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留守英國留學生呼籲:「戴口罩等於染病」觀念需要改變

2020-12-14 澎湃新聞

據新華社倫敦4月7日消息,英國衛生部7日發布的新冠疫情數據顯示,當天該國累計死亡病例增至6159例;累計確診病例數達到55242例,與前一天相比增加3634例。

在此背景下,有不少中國留學生選擇回國,而曼徹斯特大學教育學院碩士生李霖清選擇了留守。

她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她已經收到了來自國內捐贈的「健康包」,並且堅信只要減少外出,做好防護,就不會被感染。

在英期間,李霖清注意到,對英國當地人來講,「戴口罩等於染病」是被他們廣泛接受的邏輯。所以,當英國人看到裝備齊全的黃種人時,便會不自覺地退避三舍。相反,對華人、華僑和留學生群體而言,那些不佩戴口罩,或者不嚴格遵守禁足令的英國人,才有可能是潛在的病毒攜帶者。所以,雙方互相害怕對方。

曼城學聯致同學們的一封信。 本文圖片均由受訪者提供

以下是李霖清的口述:

2020年4月6日,來自中國的12.7噸「健康包」落地英國曼徹斯特,作為曼徹斯特大學的研究生,我領到了屬於我的那一份。

每份健康包裡有一包醫用外科口罩,一枚KN95防護口罩和一盒連花清瘟膠囊。除此之外,負責曼徹斯特領區內物資交接和發放的曼城學聯,還用心地附上了一封「致同學們的一封信」。

健康包發放現場。

整個物資發放的流程相當複雜,為了避免人群聚集,所有填寫過「健康包」申領的留學生,按照填寫的先後順序進行分組。然後,在不同的時間段,到不同的發放點領取自己的那一份。發放現場顯得格外有序,排隊間距也被自覺維持在英國政府建議的兩米之外。

一些不戴口罩的本地人路過時,好奇地張望兩眼後,會加快步速離開。因為在他們看來,佩戴口罩和護目鏡的人是危險的。

在英國,「戴口罩等於染病」是被當地人廣泛接受的邏輯。這也難怪當英國人看到裝備齊全的人時,便會不自覺地退避三舍。相反,對華人、華僑和留學生群體而言,那些不佩戴口罩,或者不嚴格遵守禁足令的英國人,才有可能是潛在的病毒攜帶者。

簡單來說,我們和英國人互相害怕。

官方並未要求戴口罩

打開NHS(National Health Service,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 的官網,你會看到醒目的防感染指導。NHS主要給出了三大建議。第一,在疫情期間,所有居民應居家隔離,在必要的外出時應保持兩米以上的社交距離。第二,勤洗手,每次洗手應持續20秒。第三,打噴嚏或咳嗽時用紙巾掩面,並用肥皂洗手。

NHS官網截圖

顯然在官方給出的防護建議中,並沒有戴口罩這一項。他們認為,最有效的方式是染病者佩戴口罩並阻止飛沫傳播。

在這樣的官方建議下,當地民眾大多選擇不佩戴口罩。在疫情發展的前期,戴口罩的人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當地人不僅會對戴口罩者行長達十多秒的「注目禮」,少數人還會進行語言攻擊甚至暴力。

但隨著確診人數不斷上漲,一直保持冷靜的英國民眾也開始慌了。由於市場已經無法保證口罩供應,普通的英國民眾已經走到了「可能想買但是卻買不到」的境地。在英國知名的連鎖商超lidl中,工作人員只佩戴著塑料防飛沫面罩,當我們問及「為何不佩戴口罩時」,他們表示,工作期間,他們不被允許佩戴口罩。

在出門採買時,我也被多次問到「從哪裡可以買到口罩」。可惜,英國最大電商亞馬遜上的口罩已經斷貨將近一個月,最快的補貨日期也是在五月之後。

英國時間4月6日,媒體報導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正在接受重症特別護理後,這一信息立即登上了推特英國本地趨勢榜,英國網民爆發了關於「預防措施是否有效」以及「輕症者居家隔離政策」的討論。

健康包內容。

戴口罩可能遭受歧視問題逐漸暴露

「我朋友在倫敦上學 今天他被打了」,「UCL兩個亞裔學生被打了」,「聽說謝菲爾德有女留學生被打了」,「我今天在路上 遇到一個英國大爺 說我是Chinese Virus」……

這是疫情在英國爆發以後,留學生群裡經常出現的討論。有那麼一段時間,不少留學生陷入恐慌,每天都要在「不戴口罩危險」和「戴了口罩可能遭受歧視」中權衡,做出選擇。

從2月到3月,不安的情緒在各個微信群組裡蔓延。你每天都能看到這樣的擔憂:「如果不戴口罩的話,帶防毒面具可以嗎?」然後,群裡會有熱心的同學回答:「防毒面具可以的,我帶過,英國人覺得很酷,像行為藝術,還不會被打。」

英國記者也察覺到了這種現象。2月2日起,留學生群裡開始頻繁出現這樣的信息:「Channel 4 News 的記者朋友Jessie正在收集英國國內因本次疫情產生的,針對中國人、華裔乃至亞裔的歧視的經歷、素材」。此後,疫情引發的歧視得到了英國本地媒體的更多關注。

所幸這種擔憂在3月17日大學停課後,得到了很大緩解。停課的當天,英國確診人數為1950人。曼徹斯特大學校長在公開信中寫道:我了解這是一個非常令人擔憂的時刻,這一決定是為保護學生和教職工的健康和福祉而做出的,那是我們最關心的。

此前,中國駐曼徹斯特總領館已經與校方進行了多次溝通,表達了中國留學生群體的訴求。

其實,從3月開始,我身邊的華人留學生就不斷向學校請願,將線下授課轉為線上,取消集體活動,並改變線下考試方式。當訴求得到回應,不少同學就立馬訂了回程的機票,逃離這個似乎對病毒「反應遲緩」的國家,一波三折地回到祖國,進行為期14天的自我隔離。大批留學生蜂擁回國,機票的價格水漲船高,手裡能握有一張直飛、沒被取消且有行李額度的機票,成了最讓人羨慕的事情。

一張截圖在留學生的圈子裡流傳,13萬2千元的回國機票,40人成團的包機,成為一時的討論熱點。

當時選擇駐守的我,對朋友感慨道:現在安全了!不用上課了,既沒什麼感染的風險,也不用害怕遭受歧視了。因為我們不出門!

「Keep calm and carry on」

自3月中旬開始,很多留學生就早早的開啟了居家隔離模式。

只不過在3月24日英國禁足令一下,我們的居家隔離就從自願變成了強制。4月6日,因為要出門領健康包,我才第一次走到了距離公寓一公裡的地方。在曼徹斯特的主幹道之一,Oxford Road(牛津街)上,行人明顯減少。但仍有少部分英國人選擇出門騎行,鍛鍊身體。

從他們平和的神情中,你很難想像英國累計確診量已經達到了5萬1千餘例,單日確診量超過五千。而且英國的國土面積僅24.41萬平方公裡,這還是包括了內陸水域的數據。

標語「保持冷靜,繼續前行」。

有留學生總結,英國人的精神內核是:Keep calm and carry on。這是一句英國政府在二戰期間用於鼓舞民眾士氣的標語。意思是,保持冷靜,繼續前行。這一次,他們也將這種樂觀堅強的精神用在抗擊疫情裡。在海外版抖音TikTok裡,調侃新型冠狀病毒的視頻點讚量超過20萬。

對我而言,鼓舞士氣的來源除了健康包以外,還包括一家至今堅持售賣的奶茶店。店裡的黑糖系列和肉鬆小貝,總是能在上架三四小時內被一掃而空。對於我們這些中國留學生來說,奶茶的味道是對祖國的標誌性記憶之一。有了甜味的珍珠奶茶,選擇駐守時似乎還能保有平安度過疫情的信心。

我周邊的很多中國留學生都希望,這家來自臺灣地區的奶茶店能一直營業下去,陪伴我們。直到疫情趨於平緩,直到曼徹斯特的春天到來。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英國呼籲佩戴口罩,中國包機接小留學生回家!
    剛剛,中國駐英大使館在其官方網站發布消息:開始面向在英未成年小留學生的家長或監護人,統計是否自願搭乘臨時商業航班回國的責任承諾書。這份責任承諾書將由希望參與包機的小留學生家長填寫,具體內容如下。自從爆發了新冠疫情,海外留學生的安全也牽動著祖國的心。雖然現在留學生們尤其是小留學生可能面臨著各種困難和壓力,需要返回國內,必益在這裡也提醒大家回國路上做好防疫措施,我們也由衷地跟你們說一句:歡迎回家!
  • 在美中國留學生口述:Costco貨架幾乎空了,戴口罩的人很少……
    面對所在城市防控步步升級,小麥向記者分享了自己近期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的所見所聞,包括大部分美國人為何不戴口罩、美國總統大選、當地中國留學生現狀等情況的看法。以下為受訪者小麥口述內容:戴口罩與不戴口罩是「對手」目前我觀察到的華盛頓特區,還是很少有人戴口罩,戴的基本是華人。我選擇戴口罩,因為不戴容易被感染,而戴了容易被「砍」。當然,這是一句玩笑話。
  • 口述|從義大利回國的中國留學生:超市老闆曾阻止我戴口罩
    3月15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採訪了一位從義大利倫巴第大區回國的中國留學生,她講述了回國前後的所見所聞,包括疫情蔓延初期當地對疫情的態度、受疫情的影響以及回國的過程等。以下是她的口述:我的坐標是義大利米蘭周邊的倫巴第大區,如果你看新聞的話,應該知道,它現在是義大利疫情最嚴重的地方。
  • 宛如臉上戴了「保險套」!專家曝美國男性拒戴口罩原因
    不只美國總統川普,即便新冠肺炎疫情劇烈反撲,部分美國男性仍堅決不戴口罩。科學家指出,這些男性認為戴口罩猶如在臉上戴上保險套,為了守護男子氣概及在男性群體中的地位,他們堅持拒戴口罩,如果突然戴上口罩,等於是讓過去的心血付諸東流。
  • 幾位海外留學生的自述:戴口罩會被歧視,有人回國也有人堅守
    「當時10美元能買100個口罩,我覺得疫情肯定會蔓延到美國的,也提醒身邊的同學買口罩。但當時沒人在意也沒人買,我只能送了幾十個口罩給身邊的中國留學生。」&nbsp&nbsp&nbsp&nbsp很快,張瑞陽發現,即使有了口罩,在美國想把它戴上也是一個挑戰。「在美國,一般只有生病的人才會戴口罩。」
  • 全球戰疫·連線|慕尼黑日記:戴不戴口罩,這是個問題
    地鐵裡依然滿座,需要有人站著,依然沒人戴口罩,我也沒戴。不過在地鐵站臺上終於見到一個戴口罩的老外。到了公司寒暄幾句,心直口快的義大利門衛說:「早上地鐵裡我跟媽媽講電話,剛說個buongiorno(義大利語問候),對面兩個老人當著我的面拿出口罩戴上。我一下子炸了,指著他們說:『我比你們健康著呢!看看誰能活過這場瘟疫。』」
  • 澳洲衛生部官員仍呼籲人們不要戴口罩,稱戴口罩會引起幽閉恐懼症
    澳大利亞副首席醫療官保羅·凱利據英國《每日郵報》4月4日報導,澳大利亞副首席醫療官保羅·凱利於4月4日在電視直播中,呼籲所有澳大利亞人不要在公共場所戴口罩,稱很多人不知道如何正確佩戴口罩在當天的澳大利亞天空新聞頻道的直播節目中,保羅·凱利表示醫用口罩是緊缺的醫療物資,因此廣大群眾不應該在公眾場所佩戴口罩。保羅·凱利還強烈建議人們待在家中不要外出。他還表示,如果佩戴口罩方式不正確,感染新冠病毒的機率反而會增加。
  • 馬來西亞旅居英國女留學生患冠病自救經歷曝光
    昕餘傳媒聯合早報獲悉,從冠狀病毒病中痊癒的旅居英國的馬來西亞女子透露,由於英國全國醫院面對處理數萬患者的壓力,導致她患病後無法第一時間獲準入院就醫。所幸,她在居所靠自身的免疫力在約半個月內擺脫了可怕的病毒,藉此要和大家分享抗疫過程的同時,也緊記要留守在家以遠離染病機率。
  • 我終於在波蘭戴上口罩——一個中國留學生在波蘭的抗疫故事
    旅波中國學生張慧玲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楊晨):「那段時間我常聽其他中國學生說,戴口罩出門被當地人用怪異的眼神盯著看。於是我在臉書上呼籲波蘭人不要歧視戴口罩的亞洲面孔,沒想到竟得到了不少波蘭人的支持,有的波蘭人還轉發了我的口罩推文。」
  • 一個口罩戴幾天,很可能等於沒戴
    在這些確診者中,不少人參加婚禮當天沒有戴口罩,也有人自稱戴了口罩。「口罩使用時間過長,佩戴方法不對,都有可能導致防護失效。」今日,湖南省胸科醫院院感科主任黃希提醒,戴口罩,常通風,勤洗手,不聚集,保持社交距離,依然是最行之有效的防疫措施。但在落實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一些細節。
  • 中國留學生重返疫後英國:口罩問題依舊讓人迷惑,健康碼有bug
    落地在希斯羅機場,會發現疫情確實改變了不少生活的細節:機場等候的座位被隔開,中間的隔板堪稱是疫情期間最常見的裝飾,之後在許多地方都能看到。口罩:To Be or Not To Be?上半年離開英國的時候,正是英國人民對口罩最反感的時候,彼時的中國留學生處在一種極為尷尬的境地:想買口罩買不到,逛遍英國的大街小巷都找不到賣口罩的店鋪,在亞馬遜上買高價口罩難免被宰被騙;歷經千辛萬苦,或從國內輾轉寄到,或是幸運地從犄角旮旯的商鋪裡淘到,又遇到一個不敢戴的新問題。
  • 開學不用戴口罩?英國教育部:分情況
    英國英格蘭地區學校定於9月全面複課,英國政府先前說中學校園內學生不用戴口罩。引發巨大爭議,25日晚,英國教育部發布最新方案:疫情較重地區的中學校園內,學生在公共區域必須戴口罩。【分情況】按照英國教育部25日晚發布的聲明,在英格蘭因疫情「封城」的地區。例如大曼徹斯特地區,七年級及以上學生在公共區域活動時應該戴口罩。
  • 美國科州華人居民口述:「這裡還是很少看到有人戴口罩,即便是在...
    我在輕軌上幾乎看不到一個戴口罩的人,還是觀念不同,美國人覺得只有得了流感或者不健康的人才會戴口罩,以防傳染給他人,恰恰相反的是,國內人們戴口罩是保護自己不被病毒感染。在國內疫情嚴重時,科州的口罩基本上已經被華人買走,或者寄回國內的親友,或者捐贈給武漢,也有國內的朋友聯繫我買口罩,那時當地超市裡的口罩已經處於缺貨狀態,可能現在應該有補貨,我後來也沒有關注過。同時疾控中心號召市民不要囤積口罩,把口罩留給更需要的人,我想應該指的是醫護人員。
  • 伊萬卡發推呼籲戴口罩,網友:讓你爹戴上吧
    川普的女兒、總統顧問伊萬卡發推特呼籲公眾佩戴口罩,但評論區的網友並沒有給「大公主」什麼好臉色,因為那位「不靠譜」的老爸,伊萬卡推特的評論區又「翻車」了…… 1日晚間,美國國會眾議院少數黨領袖、川普的親密盟友凱文·麥卡錫(Kevin McCarthy)在社交媒體「Instagram」上發布了一張照片,照片內容是他與伊萬卡在白宮戴著口罩植樹的合影。
  • 口罩這樣戴,很可能等於沒戴!
    在這些確診者中,不少人參加婚禮當天沒有戴口罩,也有人自稱戴了口罩。 湖南省胸科醫院院感科主任黃希提醒: 口罩使用時間過長,佩戴方法不對,都有可能導致防護失效。
  • 開學不用戴口罩?英國政府:要分情況
    25日晚,英國教育部發布最新方案:疫情較重地區的中學校園內,學生在公共區域必須戴口罩。至於在教室內是否要戴口罩,英國教育部認為沒有必要:一來教室內桌椅已經按照保持社交距離規定分散擺放,同時還有其他保護性措施,二來教室內戴口罩可能影響學習質量。英國教育大臣加文·威廉姆森說:「我希望這些安排能讓家長、學生和老師安心。」英國教育部說,他們依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作出上述修正。
  • 那些不靠譜的留學生們:回國前不戴口罩跑步,回國後接二連三確診
    那些不靠譜的留學生們:回國前不戴口罩跑步,回國後接二連三確診 每天,當我在瀏覽新聞的時候,我總會無比慶幸我生活在中國這樣一個偉大的國家。
  • 澳洲布裡斯班緊急「封城」3天 全民強制戴口罩
    為了遏阻高傳染性的英國變種新冠病毒的傳播,今日傍晚6時至下周一傍晚6時期間,澳洲布裡斯班(Greater Brisbane)地區將實施緊急封鎖,居民屆時須留在家中。
  • 英國華人留學生:亞馬遜上買口罩1個多月沒收到貨,電梯裡遭遇歧視話語
    口述:顧至冉 採寫:劉璐 就算有口罩,也不一定有勇氣戴 我第一次得知這次疫情是在網上,身邊有同學提醒我,要不要囤點口罩,我立即上亞馬遜看了。
  • 1.5萬小留學生滯留英國 166個家庭籤字申請中國政府包機接回
    【綜合訊】新冠疫情下,一些留學英國的中國未成年人留學生無法繼續寄宿在校,也很難回國。近日眾多留學生父母開始呼籲,並懇請中國政府組織包機將孩子接回國內。回國機票「一票難求」中國在英國有大約1.5萬小留學生,英國是有中國小留學生最多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