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路踐行|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範蕾:「每一位患者,都應該是一本被...

2020-12-14 醫師報

在這個特殊的醫師節到來之際,除了向醫護人員致敬,探討疫情下的醫患關係似乎成了觀察醫師節的另一種不同視角。

而在這個視角上,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乳腺外科副主任醫師範蕾博士有著自己的見解——在疫情中深受影響的腫瘤患者,於困境中更緊密地團結在醫生周圍,疫情讓醫患關係更團結了。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乳腺外科副主任醫師 範蕾 博士

疫情讓醫患關係更團結了

身在腫瘤醫院的範蕾醫生表示,疫情對癌症患者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整個治療節奏可能被打亂。而癌症患者一旦進入到治療周期,是不能隨意停止的,一旦中止可能會影響到治療效果。

當時醫院和醫生想了很多辦法,在醫院和科室公眾號上進行各種宣傳活動。病房電話全部開放,有專人接聽患者來電。醫生們無論年資高低都來進行網絡宣教,每隔幾天就會做一場講座,都是特別實用的能夠解決眼前困難的內容,比如中斷治療怎麼辦、有哪些情況是可以暫時中斷的、化療最多能推遲多長時間、如果某種藥物用藥不及時有哪些應急預案……

疫情中,患者對醫院和醫生特別理解,幾乎是全力配合。不能住院,就門診拿藥;不能面診,就網上「雲診」。所以那時候感覺醫患之間好像變得更團結了。

每一位病人都是一本值得品讀的書

在範蕾看來,每一個病人都是一本書,細細品讀都會有很多的故事,特別是癌症患者可能和其它疾病的患者不太一樣,因為他們可能面對的就是生死較量。

讓範蕾久久不能忘記的是一位乳腺癌病人。在孩子三歲那年她被檢查出乳腺癌,而且當時已經發生了骨轉移,其實那時的醫生對她的病情並不抱樂觀態度,判斷她大概僅有兩三年左右的生存時間。而現在,範蕾說,去年看到她發的朋友圈,才驚覺已有十多年過去,她的孩子已經高中畢業了。

為什麼奇蹟會發生?範蕾覺得是她格外強烈的求生意志、對醫生的全面信任、以及近年來乳腺癌研究方面屢次實現的突破。醫患之間用堅強和信任打了一場漂亮的配合戰。她每堅持多一年,可能就會再迎來一個新的轉機——先用內分泌的藥,一個一個不斷換、不斷用,有了耐藥性就換下一個,內分泌藥用完了就化療,化療幾乎所有的藥用完了,她又等來了新的內分泌藥物上市。這些年的新藥、靶向藥,一個個都被她等到了。她吃了很多苦,各種藥物的不良反應都嘗了個遍,但她一定要堅持,並且相信醫生,所以醫生們也願意為她去嘗試一些不一樣的、針對她個體的治療方式。「在這位患者這裡,堅持得越久,越能等到新技術、新藥出現,堅持也許真的就是勝利。」範蕾說。

人文關懷贏得患者信任

信任,讓醫患之間聯心合力。但如何能贏得患者的信任?範蕾認為,真正走進患者的心裡,是最理想化的一種醫患關係,但在目前醫療資源尚不豐富的情況下,醫護人員能重視患者治療過程中身心方面的反應,無疑是促進醫患信任的一項重要工作。

談及醫患關係,範蕾坦承自己內心最理想的狀態尚未達到。在國內醫院的醫生工作強度真的非常大,大家有時候也難免「流水線作業」,醫生很難面對每一位患者都真正走進患者的內心。「所以有時候我們是把他們物化了。比如我去開刀,或者我去給一個病人做化療,不是每個病人我都能做到真正去跟他做很多很多的溝通。但我覺得一個更高境界的治療應該是這樣的,我們不應該把病人物化,應該真正去品讀他們。即使暫時做不到位,但我覺得我們應該要努力去想這麼做」。

範蕾所在的科室一直在這樣努力。科室把化療患者納入綜合治療部進行統一管理。在綜合治療門診,受過專業訓練的醫生或護士,除了醫療方面的指導,他們還會進行一對一的患者教育,包括對治療方案的理解、對不良反應的預處理等。

範蕾提到,像有些病人,往往一提化療,第一個擔心就是嘔吐,因為電視劇看多了,固有的心理在那裡。第二就是擔心脫髮、擔心生育、擔心乳房切除後太難看等。但恰恰對於乳腺癌患者來說,化療又必不可少,「因為乳腺癌腫瘤比較體表,患者生存期較長,但前提是必須保證劑量強度、劑量密度都是比較大的化療,這種情況下,可能很多病人用的方案都是比較高致吐性的」。

範蕾清楚地記得,嘔吐是怎樣成為患者們揮之不去的化療惡夢,甚至只要看到蒽環類這種紅顏色的紅藥水就會想吐。「但現在藥物發展得很快,我們破解了嘔吐的發生機制,用藥物切斷這兩種發生嘔吐的機制,所以我們能看到,用於嘔吐反應預處理的藥,像一些阿瑞匹坦這一類的藥物,本身它就能夠非常好的降低那些患者的嘔吐發生」。

解決患者治療中的不良反應,不但讓患者更有信心前行,也給醫生無上的成就感,醫患之間的信任,也許就從醫生真正關心、解決患者的不良反應開始,「作為醫生,我們的目標不僅僅是提高患者生存期,提高生活質量也很關鍵。很高興現在在我們醫院,通過我們積極、合理、規範化地預防和處理腫瘤治療相關的不良反應,已近90%的患者不再需要擔心化療引起的噁心、嘔吐的發生了。」範蕾笑說。

#特殊醫師節,致敬好醫護#

#我和我的患者#

#醫師報超能團#

#放化療#

相關焦點

  •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多院區一體化發展 承載「國家腫瘤醫學中心...
    只掛了一個號,卻能讓腫瘤內科、外科、放射科、影像科等學科的醫學教授坐在一起,「就為你而來」,這是徐女士沒想到的。對患乳腺癌十年的她而言,「看病,最在意的就是獲得一個明確的答案、一個治療的方向」。在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浦東院區,她要到了這個答案。癌症被稱為「眾病之王」,每年全世界有超過700萬人死於癌症。
  •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推出「無紙化報告」!檢查結果微信可查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推出「無紙化報告」!檢查結果微信可查 免排隊、少跑腿、不起早就能掛上專家號……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便捷的電子就診卡再次升級,又添新功能!
  • 騰訊與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成立實驗室 智能問答、精準預約AI幫大忙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院長郭小毛表示:「醫院將在AI大數據的技術支撐下,孵化多個體現腫瘤專科醫院特色,應用於患者服務、臨床診治及醫療科研的智慧醫療項目,全面推進智慧醫院建設」。為了給提升患者服藥的依從性,保證用藥效果,騰訊與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通過「腫瘤助手」為患者提供腫瘤常見藥品的查詢和藥師監管下的智能用藥指導服務。 目前,用藥助手已具備42種常見腫瘤藥品知識庫,患者可以通過用藥助手查詢藥品信息,也可以享受個性化的用藥建議、用藥指引等服務。
  • 醫術的溫度——專訪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終身教授沈鎮宙
    這是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終身教授沈鎮宙從醫57年始終在思考的問題。儘管他面對的大都是身患乳腺癌的女性患者,但性別與身份的差異並沒有成為他用醫德溫暖人心的鴻溝。在「世界乳腺癌防治月」裡,有「東方神手」之稱的沈鎮宙接受了記者專訪。他所仰望的醫者境界,乃是醫德的高貴。在他看來,醫學不是冷冰冰的技術,德是醫術的溫度。
  • ...亮|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吳先正|王春生|香山|新冠疫情|上海...
    這位「刀尖上的舞者,從不輕言放棄的生命守護者」繼續努力地踐行著25年前的初心。救治一名病人,就是挽救一個家庭因擔當而溫暖,「上海好醫生」中亦有學科帶頭人,他們引領學科發展,不忘醫者初心。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外科主任王春生教授,因精湛技藝,被譽為「刀尖上與死神競速的醫家」,他36年如一日,將無限激情傾注在醫學事業中。
  • 上海醫院新探索:各科專家「在一起」腫瘤患者「少跑腿」
    日前,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在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東院看到,腫瘤患者到處掛號、奔來跑去的現象正在得到改觀:該院6層、7層、9層的乳腺、胰腺、腸道腫瘤門診區域內,中西醫介入治療科、外科、化放療科的專家們聚在一起為患者看病。
  • 直播|復旦附屬中山醫院乳腺腫瘤診療團隊: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
    乳腺癌患者可以從多學科診療模式中得到什麼?海上名醫特別邀請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乳腺腫瘤多學科診療團隊,帶來《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怎樣關愛我們的乳房?》視頻直播。金文 副主任醫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腫瘤內科/中醫科擅長師承全國名老中醫專家錢伯文教授,主攻中西醫綜合治療腫瘤專業,西醫診療手段結合中醫辨證論治治療惡性腫瘤,從事內科及腫瘤內科工作30餘年,
  •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廈門醫院21日正式開診
    )經過將近2年的建設和籌備,20日上午,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廈門醫院(以下簡稱復旦中山廈門醫院)在門診樓大廳舉行了開業典禮儀式。21日,復旦中山廈門醫院將正式對外開診。福建省副省長楊賢金、復旦大學黨委書記焦揚、廈門市市長莊稼漢等領導參加了開業典禮,上海市衛計委、福建省衛計委、廈門市政府及其市直相關部門和相關協作單位、復旦大學、廈門大學、廈門醫學院、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下稱復旦中山醫院)等多家單位的領導及專家出席了儀式。
  • 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攜手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雲慶」母親節
    5月10日,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攜手武漢大學中南醫院以「『醫』心抗疫,樂與同行」為主題,通過兩地線上連線,直播系列活動等方式,表達了上海-武漢兩地醫務工作者對天下母親的祝福。,上海市婦女聯合會主席徐楓,上海市衛生健康委新聞宣傳處二級調研員、市衛生健康系統文明辦副主任俞軍,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黨委副書記張豔萍,復旦大學黨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唐曉林,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組織部部長李華以及附屬婦產科醫院院長徐叢劍專門通過視頻發來寄語。
  •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啟東分院、啟東市婦幼保健院即將啟用!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啟東分院、啟東市婦幼保健院系正科級公益性事業單位,以婦女兒童為主要服務對象,集「醫、教、研、防、管」為一體的三級婦幼專科醫院。經過積極建設與籌備,醫院已具備了分步開業條件。將於2020年8月3日始開展婚姻登記、婦女保健、兒童保健、出生醫學證明辦理等服務項目。
  • 國際知名專家、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胸外科專家陳海泉教授來我院...
    為了更好地服務百姓,為廣大患者提供更加優質的醫療服務,12月19日下午,我院特邀國際知名專家、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胸外科專家陳海泉教授來院指導肺結節的手術治療。目前我院與北京、上海多家知名三甲醫院及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山東省立醫院、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山東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等醫院胸外科建立長期合作關係,長期邀請國內及省內專家前來坐診、手術指導。諮詢電話:李百明主任:13508923306王永生醫師:15224228660
  • 四川省腫瘤醫院與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籤訂「融合發展共同體...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石小宏)6月3日,四川省腫瘤醫院(電子科技大學醫學院附屬腫瘤醫院)與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籤署《共創「川渝腫瘤融合發展共同體」框架協議》,推動川渝腫瘤防治深度合作,協同發展。根據合作協議,雙方將以相向共興為引領,以毗鄰合作為突破,在文化建設、管理制度、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等方面進行合作,齊心協力、相向同行、互幫互助、協同發展,共同打造西部腫瘤醫學高地,助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 每一名患者就是一本教科書!記清華長庚醫院董家鴻院士
    清滅包蟲病,10次高原路我對董家鴻老師的外科學技術的真正認知來自2016年的一次手術直播。那是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面向全球進行的一臺終末期泡型肝包蟲病行離體肝切除自體肝移植術的手術直播。患者是一名中年藏區牧民。這臺全球點擊量達4700餘萬次的手術僅僅是董老師情系藏區的冰山一角。
  • 天津市腫瘤醫院巴一:醫路非坦途,平衡得其法
    從醫20餘年來,面對日趨增多的腫瘤患者,天津市腫瘤醫院副院長巴一教授談到,「不論是臨床醫生,抑或是醫院管理者,我們始終在努力。一方面,努力讓每一位患者可以儘早儘快地接受治療;另一方面,努力為每一位患者提供最好的診療服務。但這兩者之間必然存在一些矛盾,所以我們一直在尋找這之間的平衡點。」
  • 重慶市腫瘤醫院和重慶大學共建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10月24日,重慶市腫瘤醫院和重慶大學籤署合作協議,共建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據重慶市腫瘤醫院相關負責人介紹,1947年,醫院前身(重慶大學醫學院附屬沙磁醫院)為重慶大學附屬醫院和教學醫院。24日下午,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掛牌儀式將在重慶市腫瘤醫院進行。
  • 馮佩儀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馮佩儀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肝膽外科2007年6月至2009年8月,在廣州市第十二人民醫院工作;2009年9月至2011年5月,在廣州龍歸華僑醫院工作;2011年6月至2011年12月,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內一科工作;2012年1月至今,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肝膽外科工作。一直以來,馮佩儀都是一個認真負責、勤快又能幹的護士,每天的工作她都盡職盡責,每一件事情都儘量做到又快又好。
  •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虹橋院區醫教研配套建設(急診卒中胸痛信息...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虹橋院區醫教研配套建設(急診卒中胸痛信息建設部分)公開招標公告 公告信息: > 採購項目名稱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虹橋院區醫教研配套建設(急診卒中胸痛信息建設部分) 品目 貨物/通用設備/計算機設備及軟體/計算機軟體/應用軟體/行業應用軟體 採購單位
  • 「就業」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招300人!10月8日起報名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說:本次共招聘醫生、醫技、護理、研究、管理等崗位共300人。報名者請於10月8日~25日(每天8:00-17:00)登陸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www.shca.org.cn)進行報名(按照系統要求填報簡歷)。
  • 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關於公布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等21家醫院...
    (評審)中心組織評審和我委審定,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等21家三級醫院通過等級複評審。具體醫院名單如下(排名不分先後):   一、通過三級甲等綜合醫院複評審的醫院   1.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   2.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   3.華東醫院   4.上海市東方醫院   二、通過三級乙等綜合醫院複評審的醫院
  • 上海交大與復旦大學醫學院,哪個更好?一半學生去了附屬醫院上班
    在合併之前應該說上海醫科大學比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名氣要響亮一些的。然而,同樣是合併,又不相同。復旦大學醫學院採取了相對獨立的管理和招生制度,名為復旦,實則獨立。而上海交大醫學院則基本融入上海交大的管理體制之內。這兩種模式哪個更好難以比較,但是坊間認為第二醫科大學被上海交大合併之後,上升趨勢非常明顯,已經超越復旦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