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物理創新課堂|第15期:汽化和液化

2020-10-20 NOBOOK虛擬實驗

教學目標

(一) 知識與技能

1.知道什麼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過程。

2.了解沸騰現象,知道什麼是沸點。

3.知道蒸發可以致冷。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通過探究實驗,培養學生觀察實驗能力、分析概括和表達能力。

2、難點:指導學生通過對實驗的觀察、分析概括和表述,總結出沸騰的特點,並對生活中蒸發現象的觀察、分析得出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

(三)教學用具

塑膠袋、酒精、鐵架臺、溫度計、燒杯、石棉網、酒精燈、硬紙板、NB物理實驗系統。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在透明塑膠袋中滴入幾滴酒精,排盡空氣後把口紮緊,放入80 ℃以上的熱水中。

提出問題:

你看到什麼現象?從熱水中拿出塑膠袋,過一會兒又有什麼變化?怎麼解釋這些變化?想提出什麼疑問?你的想法是什麼?

學生討論交流:

「酒精到哪裡去了?」「為什麼塑膠袋會鼓起來?」「酒精為什麼會失而復得?」

學生交流:

塑膠袋中的液態酒精受熱後變成了氣態酒精,降溫後氣態酒精又變成了液態酒精。

歸納總結:

物質的液態和氣態可以相互轉化。

物質從液態變成氣態的過程叫做汽化。

物質從氣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做液化。

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現象和這個類似?我們這節課就來研究物體的液化和汽化現象。

(二)新課教學

探究點一 沸騰

創設情景:

燒開水時如果不斷加熱會發現壺裡的水會沸騰。

你在家燒過開水嗎?水燒開時你發現了什麼呢?對於沸騰現象,你了解哪些?你能描述一下沸騰現象嗎?

歸納小結:

物理學中把液態內部和表面同時發生的劇烈汽化現象稱為沸騰。

實驗探究:

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

進一步提出問題:水在沸騰時有什麼特徵?水沸騰後如果繼續加熱,是不是溫度會越來越高?水的內部又是怎樣的呢?氣泡的生成和變化情況怎麼樣?

猜想和假設:

讓同學們相互討論、思考和猜想,教師將學生提出的問題和猜想列在黑板上,並進行歸類。如:水沸騰時溫度會上升,停止加熱水不會沸騰……

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

讓學生根據需要確定器材:鐵架臺、酒精燈、火柴、石棉網、燒杯、中心有孔的紙板、溫度計、水、表。

進行實驗與收集數據:

利用NB物理實驗組裝器材,講解注意事項,如組裝器材、觀察氣泡的變化情況、溫度的變化,溫度計的使用方法、酒精燈的正確操作。

學生進行實驗,將觀察到的數據和現象記錄在下表中。

實驗記錄表格如圖:

分析數據、得出結論:

(1)繪製「溫度—時間」圖象。

實驗結束後,根據記錄的數據,在課本「水沸騰時的溫度—時間圖象」中標出相應的坐標點,用平滑的曲線把這些點連接起來。

(2)利用多媒體展示學生繪製的水沸騰的「溫度—時間」圖象。

交流評估:

小組的同學在實驗時,得出水的沸點不是100 ℃,這時教師要肯定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給予鼓勵。同時還要幫助學生找出原因,可能是實驗使用的溫度計存在質量問題,也可能是本地的氣壓不是一標準大氣壓。

再次利用NB物理實驗進行實驗操作,展現細節,引領同學討論下面問題。

①水沸騰時,你從水中和水面各看到什麼現象?水中氣泡內的氣體是從哪兒來的?

②水沸騰時,繼續加熱,水的溫度變化嗎?

③曲線上的哪一段表示水沸騰前的過程?水的溫度怎樣變化?

曲線上的哪一段對應水的沸騰過程?水的溫度怎樣變化?

④根據觀察的現象,結合圖象分析液體沸騰有什麼特點?

歸納總結:

(1)沸騰是在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進行的劇烈的汽化現象。沸騰時,繼續加熱,液體的溫度保持不變。

(2)沸點的概念:液體沸騰時的溫度稱作沸點。

學生活動:觀察「幾種液體的沸點」表,練習查表:

①酒精的沸點是多少?能否用酒精溫度計測量開水的溫度?

②你實驗所用的溫度計裡的工作物質是什麼?為什麼要用這種溫度計?

③液態氫的沸點是-253 ℃,表示什麼含義?常溫下的氫是什麼狀態?

探究點二 蒸發

情景創設:

(1)盛夏酷暑,奇熱難熬,防暑降溫,全靠風扇。思考問題:人吹電風扇時,為何會感到涼快?

(2)醫生常將中暑患者扶到通風的地方,並在病人身上擦酒精,這樣能使病人的體溫很快下降,這一過程包含的物理原理是什麼?

答案:

(1)人吹風扇時,加快了身上汗液的蒸發,而蒸發要吸熱,所以降低了人體的溫度,人會感到涼快。

(2)這樣做可以提高糧食中水分的溫度,加快表面空氣流動速度,增大了表面積,從而加快了糧食中的水分蒸發,使糧食幹得更快。(3)通風處能加快酒精的蒸發,酒精蒸發時吸熱,使病人的體溫降低。

歸納小結:

蒸發是液體在任何溫度下都能發生的汽化現象,蒸發只在液體表面發生。

小實驗:

(1)酒精擦在手背上有什麼樣的感覺?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覺?

現象:擦酒精的皮膚有涼的感覺,吹一口氣,感覺更涼。

這說明什麼呢?

說明:酒精蒸發時要從人的皮膚上吸收熱量,使皮膚感到涼;吹氣時,酒精蒸發加快,吸收熱量更多,皮膚感覺更涼。

(2)取兩支溫度計,先觀察它們的示數。然後在其中一支溫度計的玻璃泡上用浸了酒精的棉花抹溼,再觀察兩支溫度計的示數變化情況。

現象:用浸了酒精的棉花抹溼過的溫度計示數下降,溫度降低。

這說明什麼呢?

說明:酒精蒸發時要從溫度計的玻璃泡上吸收熱量,使溫度計示數下降。

實驗表明:

液體蒸發時,從周圍吸熱,溫度下降。所以液體蒸發有製冷作用。

拓展探究:

怎樣使溼衣服幹得更快一些?

學生討論交流:

對比以下三幅圖,你發現了什麼?

歸納總結:

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

第一幅圖:液體的溫度越高,蒸發得越快。

第二幅圖:液體的表面積越大,蒸發得越快。

第三幅圖:液體的表面上的空氣流動得越快,蒸發得越快。

學生討論交流教材圖3.3-5事例:

(1)遊泳後剛從水中上岸會感到冷,如果有風,甚至會冷得打顫,是因為水蒸髮帶走了許多熱量。

(2)沒有汗腺的狗酷暑時不能靠身體出汗來散熱,只得伸長舌頭,大口大口喘氣,靠加快呼吸,增加蒸發量來散熱。

學生交流討論:比較蒸發和沸騰兩種現象,找出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探究點三 液化

情景創設:

(1)人被100 ℃的水蒸氣燙傷要比100 ℃的開水燙傷厲害,為什麼?

(2)冬天手冷時,用嘴向手上「哈氣」(緩慢吹氣),手會感到暖和。若用勁兒向手上吹氣,手不但不會暖和,反而覺得更冷。都是從嘴裡出來的「氣」,為什麼會有不同的感覺呢?

(3)火箭發射時,為了保護髮射底架,需在發射塔底部修一個大大的水池,為什麼?白色氣團是什麼?

(4)冬天,戴眼鏡的人從外面進到屋裡來,眼鏡上立刻會有一層小水珠。這些小水珠是怎樣產生的?

進一步提出問題:

這些現象包含了什麼物理知識?如何去解釋呢?

結論:

(1)將物質從氣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液化。

(2)水蒸氣遇冷,降低到一定的溫度時,就會液化。

提出問題:

我們把熱的水蒸氣放入冷的環境中使它液化的方法稱為冷卻法。那麼除此之外還有沒有別的辦法可以使氣體液化呢?

想一想:

家中使用的液化石油氣是通過什麼方法將石油氣變成液體裝在鋼瓶裡的呢?

通過壓縮氣體的方法使氣體液化,這種使氣體液化的方法稱為加壓法。這種方法使氣體的貯存和運輸變得更方便。生活、生產中常用此方法使氣體液化。(如石油液化氣、打火機中的液化氣、液態氫等。)


板書設計

一、汽化:物質從液態變為氣態的過程。

1.沸騰:(1)是劇烈的汽化現象

(2)在液體的內部和表面同時發生

(3)沸騰過程要吸熱,溫度保持不變

沸騰必須具備兩個條件:(1)溫度達到沸點;(2)繼續吸熱

2.蒸發:在液體的表面進行的汽化現象

特點:(1)液體在任何溫度下都能發生(2)只在液體表面發生(3)緩慢的汽化現象(4)要從周圍吸收熱量,製冷性

二、液化:物質從氣態變為液態的過程,是汽化的逆過程。

氣體液化的兩種方式:(1)降低溫度;(2)壓縮體積


教學反思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教師善於啟發學生,發揚民主,鼓勵並尊重每一位學生發表的個人見解,重視培養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創新意識。

利用多媒體及NB物理實驗軟體,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實驗,熟悉實驗步驟,提升實驗效率。在整堂課中師生情感交流充分,信息反饋及時,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得到充分的調動。這堂課的學生實驗器材均來源於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取材方便。實驗設計有理有節,使整堂課在學生主動思考、討論和實驗探究中進行。

相關焦點

  • NB物理創新課堂|第15期:汽化和液化
    教學目標(一) 知識與技能1.知道什麼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過程。2.了解沸騰現象,知道什麼是沸點。3.知道蒸發可以。歸納總結:物質的液態和氣態可以相互轉化。物質從液態變成氣態的過程叫做汽化。物質從氣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做液化。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現象和這個類似?
  • 中考物理知識點:汽化和液化
    中考物理知識點:汽化和液化   1、汽化:物質由液態變成氣態的過程。汽化有兩種方式:蒸發和沸騰   2、蒸發是只在液體表面發生的一種緩慢的汽化現象。蒸發在任何溫度下都可以發生。   3、影響蒸發的因素:液體的溫度、液體的表面積、液面的空氣流通速度。
  • 2019中考物理汽化和液化
    · 初中物理 汽化和液化 知識點 1、物質從液態變為氣態叫汽化;物質從氣態變為液態叫液化; 2、汽化和液化是互為可逆的過程,汽化要吸熱、液化要放熱; 3、汽化可分為沸騰和蒸發; (1)蒸發:在任何溫度下都能發生,且只在液體表面發生的緩慢的汽化現象; 註:蒸發的快慢與(A)液體溫度有關:溫度越高蒸發越快
  • 初中物理——3.3汽化和液化
    汽化和液化現象是我們生活中經常看到的現象,學習本節內容後,我們就可以更深刻的理解這種現象,應用汽化和液化過程種的規律,更好的服務於我們的生活。4、知道蒸發和沸騰是汽化的兩種方式,汽化時物質要吸熱。5、會畫液體沸騰圖像。
  • 中考物理知識點:液化和汽化在生活中的現象
    中考物理知識點:液化和汽化在生活中的現象   知識點:水蒸氣遇冷液化,液態水吸熱發生汽化。   戴眼鏡的人在北方的冬天,從室外進入有暖氣房間,往往鏡面會變得模糊不清,過了一會兒,鏡面又變得清晰起來。鏡面上發生的物態變化情況是()   A。
  • 2020年中考物理知識點之汽化和液化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年中考物理知識點之汽化和液化,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汽化和液化:   ① 汽化:   定義:物質從液態變為氣態叫汽化。   定義:液體在任何溫度下都能發生的,並且只在液體表面發生的汽化現象 叫蒸發。
  • 物理中的「液化現象和汽化現象」是什麼?
    注釋:(1)物質由氣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液化,即液化現象,是放熱過程。如:空中的雲,空中的雨,空中的霧,葉上的露珠等。寒冷冬天,臉上的眼鏡,靠眼一面玻璃上的細水流。炎熱夏天,開著空調的房間窗玻璃外面的水珠。寒冷冬天,開著空調的房間窗玻璃裡面的水珠等。它們都是液化現象。記住:液化的水珠總是在溫度較高的一側。
  • 物理期末複習難點:汽化和液化,考過的同學都說做到了原題!
    今天小墨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篇有關初二物理知識點汽化和液化知識點總結歸納的相關內容,以供需要的學生去學習了解,希望這份知識點講解,可以給你帶來幫助。今天分享的內容是企劃和液化相關的內容,要了解汽化和液化,首先得先了解它們的概念、含義、轉化過程等,只有詳細了解了才能在做題的時候保證不出錯。汽化是物質從液態變為氣態;液化是物質從氣態變為液態。汽化和液化是互為可逆的過程,汽化要吸熱、液化要放熱。這樣解釋起來可能比較難以理解,但是只要加上例子舉例就會很容易理解了。
  • 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冊知識點精講與練習:汽化和液化
    知識點一:汽化和液化1.物質從液態變為氣態叫汽化,從氣態變為液態叫液化,液化是氣化的逆過程。2.汽化是吸熱過程,液化是放熱過程。知識點四:液化的方式1.所有氣體溫度度降到一定程度都可以液化,壓縮體積也可以使氣體液化,氣體液化後體積變小,便於儲存和運輸。降低溫度和壓縮體積都可以使氣體液化。2.「白氣」不是氣體而是液體小水珠,是水蒸汽遇冷液化產生的。
  • 物理|汽化液化(二)
    複習完畢後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另一種汽化的方式沸騰~用燒水壺燒水大家一定都見過但是用紙做的鍋燒水大家見過嗎?下面就和科學豪一起來見識一下吧歡迎大家在家裡也自己試試鍋燒水哦那麼想要知道紙鍋燒水的奧秘嗎?(公眾號後臺回復 「汽化液化2」 可以得到答案哦)2、動手作業(選做):在家長監護下完成紙鍋燒水實驗(實驗支持創新改進),並且拍視頻進行介紹,歡迎將視頻發送給你的老師。我們會選取優秀的實驗,進行展示的哦~~~4. 在室溫為25℃的教室內,小亮給溫度計的玻璃泡上塗抹少量與室溫相同的酒精,觀察溫度計的示數變化。
  • 八年級上冊物理:第三章第3節《汽化和液化》的一點建議
    在八年級上冊物理第三章第3節《汽化和液化》中,關於《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的安排是非常簡潔的,只側重於實驗過程和實驗數據的處理。
  • 【寒假作業】八年級物理(人教版)練習6練習6 汽化和液化 升華和凝華(含解析)
    練習6汽化和液化  升華和凝華
  • 初二物理第三章物態變化之熔化,凝固,液化,汽化
    ,對於同一物質熔點和凝固點相同。晶體和非晶體熔化時的比較(六)汽化:物質從液態變成氣態的過程(吸熱的過程)比如:水變成水蒸氣液化:物質從氣態變成液態的過程(放熱的過程)比如:水蒸氣變成水注意:汽化的兩種方法:蒸發(蒸發只發生在液體的表面,緩慢的,任何時刻都可以進行的汽化現象)
  • NB物理創新課堂|第17期:平面鏡成像
    (三)教學用具鏡子、投影片、凹面鏡、凸面鏡、雷射演示器、玻璃板、相同的蠟燭兩支、火柴、夾子兩個、白紙、圖釘、平面鏡、NB物理實驗。目的:(1)研究物體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和物體有什麼關係。(2)研究像到鏡面的距離與物體到鏡面的距離有什麼關係。做法:邊用NB物理實驗演示邊講解。
  • NB物理創新課堂|第13期:聲音的特性
    (二)新課教學探究點一 音調和頻率的關係【實驗活動】把鋼尺緊壓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邊,撥動鋼尺,聽它振動發出的聲音。如果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短一些, 觀察鋼尺振動發聲時振動得快慢及聲音的特點?如果使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較長一些,再次撥動,比較兩種情況下鋼尺振動的快慢和發出的音調。
  • NB化學創新課堂|第15期:炔烴
    知識與技能(1)從官能團和化學鍵的視角分析和認識乙炔的結構和性質;(2)通過分析乙炔的化學鍵和結構,能說出碳碳三鍵和碳碳雙鍵成鍵方式的異同。2. 過程與方法培養運用觀察實驗的手段獲取信息、並將信息進行加工處理的能力。3.
  • NB物理創新課堂|第18期:電功率及其計算
    利用NB物理實驗演示不同燈泡工作時鋁盤轉動情況。為了描述用電器消耗電能時的這種差別,我們引入一個新的物理量——電功率。分別拿一隻25W和一隻100W的燈泡,接在電路中,比較電能表鋁盤轉動的快慢。學生觀察並比較兩次電能表鋁盤轉動快慢情況。
  • 風採課堂,教學相長——廣漢市物理教研活動在我校舉行
    12月2日上午,廣漢市初中物理教研活動在我校錄播教室舉行。市物理教研員鍾世光主持了此次活動,參加活動的人員為全市初中物理教師,我校領導和部分教師也到場觀摩。課堂觀摩 我校兩位物理老師進行了課堂展示。王春豔老師帶來了《物態變化與溫度》一課,王老師在深刻理解核心素養培養目標的基礎上,運用實驗,設計巧妙,讓學生在觀察雲和雨的過程中體會物態之間的變化。王老師對課堂的掌控能力以及實驗方案的創新讓我們眼前一亮。
  • 「VR雲上課堂」在線營業,物理原來可以這麼好玩!
    通過移動雲VR雲上課堂,你不僅能跟隨阿基米德一起去測量皇冠黃金,零距離感受阿基米德原理的全過程;還能身臨水壺,全景模擬熱分子傳遞過程,更加直觀地了解熱傳遞的原理和本質。在各種災害中,火災是最經常、最普遍地威脅公眾安全和社會發展的主要災害之一。生活中,我們隨時都有可能遭遇火災,通過VR鏡頭,你可以360度實景模擬,既能身臨其境了解物理原理,更能夠教你學會火災逃生技巧。
  • NB物理創新課堂|第16期:串、並聯電路中電壓的規律
    (五)教學用具NB物理實驗軟體、多媒體投影、電源、開關、小燈泡、電壓表、導線若干。4.進行實驗通過NB物理實驗按照設計電路進行操作演示,重點提示儀器使用的規範性。(要有實驗記錄)4.進行實驗教師通過NB物理實驗演示操作重點,學生分組實驗,教師巡視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