妻子因為緣分走到一起,但妻子卻因為做飯洗衣服這些事情,堅持聲稱自己是保姆,這讓袁先生也感到很委屈。
其實人都是以心相待,但是一方面的付出,會導致心裡的不平衡,這也是樂女士覺得自己是保姆的根本原因。
樂女士曾經有過一段不幸福的婚姻,她毅然決然選擇和丈夫分開,但分開之後,樂女士生活條件艱苦,沒有工作也沒有房子。
就在樂女士感覺生活充滿無望的時候,比她大13歲的袁先生出現了,許給她承諾和依靠,樂女士欣然走近了這段婚姻,但是很快,她就感受到了來自袁先生的欺騙和傷害。
夫妻兩人共同掙錢,錢最後到了丈夫的口袋
丈夫出錢,兩人一同幹起了養豬生意,養豬所用的潲水要用鍋煮,半夜兩三點還要去工地上撿柴火煮潲水,這樣的日子兩人一起度過了6、7年,但掙來的錢全部歸了丈夫一人。
原本丈夫是許諾掙錢了就給袁女士一人保管,但最後自己辛苦一場,什麼都沒有得到。
袁先生並沒有將家裡的經濟大權交給樂女士,而是自己管的死死的,這讓樂女士的心理遭受了重重一擊。
而更讓樂女士委屈的是,袁先生由於喪偶留下六個子女,其中三個未成年,這就意味著她要和袁先生共同承擔照顧六個孩子的責任。
如今16年過去了,無論是丈夫還是6個繼子女都讓她深深的覺得對這個家而言,她只是一個保姆。
無論是繼子女回家還是丈夫早上散步歸來,樂女士每天都要做好早飯等著他們來吃,由於家裡人數極多,大家吃完飯的碗也不會洗,這些全靠樂女士來收拾,甚至二女兒生日,樂女士去吃酒席,二女兒連招呼都不打一句。
無論是袁先生的大男子主義,還是繼子女的冷淡態度,都讓樂女士墜入了恐懼的旋渦,她怕將來老了會落得一個孤苦無依的下場。
看起來這個50多歲的女人讓我們同情,但袁先生卻說真正錙銖必較,只講錢不講人情的人不是他而是妻子樂女士。
樂女士的女兒在酒店上班,過年過節單位會發一些米和油等節日禮物,樂女士將這些拿回家後,她會向袁先生索要錢,如果不給,心裡就開始不高興了。
甚至她同姐姐去逛街,看上一條裙子開完發票買回家找袁先生報帳,其實袁先生心裡也不舒服。
他認為如果樂女士看上什麼東西回家邀請他一起去買,他心裡是開心的,但是買完開張發票回家報銷的行為就讓他感覺到心裡不舒服,明明樂女士一個月也有幾千的收入,為什麼卻這樣做呢?
讓袁先生更加氣憤的是,有時候家裡沒有鹽了,順便喊樂女士帶一包鹽回家,樂女士連幾塊錢都要找袁先生拿,自己一分錢都不想出。
結婚16年,妻子的存摺有多少錢也不知道,哪怕買一分錢東西都是袁先生掏錢,這個家裡但凡要用錢的地方,都是袁先生一個人負責。
看開養老問題,才能安度晚年
對於這樣的事實,樂女士也大方地承認了,她覺得自己掙來的每一份錢都要留給將來。比如袁先生生病花了十幾萬,倘若是自己生病了,那麼誰來替自己付錢呢?
樂女士一早就在心裡定位就是保姆關係,她一開始就覺得別的家庭用錢都是有商有量,而自己家養豬賺來的那麼多錢都歸了丈夫一人。
一方面將夫妻關係當做僱傭關係,覺得不僅自己有吃住用的權利,還應該獲得相應的經濟待遇;另一方面又希望自己是家庭的女主人,獲得家庭成員的尊重和體諒,這樣的自相矛盾,讓人很費解。
其實樂女士並非全然不覺,但是她覺得都不是自己的錯,都是被丈夫逼的。
在結婚之初,丈夫還做了一個讓她寒心的舉動。丈夫家自建的三層房子在結婚之前就早早分給了兒子們,樂女士並沒有分到一間房。
樂女士擔心家裡6套的房子都分給了袁先生的兒子,待袁先生百年之後,自己要是被繼子掃地出門,那晚年生活怎麼辦呢?
其實袁先生早已經跟三個兒子講好了,如果自己先走一步,要留下一套房子給樂女士安度晚年,但樂女士始終堅持口說無憑,認為沒有安全感。
所以樂女士極力攢錢的舉動,也是為自己的將來留下一個保障。
夫妻兩人既然選擇在一起過日子,首先就要真誠。袁先生的子女對待樂女士也是像親生母親一般,相差無異,並且還許諾過樂女士養老的問題。
老婆是照顧家庭的一員,是任勞任怨的,在家裡需要出力氣管錢的地方是由男人來。
一對半路夫妻到晚年最大的問題就是擔憂養老問題。其實針對這樣的情況,也不是全然沒有解決的辦法。
女性往往是最缺乏安全感的,特別是年過半百之後,在這樣的一個家庭中,丈夫的傳統保守並不能讓妻子的安全感提高。
但其實上,內在親密關係的提高付出是雙方面的,只要對子女、父母和伴侶做到了應該盡的義務,那麼他們理所應當地會愛你和關心你。
要先調整好自己的心態,而不是一味地相信錢才能給自己最大的安全感。
針對養老,是吃飽穿暖,每天能有子女承歡膝下的快樂家庭生活才是養老。
現在很多老年人都選擇退休之後出門旅遊或者和摯友們居住在一個小院子裡共同來養老,同年人之間說說笑笑的日子才叫養老。
END.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