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打人的孩子,一般來自這兩種家庭,孩子愛打人,父母該怎麼辦?

2020-12-24 禾禾是個小姑娘

文丨禾禾媽媽

各位父母是不是也存在這樣的困惑?

孩子無論是在幼兒園還是在小區裡玩耍,喜歡別人的玩具,別人不給,他就直接搶,搶不著的話,就開始動手打人、踢人或者推人,並且不分輕重。

對於這種行為有的家長不以為然,認為小孩子愛打人總比被挨打好的多,也有家長認為小孩子在幼兒園打打鬧鬧很正常,讓老師處理下就行,家長不用插手。

然而「孩子愛打人」並不像各位家長想的那麼簡單!

其實孩子愛打人問題是一種比較典型的攻擊性行為,心理學家韋斯特對這種行為進行了長達14年的追蹤研究,結果發現幼兒期的攻擊性行為跟成人期的犯罪行為有著密切的關係,而且幼兒攻擊性水平越高,犯罪的可能性就越高。

其實導致孩子形成愛打人行為的原因有很多,不過主要原因大概有以下三種:

1.家庭教育方式存在問題

有研究表明,孩子的攻擊性行為與家庭教育模式有關係,愛打人的孩子,一般來自這兩種家庭。

①絕對權威家庭:這類父母過於控制孩子的自主性,要求孩子絕對服從自己,當孩子打人後,這類父母的處理方式,往往是將孩子打一頓,這使得從父母的言行中學會了攻擊,並產生逆反心理。

②過度溺愛家庭:這類父母則與絕對權威家庭相反,他們一般不會在意孩子打人的行為,並且總是替孩子的打人行為找藉口,使得孩子誤認為自己的不良行為受到了鼓勵,導致孩子缺乏同理心,所以他們的某種需要一旦受到限制,就會大哭大鬧或者動手反抗來達到目的。

2.外界環境影響

模仿是人類的本能,尤其是對孩子而言,模仿是他們形成自己的價值觀、完善知識結構的必經過程。

隨著電子產品越來越普及,孩子用於看視頻的時間也逐漸增多,處於「模仿敏感期」的孩子認知能力低,無法判斷外界環境中暴力場面的好壞,使他們不知不覺中模仿學習了打人行為,此外,現實生活中成年人做了壞的演示或者壞的榜樣,也是孩子觀察模仿的來源。

3.生理因素影響

有些天生愛熱鬧、愛發脾氣的「難帶型」嬰兒,在長大後容易產生愛打人的行為;另外有些體格強壯的幼兒由於受荷爾蒙分泌影響,也容易產生攻擊性行為,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男孩總比女孩愛打人,但是生理因素是造成孩子打人行為的次要因素。

孩子愛打人不僅會對別人造成傷害,還會影響自身的健康成長,作為家長必須引起重視。

當兩個孩子打起來了,家長該怎麼辦?

有的家長一見到孩子之間吵架或者動手打架,便會立即介入替孩子處理他們之間的矛盾,其實這種做法並不利於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更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孩子之間的矛盾。

孩子在一起玩耍,發生吵鬧、打架的行為都是很正常的,當孩子間發生矛盾時,家長應該保持冷靜,不要急於介入,更不要代替孩子解決矛盾!

學齡前兒童邏輯思維還沒完全形成,對於他們來說,親身體驗帶來的結果,比家長抽象的說理更有效。

為孩子留出時間和空間,給孩子提供自己解決問題的機會,在這個過程中孩子不僅能學會傾聽,激發內在的「同理心」,還可以獲得極大的成就感和滿足感,同時這種親自參與解決問題的過程,又為孩子未來生活中處理類似問題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有利於孩子社交能力的提升。

當然不急於介入,並不等於不介入,如果在一定的時間內,孩子之間的矛盾並沒有自我消化、解決,這時家長就該適當的介入,不然孩子會誤認為自己的打人行為是受到默許的。

家長在介入時首先要保證公平公正、冷靜客觀的態度,其次弄清楚孩子之間產生矛盾的原因,最後對「打人者」和「被打者」要區別對待。

對於「打人者」:家長應該堅決地制止和糾正,要讓「打人者」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反思,認識到打人行為所造成的不良後果,讓他們知道只有與同伴建立良好的關係,才會被集體接納。

對於「被打者」:家長應引導孩子採取適度、合理的還擊策略,例如:當自己受到他人攻擊時,進行有效的回擊,不僅可以阻止攻擊者的侵犯,還可以自我保護不受傷害,幫助孩子樹立平等的人際交往觀。

如何徹底戒掉孩子「愛打人」的行為?

有研究者認為,孩子攻擊性行為的起因是挫折,也就是當孩子朝著特定的目標前進時,受到阻礙所產生的挫折感,這種挫折感反映到行為上就是對人、對物產生的攻擊性行為。所以想讓孩子徹底的戒掉打人的壞習慣,就要先幫孩子認識並克服這種挫折感。

1.提高孩子的認知能力

細心的父母會發現,當孩子遭遇他人不友好的行為時,如果聽到對方解釋說「我不是故意的」,則他們一般會選擇原諒對方,而當孩子認為玩伴是故意做出對自己不友好的行為時,他們更傾向於攻擊對方。也就是說,孩子對交往對象行為原因的認知,決定著他隨後的行為,因此提高孩子的認知能力對孩子打人行為的戒除有重要的作用。

皮亞傑曾說:孩子在7歲前是屬於感知運算期和前運算期,這個時候孩子們主要是靠與外界環境的互動、相互刺激去提升自己的認知力的,而思維力的發展又是以認知力的提升為前提的。

提升孩子認知能力的方式有很多種,例如:通過帶孩子走出家門,來開拓孩子的眼界,提升孩子的觀察力;對於內向不善交流的孩子,家長應該先教給孩子基本的交往技能 像合作、協商、分享、輪流等交往技能,提高孩子的語言交流能力、談話技巧,以此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培養孩子的同理心,讓孩子學會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問題,學會建立和維護秩序,幫助孩子得到社交的門票,從而被其他孩子所接受。

2.轉變家庭教育觀念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言行舉止都有父母的影子,好的家庭教育會給孩子帶來終生受益的影響。

有的孩子性格溫順,小朋友欺負他,他也不會還擊,父母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於是就在家裡教孩子「有人打你,你就打回去」之類的話,結果導致孩子認為打人是解決問題的一種方式,以後遇到問題也可以用打人解決。

不管孩子被打,還是打別人,家長都應該清楚地認識到打人這種行為不是解決問題的正確方式,當孩子出現言行問題時,家長首先應該反思自己平時的言行是否得當?其次父母應該從孩子的成長著眼,嘗試著和孩子講道理,並教他們如何與人正確的溝通和交往,而不是睚眥必報、斤斤計較,甚至放縱孩子恃強凌弱。

3.限制外界環境影響

不可否認,視頻節目可以讓孩子學到很多東西,但是孩子天生愛模仿,所以給孩子看一些優質節目,孩子則模仿其中的優質內容,反之則亦然,所以家長應該對孩子可能接觸到的外界環境,尤其是手機、網絡視頻進行篩選和控制,儘可能強化正面影響,減少負面影響。

大家好,我是禾禾媽媽,經驗豐富的育兒達人,多平臺原創作者,分享專業的孕育知識!歡迎大家關注我,留言諮詢或討論。圖文源於網絡,如侵請聯繫刪除,本文系原創,抄襲必究!

相關焦點

  • 愛打人的孩子,一般來自這兩種家庭,孩子愛打人,家長該怎麼辦?
    1.家庭教育方式存在問題 有研究表明,孩子的攻擊性行為與家庭教育模式有關係,愛打人的孩子,一般來自這兩種家庭。 絕對權威家庭:這類父母過於控制孩子的自主性,要求孩子絕對服從自己,當孩子打人後,這類父母的處理方式,往往是將孩子打一頓,這使得從父母的言行中學會了攻擊,並產生逆反心理。
  • 父母必看-孩子愛打人怎麼辦?
    在漫長的育兒過程中,孩子愛打人,會是我們家長逃不開的難題,尤其在孩子兩歲左右的時候。 朵朵媽:我女兒一歲五個月,特別愛打人,還愛搶別人東西,現在都不敢帶她到樓下小公園玩了,每次都把別的小孩打哭,又或搶別人的的玩具,我天天跟她說不要這樣,每次答應的好好的,哪知道轉眼又和別家孩子打起來了。各種辦法都想了還是沒用,不知道該怎樣教育,我天天為這事頭痛,覺得自已教育孩子好失敗。
  • 孩子愛打人,家長怎麼辦?
    孩子出現這種情況,不僅父母十分擔心,也會給同一幼兒園其他小朋友和老師造成很大困擾,最後嚴重的甚至會被幼兒園勸退。那麼當孩子出現類似情況,家長要如何處理?@可心我家孩子最近經常出現愛打人,抓人的毛病,誰抱他都免不了挨打。別看孩子小,力氣可不小,我這臉上有好幾道都是他撓的。舊傷還沒好又添了新傷,這脾氣這麼大!肯定是隨他爸了。
  • 孩子在學校愛打人怎麼辦?
    孩子愛打人,這也是一個家長很頭疼的問題。那有沒有什麼好的處理辦法呢?辦法永遠比問題多,但一定要先找準「病因」再「對症下藥」。要談處理辦法,首先有必要大致按年齡段分一下類,我們不妨把這個問題分解為「5歲以下的孩子喜歡打人」和「5歲以上的孩子愛打人」怎麼辦兩個問題。為什麼要這麼區分呢?
  • 孩子兩歲了,老是愛罵人、打人怎麼辦?
    最近東東不知道在哪裡學到的「傻X」等汙言穢語,甚至還動手打其它小朋友,真是愁壞媽媽了,明明家裡都是文明人,孩子為何這樣?氣得都不知道該如何教育。打人是一種攻擊性行為,往往是兩歲左右的兒童,特別是男孩的常見行為,也可以說是這個年齡段兒童的特點。
  • 孩子總愛打人?把握孩子打人"敏感期",輕鬆整治孩子打人問題
    其實,很多孩子在長到兩歲左右都會出現打人的行為,可是,這個時期的孩子對於自己的錯誤表現沒有太多的認知,而且孩子總愛打人也有一定的原因,家長要仔細找到,再來正確應對。雖然在父母看來,這只是一個簡單的遊戲,但在孩子的心裏面則暗示打這種行為是正確的。因此孩子在長到兩歲左右才會把打人的動作表現的淋漓盡致,所以教育孩子的方式要得當,而防止孩子暴力也要從源頭做起。
  • 孩子愛打人怎麼辦?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要明確一個前提:孩子的行為決定他的習慣, 習慣決定他的性格,性格決定他的命運。 不要忽視孩子的行為,一個小小的行為徵兆可能伏線千裡之外,對他的人生產生深遠影響。打人這種行為更是不能忽視。
  • 你家孩子愛打人,高情商父母的這一招更管用
    ,父母嚴厲的懲罰,或者淡然等待孩子的自我成長都是一種「隱性傷害」。雖然說這是正常的現象,但是「打人」的行為終究是不好的,這確實也是值得我們嚴肅對待的一件事情。低齡孩子喜歡打人,其實這也是他成長過程中的正常現象,當然,不同的年齡段,孩子打人的動機也是不一樣的。
  • 孩子愛打人,家長該如何引導?
    最近經常在新聞上看到各種「熊孩子」打人引發的家長鬥毆事件,從事件根源做分析,為什麼孩子會有這些攻擊行為呢?不是人性本善嗎?其實一兩歲孩子有攻擊性行為是孩子成長必經的一個過程,但這些終究是不好的行為,父母千萬不能掉以輕心,在必要時刻一定要對孩子的錯誤行為做正確的引導,而不是一句「他還是個孩子」就為寶寶找了「脫罪」的藉口。
  • 年幼的孩子愛打人?家長怎麼幫孩子度過「打人敏感期」?
    在兩三歲的時候喜歡胡亂打人,家人也經常摸不透,孩子有時還樂在其中。如果你聽過之前檸檬關於孩子打人的分享,就會知道,這其實是孩子正處於一個「打人的敏感期」。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對溝通、交往都不大熟悉,打人就會成為他的一個表達方式,家長可以不必過於擔心,但如果孩子過了這個階段以後還經常打人的,就需要特別關注,並及時介入教育了。
  • 寶寶愛「打人」怎麼辦?試試這些招
    現在的家庭當中,有不少年輕父母對自己的孩子特別寵愛,寶寶的性格變得十分任性,與其他小朋友玩的時候,還會出現打人的現象。因為擔心孩子長大後惹事生非,那麼,家長們這時就會非常著急,孩子愛打人怎麼辦呢?下面,我來教大家一些遇到孩子打人時如何去做,高情商的爸媽都用這三招。趕快學起來吧。
  • 孩子愛打人怎麼辦?你的做法影響他一生
    我們做父母的對於孩子打架千萬不能因為心急處理,讓孩子傷心,錯失了最佳的教育時機。這時候就需要父母等大人的正確引導,讓孩子學會如何正確地表達自己的情緒。 這就是在培養孩子的共情能力,讓他認識到打人是錯誤的,從而知道怎麼解決這個問題。
  • 孩子總愛亂打人,背後的真相是...
    ,小的時候還只是頑皮愛搞破壞,現在和比較老實的小夥伴交往的時候,就愛欺負別人,說了很多次也不聽。孩子有時候亂打人,可能只是因為想引起父母的關注。如果是這樣,那麼就說明家長對孩子的關愛不夠,讓孩子覺得父母不愛自己了。這個時候父母就應該多關心自己的孩子,給予TA更多的關愛。
  • 尷尬 | 我家孩子喜歡打人,該怎麼辦?
    最近我們一直在講「孩子被欺負怎麼辦」的話題,突然,有個媽媽說:「哎,我家娃就是打人的那一個。該怎麼辦啊?」突然,空氣沉默了。從學術上來說,不太好的家庭教育模式主要分為「絕對權威」、「過度溺愛」和「過分放任」三種。這三類家庭,都會有對孩子不適合的限制。這些,都是造成孩子攻擊行為的重要原因。
  • 孩子打人怎麼辦?培養有自控力的寶寶,聰明的父母這樣做
    這個孩子小小年紀咋就知道打人呢!這孩子也太不懂事了吧!這孩子咋那麼沒有素質!對於喜歡打人的寶寶總是讓周圍的鄰居、親戚朋友感到莫名的氣憤,然而家長有個愛打人的寶寶也時常感到非常的無奈。、有的時候還會把爸爸的文件撕得亂七八糟,孩子甚至在公園和其他的小朋友玩耍的時候一生氣就將其他的朋友大哭或者是推倒地上,這個孩子的家長也非常的苦惱,每一個寶寶有自己情緒表達的方式,寶寶喜歡打人的方式雖不是故意的,但是並不能很好地解決問題,還傷害了其他人心,甚至還會鬧出一些小矛盾,導致其他的小朋友疏遠自己的寶寶,這是家長最不想看到的,一般來說,面對愛打人的寶寶,聰明的家長都會這樣做,還在苦惱不知道該怎麼辦的家長不妨試試看
  • 寶寶愛打人怎麼辦?找到打人的原因最重要
    寶寶的任何行為都有原因,打人也是,如果每次寶寶打完人,父母都只是說:你怎麼打人呢?不可以打人。這樣是沒有用的,我們只有找到寶寶打人的原因,才能幫助寶寶改掉打人的壞習慣。為了讓寶寶語言發展不滯後,那麼我就要多跟寶寶交流,寶寶還不會說話的時候父母也要多告訴他,這是什麼,這是做什麼用的,那位姐姐在幹什麼……等孩子開始學說話時,要引導孩子說,千萬別著急替寶寶表達,比如說寶寶指著蘋果,父母就很懂他一樣,你想要吃蘋果對不對,你想要喝水對不對,這樣寶寶就會覺得即使我不學說話爸爸媽媽也知道我想什麼。
  • 你家孩子愛打人嗎?
    今晚,我很嚴肅的跟哥哥聊了一下他這個動手打人的問題。哥哥五歲,弟弟三歲,平時他們是不會主動的去打人,除非是人家搶他們的玩具或者毀壞他們的東西。平時一般在家,哥哥更多的時候是一個暖男的角色,會幫弟弟找衣服,穿衣服,帶弟弟刷牙,甚至有時候會哄弟弟吃飯。
  • 孩子愛打人?家長這樣做比打罵更管用
    孩子到了某個年紀,出現這樣的反應是正常的,這時候的 「打人」,是孩子的身體語言,是孩子在用手探索世界。雖然是正常現象,但「打人」終歸不是良好行為,這確實是值得我們嚴肅對待的一件事。有的家長起初不當回事,等孩子越打越順手,才發現孩子已經變成小「暴力」了。
  • 直播探討:8歲孩子不愛學習、3歲孩子打人摔東西、15歲男孩戀愛等
    朱春峰老師指出:在日常生活中,孩子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一般都是父母問題的投射。父母先做個反思,覺察自己:是不是對孩子做到微笑平和?因為孩子通過模仿來學習。孩子學習是全息吸收的。父母要做好積極正向的引導,做到言傳身教,垂身示範。父母不知道如何做到的話,就要通過學習科學的、落地實操的家庭教育來實現了。
  • 孩子愛打人怎麼矯正?要從原因出發,針對性解決打人問題
    導讀:孩子愛打人怎麼矯正?要從原因出發,針對性解決打人問題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愛打人怎麼矯正?要從原因出發,針對性解決打人問題!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