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娃當道的的小編
點播有驚喜
最近有一位網友聊了聊自己10歲的小侄子,小侄子不僅成績優秀,奧數、圍棋、輪滑也都是出類拔萃,英語口語也很棒。典型的「別人家的孩子」。
可就是這樣一個優秀的孩子,卻說爸爸媽媽沒錢,不配擁有這麼好的兒子。埋怨父母沒什麼錢,只開得起十幾萬的日產車。同學都用iphone7,而他只有兒童手錶。
父母打算要二胎,小侄子卻說不是瞧不起他們,這麼窮,坑了他還想在坑另一個孩子嗎?再要一個的話他就不學習了,反正成績好不如有錢,學再好父母也是給不起什麼。
他不想每天媽媽搞一大堆各種吃的給他,寧願省錢給他買無人機,也討厭他爸爸跟人炫耀他圍棋下得多好。
看到這裡小編心裡熊熊烈火開始燃燒了,古人語:子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一個十歲的孩子能說出這樣一番話,到底應該說他是真優秀嗎?更何況現在開十幾萬車的人已經被列入窮人了嗎?看來小編是跟社會脫節太久了。不過別急著生氣,這個小兔崽子的故事還沒結束。
這位網友告訴他,再怎麼說,父母生他養他最起碼也要尊重吧?小侄子表示:他感恩生他,但是不喜歡父母養他的方式,灌輸的都是父母不容易、你必須爭氣,你要聽話這樣的話。他說愛就是在朋友圈曬他的成績、他的日常嗎?也沒問他願不願意,他覺得父母不尊重他,只按照父母自己的意思來。那不是愛,是一種道德綁架。好不好是一家人的事,幹嘛經常去曬他?感覺被扒光衣服一樣。
看到這裡,小編開始覺得這個孩子的思想並不是完全可怕的,果然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不少網友說:這次站在孩子這邊。
這些評論似乎說得挺有道理,這說個娃說的都是實話,不能被前半部分蒙蔽了雙眼。
可小編想說:別那麼容易就被後半部分給唬住,希望具體問題能夠具體分析,就像你們說的:切忌斷章取義。
這位小朋友敢說敢言是事實,但是嫌棄父母窮也是事實。聰明是真聰明,但虛榮也是真虛榮。有錢人才能生二胎?那就希望到了自己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紀能夠一手撐天唄。再說準備帶二胎的父母不知到養孩需要毛爺爺?難不成站隊的網友比父母清楚自己的經濟實力?再說了,借用這孩子的話:好不好是一家人的事,幹嘛把所有決定權交給人民幣?
都是孩子是一張白紙,可這個小大人也真的不一般,智商挺高,思考獨立。
他對於父母的認識,小編不敢苟同。他不喜歡父母的培養方法,或許父母的教育方式確實不那么正確,咱青春期的時候也不愛聽父母那些苦口婆心的大道理,但還是喜歡父母把我們當成他們炫耀的資本,至少說明父母很把你當回事兒,希望你出人投地光宗耀祖。若是覺得不妥,和父母間溝通一下不是什麼難事兒吧。
畢竟,1,世界上沒有人能比父母更愛孩子,也許方式不對,但孩子不能否認說這不是愛;2,「你必須爭氣」的出發點是為了自己爭氣,不是為父母的面子爭氣。孩子優秀,父母的驕傲只是附加值,即使你並不優秀,你依舊是他們的孩子,父母也不會拋棄你。3,爸爸也不是出生開始就是爸爸,爸爸也是第一次做爸爸啊;
最後跟大家分享一個小故事:40歲的兒子與70歲的父親坐在公園的長凳上,兒子看著報紙,父親看著樹上的小鳥。父親指著小鳥問兒子:那是什麼?兒子說:那是鳥。
過了一會兒父親又問:那是什麼?兒子說:那是鳥。又過了一會兒,父親又一次問到:那是什麼?兒子開始煩躁起來:跟你說了那是鳥!父親又開口了:那是什麼?這一次兒子生氣了:你到底還要問我幾次?那是鳥!
沉默許久之後,父親開口:你四歲的時候,我們也是坐在這裡,同樣的問題問了我三十遍。每一次我都很開心地告訴你:親愛的,那是小鳥。
讓我們懂得感恩,珍惜親情。
【謝絕剽竊改寫 未獲授權 不得複製 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