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的起源和演變:漢字的演變過程

2020-12-13 新東方網

漢字的起源和演變:漢字的演變過程

2012-11-26 16:53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 新東方網
  • 高考微信

  新東方網整理有關漢字的來歷、漢字的演變過程、漢字的歷史、漢字的故事、漢字的起源和演變等過程。漢字的故事中有我和漢字的故事、有趣的漢字故事、漢字歷史小故事、漢字來歷的故事等,和大家分享。

  漢字,是我們中華民族特有的一種文字,也是中華文明的象徵。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時時處處都能見到它的身影,可以說,只要有中國人的地方,就一定有漢字。可是,大家知道漢字是怎樣發展來的嗎?在這裡,我就介紹一下漢字的歷史。

  有這麼一個傳說,在很久以前的黃帝時期,黃帝命令他的臣子倉頡創造文字,倉頡是一個長有八隻眼睛的怪人,他用自己的八隻眼睛觀察八方,看見各種各樣的東西,他把這些東西的形狀簡化後刻在龜殼、獸骨上,就成了最早的文字。這個神話當然是荒謬的,但也說明了一個事實——漢字是由象形字演變而來的。

  在幾萬年前的原始時代,遠古人學會了用語言來表達意思,後來又學會了用手勢,但有些事物用語言和手勢是難以表達的,於是有人想出了做記號的方法,可記號太多,容易忘記,後來就用圖形表達意思,比如「太陽」就畫成一個圓圈的形狀,「樹」就畫成樹的模樣,最早的象形文字就是這樣產生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人類進入了奴隸社會。到了這時,需要文字記載的東西就更多了,而光用一些圖形符號來表示,顯得太繁瑣了。於是人們就簡化了一些象形字,並把一些象形字組合起來,形成一種新的文字,讓人能更容易看懂。比如把「人」和「木」組合起來,就成了「休」字,意思是一個人靠在樹上睡覺。這樣又創造出了很多文字,形成了漢字的一個新類型——會意字。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大地上出現了許許多多的諸侯國,而這些諸侯國的文字又有所區別,於是出現了一字多義、多字一義的情況,這給各國之間的文化交流帶來了困難。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曾下令在全國統一使用一種文字——小篆。這種文字比以前的文字簡化了許多,但仍有些繁瑣,於是民間逐步興起了一種應急的俗體——隸書。到了三國時期,魏國的鐘繇又創造出了一種更為簡便美觀的文字——楷書。從此以後,漢字就確立了它的方塊形態,開始有了間架結構。以後人們又陸續創造了草書、行書等各種各樣的字體,也湧現出了像「鍾、王」、「顏、柳」、「蘇、黃、米、蔡」這些舉世聞名的書法家。漢字的發展逐步進入到了一個較高的層次。

  而隨著漢字的發展,漢字的個數也越來越多,於是就出現了一種便於人們查找漢字的工具,像《說文解字》、《康熙字典》等等。

  1949年以後,隨著新中國的建立,漢字迎來了它發展的春天。50年代初期,中央政府頒布了一系列文字改革的通知,對於一些筆畫過於繁瑣的漢字進行了大膽簡化,使人人都能識漢字、用漢字,這在漢字的發展史上無疑是一個偉大的創舉。

  在現代社會,科學飛速發展,漢字也有了一些新的變化,像表示化學元素的漢字,表示一些新生事物的漢字不斷出現,許多漢字也被賦予了一些新的含義。隨著計算機技術的出現,怎樣把漢字輸入計算機又成為一個新的課題。八十年代以後,我國研製開發了一系列漢字輸入法,如拼音、五筆字型、表形碼、自然碼等等。漢字為適應時代的變化,也在不斷地改進自己,完善自己,為中華文化的發展和傳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近年來,有些人認為漢字過於複雜,提出了「文字拉丁化」的方案,認為漢字應該走拼音化的道路。但我不這樣認為,因為漢字已經經歷了幾千年的歷史考驗,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一種象徵,成為了中國人的一種標誌,我們不應該拋棄漢字,而是應該發展漢字,完善漢字,讓漢字在二十一世紀繼續延續下去。

  漢字是先民們「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見鳥獸蹄遠之跡」,「近取諸身,遠取諸物」而創造的,體現了先民們審視大千世界萬事萬物的獨特思維方式。今觀漢字,能從其演變窺得歷史人文。

 

【山東初高中學生專屬】

山東高考近五年真題,高考複習資料,初中期末試卷,更多資料

掃碼即可獲取

6月13-7月5日

2020中高考主題活動陪伴考生備考、擇校

掃碼或微信打開連結長按關注二維碼

立即獲取


掃碼獲取2020年河南高考志願填報講座入場券

掃碼添加新東方廣州學校老師

發送「2020高考」

獲取更多資訊

成都學校二維碼展示

長沙學校二維碼展示

2020湖北高考解析直播

長按識別掃碼 進入直播群

交流高考心得,獲取更多內容

名稱名稱

300次下載

微信掃碼關注"新東方網"服務號

回復""立刻獲取!

版權及免責聲明

凡本網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含本網和新東方網) 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本網未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僅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轉載稿的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新東方",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見稿後在兩周內速來電與新東方網聯繫,電話:010-60908555。

相關焦點

  • 漢字的起源及演變過程
    漢字的起源及演變過程漢字在我國的地位自然不用說,一直擔任著重要的角色,但是你真的了解漢字嗎?現今的漢字的起源知道多少呢?在中國的歷史上,漢字是如何產生和演變的。龜背記事漢字的起源自古以來就有「蒼頡造字」這之說。
  • 漢字的來歷:漢字的起源和演變過程
    漢字的來歷:漢字的起源和演變過程 2012-11-26 16:53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 有關漢字的故事、起源演變和歷史故事
    有關漢字的故事、起源演變和歷史故事 2012-11-26 16:51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 學習書法,你先得知道漢字的起源,演變
    不管是學生學習,還是上班族工作,對你所學的課文內容和工作要做的事情,你得先有一個整體的認知,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只有這樣才能在學習和工作中有清晰的思路,才能更好的掌握和學習到課本知識和工作技能。學習書法自然也需要了解漢字是什麼,漢字從哪裡來,以及經歷怎樣的演變才成為現在大家熟知的楷書。今天就先開始學習漢字的起源,演變吧。
  • 漢字的演變過程
    漢字由零散的、個別的字符逐漸積累,達到一定的數量後再通過人為規範,就成為了一種文字體系。據考證原始漢字在新石器時代中期產生,到它發展成初步的文字體系大約經過了近2600年之久。中國的文字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6000年前,經過六千年的歷史過程中,中國漢字的演變過程可以簡單的歸納為五個部分,分別是聲、形、象、數、理,而演變的過程為:漢字的演變經歷了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楷書、草書、行書等階段,至今普遍使用楷書,但仍未完全定型。1.甲骨文(商)發現有大約15萬片甲骨,4500多個單字。
  • 漢字的來歷:漢字演變的故事
    漢字的來歷:漢字演變的故事 2012-11-26 16:53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 《漢字演變》軟體用動畫展現漢字發展過程
    本報訊(記者李苑)在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漢字構形演化數位化技術與系統」資助下,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北京天人同達軟體科技有限公司聯合研製的《漢字演變》軟體日前在京推出。這是國內首部旨在準確展現漢字演變過程的動畫軟體。
  • 高考歷史高頻考點:漢字的起源、演變和書畫的發展
    1.漢字的起源、演變過程  ①起源:新石器時代陶器上的刻畫符號  ②成熟:商代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漢字、商周出現「金文」  ③統一:秦始皇統一文字為小篆;後出現「隸書」  ④理論:東漢許慎總結出「六書」理論
  • 對外漢語教師 細說漢字演變過程
    對外漢語教師細說漢字演變過程漢字的發展具有千年的歷史,這一過程是曲折且美妙的。從甲骨文 → 金文 → 小篆 → 隸書 → 楷書 → 行書 (商) (周) (秦) (漢) (魏晉) 草書 。以上的「甲金篆隸草楷行」七種字體稱為 「漢字七體」 ,今天小編就給各位對外漢語教師們帶來這個漢字趣味故事:中國漢字的演變過程。甲骨文「甲骨文」是我國目前能確定的最早的漢字。這是殷商時代刻在龜甲和獸骨上,主要用於佔卜的一種文字。甲骨文中很多字的字形看上去都很像圖畫,也就是字的形狀和字的意思有關聯。
  • 漢字作為一種書寫符號 漢字的特點 經歷的演變過程
    而漢字和這些文字都不一樣,是一種平面性的方塊字,漢字和其他字母文字不同,是用線條排列的組合,不過筆畫多寡,都是在一個方塊裡局限住的,絕對不會像字母排列一樣,長短不一,所以漢字又有一種叫法「方塊字」。02 漢字相對穩定文字的功能必須穩定,要不然作為社會功能就必然失去。
  • 漢字的起源與發展
    漢字的起源與發展 1 漢字的起源 2 漢字演變的基本脈絡 漢字在長期演變的過程中
  • 從甲骨文的演變與發展,淺談漢字的價值
    一、中國文字的起源和甲骨文的發現在距今一個多世紀之前的清朝,我國的河南安陽,有一項十分重大的考古發現,這便是凝結了無數史學家,以及考古學家,殷殷切切的,期盼的殷商時期。而在距今,已經有六千多年歷史的仰韶文化中,發現的陶罐上,有著簡單的刻畫符號,由此,將漢字的歷史起源,向前推進了千百年。後來,隨著一些文物的出土,人們發現,漢字的萌芽的產生,應當在距今六千多年前的原始社會的晚期,而在距今四千多年前的夏朝中後期,漢字的體系才可以算得上是初次確立下來。
  • 一個漢字的「前世今生」,從甲骨文到現代漢字的演變,漢字啟蒙書
    都說藝術來源於生活,而漢字就是一項偉大的藝術,它從生活中被人們發現,走過萬千時光,最終變成了現代漢字。而孩子們的世界單純美好,「萌萌的」甲骨文正好符合他們的形象認知,在初學漢字的時候,比大人更能真切的感受到甲骨文形象生動的自然美。
  • 漢字的演變歷史,提升孩子對漢字的認識
    漢字——是世界上連續使用時間最長的文字,已經有三千多年的歷史了。做為漢字的繼承人和使用者,你知道漢字的演變歷史嗎?從結繩記事到倉頡造字,文字是人類進入文明的一個標誌。而漢字是迄今為止連續使用時間最長的文字,也是上古時期各大文字體系中唯一傳承至今的文字。 1.結繩說在文字被開發出來之前,人們通常用在繩子上打結的方法,記錄社會熱點和時政新聞。後來,人們覺得這種方式,不僅繁瑣而且存儲的信息非常有限,於是,逐漸發明了文字。
  • 365夜漢字故事玩轉漢字之漢字的演變發展
    365夜·漢字故事·玩轉漢字之漢字的演變發展小朋友,你知道中國最古老的文字是什麼嗎?目前來說,人們普遍認為是「甲骨文」。首先把烏龜的甲殼或扁平的獸骨洗乾淨,磨平、磨光,再把處理好的龜甲和獸骨交給佔卜的人保管。古人敬畏神靈,認為神靈有神秘的力量,所以做事情之前,要先由佔卜人把龜甲和獸骨燒裂,再根據裂紋判斷吉兇禍福,並把要卜問的事情和結果刻在甲骨上記錄下來,這就是甲骨文。
  • 漢字的演變和筆畫拓撲
    這種年代久遠的書體為華文的起源,距今有七千年的歷史,留下的文字資料極少,只能散見於遠古的陶器上。如仰韶文化遺址出土的彩陶上,就有魚、蛙、鳥、鹿等圖飾。有些圖飾,和金文中的族民鳥類及甲骨文裡有關的字形對照,就顯示它們之間一脈相承的關係。2.甲骨文:華文的書體名稱。
  • 2019年北京中考語文增加「漢字五種字體和大致演變過程」的內容
    2019年北京中考語文增加「漢字五種字體和大致演變過程」的內容書寫、書法教育是漢語文教師的任務。今年北京中考考試說明與去年相比總體穩定,但強調要突出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考查,強化對書法常識和書法欣賞的考查。2019年北京《考試說明》把「認識篆、隸、草、楷、行五種字體,了解五種字體大致演變過程」這一內容納入中考語文考試範圍。我們注意到,去年北京中考語文題中有考查漢字注音和漢字筆順的內容。
  • 漢字的演變過程以及在少數民族中的用法原來這樣複雜,你知道嗎?
    漢字是記錄漢語的媒介。它們是一種交流的表達方式;無論是在字符的發音方式上,還是在字符表達的意義上都是如此。那麼,今天小編就要和大家介紹一下漢字的歷史是什麼呢?最早的漢字是用圖畫或象形文字創作的,這些字最初被刻在骨頭上,後來又被刻在青銅和其他地方或者是在金屬的上面。當時的那些文字一直演變到現在這些文字或者是最終發展成我們今天所看到的書法風格。這種風格也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被改變,從簡陋的,未形成的風格的甲骨字。甲骨字是現代的「鑽石形狀」的人物展現。這些漢字的發展簡況:從最早的漢字一直到現在的這種文字風格。
  • 漢字的起源與書法發展
    先秦至秦代是中國書法史上一個很重要的時期,因為在這個時期開始不斷演近文字到書法的演變,這個書法地演變過程雖長,但卻讓書法藝術得到異彩粉呈,因為在這之間書法與地域的文化發生的很大改變。所以在我們生活中,書法與文化是密切分不開的,一、漢字的起源我們都知道關於漢字的起源,在戰國時代就有人開始不斷探索,隨著社會的發展,歷史上關於漢字的起源傳說,大概可以分為創頡造字說、結繩說和起一成文說。
  • 【知識】漢字的演變,書法愛好者必知的常識
    一、文字起源文字產生之前人們為了幫助記憶,交流思想,傳遞信息採用了各種和各樣的記事方法,最原始得計亊方法是:結繩記事和契刻記事。1、結繩記事關於形聲字同學們都很熟悉,例如:「爸」是表音的「巴」字和表形的「父」字的結合;「芭」字是由「巴」和「++」搭配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