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法海寺壁畫發現明初絹版(圖)

2020-12-22 搜狐網
絹本畫局部。其中形象內容與法海寺壁畫完全一致。陳康/攝
  文物專家:壁畫粉本之謎有了最新線索

  昨天,記者從法海寺管理處獲悉,南京一位收藏者所藏一幅大型絹本古畫日前被故宮博物院書畫鑑定委員會專家正式鑑定為明代「帝釋梵天圖」。法海寺研究人員確認該畫與法海寺大殿內所存北牆東半部分壁畫完全相同。研究人員稱,這使著名的法海寺壁畫粉本之謎有了最新的線索。  

明絹本與壁畫內容相同

  據悉,這幅絹本是20年前從一位老收藏家處得來的,但之後一直未有專家得出確切鑑定結果。

古畫所繪的是法海寺壁畫中北壁的東半部分,其形象、內容與法海寺壁畫完全相同,保存完好,色澤鮮豔。專家的鑑定結果稱,這幅帝釋梵天圖,寬84釐米、長162釐米,為明代所繪,絹本,無款,尚不知作者。畫中人物造型準確,仕女絹秀,衣紋細勁流暢,設色豔美。構圖嚴謹莊重,用絹古色古香,應該為明代早期人物畫精心力作。

  法海寺管理處研究人員表示,他們已經初步確認該畫的確與法海寺壁畫同一內容、風格,形象也基本一樣。 

 壁畫粉本謎團仍待揭曉

  但法海寺壁畫繪製時所依據的粉本(畫稿)一直是專家爭論、研究的一大謎團。「既無文獻可考,亦無題記可資,又無相同的實物可比,追本溯源極其困難。」研究人員表示,此前有專家表示該壁畫有唐代著名宮廷畫家周日方的風格(其代表作為《簪花仕女圖》),但無人能斷定壁畫具體粉本情況。

  另一方面,研究人員告訴記者,據稱在法國巴黎吉美美術館也藏有一幅與法海寺壁畫有密切聯繫的古畫。抗戰勝利時期,民國政府為感謝法國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所作出的貢獻,由何應欽代表當時政府贈送法國政府的禮品中有一幅描繪明代法海寺壁畫的作品,內容為壁畫中北壁「帝釋梵天禮佛護法圖」西半部分中的一員武將,該畫也有可能為粉本之謎的破解提供重要信息。而這幅作品與此次在南京發現的絹本有何淵源還需要深入研究。

  專家表示,南京發現的這幅絹本,為破解法海寺壁畫粉本之謎提供了新的重要線索。「由於該絹本可能是明代早期作品,而法海寺壁畫形成時期應該更晚一些,極有可能與壁畫粉本有一定關係。」是絹本臨摹了壁畫,還是壁畫仿照絹本所繪,或者是法海寺壁畫與絹本都是緣自同一粉本?專家表示,未來希望對此進行深入研究。

  通訊員 陳康 晨報記者 賀巖  

法海寺壁畫

  法海寺建於明英宗正統四至八年(1439—1443年),位於石景山模式口,因寺內大殿保存至今完好的明代巨型壁畫聞名遐邇。法海寺於1988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3年全國知名的文物專家、美術專家對寺中壁畫的歷史、藝術價值進行論證,一致認為其是明代壁畫之最,可與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壁畫相媲美。

  法海寺壁畫的創作是中國古代傳統大型壁畫製作的終結,在它完成之時,歐洲文藝復興的曙光尚未照亮西方的天空。法海寺壁畫不僅藝術精湛,而且也是目前我國唯一一處有明確作者名字記載的壁畫作品,其歷史價值極高。目前法海寺正在進行大規模修繕,有關部門正在對其壁畫進行大規模複製,預計年底有望重新對遊人開放。晨報記者賀巖

(責任編輯:李彬)

相關焦點

  • 法海寺背後的護寶故事:七顆釘子引周恩來指示 一把斧頭護住壁畫
    作者:呼延雲在北京數不勝數的寺廟中,這是一個宛如掃地僧般的存在。英國學者安吉拉·萊瑟姆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參觀完這些壁畫後,在《倫敦新聞》上撰文,稱讚它們為「世界上最偉大的繪畫作品之一」,因而在西方世界引發巨大轟動,但是迄今,就連北京本地人知道它的也寥寥無幾。它就那麼沉靜而安詳地臥於群峰環抱、松柏掩映的翠微山麓,對偶爾造訪的遊客露出神秘的微笑。
  • 千年古寺河北毗盧寺壁畫繪畫風格
    毗盧寺在世界壁畫藝術上同樣享有極高的盛譽,西方壁畫專家將其美譽為「東方維納斯」,由此仿佛可窺見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在中國宗教藝術題材壁畫作品中,毗盧寺壁畫的藝術價值可與北京法海寺壁畫甚至山西永樂宮壁畫、敦煌莫高窟壁畫相媲美。
  • 敦煌壁畫和紙絹畫中的行腳僧
    敦煌壁畫和紙絹畫中的行腳僧圖一般是:一僧背負經囊,手持麈尾和錫杖,風塵僕僕地疾行,旁有一虎相隨,上方有一化佛。敦煌畫中的行腳僧圖現存至少有20幅,即:莫高窟壁畫上有8幅,對稱分布在45窟前室西壁門上(五代),宋代306、308、363窟等4個洞窟中。法國伯希和劫去7幅。
  • 遊學·回顧|用腳步感悟中國傳統壁畫之美
    2019年的冬季,天博遊學隊伍的腳步並未停歇,北京法海寺、798壁畫、天津獨樂寺、白塔寺……行走中我們感悟著中國傳統壁畫之美,亦領略著冬日裡不一樣的絲絲暖意。天博遊學——「感受中國傳統壁畫之美」:北京法海寺+798壁畫11月30日,在北京初雪的日子裡,天津博物館帶領觀眾朋友們赴北京法海寺進行遊學。
  • 北京通州:「北京絹人」煥發生機
    11月29日,北京唐人坊製作的「北京絹人」之京劇人物系列。 成立於2004年的北京市通州區張家灣鎮唐人坊是傳承「北京絹人」技藝的基地。唐人坊創始人唐燕挖掘、傳承了「北京絹人」的製作技藝,並且利用現代材料與技術,將「北京絹人」的傳統技藝發揚光大。
  • 元明書畫紙絹的辨識
    元代書畫紙、絹總的來說不如宋代,絹的質地粗糙稀鬆,不如宋絹細密潔白,如任仁發、吳鎮所用的絹,織得都較稀鬆,似乎也不堅固;元紙亦然,其藏經紙以白色為主。但元代也有質量高的絹,如趙孟頫絹本《臨蘭亭序》的用絹就較細密勻淨。
  • 它被譽為明版「清明上河圖」,放大10倍,卻發現有個戴眼鏡的男人
    《南都繁會圖》是五百多年前的一幅古畫,也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也是國家一級保護文物。和《清明上河圖》一樣,《南都繁會圖》也描繪了明朝舊都南京的市井繁榮景象,因此被譽為是南京的《清明上河圖》。但是,令人詫異的是,倘若你將這幅畫放大十倍,會發現裡面竟然有一個戴眼鏡的人。那麼這就引起了人們的猜疑,這個人難道是個穿越之人嗎?
  • 北京最適合閒逛散心的4個小眾文藝打卡地,你去過幾個?
    說到北京文藝範兒打卡地,除了各種美術館、博物館,很多人腦海中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著名的文藝青年集散地798。其實,大北京文藝聖地何止這些,今天筆者就為大家介紹幾個,小眾又浪漫,非常適合閒逛散心,疫情完全解禁後,不妨挨個去看看吧!
  • 江都發現明代古廟 精美壁畫毀損嚴重(圖)
    日前,讀者潘先生致電本報稱:從事古建工作的他在江都調研時,發現在江都丁夥鎮有一處古廟,殿堂內還有彩繪壁畫,只是由於年代久遠,經過數百年歲月的侵蝕,目前毀損嚴重,殿堂與壁畫已是岌岌可危。希望通過本報呼籲相關部門對其採取一定的保護措施。
  • 月老師,絹不繃框怎麼畫
    _ _ 不同種類的絹使用效果及方法 _ 絹的種類繁多,初學挑選往往懵圈,吾亦如此。一方面參考別人的經驗,另一方面也需自己勤於嘗試體驗,如此才能發現適合自己繪畫題材的絹。
  • 揚名於寺廟的美食,法海寺的扒豬頭
    其中一首寫道:「揚州好,法海寺閒遊。湖上虛堂開對岸,水邊團塔映中流,留客爛豬頭。」這就可以看出,揚州法海寺和尚的「扒燒整豬頭」的確是很有名的。類似記載,《清稗類鈔》「飲食類」中也有:「揚州南門外法海寺,大叢林也,以精緻餚饌聞。宣統己西夏,林重夫嘗至寺,留啖點心,佐以素食之餚核,甚精然亦有葷品。設盛席時,亦八大八小,類於酒樓,且咄嗟立辦。
  • 梁思成林徽因以敦煌壁畫「導航尋寶」 圖
    這是敦煌壁畫《五臺山圖》中的客棧(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敦煌研究院供圖)新華社蘭州7月27日電(新華社記者 張玉潔) 尋找到唐代木結構建築佛光寺,是建築學家梁思成、林徽因的重要發現之一。為他們「導航尋寶」的,竟是一千多年前的敦煌壁畫。
  • 汕頭:66幅敦煌壁畫精品再現絲路神韻,明天起市民可免費觀賞
    「敦煌壁畫藝術精品高校公益巡展」在汕大展出   文/圖 羊城派記者 趙映光 通訊員 黃靜瑤  到敦煌去看看那充滿著神秘色彩的莫高窟,欣賞一番那惟妙惟肖的壁畫藝術,相信是許多人心馳神往卻還未能實現的夢想。
  • 近13公裡長史前壁畫 發現1.2萬年前乳齒象
    (圖/翻攝自Channel 4) 張寧倢/綜合外電報導 考古學研究團隊日前在亞馬遜雨林中發現,距今約1萬2500年前冰河時期的巨型巖畫,這幅刻有大量史前生物的巖石壁畫總長將近13公裡,包含滅絕超過1萬多年的乳齒象、巨型樹懶與冰河時期的馬和駱駝等,被以橘紅的赤陶色清晰地描繪在巖壁上,讓考古學家讚嘆這簡直是「史前版
  • 米開朗基羅壁畫:上帝頸部是大腦解剖圖?(圖)
    義大利藝術巨匠米開朗基羅的著名壁畫作品《創世紀》自誕生之日起,就從未遠離過藝術愛好者的關注和議論。如今,這幅曠世巨作又爆出驚天秘密:兩位美國醫生聲稱畫中竟然隱藏著人體解剖學的圖像!   這些被稱作「米開朗基羅密碼」的神秘圖案是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腦神經外科專家蘭·蘇克和拉法爾·塔瑪爾戈共同發現的。
  • 春節前的青島城陽大集、鞭炮市場,走一波草莓大棚、尋訪法海寺
    不少煙花外包裝上印著卡通狗圖案這些漂亮的小禮花結合了動畫片的元素非常適合小朋友「過年就圖個熱熱鬧鬧很多人和小編精彩君一樣不知道青島城陽的夏莊還有一個法海寺這個法海寺可和白娘子、許仙沒有任何關係不要聯想哦
  • 一幅「古畫」畫兩年 這所學校開了壁畫臨摹選修課
    走進教室的高一學生潘悅瀅邊說邊翻看著手機中曾老師的壁畫作品。  潘悅瀅告訴記者:「上初中時就被曾老師的國畫課迷住了,成了曾老師的粉絲。太喜歡他畫的壁畫了,也盼著早一天能跟曾老師學習這門藝術。這不,一上高中,我就搶了這門選修課。」  「在新學期中,我很期待能畫好一幅完整的壁畫作品。」潘悅瀅說。
  • 北京周邊的5個森林公園,解暑的好去處,一般人不知道!
    但是,也並非如此,北京周邊這幾個森林公園,解暑的好去處,一般人不知道!一起來看看吧。蓮花山森林公園景區,位於北京市延慶區。這裡森林茂密、山勢奇特、水流清冽,據說還是」蓮花「美女和八仙之一的呂洞賓曾在此修煉,得道成仙。森鑫森林公園,位於順義區潮白河釁李遂鎮。這裡氣溫較低,尤其在夏天更顯清涼幽靜。很多遊客會選擇到此野營、野炊,感受歸回自然的舒適。
  • 紙絹的收藏魅力
    描金雲鶴紋丹砂絹·乾隆  李興無  書畫大家吳湖帆、張大千等都有收集古代紙絹的愛好,因為古代的紙絹沒有「火氣」,可以隨心所欲地用筆。據說張大千逝世之前還剩下6張宋代的紙,捐贈給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可見他也捨不得使用如此珍貴的古紙。  乾隆是歷史上喜愛玩古董的皇帝,乾隆年間的紙在歷史上可謂空前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