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性質的再認識——從『博古通今』說起」講座在校舉辦

2020-12-14 同濟大學新聞網

「漢字性質的再認識——從『博古通今』說起」講座在校舉辦

來源:圖書館   時間:2019-11-27  瀏覽:

日前,由同濟大學、中國文字博物館主辦,同濟大學黨委宣傳部指導及同濟大學圖書館承辦的「漢字性質的再認識——從『博古通今』說起」講座在四平路校區圖書館十樓聞學堂舉行。來自上海博物館青銅研究部的葛亮老師,為在場觀眾奉獻了一場精彩紛呈的講座。

 

葛老師從百度百科和知乎上有關「漢字」的網頁談起,告訴大家漢字的性質其實很複雜,並不能簡單認為漢字就是象形文字。他闡述了文字與圖畫的區別、文字與語言的關係。文字和圖畫的區別在於,文字需要固定的意思和聲音。歷史上是先有語言後有文字,文字記錄了判斷、情感和虛的概念以及時空、歷史等等描繪不出來的信息,突破空間和時間的障礙,使這些信息得以傳播開來、流傳下去。葛老師梳理了「今」「古」「博」「通」這四個漢字的古今演變,從中可以看出,今天我們用到的這些字的意思,往往並不是它們初創時的本義。有很多造不出來的字,是通過假借已有的音同或音近的字來代表想表達的字或意,那些意思被「搶走」的字,又造出了另外的形聲字來代表它們的意思。葛老師說,如果要問漢字是什麼字,一定要區分兩個層面:造字時是為了什麼;用字時是怎麼回事。作為一種強制記憶,文字中保留了珍貴的、圖像無法表達的東西。漢字的性質不是可以一概而論的,因為造字用字不同;造字的時代和用字的年代不同;用在這個字上和用在那個字上不同;理解它本義的人和不理解本義的人也不同。漢字傳承至今,流傳下來的是文化。不變的漢字,更容易將漢字記錄的「書」傳承下去。正是這種「沒有道理」的文字,使得我們的文化穩定地傳承了兩千年。

 



 

 

 

 

 

 

相關焦點

  • 【文明實踐快報】日照職業技術學院志願服務隊舉辦「漢字尋根:我們一起學漢字」公益講座
    8月11日上午,日照職業技術學院新時代文明實踐社科普及志願服務隊與日照市文聯在東港區望海社區會議室聯合舉辦了題為&34;公益講座,來自日照一中、日照市實驗高中的70多名學生參加了本次活動。賈立霞將講座內容與高中生的學習需求結合起來,從中學生高考閱讀理解講起,指出&34;尋根對現代文閱讀與古文閱讀的重要性,並告訴學生如何通過尋根來提升語文閱讀理解能力和水平,以達到語文閱讀理解能力提升與國學素養提升的雙重目標。
  • 2020「守望漢字」嘉年華在鎮江華夏漢字研學館舉辦
    8月22日,2020守望漢字嘉年華活動在鎮江米芾書法公園的華夏漢字研學館成功舉辦,由鎮江市教育局選拔的來自鎮江市各區市400多位中小學生、部分學生家長一起參加了該活動。通過豐富的文字互動活動,引導青少年熱愛漢字、熱愛書法,從而體會到漢字的藝術美,體會到漢字中蘊含的中國智慧。舞動的漢字(互動式講座)漢字是中華上下五千年的精髓,漢字是中國人民暢遊世界的名片,漢字是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支柱。
  • 我院舉辦民法典專題講座
    8月4日上午,我院在10樓會議室舉辦民法典專題學習活動。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胡遠清主持,全院幹警參加了講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被稱為「社會生活百科全書」。是一部體現我國社會主義性質、符合人民利益和願望、順應時代發展要求的民法典,是一部體現對生命健康、財產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嚴等各方面權利平等保護的民法典,是一部具有鮮明中國特色、實踐特色、時代特色的民法典。
  • 卓越天成家庭教育公益講座在河北石家莊舉辦
    8月15日,筆者得知卓越天成鑫科校區準備在石家莊鑫科國際廣場開展一場以家庭教育為主題的公益講座。為此,筆者親臨現場聆聽,並向此次公益講座的組織者,卓越天成教育鑫科校區校長康國勝先生詳細了解了此次公益講座的相關情況。
  • 青島東川路小學:傳承傳統文化,感受漢字魅力
    為了增加師生的閱讀興趣,感受語言、漢字的魅力,挖掘傳統文化的底蘊。青島東川路小學邀請知名專家王澤釗老師,為師生帶來兩場別開生面的閱讀拓展課。教師專場——感悟語言魅力11月17日下午,語文老師們相聚古色古香的圖書館,靜靜聆聽王澤釗老師《閱讀人生》主題講座。
  • 【實踐課之一書法】「暖陽」義教公益助學團隊舉辦義教老師教師技能培訓講座
    2019年12月1日上午,外國語學院青年志願者分協會「暖陽」義教公益助學團隊在西拉木倫校區實驗樓207階梯教室舉辦實踐課之一書法:「暖陽」義教老師教師技能培訓講座。講座由文學院黨總支書記唐春玉教授主講,主題為如何寫好漢字。講座由外國語學院黨總支書記、團隊指導教師吳白乙拉研究員主持。外國語學院學工辦主任張豔、輔導員高海泉、團隊指導教師尹科偉以及義教老師聆聽了講座。
  • 四川科技館講座精彩回顧 「漢字思維」與通識教育
    1月19日,李山川老師受邀來到四川科技館做了一場「漢字思維」與通識教育的講座。這是「漢字思維」線下參與人數最多的一次講座,在這樣一個科學氛圍濃厚的地方,現場近400人體會到了漢字的科學認知的重要性,為漢字與科學的思想碰撞感到激動。 漢字有什麼思維?漢字教育和通識教育有什麼關係呢?和我們一起來回顧李老師這場具有科學精神的精彩演講吧~
  • 對外漢語教育學院舉辦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講座
    陳汐| 編輯:悠然 | 2020年12月11日下午,對外漢語教育學院黨委舉辦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講座
  • 固鎮縣任橋鎮舉辦「弘揚漢字文化·書寫美麗人生」漢字聽寫比賽
    為切實提高中小學生漢字書寫能力,激發學習興趣,認識文字的深厚文化意蘊和魅力,近日,任橋鎮綜合文化服務中心與中心校聯合舉辦「弘揚漢字文化·書寫美麗人生」漢字聽寫比賽」。比賽設一等獎1名,二等獎1名,三等獎2名,鼓勵獎若干名,並給予相應的獎勵。
  • 為什麼一個漢字看久了就好像不認識了?
    其實不止是漢字如此,世界上各個國家的人,在長時間凝視母語中某個字或單詞之後,都會對它產生陌生感。●盯著這張圖看半分鐘,你就不認識「哈」了20世紀初,心理學家們就發現了這個現象,1960年,心理學家Lambert和Jakobovits把這種現象命名為「語義飽和」。
  • 一個漢字讓日本人淚流滿面 探京都漢字博物館
    一樓向人們展示悠長的漢字歷史繪卷,介紹漢字的發展歷史、中日漢字文化淵源以及中日韓808個共用漢字。遊客觀看「漢字歷史繪卷」。(視頻截圖)卷首處有一個巨大的龜甲。甲骨文互動展示。(視頻截圖)創意:擺出漢字二樓主要是漢字體驗區,包括「漢字迴轉壽司」、一人或多人用身體擺出漢字、探索象形文字和「創造」漢字等。大人和孩子們在漢字體驗區樂此不疲。
  • 講座|雖然日本人用漢字越來越少,但「漢字力」仍在
    講座現場(圖片提供:尋麓書館)「文化知日者」李長聲長期生活在日本,他看日本,看透日本,為日本人畫像,多是以輕鬆的心態、餘裕的筆法寫日本的局部和細節,興始於深刻的認識,筆落於繽紛的片面,一篇篇隨筆就像拼圖的一片片部件,最終由讀者自己拼出日本印象。
  • 巴西聖保羅華人僑界舉辦安全專題講座
    巴西聖保羅華人僑界舉辦安全專題講座 2016-10-23 10:23莫成雄 攝   中新網聖保羅10月22日電 (記者 莫成雄)當地時間10月22日下午,中國駐聖保羅總領館與巴西華人協會、聖保羅華助中心在聖保羅亞文中心聯合舉辦住宅安全專題講座,邀請聖保羅州民警刑偵局(DEIC)入室盜竊案調查處處長羅納爾多·薩伊德警長主講。
  • 楊浦親子共同探秘漢字起源
    「最早的漢字是什麼時候形成的?」……9月15日晚,《倉頡造字》親子閱讀活動在大隱書局創智天地店舉辦,孩子們和家長一同探索漢字的奧秘。陳瑜是一名兒童閱讀寫作研究者,在活動現場,她通過繪本,互動及問答,引導小朋友們重回原始社會的情境,討論漢字的起源。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不時與老師互動、交流。
  • 【克拉瑪依時訊】「心理講座校園行」首場線上活動成功舉辦
    「聽了這次心理講座,我掌握了調節心理狀態的基本方法和緩解心理壓力的技巧,對我今後的工作生活非常有幫助。」  「心理講座校園行」活動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決策部署的具體行動,目的在於紮實做好高校學子心理健康工作,鼓勵在校大學生牢記總書記囑託,不畏艱難險阻,勇擔時代使命,只爭朝夕提高綜合素質、珍惜時光練就過硬本領。
  • 角的平分線性質和判定定理再認識
    《角的平分線性質和判定定理再認識》導學案
  • 花坪中學舉辦愛國主義教育講座
    為了加強對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用愛國主義精神和紅色文化引領學生健康成長, 9月17日上午,花坪中學舉辦了以「聽幾個小故事,明人生大道理」為主題的愛國主義教育講座。活動邀請了市關工委報告團歐陽海樵老師主講。講座中,歐陽老師向孩子們講述了中國是如何從被壓制、被奴役到走向民族獨立、富裕強大的。
  • 認識這麼多字,你知道漢字是怎麼演變來的嗎?
    漢字可謂是伴隨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歷史發展,到現在漢字也是世界上用量最大的文字,可你知道漢字到底如何發展來的呢?還有為什麼叫漢字而不叫秦字、唐字呢?當然,我想小夥伴們已經猜到了,漢字稱呼的由來和漢族是一樣,都是因「漢朝」而得名。
  • 越南廢除漢字多年,會寫漢字的越南人很少,但有一字越南人都認識
    去越南旅行的時候,中國人導遊介紹越南的時候,越南以前是中國的附屬國,每年都向中國進貢,而且說同樣的中文,寫漢字,一直受中國文化的薰陶,並且中國文化也傳承著,但是,到了1945年,越南人很有氣勢地開始了漢化運動,現在的越南人很少會寫漢字,但是有一個字,大部分的越南人都知道。
  • 講座|張大春:如何給孩子更好的漢字教養
    新版推出之際,他與著名語文教師、親子閱讀推廣人蔡朝陽,「小象漢字」創始人劉良鵬一起,舉辦了一次分享會,現場教大家認字,以及認識漢字背後的文化意義。下文根據講座現場內容整理而成,由主辦方授權發布。活動現場張大春:我們剛才看到第一個字出現的是「羊」,就是一個羊的頭,它不是一整隻羊。可是後來出現的字,鳥、馬都是完整的,而羊是不完整的,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