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愛打人的熊孩子,如何做到全身而退,7招教孩子保護好自己

2020-12-23 敖爸聊教育

現在的家長確實不好當,先撇開教育競爭壓力之外不說,好不容易等到孩子上了幼兒園之後,又開始擔心孩子會不會和其他小朋友好好相處,更害怕的是孩子會不會受到其他小朋友的欺負。網上時不時被曝光的霸凌事件,讓家長們心驚膽戰,一個現實問題擺在家長們的面前:孩子在幼兒園被打了,我們如何教孩子應對?

01 孩子發生爭執和打人情況的心理成因分析

孩子所處的環境對他們來說,其實就是一個「小社會」。在這個「小社會」中,他們應該學會如何更好地和周圍的人相處,這並非是一個與生俱來的能力,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嘗試和體驗,孩子才能獲得這種成長能力,父母所要做的就是適時調整孩子錯誤的應對方式,使他們在這個「小社會」中越來越適應。

孩子在幼兒園這個集體生活環境中,難免會遇到磕磕碰碰的事情,比如兩個人都同時看上了同一個玩具、同一本書,而發生你爭我搶,在這個過程中就免不了發生身體的觸碰。

發生爭執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孩子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張,但協商處置能力卻沒有跟上,產生了脫節問題,再加上這個年齡段孩子的思維處於以自我為中心的階段,在不能滿足自己的願望又表達不清的情況下,爭執吵鬧就發生了。有些性格暴躁的孩子可能就會出手打人,而性格溫順的孩子往往成為被打的對象。

所以說到底,一個幼兒園孩子打人,並不是他們天生就如此,而是他們應對問題的能力還沒成長起來。這種情況發生之後,雙方孩子需要老師和父母的及時引導,如何沒有得到及時正確的引導,久而久之,那愛打人的孩子等到大了之後,就會逐漸變成愛欺負別人;而經常被人打的孩子,長大以後就容易變得性格懦弱,逆來順受。

當然,孩子在衝突中也不是一無所獲。在衝突中,孩子可以學會如何保護自己、學會如何處理與小夥伴之間的關係,等等。

02 孩子被熊孩子給打了,要打回去嗎?

但和別的孩子打架總歸是讓父母很擔心的一件事,未免會擔心自家孩子在衝突中吃虧受傷,這一點我們得面對。雖然大部分同齡孩子之間由於體格、力氣等差距並不大,孩子下手一般不會給對方造成什麼傷害。

但不怕一萬,只怕萬一,我們也難免會遇到一些不知輕重的熊孩子,特別是有些體格和力氣均超出同齡人的熊孩子,他們下起手來可能就沒輕沒重。這是一個潛在的風險,搞不好弱勢一方的孩子就可能被傷害到。而且這種傷害往往是精神和身體受到雙重的傷害,

當孩子被同學打了,要不要打回去?這不是簡單一句話就能得出結論的,我們需要引導孩子根據不同情況作出不同的回應。

第一種情況是,面對比自己力量強大許多的對方,還手很有可能要吃上更大的虧,這時候選擇退讓不還手,尋找大人的幫助,也是一種自我保護,這反而是智慧的選擇。

第二種情況是,面對和自己差不多力量的對方,除了大聲警告對方停止傷害之外,同時做好自身防護,拉開距離,不讓對方靠近,然後再尋求大人的幫助。如果大人不在身邊時,而且對方根本不聽,繼續朝你實施人身攻擊的行為,自己也可通過大聲喊叫、踢打對方等措施,直到對方停止攻擊的行為。

學會自我保護是孩子進入幼兒園前要上的重要一課,家長一定要重視起來。

03 學會這七招,教孩子保護好自己

第一招:在對手實力和自己孩子差不多大的時候,要教孩子在氣勢上嚇倒對方。

古人講,先聲奪人。在對方未及出手之前先張揚自己的聲勢,以壓倒對方。這種技巧同樣適用於可能面臨被同學動手打的情況,在察覺或已經遇到對方想向你動手時,首先要以憤怒的眼神盯著對方,並對其作出大聲警告:「不許你動手打人!」以期在氣勢上壓倒對方,並能迅速引起附近老師的注意。

因為幼兒園的特殊性,老師一般都不會離孩子們太遠,因此,這種方法適用於大多數場合下。

第二招:在對手實力遠超自己孩子的時候,要教孩子先把學會自我保護放在第一位。

當發現對方是力量遠超自己的熊孩子時,此時學會保護自己不失為明智之舉,即使對方用言語進行挑釁時,也置之不理,快速離開對方,尋找能幫助你的大人。

第三招:遇到攻擊時請大聲向他人發出聲音,一方面是警告對方,一方面是尋求幫助。

如果對方已經朝你發起了攻擊,此時還手又打不過對方,跑又跑不掉,這時候就大聲向他人發出呼救,以尋求周圍人的幫助,千萬不能一聲不吭地默默地等著被動挨打,這樣只會更助長對方的囂張氣勢。

第四招:教孩子遠離愛打人的熊孩子

在孩子身邊可能有那麼一兩個特別愛動手打人的熊孩子,在這種情況下,為了防止受到不必要的傷害,就只能教自己的孩子儘量遠遠地離開他們,不給對方製造動手的機會。

第五招:鼓勵孩子要大膽捍衛自己的正當權益

我們會發現,在學校最經常被「欺負」的孩子,一般都顯得比較懦弱,即使是面對自己的正當權益,也不敢理直氣壯地進行維護;同時,也不要過于謙讓,讓別的孩子誤以為自己軟弱可欺。「柿子專揀軟的捏」,時間長了,這種性格的孩子就很容易被熊孩子給盯上,諸如玩玩具、玩遊戲等合法權益常常受到熊孩子的侵犯,最後發展到人身權益都得不到保障。

應對措施就是要鼓勵孩子在合法權益面前,一開始就不能輕易讓步,大膽捍衛自己的正當權益,熊孩子看到這種情況,一般都會知難而退。

第六招:教孩子掌握正確的交往方式

讓孩子掌握正確的交往方式,提高社交能力,這樣孩子在社交中才會越來越有信心,交上越來越多的朋友,好朋友一多,愛動手打人的熊孩子在動手之前恐怕都要先掂量掂量一下。

第七招 經常鼓勵孩子進行體育鍛鍊,強壯自己的體格

孩子如果有強壯的體格,一方面不容易受到熊孩子的威脅,一方面在遇到對方動手打人時能更好地保護好自己。因此,家長經常鼓勵孩子進行體育鍛鍊、強壯體格,也不失為一種保護自己的好方法。

相關焦點

  • 不被欺負 教孩子正確保護自己
    那麼,作為那個總被欺負的小可憐,究竟應該怎麼保護自己呢?  ②教娃兒以牙還牙  有的家長則主張孩子鬥爭,先下手為強,先打出個威風再說,看似也是很有道理的。但是,這得寄希望於孩子發育得超常,否則,打人者,人恆打之,早晚會吃虧。這樣的教育引發的孩子問題,一是孩子太「面」,成了同齡小朋友的出氣筒;二是孩子太「熊」,整天稱王稱霸最後也沒了朋友。
  • 孩子遇到愛打人的小朋友,家長應該如何教育?
    今天我就和我的小寶貝遇到了一個愛打人的小哥哥,這個小哥哥看著和我兒子差不多大,兩個孩子一遇見就一見如故玩得非常投緣,可是玩得正開心,這個小朋友突然就朝我兒子的頭上打了一下,我心裡一驚但是也沒有說什麼想看孩子們怎麼處理。
  • 如何教孩子保護好自己
    但是通過這件事情,讓我知道,要教會孩子如何保護好自己,任重而道遠。還記得我們家老大剛上幼兒園小班那會,就被同班的小朋友給打了,幼兒園老師也看到了,也讓打人的小朋友道歉,並在家長群裡,並在家長群裡@雙方家長,並說明了情況,對方家長也很快道歉,並且在放學後讓孩子再次道歉,結果現在兩個孩子成了好朋友。如果你是教孩子打回去的,那會是怎樣的結果?
  • 寶寶愛「打人」怎麼辦?試試這些招
    現在的家庭當中,有不少年輕父母對自己的孩子特別寵愛,寶寶的性格變得十分任性,與其他小朋友玩的時候,還會出現打人的現象。因為擔心孩子長大後惹事生非,那麼,家長們這時就會非常著急,孩子愛打人怎麼辦呢?下面,我來教大家一些遇到孩子打人時如何去做,高情商的爸媽都用這三招。趕快學起來吧。
  • 孩子總愛亂打人,背後的真相是...
    ,小的時候還只是頑皮愛搞破壞,現在和比較老實的小夥伴交往的時候,就愛欺負別人,說了很多次也不聽。長此以往,孩子很容易被別的小朋友貼上「壞孩子」的標籤,可能會在集體中失去同伴,會對孩子的心理髮育產生負面的影響。那麼,家長們在遇到自己家不聽話的熊孩子的時候,究竟該怎麼教育TA呢?
  • 孩子愛打人,家長該如何引導?
    最近經常在新聞上看到各種「熊孩子」打人引發的家長鬥毆事件,從事件根源做分析,為什麼孩子會有這些攻擊行為呢?不是人性本善嗎?其實一兩歲孩子有攻擊性行為是孩子成長必經的一個過程,但這些終究是不好的行為,父母千萬不能掉以輕心,在必要時刻一定要對孩子的錯誤行為做正確的引導,而不是一句「他還是個孩子」就為寶寶找了「脫罪」的藉口。
  • 小孩愛打人,父母很頭大!三招教你引導
    當你發現孩子出現了這些看似攻擊性的動作時,大家知道為什麼會這樣嗎?知道如何引導更合適嗎?一、自我意識萌發2歲左右孩子開始萌發了自我意識,會以自我為中心,有強烈的物權意識--「我」的東西就不許別人碰,就要「保護」起來。
  • 愛打人的孩子,一般來自這兩種家庭,孩子愛打人,家長該怎麼辦?
    孩子無論是在幼兒園還是在小區裡玩耍,喜歡別人的玩具,別人不給,他就直接搶,搶不著的話,就開始動手打人、踢人或者推人,並且不分輕重。 對於這種行為有的家長不以為然,認為小孩子愛打人總比被挨打好的多,也有家長認為小孩子在幼兒園打打鬧鬧很正常,讓老師處理下就行,家長不用插手。
  • 愛打人的孩子,一般來自這兩種家庭,孩子愛打人,父母該怎麼辦?
    孩子無論是在幼兒園還是在小區裡玩耍,喜歡別人的玩具,別人不給,他就直接搶,搶不著的話,就開始動手打人、踢人或者推人,並且不分輕重。對於這種行為有的家長不以為然,認為小孩子愛打人總比被挨打好的多,也有家長認為小孩子在幼兒園打打鬧鬧很正常,讓老師處理下就行,家長不用插手。
  • 教會孩子如何保護自己
    當孩子跟你說,別人打了他時,你會怎麼教他?教他告訴老師?還是教他委曲求全?這位父親告訴我們:打回去,被欺負要有反擊。也許,你不認同他的觀點,也許,你有更好的辦法。但無論如何,我們都要教會孩子如何保護自己。「爸爸,今天,王小紅又打我了!」「啊,怎麼又打你了?!那她今天為什麼打你呢?」
  • 孩子愛打人、扔東西,熊孩子行為背後的秘密,你知道嗎?
    小哥哥的奶奶,馬上來阻止他的孫子,保護我的女兒,並不斷地對我道歉:「最近我家孩子老愛打人,經常教育也沒能糾正他,實在對不起。」隨後,奶奶還教我女兒學會保護自己,說:「可愛多,下次哥哥再打你,你記得還手打回去。」說的同時,奶奶做出了打哥哥的動作,演示給我女兒看。
  • 遇到熊孩子,對方家長說"孩子還小",你該如何有效教育熊孩子?
    現代生活中,熊孩子並不少見。而每一個熊孩子背後,都會有兩個&34;。因為熊孩子犯錯的時候,總少不了家長的縱容和寵溺。我們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那個人人避之不及的熊孩子,我們日常生活中也怕遇到熊孩子。我之前就遇到過一個&34;的熊孩子。貝貝是我大姑家的兒子,年紀雖然小但是脾氣卻很大。有一次過年回家鄉,貝貝一家到我家拜年。
  • 孩子總愛打人?把握孩子打人"敏感期",輕鬆整治孩子打人問題
    其實,很多孩子在長到兩歲左右都會出現打人的行為,可是,這個時期的孩子對於自己的錯誤表現沒有太多的認知,而且孩子總愛打人也有一定的原因,家長要仔細找到,再來正確應對。,他們認為棍棒底下才出孝子,其實這樣的方式往往給孩子做到了錯誤的示範,因此孩子們才會通過效仿家長的行為來出現打人的情況。
  • 當世界沒了熊孩子,還是件好事情嗎
    想放手讓孩子盡情玩耍,但又害怕被熊孩子欺負,使得自家孩子好不容易建立的安全感被扼殺。朵朵是個講道理、謙讓,從不出手打人的孩子,同時她也很慢熱,缺乏安全感,不善與人交流。如果經常遇到熊孩子,我擔心她會更加的膽怯,膽子變得更小。所以每次出行,我都開啟十二級戰鬥力隨時迎戰,不僅眼疾手快保持清醒,還健步如飛上前迎戰。
  • 孩子在學校愛打人怎麼辦?
    孩子愛打人,這也是一個家長很頭疼的問題。那有沒有什麼好的處理辦法呢?辦法永遠比問題多,但一定要先找準「病因」再「對症下藥」。(雖然我們大多中國人的習慣是要「魚」也就是直接的解決之道,而沒耐心和興趣去看「怎麼漁」,但我還是要在這裡再次強調此前一再強調的老觀點:任何問題都有不同的原因,不分析原因和針對不同的原因而直接的、放之四海而皆準的「一招鮮」的解決之道是沒有的。您如果連這點了解原因的耐心都沒有,那可以很武斷地說,您肯定就沒法教育好孩子,或許孩子喜歡打人、簡單粗暴沒耐心去講理的根源就在您這裡。)
  • 孩子被打或打人後,如何處理,拼的是雙方父母的智商和情商
    若寶寶總是「被揍」的那個,你如何教他保護自己,或者保護自己的「地盤」,而攻擊「入侵者」。是惹不起就躲,把愛打人的小朋友「拉黑」,不跟他一起玩了?還是鼓勵孩子打回去,讓別人知道他「不好欺負」?躲著打人的孩子,這是種消極逃避問題的心態,那很多孩子都看著很霸道,寶寶豈不是只能自己一個人默默在家裡玩了?教孩子打回去,以暴制暴,也並不妥當。
  • 怎樣才能教好家裡的熊孩子?一招教你從繪畫開發幼兒啟蒙
    對此,我頗有微詞,心態都沒放好,怎麼教育孩子呢?生活中有很多時候其實孩子並不是真的是熊孩子,不懂事。而是家長不好好教育,很小的事情對於家長來說,都不值一提,更別說要在生活中的點滴事情中去培養孩子的觀念。搶別人玩具,媽媽很多時候會誤以為是孩子之間的小打小鬧,是活潑健康的樣子,不應該對此多家斥責。「孩子年紀還小,不懂事,沒關係,孩子都這樣。」
  • 父母必看-孩子愛打人怎麼辦?
    在漫長的育兒過程中,孩子愛打人,會是我們家長逃不開的難題,尤其在孩子兩歲左右的時候。 朵朵媽:我女兒一歲五個月,特別愛打人,還愛搶別人東西,現在都不敢帶她到樓下小公園玩了,每次都把別的小孩打哭,又或搶別人的的玩具,我天天跟她說不要這樣,每次答應的好好的,哪知道轉眼又和別家孩子打起來了。各種辦法都想了還是沒用,不知道該怎樣教育,我天天為這事頭痛,覺得自已教育孩子好失敗。
  • 國慶假期熊娃上門應對指南:3招治理熊孩子,3招拒絕「借玩具」
    後來細聊之下大家才明白,經常來的這個親戚家裡有個熊孩子,每次來家裡做客都會跟自己的孩子發生爭執,這還不算啥,重點是每次臨走都得「借」走一兩個孩子的玩具。壓根也沒還,丸子媽挺鬱悶,一跟丈夫說丈夫就說她「小心眼,幾個玩具有啥的」,丸子媽自己也覺得玩具有啥,可丸子難受讓自己心疼啊。丸子媽也跟丸子說過幾次,想了一些辦法,可幾乎都不怎麼奏效,丸子一直學不會拒絕,教了幾次也不行,每次玩具被「借」走後,丸子都得鬱悶好幾天。
  • 孩子兩歲了,老是愛罵人、打人怎麼辦?
    最近東東不知道在哪裡學到的「傻X」等汙言穢語,甚至還動手打其它小朋友,真是愁壞媽媽了,明明家裡都是文明人,孩子為何這樣?氣得都不知道該如何教育。打人是一種攻擊性行為,往往是兩歲左右的兒童,特別是男孩的常見行為,也可以說是這個年齡段兒童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