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物理創新課堂|第13期:聲音的特性

2020-09-15 NOBOOK虛擬實驗

教學目標

(一) 知識與技能

1、了解聲音的特性;

2、知道樂音的音調跟發聲體的振動頻率有關,響度跟發聲體的振幅有關;

3、不同發聲體發出樂音的音色不同。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音調、響度、音色的概念及其相關因素。

2、難點:探究決定音調、響度的因素。

(三)教學用具

鋼尺、音叉、桌球(系有細繩)、鐵支架、NB物理實驗軟體、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使用多媒體播放生活中的聲音片段。生活中我們接觸到各種各樣的聲音並且我們已經知道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發出的。有的聲音聽起來音調高,有的聲音聽起來音調低,有的聲音比較大,有的聲音比較小。聲音為什麼會有這些不同呢?讓我們一起來探究一下。

(二)新課教學

探究點一 音調和頻率的關係

【實驗活動】把鋼尺緊壓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邊,撥動鋼尺,聽它振動發出的聲音。如果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短一些, 觀察鋼尺振動發聲時振動得快慢及聲音的特點?如果使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較長一些,再次撥動,比較兩種情況下鋼尺振動的快慢和發出的音調。

讓同學們先自己實驗操作,得到初步結論,然後使用NB物理實驗演示,一起歸納。

結論:當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較短時,鋼尺振動得較快,音調高;當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較長時,鋼尺振動得慢,音調低。

物理學中用每秒振動的次數也就是頻率來描述物體振動的快慢。

頻率決定聲音的音調,頻率高則音調高,頻率低則音調低。

頻率的單位是赫茲(Hz)。

【觀察活動】使用NB物理實驗,觀察不同頻率的音叉振動時波形有什麼不同。

通過觀察可以發現,音調高的波形更密集一些,聲音的頻率較高;低音調的波形比較稀疏,聲音的頻率較低。

【閱讀活動】學生閱讀教材內容,並分組討論下列問題。

(1)大多數人能夠聽到的頻率範圍是什麼?

(2)什麼叫超聲波?什麼叫次聲波?

(3)生活中你對超聲波、次聲波了解多少?能說出它們的一些用處嗎?

總結:大多數人能夠聽到的頻率範圍從20 Hz到20000 Hz。其中20Hz是人類聽覺的下限,20000 Hz是人類聽覺的上限。

討論:振動會發出聲音,為什麼我們聽不到蝴蝶翅膀振動發出的聲音,卻能聽到討厭的蚊子聲?請同學們分組討論。

蝴蝶的翅膀一秒鐘振動不超過10次,蚊子的翅膀一秒鐘振動500~600次,由於蝴蝶的翅膀振動的頻率低於人耳能夠聽到的頻率範圍,當然人耳聽不到蝴蝶翅膀振動發出的聲音。而蚊子翅膀的振動頻率在人耳的聽頻範圍內,人耳就能聽到蚊子翅膀振動發出的聲音。

頻率高於20000Hz的聲音叫做超聲波。頻率低於20 Hz的聲音叫做次聲波。

探究點二 振幅與響度

問:輕敲和重敲同一個音叉(即頻率相同的音叉),音叉發聲的波形有什麼不同?

輕敲音叉時,波形的幅度小;重敲音叉時,波形的幅度大。但兩種情況下,波形的疏密程度相同。

聲音有音調的不同,也有強弱的不同。物理學中把聲音的強弱叫做響度。響度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聲音的大小。怎樣才能使物體振動發出的聲音更響?輕敲鼓面,鼓皮振動的幅度小,聲音弱,響度小;重敲鼓面,鼓皮振動的幅度大,聲音強,響度大。

【實驗活動】響度跟什麼因素有關?

(1)用細線把桌球吊起來,使桌球靜止在豎直位置,恰好跟音叉的一個叉股接觸。輕敲音叉,觀察桌球被彈開的幅度。

(2)重敲音叉,使音叉發出響度更大的聲音,觀察桌球被彈開的幅度。

(3)比較音叉發出不同響度的聲音時,桌球被彈開的幅度有什麼不同。

(4)通過上面的探究活動,可以得出什麼結論?

學生實驗結束後藉助NB物理實驗重現實驗現象,一起總結。

實驗結果:

輕敲音叉,音叉發出聲音的響度小,桌球被彈開的幅度小,音叉振動的幅度小;重敲音叉,音叉發出聲音的響度大,桌球被彈開的幅度大,音叉振動的幅度大。

根據實驗結果知道:響度跟發聲體振動的幅度有關,物體振動的幅度越大,產生聲音的響度越大。

教師繼續總結:物體振動的幅度叫振幅。物體的振幅越大,聲音的響度就越大。那麼振幅是確定響度的唯一因素嗎?實際中,響度還跟聽者與發聲體的距離有關。距發聲體越遠,聽到的聲音越小,響度越小。(可以向學生簡單介紹原因:因為聲音在傳播過程中,越到遠處越分散。)

音調和響度是聲音的兩個不同的特徵。響度大的聲音,音調不一定高;音調高的聲音,響度也不一定大。在同一首歌曲中,音調低的「1」可以唱得比音調高的「5」更響。

練習:請同學們討論並回答,蚊子的叫聲與黃牛的叫聲相比,哪個音調高?哪個響度大?

探究點三 音色

頻率的高低決定聲音的音調。但是不同的物體發出的聲音,即便音調相同,我們還是能夠分辨它們。在聲音的特徵中還有一個因素是十分重要的,它就是音色。物理上,把不同的物體發出的聲音具有不同的特色叫音色。

下是不同樂器演奏C調的「1」時,波形各不相同,音調相同,頻率相同;但振幅不同,響度不同。

【觀察活動】使用NB物理演示不同樂器的波形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這節課是本章的重點內容,在設計時我們突出了以學生為主的方法,增加了學生的活動,對一些學生不易觀察的現象我們通過藉助NB物理實驗演示,增加了學生對細微變化的觀察。


使用軟體:NOBOOK虛擬實驗(物理)

地址:https://www.nobook.com/wuli.html

相關焦點

  • NB物理創新課堂|第17期:平面鏡成像
    (三)教學用具鏡子、投影片、凹面鏡、凸面鏡、雷射演示器、玻璃板、相同的蠟燭兩支、火柴、夾子兩個、白紙、圖釘、平面鏡、NB物理實驗。做法:邊用NB物理實驗演示邊講解。凹面鏡的性質及作用a.凹面鏡的性質[演示實驗1]利用NB物理實驗演示用雷射器平行射向凹面鏡。
  • NB物理創新課堂|第15期:汽化和液化
    (三)教學用具塑膠袋、酒精、鐵架臺、溫度計、燒杯、石棉網、酒精燈、硬紙板、NB物理實驗系統。進行實驗與收集數據:利用NB物理實驗組裝器材,講解注意事項,如組裝器材、觀察氣泡的變化情況、溫度的變化,溫度計的使用方法、酒精燈的正確操作。
  • NB物理創新課堂|第18期:電功率及其計算
    利用NB物理實驗演示不同燈泡工作時鋁盤轉動情況。為了描述用電器消耗電能時的這種差別,我們引入一個新的物理量——電功率。(二)合作探究探究點一 電功率活動1:再次利用NB物理實驗演示不同燈泡工作情況並用秒表記錄相同時間內鋁盤轉動圈數
  • NB物理創新課堂|第16期:串、並聯電路中電壓的規律
    (五)教學用具NB物理實驗軟體、多媒體投影、電源、開關、小燈泡、電壓表、導線若干。4.進行實驗通過NB物理實驗按照設計電路進行操作演示,重點提示儀器使用的規範性。(要有實驗記錄)4.進行實驗教師通過NB物理實驗演示操作重點,學生分組實驗,教師巡視指導。
  • NB物理創新課堂|第19期: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教學難點:指導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建立起實驗與物理模型之間的必然聯繫。教學用具NB物理實驗軟體問題:根據設計方案需要記錄哪些物理量及像的哪些特點?5.分析論證利用NB物理實驗重複學生剛才的探究過程根據新教材注重探究,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動獲取知識的精神,我安排了提出問題,設計實驗探究,合作交流等幾個過程,並在得到初步結論時,及時用作圖法幫助理解記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學生完成實驗後再藉助NB物理實驗重現實驗過程,結合學生實驗數據,虛實結合進行分析論證,進一步加深學生的理解與記憶,同時與生活中照相機、幻燈機等實際例子結合,利用實際知識加深對凸透鏡成像規律的理解和記憶
  • 博士課堂||初中物理:2.2 聲音的特性
    「誰家玉笛暗飛聲」李白之所以聽出這是笛聲,並從中判斷出是「折柳」的曲調,就是由聲源的材料、結構等決定的,這是聲音的重要特性。在這一課時我們來一起學習《聲音的特性》。我們平時經常聽到的音樂,它悅耳動聽、令人愉快,被稱為樂音。
  • NB物理創新課堂|第15期:汽化和液化
    (三)教學用具塑膠袋、酒精、鐵架臺、溫度計、燒杯、石棉網、酒精燈、硬紙板、NB物理實驗系統。進行實驗與收集數據:利用NB物理實驗組裝器材,講解注意事項,如組裝器材、觀察氣泡的變化情況、溫度的變化,溫度計的使用方法、酒精燈的正確操作。學生進行實驗,將觀察到的數據和現象記錄在下表中。
  • 初中物理乾貨之九:聲音的特性
    今天繼續和大家一起認識一下聲音,認識一下聲音的特性。關於聲現象,我們應該掌握了聲音的產生與聲音的傳播,這部分的知識大家可以看我的另一篇文章初中物理乾貨之八:聲現象的基礎認識。聲音一共有三個特性:音調,響度,音色。
  • NB物理創新課堂|第18期:電功率及其計算
    利用NB物理實驗演示不同燈泡工作時鋁盤轉動情況。在電能表後分別接不同的燈泡,一隻燈泡上標有「220V 25W」,另一隻燈泡上標著「220V 100W」,接通電源,發現後者比較亮的燈泡電能表的轉盤轉動得快,而前者比較暗的轉動得慢。同是燈泡,為什麼有的消耗電能快,有的消耗電能慢呢?
  • NB化學創新課堂|第15期:炔烴
    3.討論交流乙炔的物理性質和乙烯基本相同物理性質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小,微溶於水。3.
  • 中考物理知識點:聲音的特性考點
    中考物理知識點:聲音的特性考點   關於聲現象,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人耳聽不到蝴蝶翅膀振動的聲音,是因為蝴蝶翅膀振動的幅度太小   B.詩句「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的「高」指聲音的響度大   C.用聲波能粉碎人體內的「小石頭」,說明聲波具有能量
  • NB化學創新課堂|第13期:電解原理的應用
  • NB化學創新課堂|第17期:燃燒與滅火
    根據課本第128頁實驗7-1的步驟,在NOBOOK虛擬實驗中探究燃燒的條件。(5)其它方法……8.教師講解在實際生產生活中,我們往往多種手段同時利用,提高滅火的效率,請大家閱讀課本第131頁表7-2滅火器的相關知識,了解這三種滅火器滅火的原理以及適用的情況。
  • 什麼是聲音?聲音有哪些物理物特性?聽聽專家是如何解答的
    一、聲音的定義聲音是由於物質振動而產生的。我們把因震動而發出聲音的物體叫聲源。聲音必須藉助於特定的物質才能傳播。如果只有聲源,沒有傳播聲音的物質,聲音還是無法被我們聽到。聲音傳播的物質有空氣、液體和固體,其中空氣是其最主要的傳播物質。物體的振動引起了空氣的振動,產生了一個振動波,我們稱之為聲波。聲波一般是波形運動,呈現波浪起伏的狀態。聲波傳入我們人類的耳朵,使得鼓膜也產生同樣的振動,我們才可以聽到聲音。
  • 第13期 蘇州站【心覺醒•父母課堂】——回歸家庭,回歸自我
    為幫助更多家庭樹立良好的家風家教,讓教育的道理如理如實的展現於天地間,協助父母提升心能,走出迷思,引領孩子建立志向——第10期【心覺醒 父母課堂】黃迎霞老師分享:之前,我以為自己是個合格的母親.第11期【心覺醒 父母課堂】楊紅霞老師分享:不同於其他父母課程,方老師讓我知道了如何由心出發做真正的自己。
  • 七三課堂:八年級物理知識點——聲音的產生與傳播
    物理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並時時刻刻影響著我們的生活,生活也缺不了各種各樣的聲音。今天,七三課堂為大家整理了「聲現象」的系統知識,希望能夠給努力學習的你帶來幫助。七三課堂知識講解:聲音的產生與傳播七三課堂演示:聲音的產生與傳播1.聲音的產生與聽到聲音。
  • 2021年初中八年級物理知識點:聲音的三個特性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八年級物理知識點:聲音的三個特性,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聲音的特性   1. 聲音的三個特性:音調、響度、音色。   2. 音調:聲音的高低叫音調。   l 頻率:物體在1s內振動的次數叫頻率。頻率的符號為f,單位為Hz。
  • 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動漫中文課堂第13期直播課結束
    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動漫中文課堂第13期直播課結束
  • 人教版初中物理:2.2聲音的特性
    振動會發出聲音,為什麼我們聽不到蝴蝶振動翅膀發出的聲音,卻能聽到討厭的蚊子聲?「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多大的聲音才能驚動天人?未見其人先聞其聲,我們為什麼可以根據聲音辨別說話的人是誰?要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就需要研究聲音的特性。
  • NB化學創新課堂|第14期:氮的循環(上)
    觀察課本第105頁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環示意圖,說一說氮的轉化方式都有哪些?它們的轉化產物都是什麼?然後閱讀第106頁關於自然界中氮的循環的知識。從自然界中氮的循環中我們可以發現,化合態的氮相互轉化的形式有很多,但是游離態的氮轉化為化合態的氮的途徑其實很少,一共只有三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