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這麼多字,你知道漢字是怎麼演變來的嗎?

2020-12-13 百家號

漢字可謂是伴隨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歷史發展,到現在漢字也是世界上用量最大的文字,可你知道漢字到底如何發展來的呢?還有為什麼叫漢字而不叫秦字、唐字呢?當然,我想小夥伴們已經猜到了,漢字稱呼的由來和漢族是一樣,都是因「漢朝」而得名。

用一句話說明了漢字名稱的來源,今天重點著重科普一下漢字怎麼從無到有,然後發展到現在地位的。(PS~漢字地位:1.使用人數目前世界第一,2.聯合國官方文字之一,所有文件資料需翻譯成中文保存,3.影響日本的文字……)

問起文字的發展與演變,大多數人會想到最早文字——甲骨文,但我想說的是甲骨文絕不是最早的文字,只能說他是最早成熟性文字。其實在甲骨文之前就已經出現文字,只不過比較初級,沒有系統性,其中陶文最具代表性,很多學者認為陶文才是中國最早的文字雛形,那今天就介紹一下最不常見的陶文,甲骨文,金文。

陶文:顧名思義,就是刻在陶器上的原始文字,它不像甲骨文那樣成篇幅,陶文一般就零散幾個字,單個的符號,而且一個器皿上大多僅有一個字。目前發現的有半坡陶符,丁公陶文,高郵陶文,文豪郭沫若認為陶文是具有文學性質的符號。無論現人對它怎麼定義,陶文都在漢字起源方面有著不可抹滅的作用。

甲骨文:如陶文類似,甲骨文多刻在龜甲、獸骨之上,是我國商朝的文化產物,古人的智慧是無窮的,在據我們3600多年前就已經發明了記錄事情的載體,而後世的人只是在其上面修飾雕琢。甲骨文最早發現於我國河南安陽市殷墟,其已經具備書法的三大特徵——用筆、結字、章法,已經具備成熟完備的體系,09年四川考生不就寫了一篇甲骨文作文嗎,還因此被四川大學錦城學院破格錄取。

金文:又叫鐘鼎文,多刻在青銅器上。在甲骨文隨著殷商消失而消逝,金文就起而代之,成為當時的主流文字。由於金文多刻在金屬器皿上,較甲骨文要能保持的好一些,不容易改變字原來的粗細,更加保持「原滋原味」。

下期我將從篆書開始說起。講一講秦皇對文字的貢獻,個代名家對文字的著迷,以及現代社會出現的各種藝術字體對漢字傳播的影響。

相關焦點

  • 學習書法,你先得知道漢字的起源,演變
    學習書法前你先應有的認知大家好,今天開始我們就要正式開始學習書法,學習怎麼快速寫出一手好字啦,那麼這之前,你有了解過漢字的起源,演變嗎?不管是學生學習,還是上班族工作,對你所學的課文內容和工作要做的事情,你得先有一個整體的認知,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只有這樣才能在學習和工作中有清晰的思路,才能更好的掌握和學習到課本知識和工作技能。學習書法自然也需要了解漢字是什麼,漢字從哪裡來,以及經歷怎樣的演變才成為現在大家熟知的楷書。今天就先開始學習漢字的起源,演變吧。
  • 寫了這麼多年字,你未必知道的漢字之美
    漢字之優秀還在於:能讓你看見他就能知道他的意思【象形字】 象形文字咱們可以這樣理解:用線條或筆畫,把要表達物體的外形特徵,具體地勾畫出來,就像畫畫一樣。這個字擺在你面前,就好像一幅畫放在你眼前,那這個字所要表達的意思就一目了然了。
  • 漢字演變:四個羊是什麼字,「鮮」是什麼意思,你知道嗎?
    今天學習了一個字,它由四個「羊」字組成。先不著急看它,因為想認識它,我們先得認識一下「羊」字。1、羊。「羊」是一個象形字,它的甲骨文如下圖:演變圖「祥」是會意字,《說文》:「祥,福也」,本義為「幸福」「吉利」。比如《漢書·劉向傳》:「祥多者其國安,異眾者其國危」。也可以指吉兇的預兆。
  • 這5個漢字都只有一筆,99%的人都不認識,你知道是哪些嗎
    雖然大多數漢字都在歷史中傳承了下來,但是有一些漢字因為平常用得太少,所以成為了生僻字,以至於很多中國人都已經不認識這些字了。一般人都認為,生僻字都是筆畫很多的複雜的漢字,但是其實,有一些漢字筆畫非常少,但是大多數人都認識。這5個漢字都只有一筆,但是99%的人都不認識。你知道是哪些嗎?
  • 死磕漢字:電視劇《羋月傳》火了「羋」字,知道啥意思嗎?
    人們在欣賞該電視劇經典劇情的同時也總好奇:「羋」字是啥意思?怎麼以前沒聽說過?今日我們來一探究竟!裡面的漢字,你能認識幾個?「羋」字的正確讀音:「羋」字,之所以被普及,被我們認識,《羋月傳》這個電視劇的貢獻功不可沒。大家可注意了,這個字讀三聲,讀羋【mǐ】,很多人都讀成了四聲[mì]了,看看您是不是也讀錯了?
  • 漢字的起源和演變:漢字的演變過程
    、漢字的演變過程、漢字的歷史、漢字的故事、漢字的起源和演變等過程。漢字的故事中有我和漢字的故事、有趣的漢字故事、漢字歷史小故事、漢字來歷的故事等,和大家分享。   漢字,是我們中華民族特有的一種文字,也是中華文明的象徵。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時時處處都能見到它的身影,可以說,只要有中國人的地方,就一定有漢字。可是,大家知道漢字是怎樣發展來的嗎?
  • 父母取名禤靐龘,學生被同學喊「餵」好崩潰,三字漢字你認識幾個
    父母取名禤靐龘,學生被同學喊「餵」好崩潰,三字漢字你認識幾個中文、漢字真的是博大精深的,除了象形字、形聲字、會意字、指事字等等,因為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歷史,沒有一個漢字是無端拼湊而來,都有屬於自己的歷史起源和演變進程。
  • 漢字的演變歷史,提升孩子對漢字的認識
    漢字——是世界上連續使用時間最長的文字,已經有三千多年的歷史了。做為漢字的繼承人和使用者,你知道漢字的演變歷史嗎?從結繩記事到倉頡造字,文字是人類進入文明的一個標誌。而漢字是迄今為止連續使用時間最長的文字,也是上古時期各大文字體系中唯一傳承至今的文字。 1.結繩說在文字被開發出來之前,人們通常用在繩子上打結的方法,記錄社會熱點和時政新聞。後來,人們覺得這種方式,不僅繁瑣而且存儲的信息非常有限,於是,逐漸發明了文字。
  • 漢字演變:元旦將至,新年也近了,但你知道元旦兩個字怎麼寫嗎?
    但是,你們知道「元旦」等幾個跟新年有關的字的演變過程嗎?今天我們首先就來說一說元旦。1、元。「元」的甲骨文是這樣的:它是「人」字上面加了兩橫,是指事字,表示人的頭部,本義就是「人頭」。《左傳·僖公三十三年》:「(先軫)免冑入狄師,死焉。狄人歸其元,面如生。」
  • 傳說中倉頡造字,漢字是怎麼演變來的?
    中華的文字是世界上使用時間最久,人數最多的文字,文字的創造和應用推動了中華文化的發展,傳說中最早的漢字是由黃帝時期的倉頡造出來的。上古時代人們都是用結繩來記事,發生大事打一個大結,小事打一個小結,相近的事情打一個連環結,後來發展到用刀子在木頭骨頭上刻符號來記事。
  • 被忽視的漢字,是時候重返焦點了!人人都會寫字,但你識字嗎?
    興致盎然跟著「飛花令」的同時,曉飛不禁想起了「大會」系列的開山之作《中國漢字聽寫大會》:「那個節目當年也是轟動一時,怎麼不辦了呢?」在北京師範大學資深教授王寧看來,「漢字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結合的文字,聽寫的字越來越生僻,工具性和人文性都談不上了,偏離了基礎教育的理念。」王寧認為,漢字教育不只是教會小孩子會寫字就行,「漢字攜帶的文化信息非常多,但很多人不懂。」
  • 歷代文字演變,你不知道的文字變化,漢字起源真的是倉頡造字嗎
    漢字是從什麼時候興起的,又是誰創造的,我想歷代以來,大部分人的答案都無外乎是「倉頡造字」了。倉頡漢字的演變現在大概分為楷行草隸篆。這是比較常見的分類,但是你知道細分是怎麼樣的嗎?漢字經過了6000多年的變化,其演變過程可以細分為:陶器文字、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草書、楷書和行書等九種字體。
  • 漢字的演變過程以及在少數民族中的用法原來這樣複雜,你知道嗎?
    最早的漢字是用圖畫或象形文字創作的,這些字最初被刻在骨頭上,後來又被刻在青銅和其他地方或者是在金屬的上面。當時的那些文字一直演變到現在這些文字或者是最終發展成我們今天所看到的書法風格。這種風格也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被改變,從簡陋的,未形成的風格的甲骨字。甲骨字是現代的「鑽石形狀」的人物展現。這些漢字的發展簡況:從最早的漢字一直到現在的這種文字風格。
  • 關於漢字的演變,你知道多少,一起看看古人是怎麼創造漢字的吧
    每個漢字的演變過程都是那麼有趣,今天來講一下這5個漢字的意思。1.「日」它的意思是太陽,還指代某一天,是用來計算工作的時間單位。「日」字是典型的象形文字,古時候的人們在看到天上的太陽的時候,根據太陽的輪廓,先畫出一個圓形,因為太陽散發的光芒會刺眼,於是,人們在圓圈的中心添加了一個點,後來慢慢演變成我們今天用的漢字「日」。「日」組成詞語「日薄西山」,它不僅僅表示的是太陽將要落山了,還指代的是老人將要死亡。
  • 這幾個漢字大多數人一讀就錯,你知道該怎麼讀嗎?
    這幾個漢字大多數人一讀就錯,你知道該怎麼讀嗎?文/第三視角賞歷史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無論在哪一方面,都匯集了古人的智慧與結晶。其中,文字更是博大精深的一個具體體現。經過了六千多年的變化,中國的文字逐漸從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草書、楷書、行書慢慢演變,從簡單的象形文字,到現在的繁體字,一直簡化到現在的簡體字。文字向來是一個國家重要的標誌。像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為了繼續鞏固自己的權利,就開始各項的改革措施。其中有一項,我們都知道,就是統一了文字,舉國使用小篆。由此可以看出,文字對一個國家來說,是多麼重要的一項。
  • 365夜漢字故事玩轉漢字之漢字的演變發展
    365夜·漢字故事·玩轉漢字之漢字的演變發展小朋友,你知道中國最古老的文字是什麼嗎?目前來說,人們普遍認為是「甲骨文」。那時,刻有甲骨文的甲骨還叫「龍骨」,被藥材店拿來當作藥材買賣,不知道那些無意間服用了「龍骨」的人,會不會不去上學,都滿肚子學問呢!隨著商朝的滅亡,周朝的興起,人們逐漸學會把文字鑄在青銅器上,這就是「金文」。這些青銅器大多是鍾和鼎,所以這些文字又叫「鐘鼎文」。
  • 這些字你都認識嗎?——揭秘漢字中你不知道的秘密
    2020年已經過半了,而我剛上了一個月的班,又失業了,如果用一個字來形容我,大概就是這個字吧這個字念「糗」,是一位網友造出來的,感覺特別符合我現在的氣質,又醜又窮,舉家艱難。印度的前總理尼赫魯曾對女兒說:「世界上有一個偉大的國家,她的每一個字都是一首優美的詩,一幅美麗的畫」漢字是中華人民幾千年的智慧結晶,我們平常讀書、工作、寫作、交流都離不開漢字,那麼大家對漢字都了解多少呢?
  • 孩子語文錯別字多怎麼解決?很簡單,就用有趣的故事來解釋漢字吧
    生活中,你有沒有讀過或者寫錯漢字鬧笑話的經歷呢?我想肯定有!漢字源遠流長,但很多人不了解漢字的字源和字根,遇到難一點的漢字經常會讀半邊,就像陳果這樣。我想如果你能懂得漢字的歷史演變過程,就不會犯這樣的低級錯誤了。想要少犯錯,就得打牢漢字的基礎,一切都得從娃娃抓起。
  • 孔乙己說「回」字的四種寫法你會嗎?這些字你認識嗎?
    那麼,作為中國人,你認識這些漢字嗎?先做個熱身,「茴香豆」的「茴」字下面的「回」的四種寫法:回字的第一種寫法回字的第二種寫法回字的第三種寫法那第四種寫法是什麼?一、似曾相識的漢字看著見過,可就是不認識。這個字不是「kou」,而是「guo」二聲。意為國家。這個字不是「hu」,而是「jin」一聲。不是「ye」,而是「mie」一聲。
  • 一個漢字的「前世今生」,從甲骨文到現代漢字的演變,漢字啟蒙書
    在找兒童讀物的時候,翻閱到了一本書《漢字是畫出來的》,內容上大部分都是圖片展示和漢字的演變過程圖,文字解釋簡單容易理解,圖片形象生動一目了然。看過之後,覺得非常適合小孩子們進行識字學習。課堂之上,我們學習了新的漢字,只了解到它的筆畫順序、書寫釋義,照貓畫虎般的不斷練習,重複寫上數遍,直到掌握,從來沒有更深的思考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