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精停考,很多人開始轉向北美精算師。在轉北美的時候,被問到最多的問題就是這些:
北美精算是不是會很難?
我的英語不好怎麼辦呢?
我需要考多久能考過呢?
SOA精算師考試需要考七門考試:
●Exam P–Probability 概率論●Exam FM–Financial Mathematics 金融數學●Exam IFM- Investment and Financial Markets 投資和金融市場●Exam LTAM-Long Term Actuarial Mathematics 長期精算數學●Exam STAM - Short-term Actuarial Mathematics 短期精算數學 ●Exam SRM- Statistics for Risk Modeling 風險建模統計●Exam PA-Predictive Analytics 預測分析
關於考試時間的問題,有的人在三年內就考完了,拿到了FSA的證書。
也有的人需要3-4年時間
還有的人需要5-6年的時間
其實考試通過的時長和個人所學有很大的關係,就和你問考試難不難是同一性質的問題一樣。
考試難不難是一個很主觀的看法,這個問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答案,在精小算看來,考精算需要的是拼勁兒+毅力+智商,缺一不可,但在這三個裡面智商確實不是最重要的。
這就像是我們上學時候的考試一樣,有第一名也有倒數第一,有學習成績好的,也有學習成績極差的。但是,學習成績的好壞不是智商單方面的因素造成的,有勤奮、努力、還有學習方法。
換言之,如果你很有拼勁兒和毅力,智商不需要到最厲害的水平也能考下來;同樣的,如果是一個真的很聰明的百裡挑一,沒有毅力和拼勁兒也走不到最後。
SOA的考試難度增加是指數級別的,在FSA考試上體現得更甚。以一位考過的同學為例,考前兩門P和FM的時候她剛大二,假期賦閒在家,即使沒什麼太多基礎的前提下一共準備了一個月出頭就在同一個sitting一起過了。
到考第四五門的時候也還是學生,雖然白天上課,但是時間比較自由,一門準備個一兩個月也沒什麼問題。
到後來準備FSA級別的考試的時候是全職上班偶爾還加班下班再學習,每門準備了三個多月,雖然到考試的時候還是心裡沒底,但好在還是都過了。
而都是同樣一個學校出來的精算校友,理論上水平差距不大的,到了FSA級別考試時候差距一下就被拉開了,真的厲害的一個sitting考兩個兩個都過,但也有認識的人同一門考到第五次才過。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難度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不一樣的,想要考北美精算師,拼勁兒+毅力和有個好腦子,差不多是同樣重要。
所以,當你再想問北美精算師考試難不難的時候,你先問問自己,針對做好準備考了嗎?如果做好準備了,那其實,SOA精算師真的沒有那麼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