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點擊↑上方"小芳老師"免費關注哦
關注回復關鍵字「福利」,免費送你優質英文有聲讀物!
最近聽到一個形容「鍵盤俠」的妙詞:樸素的正義。
乍聽起來,好像褒義詞?有點坦白,有點謙卑,有點義無反顧。羅翔自己也沒想到,一個曾經被罵到退博的人,三番五次被熱搜提名。參加脫口秀被當「箭靶」,微博發讀後感被罵「陰陽人」。作為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卻能在後浪社區B站斬獲1000多萬粉,播放量超2.8億。帶火「法外狂徒張三」,成為B站建站以來,粉絲增長最快的up主。他諷刺李誕與池子的矛盾,諷刺朱一旦團隊,諷刺張雨綺婚姻生活……一開口就是奧威爾的「不要沉迷價值與意義」,連李誕也直呼內行。那一瞬間我們仿佛明白了,為什麼會有數千萬人對他著迷。所以撕開這位千萬粉絲up主的面紗,成了《十三邀》第五季的頭號新聞。9月8號,羅翔因為一條平平無奇的讀書摘錄在微博「翻車」,被網友圍攻大罵,情緒之下選擇退博(有興趣可自行搜索)。兩件毫無關係的事被上升為「屁股」問題,這大概就是「學刑法最崩潰的時刻」。
潮水褪去之後,羅翔依然在用自己的方式詮釋「勇敢」。一位知名法學教授,站在面對全國幾億觀眾的舞臺上「嘲諷」又「冒犯」。訪談中每段話都說得誠誠懇懇,小心翼翼,將交談的形式流向它應該流向的地方。民眾很多時候,更希望撇開程序,去追求他心中的一種正義。而這種正義,反而會導致非正義……言下之意:俠義之心人皆有之,它更安慰人,帶動了某種「自我表達」,也無需承擔法律的責任。無知的熱情和好辯的天性,為清白之人扣上帶有「汙名」的帽子。最近池子和楊笠引發的「男女對打」,就是最好的佐證。鍵盤後的神秘人煽動群眾矛盾,激化兩性對立,老練地按下舉報鍵再補一刀:如羅翔所說:
「有時往往是善良的願望,把人們帶入人間地獄的。」卻總有人以道德之名,將一個人說過的話放大為蓋棺定論的汙點。《十三邀》第五季首期,甲乙雙方都顯得真誠,充滿思索。曾經入校第三年便獲得「最受本科生歡迎的十大老師」,被驕傲和呼聲擁抱。又突然被命運推到聚光燈下,享受頂流的擁護也初嘗了輿論的暴力。手握意外的人生劇本,羅翔心中升起最大的規則與反思:我思想過深刻的東西,感動過深刻的東西,我被我自己所說的感動了,我就真的覺得自己做到了。這也許是羅翔沉默的原因,我說的自己都做不到,那我還能責備別人嗎?
「只能是你的行動在言語之前能夠多那麼一步,就可以擺脫虛偽的自我控訴。」接納自己沒辦法活得「通透」,接納一時「還不可以」。知乎上一條「如何評價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羅翔」的提問,被置頂的頭條獲得1.1萬贊同,回答者就是他的學生。把刑事案件當做段子講,揭示法學的深刻內核,說脫口秀是降維打擊……
他自知法律的普及微乎其微,法律的受眾本身便意味著小眾。不,這只是一個曾經被現實擊退的理想主義者,不斷尋找法律與現實間的平衡,最後終於說出「心裡話」。
「笑過之後希望大家能正確認識刑法知識,,也認識到幽默背後的黑色無奈。」人能影響的人,其實很少很少,很多人所謂的被你影響,那只是片刻的感動,最後還是投入到自己以前的生活。在爆紅之後退回到原本的位置上,不偏執,不留戀,不苛求。羅翔入駐B站的第一支視頻僅僅2分鐘,2分鐘能說什麼?也許我只是一個在海灘拾貝的拾貝者,想藉助這個平臺讓同學們看到海邊那些貝殼的美麗,但更重要的不是炫耀我手中的貝殼,而是希望同學們能看到貝殼後面的大海是那麼廣袤和美麗。他接受有限,接受事與願違,接受貝殼有時會遮蓋大海的美麗;接受看到觀點的爭論上升為言語的攻擊,言語的攻擊上升為肉體的爭鬥。只要每個人在熱鬧的背後,在充滿偏見的真實中願意向自己發問:參考資料:我們畫不出那個完美的圓,但它是存在的|十三邀之羅翔sir電影:今天借刀殺楊笠,明天呢?
聲明:除特別註明原創授權轉載文章外,其他文章均為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或平臺所有。如有侵權,請後臺聯繫,告知刪除,謝謝
微信公眾號改版,訂閱號消息不再按時間排序,為了防止迷路,希望小可愛們可以動動小小手點個「在看」或者將「小芳老師」添加到★「星標」☆中!讓系統知道這是你喜歡看的公眾號,這樣我們就可以一直就可以永遠幸福在一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