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頂商人胡雪巖,臨終前告誡後代勿近白虎,白虎是什麼?

2020-12-15 騰訊網

「勿近白虎」,這句話是胡雪巖臨終前囑咐自己子孫後代的,那為什麼晚清富豪臨終前要囑咐這麼一句話,白虎究竟又是什麼呢?

胡雪巖是誰?

胡雪巖於1923年出生於安徽,小時候的名字叫順官,是近代著名的徽商。可謂是一個在亂世中還能白手起家,最後成為清朝富豪的典型代表,後來胡雪巖也被人們冠上紅頂商人的標籤。

胡雪巖的第一桶金

小時候家裡沒錢,胡雪巖就幫助別人一起放牛以謀生計,胡雪巖12歲的時候他的父親就意外病逝了,第二年胡雪巖就背井離鄉,來到杭州打拼。

剛開始的時候在雜糧行,火腿行都工作過一段時間,後來因為種種原因最後在錢莊當起了學徒,從最底層開始,並憑藉自己的努力和堅持,三年後成功變成了錢莊的正式夥計。

然而錢莊的掌柜於老闆並沒有兒子,所以平日裡便把胡雪巖當做親生兒子對待,在於掌柜最後時刻,他把錢莊託付給了胡雪巖,而這座錢莊也變成了胡雪巖創業路上最初的一桶金!

生意蒸蒸日上

胡雪巖26歲的時候認識了為官的王有齡,為了幫助他補實官位,胡雪巖挪用了錢莊的500兩銀錢,被發現之後,胡雪巖便被趕出來錢莊。

但是這並沒有打擊胡雪巖,他開始憑藉自己平日積累的人脈關係,在養蠶,藥店,錢莊各種領域都有涉足,最後憑藉當年與王有領的交情,在軍隊中也混足了地位,成為了軍隊士兵儲存經費的首要選擇,成功掌握了浙江一帶大半的軍事經費。

結識左宗棠

1861年,王有領因為失守城池而自刎,胡雪巖的靠山也隨即倒下,就在胡雪巖發愁怎麼辦的時候,左宗棠經過曾國藩的介紹擔任浙江巡撫。

次年,胡雪巖便得到了左宗棠的信任,並成為了當地的總管,從此走上了即為官也為商的道路。

然而在左宗棠的幫助下,胡雪巖的生意是日漸增長,而胡雪巖作為左宗棠的經濟支柱,也給他帶來了不少的幫助。

後來胡雪巖因為輔助左宗棠收復邊疆,被賞以黃馬褂,官帽上可帶二品的紅色頂戴,因此也被稱為紅頂商人。

但是,好景不長,胡雪巖一路坦蕩的升官發財引起了朝野上下官員們的嫉妒,最後招來滅頂之災。

生意沒落

在1882年,胡雪巖在上海耗資2000萬兩白銀開辦了一家蠶絲廠,當時生絲的價格日漸跌落,胡雪巖便計劃買斷所有生絲,等待市場回暖,便可大賺一筆。

但是外商們為了抵制胡雪巖的收購計劃,便與胡雪巖開始了曠日持久的商戰。這也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中外商戰」。

但是胡雪巖當時在浙江可謂是名人一般都存在,外商怎麼可能在國內的收購上扳的過胡雪巖,最後外商在生絲儲備上還是略差一籌。

本以為胡雪巖勝券在握,誰知天不由人,當年義大利突然宣告生絲豐收,這給高價收購的胡雪巖當頭一棒。

後又遇上中法大戰,國內經濟一落千丈,胡雪巖手握的生絲也無從銷售,最後在1883年夏天開始低價拋出,據說當地的損失近1000萬兩。

胡雪巖破產被官府查封

為了彌補虧損的漏洞。胡雪巖只好變賣家產,然而為時已晚。

曾經存錢在他錢莊的官員聽說胡雪巖做生意失敗之後,紛紛前來錢莊取錢。

然而當時的胡雪巖就算變賣所有家產也早已經無法償還寄存在錢莊內人員的存款。

於是朝廷便下令讓當時浙江巡撫劉秉璋盤查胡雪巖家產,備案後,好拿來抵債。

1883年12月28日,朝廷下令,將胡雪巖革職,並讓身為胡雪巖好友的左宗棠主持抄家一事。

次年2月3日,朝廷令左宗棠加快查封速度,左宗棠隨即查封胡雪巖的商鋪和當鋪等剩餘資產,並向朝廷一一稟告。

胡雪巖的最後時刻

左宗棠在查封胡雪巖資產之後,一直鬱鬱寡歡,似乎對胡雪巖心存愧疚,心想自己當時要是陪在胡雪巖身邊,就不會發生這種事情,隨即便在次年8月5日,在福州病逝。

胡雪巖聽到自己好友的死訊之後傷心難過,終日鬱鬱寡歡,便在左宗棠死後兩個月鬱鬱而終了。

然而就在胡雪巖臨死前,他曾拉著太太的手,語重心長的告誡後代「勿近白虎」

白虎究竟是什麼?

所謂成功的商人總有他成功的道理,而當時首富胡雪巖臨終前的最後一句話,後入認為也可能是他成功的秘訣,因此也是對白虎二字做了不少的猜想和假設。

第一種猜想:白虎指為官

現在大都講究一官一商,即為官的人不可經商,至於原因,胡雪巖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

正是因為自己之前做的總督結識的左宗棠,而後在左宗棠的幫助下自己的生意蒸蒸日上。

所以也正是在官員的幫助下,給胡雪巖的生意行了不少的便捷。

但是最後胡雪巖之所以沒落,也正是因為朝廷上的百官看不慣胡雪巖越賺越多,才搞的最後破產抄家的下場。

所以胡雪巖「勿近白虎」的意思可能是讓子女們不要招惹那些官員,企圖讓官員給自己行方便以謀取更大的財富!

第二種猜想:白虎為美女

當時《胡光墉傳》曾經有過記載,胡雪巖生意成功之後,在江南曾建了一幢13層高的豪宅,來養他的小妾和一些美人,可見當時胡雪巖還是非常喜好女色的。

正所謂男人有錢就變壞,這句話在胡雪巖身上真的是表現的淋漓盡致,所以他可能晚年突然醒悟,才告誡自己的後代不要貪戀女色。

第三種猜想:白虎是白銀

胡雪巖兒時窮困潦倒,通過自己年輕時候的努力,也是最後賺到了萬貫家財,但最後卻也是因為自己身上的白銀而反遭抄家之禍。

他可能臨死前是想告誡自己的後代,賺錢固然重要,但切記要低調行事,讓別人知道你很有錢並不會讓你更加光彩,反而會讓你身處險境,這些白銀如果處理的不當,隨時都有可能化作一隻兇猛的白虎,將你吞噬。

小結

結合胡雪巖一生的經歷,三種猜想都有不小的可能,也可能胡雪巖就是想通過白虎一詞告誡人們三層意思,可能是胡雪巖的經歷讓後代感到害怕,所以胡雪巖的後代幾乎沒有人從商也沒有人做官。

相關焦點

  • 紅頂商人胡雪巖,臨終前叮囑子孫「勿近白虎」,白虎是什麼?
    不過,胡雪巖這位紅頂商人臨終前,卻對子孫說出「勿近白虎」這四個字,其中的「白虎」到底是什麼? 總之,左宗棠與胡雪巖又成為莫逆之交,經過左宗棠的舉薦,胡雪巖得到黃馬褂,加封為「紅頂商人」。 憑藉黃馬褂和紅頂商人這塊金字招牌,胡雪巖在商界無往不利。 試問,胡雪巖和左宗棠交情不淺,左宗棠手中有兵,還有從歐洲引進的洋槍大炮。憑藉著左宗棠的庇佑,胡雪巖幹什麼買賣不都是事半功倍嗎?
  • 「白虎」到底是什麼?晚清首富胡雪巖,臨終前告誡後人:勿近白虎
    「白虎」到底是什麼?晚清首富胡雪巖,臨終前告誡後人:勿近白虎 導語: 世人常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而此處的「善」並非是善良,而是吐露真言。所說的話或許是對後世的勸告,或許是自身的感悟,又或許是對後人的告誡。
  • 紅頂商人胡雪巖,死前告誡子孫:「勿近白虎」,是什麼意思?
    」 那是1762年,乾隆第三次下江南,在揚州他召見了十位徽商的代表,為了表達他們對南巡的大力資助,乾隆特下恩旨賜給眾人官爵,這對地位低下的商人來說是無上的榮光(士農工商,商人地位最低)。
  • 「白虎」是什麼?晚清紅頂商人胡雪巖,死前告誡子孫:勿近白虎
    要不回來的死帳也能被胡雪巖討回,而錢莊老闆膝下無子也就將錢莊給了27歲的胡雪巖。做官要學曾國藩,經商要學胡雪巖這是胡雪巖在生意方面的天賦與努力,而在錢莊學徒期間還有著另一番境遇,這一年落魄舉人王有齡流落至杭州,可惜身無盤纏難以趕赴京城捐官,恰巧碰上了胡雪巖,窮人孩子早當家,胡雪巖多年的經歷也練出了火眼金睛,知王有齡有出人頭地的風姿,相當於現如今的風險投資般,胡雪巖給了王有齡500兩運作,二人的深厚情誼也就結下了。
  • 紅頂商人胡雪巖為什麼臨終前告誡後人「勿近白虎」?
    左宗棠在收復新疆時,軍餉得不到解決,在危機時刻胡雪巖解囊相助,通過聯絡富商和洋行,籌措資金800多萬兩,左宗棠取得了最後的勝利離不開胡雪巖的支持。因為做出了重要貢獻,在左宗棠的舉薦下,胡雪巖被封官至二品,商人進入官場,雖事業巔峰,但危機已至。
  • 「白虎」是什麼?晚清首富胡雪巖,臨終前告誡子孫:勿近白虎
    隨後的3年胡雪巖在工作上兢兢業業,被錢莊於掌柜收為學徒, 以至於沒有子嗣的於掌柜臨終前將價值5000兩白銀的阜康錢莊繼承給胡雪巖, 使得胡雪巖獲得人生的第一桶金。
  • 清末首富胡雪巖,臨終告誡子孫「勿近白虎」,所謂白虎有何含義?
    不過所謂「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很多人在臨終前都會將自己的人生經驗和心得留給後人,希望能對其有所幫助,尤其是一些成功人士。胡雪巖作為清末著名「紅頂商人」,一生經商致富,在臨終前卻告訴子孫 「勿近白虎」。那麼,令胡雪巖如此忌憚的「白虎」到底是什麼?
  • 「白虎」是什麼?為何清末首富胡雪巖,臨終告誡子孫「勿近白虎」
    許多人對白虎十分好奇和嚮往,也有許多人對白虎感到疑惑不解,還有一些人則對白虎感到畏懼。這其中就包括清末首富胡雪巖,他就對白虎感慨頗多。由於自己慘痛的教訓,他在臨死之前還曾經不忘告誡子孫,一定要「勿近白虎」。胡雪巖出生於1823年,此時已經是晚清動蕩之秋了。
  • 胡雪巖「勿近白虎」是什麼意思?
    大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紅頂商人胡雪巖抑鬱而終,臨死前他的子孫圍繞在他的身旁,望著這位曾經叱吒商界的商業奇才,如今卻只是一個風燭殘年,行將就木的老人,兒孫們無不感慨這世間的人情冷暖。胡雪巖釋懷了,不管這個世界如何地摧殘自己,拋棄自己,他都可以放下,然而唯一的不舍便是自己的兒孫後代,自己窮其一生追求財富與權力尚不能全身而退,他們若效仿自己難免不會重蹈自己的覆轍,於是他努力地提起最後一口氣,對他們說:「白虎可怕,切勿白虎」!而後便合上雙眼,帶著不甘離開了這個世界。
  • 胡雪巖臨死告誡,「勿近白虎」,是什麼意思?
    清末紅頂商人"胡雪巖「,破產去世之時,留下一句警示遺言:勿近白虎許多人會費解,勿近白虎 這四個字是什麼意思呢?靜心鬥膽,為大家講解一下這胡雪巖說出這四個字的確切含義。要懂得胡雪巖為何要說出這幾個字,作為遺言,我們必須了解一下胡雪巖的一生經歷簡要的說一下胡雪巖:本名光墉,字,雪巖,安徽績溪人,13歲移居杭州,清末著名的徽商代表,號稱紅頂商人發跡歷史,在清末的鹹豐十一年,由於當時的太平軍進攻杭州
  • 什麼是白虎?胡雪巖臨終前說「勿近白虎」,有什麼深層含義?
    也正是在這種社會「土壤」中,近代中國出現了一批富商,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是「紅頂商人」胡雪巖,他們傳奇般的「富可敵國」的生活一方面反映了當時清朝的經濟實力,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當時「官商共生」的特殊現象和商人依附官場、亂世經營的特殊歷史。以史為鑑,可以看到變化。以人為本,能知得失。那麼他有什麼值得現代商人學習的經驗呢?我們來看看。
  • 白虎是什麼?晚清首富胡雪巖死前告誡後人「勿近白虎」啥意思?
    因此古代多數有錢的商人都會賄賂官員買一個小官來做做。為的不是別的,就是要讓自己的社會地位提高。  晚清時期,國家已經是窮困潦倒了,此時大官吏的俸祿都比較少。但是有一個人硬是靠著貪腐成為了晚清首富,並且身價已經達到了三千萬白銀。不過當時社會動蕩,清政府正值缺錢之際,胡雪巖自然也會被人當成開刀工具。晚年胡雪巖被抄家,臨死之前告誡自己的後人「勿近白虎」。這四個字到底是什麼意思?
  • 「白虎」到底是什麼?晚清首富胡雪巖,死前叮囑子孫:勿近白虎
    從古至今,歷史上最不缺乏的就是商人,一個國家的發展,也不離不開商人。在我國晚清時期,就出現過一位非常厲害的商人,他就是胡雪巖,也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紅頂商人。胡雪巖的一生也跌宕起伏,從一個錢莊夥計,成為了紅頂商人,但最終又重重的摔入谷底,摔得粉身碎骨,所擁有的一切,也全部都化為烏有。
  • 晚清首富胡雪巖,去世前叮囑子孫「勿近白虎」,「白虎」是什麼?
    古代強調重農抑商,商人們在古代的地位非常低下,雖然家財萬貫可很難得到別人認同,商人之家多會與貴族官宦之家結親或者成為朋友,權利才能使得商路順利。晚清時代的首富胡雪巖,他一生也幸得貴人協助才能成功,而他臨終遺言為「勿近白虎」有什麼深刻含義?晚清首富胡雪巖,去世前叮囑子孫「勿近白虎」,「白虎」是什麼?
  • 勿近白虎!胡雪巖臨終前為什麼要這樣警示後人?「白虎」是什麼?
    晚清時期,有一位傳奇人物,他就是首富胡雪巖,這位可真的是白手起家,一開始只是錢莊的一個小夥計,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成為富可敵國的紅頂商人。胡雪巖是如何將自己的人生書寫得如此輝煌?最能體現胡雪巖做人的能力,是他識人的眼光。可以說只要是胡雪巖認定的人,就可以為朋友兩肋插刀。胡雪巖第一個認準的人是王有齡,他們認識的時候,王有齡窮困潦倒。王有齡生於官宦之家,不過父親早逝,家道中落,王有齡只得清茶一杯度餘年。
  • 胡雪巖臨死之前留下「勿近白虎」這4個字,到底在傳遞什麼信息?
    最後胡雪巖成了炙手可熱的紅頂商人,遊歷於官商之間,遊歷於權力和金錢之間,翻手為雲覆手為雨。不過胡雪巖最終的結局也很慘。 胡雪巖的失敗要歸咎於一個人,這個是盛宣懷,他是李鴻章那邊的人,跟胡雪巖是商業對手。最終胡雪巖被盛懷宣擊敗,一夜之間,傾家蕩產,一蹶不振,臨終之時告訴後人「勿近白虎」。
  • 晚清首富胡雪巖,為何去世前告誡後世子孫:勿近白虎?有何含義?
    而在古人眼中,還有一種虎也非常可怕,就是白虎。甚至晚清首富去世時,曾經都告誡自己的子孫後代們,切勿靠近白虎,那麼這個白虎到底是什麼意思呢?首先說一下,我國古代人對於商人並不看好。在秦朝時期,商鞅變法就已經明確的提出了真正危害百姓利益的就是商業行為,所以在古代社會中,人們沒有辦法看到市場。
  • 胡雪巖:清朝最大富商,死前告誡子孫:「勿近白虎」,這是何意?
    商人被看作了是社會最低層的一個階級。受到了尋常百姓的冷眼以及官府的各種打壓。 到了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的時候,國內的商人變得越來越多。其中最出名的便是晉商和徽商。晉商中以喬致庸為代表,微商中則是以胡雪巖為代表人物。
  • 胡雪巖離世之際囑託後人的「勿近白虎」是什麼意思?
    「白虎」是民間對於成年女子私處沒有毛的一種稱呼,說法是不能與這種女孩子交歡,一來克夫,二來即使不是丈夫,交合也會觸黴運。巧的是,清朝末年著名的紅頂商人胡雪巖臨死之前給家人留下囑託:白虎可怕,勿近白虎。那麼,是什麼讓這個清朝首富在彌留之際會留下這麼一句話呢?
  • 胡雪巖說「勿近白虎」是什麼意思?你所追求的,把握不好會害了你
    比如清朝時期號稱首富的胡雪巖就是如此,他的一生就像一個傳奇一樣,起起落落坎坷無常,最後在去世之前,胡雪巖總結了一個人生經驗教訓就是「勿近白虎」。有人說「勿近白虎」指的是不要靠近白銀,因為胡雪巖一生都與銀子為伴,成也銀子,敗也銀子,有人說胡雪巖說的「勿近白虎」是指不要靠近權力,因為他最後的失敗就是因為李鴻章與左宗棠之間的政治權力鬥爭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