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一生中,都會有很多遺憾,而最令人遺憾的,則莫過於因為一些不得不做的事情,而放棄自己的理想。對於今年43歲的內蒙古牧民娜日娜來說,她心中最大的遺憾就是,23年前放棄了高考。
1997年,娜日娜正在讀高三。她的母親是聾啞人,幾個姐姐也早已出嫁。當時,娜日娜的母親患上了嚴重的腿疾,幾乎喪失了全部生活自理能力。
經過再三考慮,娜日娜含淚放棄了高考,回家照顧母親,成為了一名牧民。從那時起,沒能參加高考就成為了娜日娜心中最大的遺憾。但是她卻從未放棄過高考夢,她認為牧民也需要與時俱進,用知識充實自己很有必要。
隨著高考制度不斷變革,娜日娜曾多次萌生重新參加高考的想法,但是因為一雙兒女而放棄了。
2001年,高考取消對考生在年齡和婚姻狀況上的限制,娜日娜重新擁有了參加高考的機會。但是那一年,娜日娜的兒子出生,沉浸在初為人母喜悅中的娜日娜,不得不又一次放棄了自己的高考夢。
2011年,高考制度再一次變得寬鬆人性化,對考生的要求也只限於高中畢業或同等學力(初中畢業3年)的考生,都可以參加高考。那一年,已成為兩個孩子媽媽的娜日娜,重新萌生了參加高考的想法,併購買了學習資料,打起精神準備參加高考。但是因為女兒年幼剛剛上幼兒園,而且牧區生活也不能只靠她愛人一人打理,所以她迫不得已再一次放棄了自己的高考夢。
2019年高考報名的時候,娜日娜的兒子對娜日娜說:「媽媽,和我一起考吧!」隨後,娜日娜的兒子還給娜日娜帶回來了書本。
在得到兒子的支持後,娜日娜決定跟兒子一起參加高考,並把這個決定告訴了自己的家人。沒想到,當娜日娜把自己要參加高考這個決定告訴家人的時候,他們都很支持。所以娜日娜還去呼和浩特報名參加了復讀班,成為了一名特殊的「復讀生」。
2020年高考成績出分後,母子二人先後查到了自己的高考成績。其中,娜日娜兒子的高考成績是520分,烏蘭察布市蒙授理科狀元。媽媽娜日娜的高考成績則是404分,過了蒙授文科二本線,且在一本降分補錄時,幸運的被一本院校內蒙古財經大學旅遊管理專業錄取。對於獲得市蒙授理科狀元的兒子,娜日娜則傾向於讓他到北京上大學。母子二人在高考成取得的成績,真的很喜人。
娜日娜說:「我從未放棄過我的母語學習,也喜歡閱讀。我在參加考試(高考)的時候,寫蒙古文的時候,心潮澎湃。」對於別人對自己考大學的疑問,娜日娜表示:成為大學生是我一直以來的夢想,即使以後找不到合適的工作,但我已經是真正的大學生啦!
對于娜日娜母子二人的情況,有網友表示:媽媽當初的放棄,是為了孝義。現在的努力,是為了夢想。媽媽好棒!兒子也好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