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熊孩子」背後,都有「熊父母」在撐腰。
執筆:張大貓
編輯:張大貓
定稿:歐陽比文
自從有了孩子之後,做父母都得都希望能給自己的娃擴展社交圈,找一些同齡的小夥伴,尤其在城市生活人們更是如此。
家家戶戶住在鋼筋混凝土的盒子裡,能認識一兩個同齡的孩子實屬難得,如果有親戚家的娃年齡相仿還住的比較近,那就更不容易了。
可小孩子嘛,一見面玩到一起出現衝突是很正常的,這無可厚非,但讓很多家長頭疼的不是衝突,而是另外一些尷尬的情景,比如孩子臨走時要「借走玩具」。
昨天群裡聊天,大家都在熱切的討論國慶的出行計劃。不過聊著聊著,丸子媽突然嘆了口氣,表示這個假期又要痛苦一次了。
丸子媽的話惹得群友十分好奇,還以為她說的是假期開銷,結果丸子媽說,花錢都是小事,主要是有親戚要來家裡。
後來細聊之下大家才明白,經常來的這個親戚家裡有個熊孩子,每次來家裡做客都會跟自己的孩子發生爭執,這還不算啥,重點是每次臨走都得「借」走一兩個孩子的玩具。
這是丈夫那頭的親戚,還挺親近的,自己自然不好說啥,可最噁心的就是這個親戚寶媽對自己娃的「熊為」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從來不會制止。
幾次下來,丸子好幾個喜歡的玩具都被「借」走了。壓根也沒還,丸子媽挺鬱悶,一跟丈夫說丈夫就說她「小心眼,幾個玩具有啥的」,丸子媽自己也覺得玩具有啥,可丸子難受讓自己心疼啊。
丸子媽也跟丸子說過幾次,想了一些辦法,可幾乎都不怎麼奏效,丸子一直學不會拒絕,教了幾次也不行,每次玩具被「借」走後,丸子都得鬱悶好幾天。
類似的情形相信很多寶媽都遇到過,並且不少人也確實頭疼。尤其對方孩子如果年齡不大,再來一出「借不到玩具就滿地打滾」,或者對方家長再煽風點火的「威逼利誘」……
那場景得有多尷尬。想想就難受。
可如果委屈了自己孩子,讓孩子把玩具借給對方,當媽肯定也受不了。直接拒絕還得讓對方覺得自己小氣,還很丟面子。最慘的結果就是,因為這個小事,最後雙方不歡而散。
其實面對這些來串門的熊孩子,我們可以嘗試以下方法對待,而不是一味地忍耐。
1)直接教育
如果來的熊孩子非常「熊」,那麼家長就沒必要忍耐了,也不用客氣,直接教育就行,畢竟你是長輩,他是孩子,你只要不罵人不打人,再嚴厲的教育也不為過。
但凡他的父母能有一些廉恥。都會意識到自己孩子的錯誤,也會接受你的教育,或者直接自己教育孩子。而且熊孩子,你不用擔心他的心理狀態,遠比你想的「堅強(臉皮厚)」。
2)讓他害怕你
如果出言教育不管用,那就想辦法讓他害怕,熊孩子再熊也有害怕的人,你可以試著板起臉,用嚴肅的態度來震懾他,或者想一些其他的辦法嚇唬他。
總而言之,如果熊孩子父母不主動教育孩子,那你甚至可以用一些「過分」的方法來嚇唬他,一旦他害怕你了,自然就避免了熊孩子的「騷擾」了。
3)和家長直接溝通
這個是最有效,但也最容易傷了和氣的辦法,不是到了一定程度,一般不要選擇和家長溝通,但是一旦決定和家長溝通,就不要糊弄過去,要直接非常嚴肅的和其父母溝通交流。
把孩子的問題說明白,讓對方家長明白你是很嚴肅的對待這件事,讓他明白當下事情的嚴重性。並告訴他,希望家長能對孩子的教育問題引起重視。
面對「熊孩子」臨走「借」玩具,家長該怎麼辦?不妨嘗試這3招
1)通過描述感受來拒絕對方
當自己孩子被借玩具時,自己站在孩子這方是必須的,如果自己的孩子不同意,那麼自己必然要全力支持,拒絕對方可以嘗試這樣的技巧。
想辦法讓對方家長和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感受,然後選擇自動放棄。
比如你可以這樣說,「阿姨知道你很喜歡這個玩具,但我家寶寶也很喜歡,這是他最愛的玩具,(之後描述一件孩子很愛這個玩具的具體事件,比如睡覺都抱著之類)。所以啊,這個玩具如果借給你,寶寶是會很傷心的。」
寶媽這種清晰堅決又具體的拒絕方式,可以讓對方孩子和家長清晰感受到你的態度,但凡對方家長稍懂禮節,這件事也就拉到了,不會想著得寸進尺。
2)轉移注意力
如果第一招沒用,孩子還是會十分堅持的要「借玩具」,那你還可以嘗試「乾坤大挪移」,詢問對方家裡有啥特別的玩具嗎?孩子如果不說就問對方家長。
之後跟孩子說,「你下次可以帶著你的玩具來我家和寶寶一起開一個玩具派對,到時候大家一起玩該多開心啊。(再憧憬一下玩玩具之間會發生的事情。)」
然後,這時候一定要面對對方的父母,但嘴裡卻對孩子說,「先讓媽媽帶你回家準備一下,好不好?」
這時候但凡對方家長比較明事理,都能聽明白你的意思,並會及時的調整孩子情緒,直接把這茬翻過去了。
3)提前準備,未雨綢繆
如果對方的熊娃軟硬不吃,急死個人,前兩招一點兒用沒有,那麼還有最後一招,就是提前準備小禮物。在知道有熊孩子可能要來之前,準備一兩件物美價廉的小禮物作為臨別贈送。
當客人帶著孩子準備離開時,你可以在他開口之前,先把小禮物拿出來,表揚一下孩子說他今天表現得不錯,作為表揚贈送一個小禮物,之後再給自己孩子一個。
如果這件事做完了,對方孩子還是很熊,想要「借」玩具,而家長依然無動於衷,那麼別猶豫了,直接翻臉吧,這種人沒有留臉面的必要。
錦鯉媽咪有話說
面對上門而來的熊孩子,同樣作為孩子的家長,我們不應該退縮,也不應該一味地放縱,而應該採取各種辦法委婉的從容應對,最主要還是看對方家長的態度,如果家長都跟著「熊」,那真沒有「留臉面」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