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農曆四月出生的人可以過兩個生日了,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今年有兩個農曆四月,即閏四月。
什麼是閏四月?多少年才有一次?
秦代以前,我國把閏月放在一年的末尾,叫做「十三月」;漢初時期,把閏月放在九月之後,叫「後九月」;此後又規定「不包含中氣的月份作為前一個月的閏月」,且這個規定一直延用到現在。那麼,閏四日就是在農曆四月過後接下來一個月是閏月,屬於常見閏月。
它出現的年份,並不均等,一般相隔8年或11年出現一次,最長相隔38年之久出現一次。
比如從2000年到2100年間,出現的年份為: 2001, 2012, 2020, 2058,2069, 2077, 2088, 2096。
2020年因為農曆「五月」沒有中氣,所以便不是五月,而是農曆的閏四月。2020年閏四月的公曆時間為:2020年05月23日-2020年06月20日。
中氣是什麼意思呢?
中氣其實就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氣。「節氣」裡面包括兩個概念,就是同時包含了「節」和「氣」,再細分,就是十二個節、十二個氣,二者合起來就稱為二十四個節氣。比如說立春、驚蟄、清明這些傳統是節,而雨水、穀雨這些則稱之為氣。
從農曆紀年開始及二十四節氣之間的規律來說,十五天便是一節或一氣,所以,一個農曆月份裡面,通常是包含著一個節和一個氣的。但在閏月裡面,巧的是,裡面只有一個節,而沒有氣的。所以說,在缺少了中氣的這個月稱為前一個月的閏月。
閏月的出現,在民間有什麼講究?
閏月作為我國從古至今傳下來的農曆紀年法,自然也有它的民間風俗和講究。
1、據中國民間傳說:民間有閏月鬼門不開的說法,所以閏月最好不要遷墳。
2、有的地區,如福建閏月有「六親飯」,就是每逢閏年閏月,父母、兄弟便把已岀嫁的女兒、姐妹請回家中相聚就餐,一家團聚,預示合美。
3、民間有「閏月鞋,閏月穿,閏月老人活千年」的說法:閏月鞋,是中國地區的傳統民間習俗,逢農曆閏年閏月,孩子要給父母買雙鞋,表達自己的感恩和孝順之心,以求父母身體健康、平安的寓意;有的地區是逢閏月年,己出嫁的女兒要給母親買雙鞋。也是弘揚中國傳統孝道精神。
4、娘家送女兒雨傘,有保護孩子,祝福孩子的意思。
5、在部分地區有閏年祭土地公的做法,不需要請師傅,但是需要集齊當地老中孫三代,做「主機與副機」,這是一種卜算儀式,算出土地公的指示,祈求平安順利。
6、「閏四月,吃樹葉」:在我國以種糧為主的古代,在莊稼減產的情況下,農民不得不以「吃樹葉」來維持生活,也是古代普通勞動人民生活的真實寫照,同時「閏四月,吃樹葉」這句俗語也告訴今天我們,請珍惜手中的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