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韓留學生10小時回鄉:韓國人不戴口罩下決心回國

2020-12-17 網易新聞

(原標題:疫情之下,在韓留學生回鄉記:從做決定到下飛機用了10小時)

「我著急回國,是因為周邊韓國人還不戴口罩。」直到在韓國的學校宿舍樓發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留學生文和在韓的部分同學仍覺得可以扛過這波「感冒」,繼續相約聚餐。

26日上午,文和搶到當天回國的機票,當即決定回國;10小時後,他抵達故鄉,進入賓館隔離。回鄉路上,有韓國同學勸他沒什麼大事「趕緊回學校」;也有中國留學生向他諮詢回國的事情。

近期,韓國新冠肺炎疫情局勢急轉直下。截至當地時間29日16時,韓國累計確診3150例;當天單日新增確診病例達813例,再次刷新韓國單日新增確診病例最大值。

2月29日,在韓國大邱,防疫人員對交通樞紐東大邱站進行消毒。

文和在韓國一所知名大學讀博。

近期,韓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激增。據韓聯社報導,自25日韓國確診病例就以三位數的速度增長,截至29日16時,已有累計病例3150例,其中治癒28例,死亡17例。而在26日文和回國的當晚,韓國政府公布的確診病例數字是1261例。三天內,韓國確診病例增加149.8%。

2月29日,在韓國首爾,行人經過明洞一家銷售口罩的店鋪。 

文和說,因為一直關注國內的新聞報導,自己周圍的中國留學生都對新冠肺炎疫情有較為清晰的認識,對病毒傳染性很強、主要通過飛沫和糞便傳播、潛伏期長且隱蔽、需要戴口罩勤洗手等要點都很熟悉。春節後不久,他就去買了口罩,那時還勉強可以搶到。第二天,線上線下的口罩都已售罄,此後一直處於無貨狀態。

然而文和觀察到,周圍戴口罩的韓國人卻寥寥無幾。學校為從中國返程的學生提供單間宿舍進行14天隔離。為了自己和周圍人的安全起見,春節沒回中國的文和也去隔離了兩個星期。隔離剛一結束,同實驗室的同學便相約一起聚餐慶祝,這讓他感到左右為難。「這次疫情防控的關鍵就是不要聚集,可是礙於韓國文化這種聚會又不好推辭,那我去隔離的意義又在哪裡呢?」

和同學聚餐的當晚,文和的指導教授再次請大家吃飯。期間,教授對文和說:「獨自隔離兩個星期,真是辛苦了。」那時,教授和同學們仍然沒有戴上口罩。

隨著疫情的蔓延,學校裡出現了幾起疑似病例。據文和介紹,這些疑似病例都是家中有確診病人、自己出現發熱症狀,被學校保健所帶去醫院做檢測。幾個小時後便能拿到檢測結果,「所幸這些結果都顯示為陰性。」

疑似學生在被帶去檢測之前,一直自由地活動在餐廳、圖書館等各個場所,也沒有採取任何防護措施。這讓文和感覺到有些危險。「我們沒辦法把自己的思想強加給別人,只能自己做好防護。」由於自己的實驗室項目需要頻繁接觸陌生人,文和去實驗室時戴上了口罩和護目鏡。

不出所料,實驗室的同學看到全副武裝的文和,「嘲笑」他大動幹戈。有人開玩笑說「可以買個防毒面具」,說他們實驗室可以「挺到最後一刻」。

這其中也有關鍵質疑:大部分新冠肺炎病例都集中在中國,中國會比韓國更安全嗎?

對此,文和的答案是肯定的。他提出三點理由:

第一點,在他離開之前,韓國五千萬人口中,已經確診超過一千例;而在他的家鄉、一座人口兩千多萬的城市,確診病例不到50人。從密度來看,韓國的風險係數更高。

第二點,韓國正處於疫情爆發期,每天新增確診病例數字在飛快增長;而中國除湖北外的其他各地,已經在一段時間內保持了新增病例處在低位。

第三點也是最關鍵的一點,韓國民眾目前的防護意識仍然較差,人員流動性強,自己所在的實驗室因為項目原因,也整日暴露在來自四面八方的陌生人之下;而在中國國內,大家都很自覺地約束自己,防止被疫情傳染,以及傳染給別人。

沒有做過多猶豫,文和在被「嘲笑」的第二天,買到了回家的機票,當天下午便踏上了歸程。

南都記者注意到,截至29日上午,已有71個國家和地區因疫情針對韓國採取入境管制措施,其中33個全面或部分禁止韓國公民入境。韓國外交部於前一日發布旅行預警,建議計劃訪問這些國家和地區的公民延期或取消出境計劃,以免發生意想不到的不便和危險。

搶到回國的機票並不容易。從搶到機票到坐上飛機,中間留給文和向教授請假、打包行李、趕到機場的時間只有4個小時。

原本文和打算和同校的朋友華鑫去泰國呆上一段時間。最近,首爾到中國的航班大面積取消,機票價格猛漲。文和回家的機票比平時上漲了三倍多,而且基本無票。文和與華鑫算了算,僅機票費用就完全足夠去泰國玩一個多星期。他們制定了兩個方案:買較近日期去泰國的機票,或者買稍晚一些回家的機票。

26日上午,剛從睡夢中醒來的文和打開手機,碰巧刷到了一張到家的機票。他立即決定:回家。跟父母電話溝通之後,他買好機票,迅速準備。

在去機場的路上,文和把自己請假的消息告訴了同實驗室的同學。有人專門打電話給他,問他有沒有買到機票,沒買到機票的話還是趕緊回學校。

這樣的勸說也是出於好意:對學業壓力大的在讀博士來說,在即將開學的時候回家呆一段時間,的確要付出很多。比如,已經付了房費的宿舍要空置、開學手續不能自己辦理、實驗室項目不能繼續參與,最重要的是——一場事關何時畢業的考試也將不能按時參加。

簡單來說,選擇這個時間回家,既要「扔掉」一筆不小的開支,畢業時間也將會延遲半年。「畢竟對博士來說,畢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誰不想早點畢業呢。」文和說。

也有中國留學生向他諮詢回家的事情。但據文和觀察,大部分人都很猶豫,猶豫的原因不外乎上述時間和金錢兩方面的考慮。也有人考慮到,呆在韓國的自己屬於高危人群,回國有把病毒帶給家人的可能。

26日晚,文和收拾妥當後,先是乘坐大巴從學校到仁川機場,再乘飛機到達家鄉的機場,最後自己開著父母提前停放好的車,抵達社區指定賓館進行為期14天的隔離。一路上,他都沒有摘過口罩。去機場的大巴上有不到十個人,其中大部分都是中國同胞。所有人都戴著口罩。但車窗外,大街上戴口罩的行人仍是寥寥無幾。

在仁川機場,辦理託運、安檢時每一名旅客都測量了體溫,並填寫信息登記表。文和說,自己乘坐的國航航班上乘客和機組人員都佩戴口罩,沒有像往常一樣發放飛機餐,幾乎沒有人摘下口罩吃東西。

文和的父母已經提前聯繫了社區,打聽到社區指定的隔離地點。其實,他也可以選擇在自己家進行隔離。但考慮到那樣會使父母暴露在風險之下,於是下了飛機,他與一名社區工作人員取得聯繫後,就直奔隔離賓館。

文和住進隔離賓館時已經是深夜。此時距他買機票的那一刻,過去了十個小時。朋友們對這一天他身上發生的一切還處於驚訝之中。而當初和他相約去泰國的華鑫,訂好了泰國的酒店,也買好了28日去泰國的機票。

賓館離文和的家並不遠,價格是住宿一天110元,三餐一天50元,均需要自理。房間的門上貼著紅色封條,上面寫了勵志的句子。每天,有阿姨穿著防護服按時送飯;隔離人員要自行測量體溫,及時上報。

隔離期間,除了不能出門,文和還是可以點外賣、收快遞,這些都是先放在賓館前臺,再由賓館服務人員轉送。由於時間倉促,文和回家時只帶了一些書,沒有帶日用品。這兩天,他的媽媽每天都會給他送一次東西,也是放在賓館前臺。

27日,文和的媽媽一邊和他視頻通話,一邊送東西,離開賓館時,文和透過五樓的窗戶看到了她。那是他回國後見到媽媽的第一面。不過,因為角度問題,儘管抬頭張望,媽媽並沒有看到他。

文和觀察到,在賓館隔離的人有近20人。他們有一個微信群,社區工作人員會在群裡發布通知和注意事項,還會報三餐的菜名。比如,28日的午飯就有捲心菜炒肉、紫菜蛋花湯。儘管不能像往常一樣一回家就吃到父母準備的「大餐」,但他覺得「一下子安心很多。」

他的媽媽發來消息:「你就當是換個地方學習吃飯睡覺,而且想爸爸媽媽了還可以在樓上隔窗相望,已經不錯了。(笑臉)」

文和回國兩天後,華鑫於28日也坐上了連夜去泰國的飛機,29日凌晨到達曼谷。華鑫的家鄉要求自韓來華入境者隔離21天,他覺得自己「在家待不住」,不如待在泰國。

就在華鑫離開的那天,他所在的學校一棟宿舍樓裡出現一例確診病例。該校很多中國留學生都住在包括這棟樓在內的宿舍區。他們都收到了宿舍管理員發來的消息:某宿舍樓出現一例確診病例,患者於25日在宿舍呆了三小時,沒有接觸其他人;學校正在進行消毒工作。

與確診病例住同一棟樓的蘇怡告訴南都,她收到宿舍管理員的通知,有防疫人員對該患者所在樓層、一層以及公共區域進行了消毒。該宿舍樓封閉了幾小時後,又重新開放,可以正常出入。蘇怡在29日出門買東西,據她觀察,室外有一半人戴上了口罩,宿舍樓裡基本沒人戴口罩;防疫消毒結束後,還有人聚在公共廚房聊天。

宿舍樓下的便利店物資供應充足,只是沒有口罩。蘇怡嘗試在各個網站上搶口罩,但都沒有搶到。所幸她還有六七個KF94口罩(韓國標準,相當於工業N95口罩)和一些醫用口罩。蘇怡說,自己儘量能不出門就不出門,還能撐一段時間。

不過,南都記者了解到,該校並不是所有中國留學生都有口罩用。有些人沒有提前囤貨,還有些人由於各種原因需要外出,口罩消耗的很快。

每一個採訪對象都告訴南都:缺口罩。南都記者從該校在讀博士黃知雅處了解到,在校生195人急需口罩,他們組織在一起找韓國的口罩廠商購買。一名組織者此前曾與口罩廠商聯繫過。那時正是湖北各地醫院物資告急的時候,該校「湖北疫情援助臨時工作組」組織校友募捐,向黃岡等地的醫院捐贈了3000餘個N95口罩、9000餘個護目鏡,以及防護服、手術帽等。

時隔二十多天,韓國疫情局勢驟轉。口罩的價格水漲船高,代理商給出的價格從1950韓元(折合人民幣11.36元)一路漲到3800韓元(折合人民幣22.13元),零售價更高。他們給53家廠商打電話訂貨,但收到的都是「無貨」的答覆,無一例外。據黃知雅了解,目前,韓國廠商50%的貨要交給韓國政府,另50%也都被早早預訂,現在已經不接受預定排隊。

韓國疫情發展迅速,有考慮回國避一段時間嗎?蘇怡回答到,自己暫時沒有回國的打算,因為回國會涉及到很多問題。她覺得,目前呆著不動可能是最安全的。

住在隔壁宿舍樓的陳立還在猶豫。鑑於最近機票緊張,他預定了一周後回國的機票,打算看看情況再做最終決定。

繼中國爆發新冠肺炎疫情之後,韓國確診病例激增也引起擔憂。據韓國外交部消息,截至29日上午,已有71個國家和地區因疫情針對韓國採取入境管制措施,其中33個全面或部分禁止韓國公民入境。韓國外交部於前一日發布旅行預警,建議計劃訪問這些國家和地區的公民延期或取消出境計劃,以免發生意想不到的不便和危險。

中韓兩國作為友好鄰邦,人員往來十分頻繁。防止疫情反向輸入成為近期中國網友熱議的話題,關於韓國來華航班爆滿的消息不斷。對此,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28日回應,經向有關部門了解,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由於航空公司縮減航班,客觀上導致了一些自韓來華航班滿座。近期自韓來華的乘客絕大多數是在韓中國公民。

此外,北京、山東、吉林等多地都加強了入境健康管理。比如,北京要求來自或去過境外疫情嚴重地區的入境人員,要接受居家或集中醫學觀察14天;在京外籍人士主動服從所在社區健康管理。山東威海則要求,自25日起,從日本、韓國等國家來威海的入境人員,包括外籍人員和中方人員,全部統一接到賓館免費集中居住,14天後解除集中居住。

趙立堅在28日的發布會上強調,這些防控規定適用於來自或去過境外疫情嚴重地區的所有入境人員,對中國公民和外國公民完全一視同仁。

值得關注的是,中韓兩國境內還有大批來自對方國家的留學生。根據韓國教育部的數據,大約有5萬名韓國留學生在中國各地的大學中就讀。有大約7萬名中國留學生在韓國各地大學學習,其中3.3萬名學生尚未返回韓國準備3月份開始的新學年。

據了解,為了防止新冠病毒進一步傳播,中國政府已要求本國大學推遲開學並實施遠程授課。韓國教育部也建議各大學將新學期推遲最多四個星期。

據韓國教育部28日消息,為防止疫情擴散,中國和韓國兩國教育部商定各自建議本國留學生克制出境,直至疫情結束。韓國大學將為中國留學生提供遠程授課,確保學生正常修讀學分。

截至當地時間29日16時,韓國累計確診3150例;當天單日新增確診病例達813例,再次刷新韓國單日新增確診病例最大值。

(文中採訪人物均為化名)

本文來源:南方都市報 責任編輯:王寧_NB12468

相關焦點

  • 疫情之下,在韓留學生回鄉記:從做決定到下飛機用了10小時
    「我著急回國,是因為周邊韓國人還不戴口罩。」直到在韓國的學校宿舍樓發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留學生文和在韓的部分同學仍覺得可以扛過這波「感冒」,繼續相約聚餐。 26日上午,文和搶到當天回國的機票,當即決定回國;10小時後,他抵達故鄉,進入賓館隔離。
  • 那些不靠譜的留學生們:回國前不戴口罩跑步,回國後接二連三確診
    那些不靠譜的留學生們:回國前不戴口罩跑步,回國後接二連三確診 每天,當我在瀏覽新聞的時候,我總會無比慶幸我生活在中國這樣一個偉大的國家。
  • 留學生在國外戴口罩被歧視,回國被人指「千裡投毒」
    青鋒早幾年的同事通過微信給青鋒轉來一個視頻,留言道:「我們不能讓海外遊子受此欺辱,也許我們的一句安慰,能給他們站起來的信心和勇氣……」打開視頻,發現是中國留學生因為戴口罩,在英國南安頓大學附近被歧視。由此,令青鋒不能不想起近幾日有關留學生歸國,一些人公開發聲勸留學生不要回國,甚至指留學生回國為「千裡投毒」。一方面我們的留學生在國外戴口罩被歧視,被罵「中國病毒」,另一方面,當他們在國外遭受歧視後,輾轉幾十個小時回國,又被指為「千裡投毒」,以己之心度之,又能何忍呢?
  • 口述|從義大利回國的中國留學生:超市老闆曾阻止我戴口罩
    3月15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採訪了一位從義大利倫巴第大區回國的中國留學生,她講述了回國前後的所見所聞,包括疫情蔓延初期當地對疫情的態度、受疫情的影響以及回國的過程等。以下是她的口述:我的坐標是義大利米蘭周邊的倫巴第大區,如果你看新聞的話,應該知道,它現在是義大利疫情最嚴重的地方。
  • 為什麼有近1/4在韓中國留學生,回國後成為」反韓」人士?
    無意中看到韓國媒體早前的一篇新聞,大意說很多中國留學生去韓國留學,回國之後反而成了「反韓人士」。
  • 幾位海外留學生的自述:戴口罩會被歧視,有人回國也有人堅守
    3月17日,看到英國政府推出「群體免疫」的策略,從英國回國不久,正在江西隔離的留學生王雨薇十分感慨。&nbsp&nbsp&nbsp&nbsp3月初,新冠肺炎疫情相繼在多國爆發,留學異國的中國留學生們遇到了難題。他們當中,有人選擇返回疫情已經得到控制的國內,有人選擇相信所在地的政府,繼續留在學校;有人舉起手機記錄疫情下的生活,有人則為未來的學業擔憂。
  • 中國留學生在韓遭嫌棄 韓教授:韓國人不要太自我
    但是中國留學生王某則表示:「在準備小組作業時,雖然不能用韓語熟練地發表,但也會努力地準備各種發表資料,完成小組分配的任務。」據韓國《亞洲經濟》報導,在某些方面韓國大學也存在對中國留學生的不公平待遇。舉例來說,在宿舍分配方面,很多大學似乎有著「歐美人優先中國人」這種不成文的規定。韓國大學宿舍並不是向所有學生提供,尤其是在寸土寸金的首爾地區,宿舍常常供不應求。
  • 中國留學生在韓遭嫌棄 韓教授:韓國人要學會尊重
    (原標題:中國留學生在韓遭嫌棄 韓教授:韓國人不要自我為中心)韓國學生「搓麻」感受中國文化(視覺中國)海外網9月16日電據韓國《首爾新聞》報導,如今幾乎在每所韓國高校都能看到中國留學生的身影,9月開學季更是如此
  • 回國的義大利留學生:輾轉42小時回國 隔離期間熬夜上網課
    學校不提供宿舍,陳函在義大利和中國留學生周磊、周曉麗合租,周磊和周曉麗已經讀到了研究生二年級,因為都是中國來的留學生,大家日常生活也比較方便。在陳函所在的學校,共有30多名中國留學生。
  • 12歲男孩從國外獨自回國,戴口罩20小時水米未進!防疫人員發現不對勁
    這個小男孩,在父母的叮囑下,從西班牙馬德裡獨自回國。從登機開始,一直到首都機場離散點,他始終佩戴著口罩、帽子等防護用品,20多個小時的長途飛行,水米未進,把自己包裹得嚴嚴實實。醫護人員發現他時,已經看出不對勁兒了:「精神不太好,眼窩有點凹陷,我對他檢查時發現,他已經臨近脫水狀態。」
  • 包機回國的留學生們,現在怎麼樣了?
    國內學生對開學喜出望外,而回國留學生們,卻相當尷尬。 一個在英國的留學生說: 如果戴口罩去上課,路邊的司機會把車窗搖下來罵中國人。不回國,就被視為不愛國;回國,就被認為是因在國外過得不好。 她曾經下決心要定居加拿大,畢竟在那裡生活了快十年,不可能輕易離開。
  • 在韓留學生要不要回國?護照和籤證到期如何辦理?駐韓大使解答
    【來源:央視新聞】隨著新冠肺炎疫情不斷蔓延,海外留學生是否回國?缺少防疫物資怎麼辦?護照和籤證到期如何辦理?26日,駐韓國大使邢海明做客央視新聞直播間,與在韓留學人員和教師代表在線交流。沒口罩、缺少防疫物資怎麼辦?邢海明:一是使館推動奮韓網(www.icnkr.com 奮韓網是韓國最大的華人網際網路服務平臺)和韻達快遞分批向大家免費發送口罩。 我們爭取讓有需求的留學人員都有口罩。
  • 中國留學生在韓遭嫌棄 韓教授:韓國人不要自我為中心
    報導稱,對於「嫌惡中國學生」現象,比如在課堂小組作業中,中國留學生往往語言不通,韓國人會儘量避免與他們一組做課堂發表。大學剛畢業的韓國學生樸某表示:「在國語國文專業課上,跟韓語生疏的學生一組真的很尷尬。」大學生秋某甚至說道:「跟中國留學生一組就等於放棄這門課的學分。」
  • 口述|留守英國留學生呼籲:「戴口罩等於染病」觀念需要改變
    在此背景下,有不少中國留學生選擇回國,而曼徹斯特大學教育學院碩士生李霖清選擇了留守。她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她已經收到了來自國內捐贈的「健康包」,並且堅信只要減少外出,做好防護,就不會被感染。在英期間,李霖清注意到,對英國當地人來講,「戴口罩等於染病」是被他們廣泛接受的邏輯。
  • 如何看待留學生回國避險
    無論何種方式,想要融入異域的文化和習俗都是不容易的,常常聽朋友抱怨自己的孩子在國外沒有被學校照顧好。疫情爆發後,我給朋友們打去電話慰問,關心一下孩子們在國外的狀況,得到的回應是,一切正常,學校正常上課,只是一些公共場所受到了限制,超市裡衛生用品如衛生紙和消毒水及方便麵麵包肉之類的需要提前搶購。他們也很關注疫情的發展狀況,只是不太敢在公共場所戴上口罩,因為老外們眼裡有病的人才帶口罩。
  • 我們和剛結束隔離的留學生,聊了聊他們回國前後的48小時
    因為她在法蘭克福的這一學期剛好在3月份結束,租房也在3月到期,再加上當地人不重視疫情也不戴口罩的「客觀環境」,以及歐洲疫情快速爆發的節奏,一系列因素讓她的回國變成了一件「板上釘釘」的事情——這不是「有爭議」就能改變的。
  • 張文宏談乘飛機回國注意事項:上飛機就戴口罩睡覺
    原標題:坐飛機回國要注意啥?除了帶好口罩,張文宏提到一個重要問題居家隔離時吃什麼?孩子在學校內不便戴口罩怎麼辦?坐飛機時能吃東西嗎?張文宏對此一一作答。但到目前為止,沒有哪個藥吃了就不生病,沒有哪個食品吃了就不生病。張文宏強調,社交距離還是第一位的,最重要的防控手段就是延長社交距離。最危險的行為就是近距離不戴口罩說話,病毒感染大多數是通過密切接觸感染。戴口罩是延長社交距離最好的方法。同時,加強飲食、鍛鍊都非常需要。
  • 留學生回不回國?回國後怎麼辦?不回國怎麼辦?這篇全有
    學校的國際留學生辦公室是你離開美國之前必須聯繫的絕對權威。一旦決定回國,我們就要確保自身不被交叉感染,也要確保不給國家添麻煩。多多備用N95或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人群密集處,建議N95至少每6小時/醫用外科口罩每5小時更換一次。出入疫情嚴重區域,最好佩戴護目鏡。3. 一次性手套、一次性馬桶墊、一次性鞋套及紙杯。4. 過安檢後,買些食物和水上飛機,以防遇到飛機到達後延時較久下飛機。5.
  • 12歲男孩戴口罩20小時滴水未進,獨自乘飛機回國,下飛機已經脫水
    北京市東城區第一人民醫院的呼吸科醫生齊賽男口述,前天遇到過一名特殊的歸國留學生。一個12歲小留學生,從西班牙馬德裡獨自回國,在父母的叮囑下,自登機開始,一直在到達新國展集散點之前,始終佩戴著口罩、帽子等防護用品。長達20多個小時的長途飛行期間滴水未進。
  • 中國留學生在韓遭排擠?扒一扒韓國人對中國人的那些無知偏見
    近日,韓國媒體《首爾新聞》的一篇報導引起了國內的關注,報導中稱如今幾乎在每所韓國高校都能看到中國留學生的身影,9月開學季更是如此,大量中國留學生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線。而近年來,韓國大學裡「嫌惡中國人」現象也愈發凸顯。對於「嫌惡中國學生」現象,比如在宿舍分配方面,很多大學似乎有著「歐美人優先中國人」這種不成文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