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終於在波蘭戴上口罩——一個中國留學生在波蘭的抗疫故事

2020-12-13 國際在線

旅波中國學生張慧玲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楊晨):「那段時間我常聽其他中國學生說,戴口罩出門被當地人用怪異的眼神盯著看。於是我在臉書上呼籲波蘭人不要歧視戴口罩的亞洲面孔,沒想到竟得到了不少波蘭人的支持,有的波蘭人還轉發了我的口罩推文。」 這是三月中旬在克拉科夫雅蓋隆大學的中國留學生張慧玲在波蘭的親身經歷。當時的波蘭衛生部曾明確表示,應對新冠肺炎,健康人無須佩戴口罩,只有病人才須佩戴。一個月後的今天,隨著疫情的進一步發展,波蘭衛生部規定從4月16日開始,所有人在公共場合必須佩戴口罩。

自從疫情在全球爆發後,玲玲在波蘭的生活也經歷了像戴口罩這樣過山車般的變化。

2020年一月末的中國新年正好撞上波蘭的考試周,玲玲整日為考試忙得焦頭爛額,而她手機裡的中國社交媒體圈正充斥著各種疫情暴發的消息。玲玲一邊複習考試,一邊擔心國內的家人。玲玲說:「我想到自己家在廣東,是個外來人口流動頗為頻繁的地方;父母年紀大了,身體不如從前健壯;年輕氣盛的弟弟卻正好在人流量巨大的深圳機場工作,我很擔心他們。考試周后,我每天都會在我們家的微信群裡問他們怎麼樣,還時時囑咐他們切莫出門,問他們口罩是否還夠用,不停地轉發各種防疫知識,生怕他們掉以輕心。」

在波蘭的中國學生大都提前儲備好的糧食

中國駐波使館第一時間為旅波學子們發放了健康包

為了切斷感染源,中國決定在一月末封城武漢。在這之後陸續有在中國的波蘭人回國,但那時在歐洲已經出現了傳染病例。雖然大家都還在享受冬日假期的歡愉,期待著春天的到來,但從那時起,玲玲開始對疫情會擴散到歐洲感到擔憂,「我想,從武漢來到歐洲各國的一定還有很多人,不僅是中國人,還有原來在中國旅遊、工作、學習的歐洲人,他們都將成為隱患。那時歐洲幾乎尚未採取任何實際的防疫措施,波蘭方面也只是讓來自中國的旅客填寫一些基本信息而已,並沒有任何體溫方面的檢測。」

二月底,玲玲所在的雅蓋隆大學重新開學,大部分波蘭學校都要求這段時間從中國來的學生先隔離,再上課。但來自韓國和義大利的學生則沒有被要求隔離,儘管那時義大利的疫情已經很嚴重,韓國也爆發了疫情。因為當時波蘭還沒有出現確診病例,所以考慮到經濟等因素,波蘭政府並沒有立即採取嚴厲的措施。這些更加劇了玲玲之前的擔憂。她說:「那時我猛然意識到,波蘭寒假剛剛結束,一定有許多波蘭人剛從南歐、西歐甚至東南亞等國家度假回來,再加上剛剛入學的來自世界各地的留學生,而波蘭方面尚未採取任何嚴厲的措施,這令我感到不安。」

3月4日,波蘭出現首例確診病例。玲玲在之前就儲備好了食物,另外還買了一小瓶酒精,兩瓶免洗消毒洗手液和一些肥皂,但是沒有買到口罩。

「幸好在波蘭的中國學生和朋友分給了我一些,後來使館又給我們發了健康包,我才初步解決了口罩的問題。三月中旬時,我以前廣外波蘭語系主任茅銀輝老師特意委託別人從國內帶了十個口罩給我。」玲玲說。

但是,玲玲和她的中國朋友們又遇到一個難題。波蘭疫情爆發最初,中國學生雖然手上有口罩,卻因懼怕當地人不友好的眼神而不敢佩戴,或在佩戴時戰戰兢兢。隨著疫情在波蘭的加重,玲玲決定不再畏懼旁人的目光,並在臉書上呼籲波蘭人不要歧視戴口罩的亞洲面孔。她在臉書中這樣寫道:「戴口罩,還是不戴,讓我們試著這樣看待這兩者的區別:這就像應對普通感冒,歐洲人喝加了蜂蜜的牛奶,而中國人喝泡了生薑的熱水一樣。僅此而已。」

事實證明,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等措施對抑制疫情的擴散作用明顯。波蘭政府也隨著疫情的發展,及時調整各種隔離限制及解封措施。就像戴口罩理念在波蘭遇到的變化,玲玲和她身邊波蘭朋友的生活也因為這次疫情被深深改變,她說:「不久前過去的復活節對我的波蘭朋友們而言是一段十分艱難的時期,他們大都很難接受在家中度過這個對他們而言十分重要的宗教節日。我表示同情,並鼓勵他們保持積極的心態,相信今年復活節缺失的東西,來年春天一定能補回來。大家都期待著疫情趕緊過去,生活早日回到正軌。」

玲玲在臉書上發布的口罩推文,26條評論均表示支持佩戴口罩,12次轉發

雅蓋隆大學在社交媒體上鼓勵大學生們待在家中主動隔離的宣傳活動(第二行左二為玲玲)

目前,玲玲待在宿舍以上網課的形式繼續學業,但這種形式受網絡的限制很大。玲玲和她的老師同學們都盼著能儘早回到課堂上課。在學習之餘,玲玲和她的波蘭朋友們也幫家裡人,尤其是老人,做家務或購物。學校關閉後不久,在社交媒體上發起了為醫院捐款的活動。玲玲也積極參與其中,為波蘭抗疫貢獻著自己微薄的力量,她表示:「我覺得疫情面前大家都是平等的,既然先前給武漢捐過口罩,如今波蘭這個與我已結下不解情緣的國家也需要支持和幫助,況且我現在就身在此地,當地疫情也與我息息相關,我也可以做一點點貢獻,所以馬上捐了兩百茲羅提。」

玲玲居住的宿舍對面有一個公園,疫情到來之後,平時熱鬧的大草坪上變得冷冷清清,只剩下陽光穿過淡薄的雲層,灑在空蕩蕩的大地上,給人一種恍如隔世的感覺。

相關焦點

  • 波蘭中國留學生:願疫去春來,山河依舊
    3月中旬,我原本要坐上前往德國科隆的飛機去旅行。起飛前空乘告知,波蘭即將封鎖邊境,因此像我這種持往返機票的人將不能返回波蘭。我只能走出機艙,回到宿舍,放棄此次旅程。第二天,我接到了學校的郵件:學校停止面授課程,改為網絡教學。在波蘭宣布關閉邊境前夕,身邊的一些中國同學買到了回國的機票。
  • 波蘭中國留學生:願疫去春來,山河依舊
    3月中旬,我原本要坐上前往德國科隆的飛機去旅行。起飛前空乘告知,波蘭即將封鎖邊境,因此像我這種持往返機票的人將不能返回波蘭。我只能走出機艙,回到宿舍,放棄此次旅程。第二天,我接到了學校的郵件:學校停止面授課程,改為網絡教學。在波蘭宣布關閉邊境前夕,身邊的一些中國同學買到了回國的機票。那時國內已經很好地控制了疫情,嚴格的防疫措施和周到的醫療護理無疑是最有力的定心丸。
  • 波蘭舉行首屆中國留學生波蘭語演講大賽
    參加首屆中國留學生波蘭語演講大賽選手合影。1-2年組前三名選手合影。國際在線報導(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 林偉大):26日,首屆中國留學生波蘭語演講大賽在哥白尼的故鄉——波蘭多倫舉行,來自波蘭各地的四十餘名中國留學生,以「我與波蘭」為主題,講述了自己與波蘭的不解之緣。本次演講比賽由中國駐波蘭大使館和波蘭哥白尼大學共同主辦,旨在鼓勵在波中國留學生更好地學好外語。
  • 中國和波蘭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開展了哪些合作?
    劉大使表示,疫情暴發後,使館第一時間成立專門工作組,幫助中國留學生抗擊疫情,使館就是留學生的家,將與留學生共同迎接抗「疫」勝利。目前在波蘭的僑胞和中國留學生的健康和安全狀況如何?使館在協助他們防控疫情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 波蘭,該來的還是來了
    不過,我的客戶確實少了很多,有的客戶甚至對我避而不見。哎,我得趕緊想想怎麼掙錢了。」 一個波蘭皮包公司老闆,每年3月都可能在中國或印度進貨,如今他只能待在自己的辦公室發愁。「現在這種情況,大家都在超市買米麵糧油,誰還會來買皮包呢?我還要支付員工工資、倉庫租金,接下來的幾個月不知道會有多難。2008年金融危機的時候我的公司差點死了,這次真的不知道。
  • 波蘭留學生點讚中國茶文化
    11月28日下午,「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主流媒體及青年參訪團來到中國茶文化的發祥地之一——雅安蒙頂山,深入了解中國悠久的茶文化歷史。來自波蘭的四川大學留學生王耀佳品蒙頂山茶 攝影 徐軍  來自波蘭的王耀佳是四川大學的留學生,來中國已有三年時間。當天,參訪團參觀了位於蒙頂山的世界茶文化博物館,觀看了茶技表演,對此,王耀佳感到十分新奇。
  • 小店故事|波蘭餃子和中國餃子不同在哪?
    當時我沒有任何計劃,一個人拎著一個手提箱就來了。「Joanna的家族與中國有著許多的淵源。她的父親大約在30年前就曾到訪過中國,後來因為經商,常常往來于波蘭和中國之間。因此與許多西方人不同,Joanna從小就對中國有所了解。後來又因為姐姐生活在上海的關係,久而久之,她也萌生了前往中國闖蕩的想法。
  • 上海小店故事 | 波蘭餃子和中國餃子不同在哪?
    澎湃新聞-私家地理推出系列探訪「上海小店故事」,走近上海最具個性的一批小店和它們背後的主人。這是一個好吃、好喝、好逛、好玩的城市,小店是它基因裡重要的一部分。早就聽聞「Pierogi Ladies」 是上海唯一一家正宗的波蘭餐館,卻從不曾有勇氣前去一探究竟。
  • 波蘭的「抗疫」生活
    我也在這段時間內慢慢探尋充實生活,自我提升的途徑。為了便於孔院教師及志願者開展教學活動,孔院專門在本學期為有意向學習波蘭語的老師們報名了弗羅茨瓦夫大學波蘭語學院開設的波蘭語課程。其實在上學期與學生接觸的過程中,我就從他們口中得知:波蘭語難度很大,其變位比西班牙語還多。但是為了能更多地接觸波蘭文化,體驗波蘭本土課堂,我還是和其他幾位老師一起報了名。
  • 波蘭媒體刊文分析:為何中國能戰勝疫情?
    參考消息網11月9日報導波蘭《選舉報》10月24日發表題為《為何中國戰勝了疫情,而我們卻輸了?》的文章,文章指出中國領導層對科學家的重視和尊重,是抗疫成功因素之一。全文摘編如下:我們有什麼羨慕中國人的東西嗎?讓我們看一下數字。
  • 波蘭外長感謝中國支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
    新華社華沙3月31日電(記者張章 陳序)波蘭外交部長查普託維奇3月31日對中國幫助波蘭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示感謝,並呼籲世界各國共同面對挑戰。中國政府提供的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援助物資當天早晨抵達波蘭首都華沙,其中包括1萬個檢測試劑盒、2萬個口罩等。同日抵達的還有波蘭政府從中國採購的抗疫物資。
  • 義大利政府買的口罩又被扣了,這次是波蘭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據央視新聞援引義大利安莎社的報導稱,義大利拉齊奧大區政府本周六(3月21日)嚴正抗議波蘭海關扣押其2.3萬隻在波蘭購買的FFP2口罩。由于波蘭同樣面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擴散的壓力,波蘭政府於3月20日推出的一項政令規定,企業出口護目鏡、防護服、FFP2/FFP3口罩、一次性醫用口罩、鞋套、醫用手套、消毒液等產品,需要通知所在地的省政府,省政府將會向總理提交申請,由總理作出最終決定。截至發稿,對於扣押義大利購買的這批醫療用品,波蘭總理府尚未有任何表態。
  • 嘲諷中國疫情的波蘭選手,被中國姑娘實力打臉
    「和你們東亞病夫交手相比,我更怕被傳染肺炎!」不知有多少人記得,一個多月前,恰逢中國疫情最嚴重的那段時間。這是波蘭選手在INS上發布了一張圖片,在自己臉上P上防毒面具,以用來嘲諷疫情中的中國:中國選手張偉麗馬上回應:拿悲劇開玩笑,會彰顯一個人的品性,有多少人民生命垂危,這裡面包括誰的父親、母親和孩子,你想讓我怎樣可以直說,但請不要拿這裡發生的事開玩笑。
  • 波蘭 | 宅家日記(一)
    一個在波留學生疫情期間宅家碎碎念、流水帳式日記。嘿,但生活不是流水帳。日記背景時間:2020.03.10 ~  地點:波蘭華沙某住宅樓身份:華沙大學國際商務管理專業研二學生人物:可愛的小高和小湯2020.03.10波蘭確診22例,華沙大學正式通知停課一個月。突如其來的「假期」讓我和小高都有些懵逼、手足無措。
  • 波蘭與中國
    波蘭印度,文籍較多;中國人說起他的也最多;我也留心最早,卻很替他們抱著希望。其時中國才徵新軍,在路上時常遇著幾個軍士,一面走,一面唱道:『印度波蘭馬牛奴隸性,……』我便覺得臉上和耳輪同時發熱,背上滲出了許多汗。」由此,他闡發了一個深刻、著名的論斷:「我因此以為世上固多愛國者,但也羼著些愛亡國者。愛國者雖偶然懷舊,卻專重在現世以及將來。愛亡國者便只是悲嘆那過去,而且稱讚著所以亡的病根。
  • 奧爾加:會講故事的波蘭女作家 | 專訪
    令我高興的是,早在幾年前,我就採訪過波蘭女作家奧爾加.託卡爾丘克。經過多年的努力,在這個極其平凡的秋天,而對她來說是一個極不平凡的日子裡,奧爾嘉·託卡爾丘克的文學創作在金秋時節,收穫滿滿。我為她高興,為她祝福。記得,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春日午後,我接到波蘭共和國駐華大使館二等秘書卡塔日娜·布拉爾赤克(Katarzyna Bralczyk)女士的電話。
  • 波蘭華人華僑為當地醫院捐贈物資
    3月31日,在波蘭華沙蕭邦國際機場,工作人員準備卸載來自中國的抗疫物資。(圖片來源:新華社)今年3月初,歐洲各國陸續暴發新冠疫情,形勢十分嚴峻,波蘭也未能倖免。隨著確診人數的急劇上增,波蘭醫院防護物資一度曾極度匱乏,多家醫院公開發文,向社會尋求物資援助。
  • 留學波蘭,做哥白尼的校友!
    如果自己烹飪,則會進一步節約成本,因為波蘭的物價十分「喜人」:火腿每公斤6歐元(約合人民幣44元),奶酪每公斤6歐元,牛奶每升0.8歐元(約合人民幣6元),蘋果每公斤0.8歐元。  向中國學生伸出橄欖枝  「當我問中國學生,提起波蘭最先想到的是什麼時,他們告訴我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皮特查克顯得有些無奈。
  • 從歷史看波蘭,為什麼是歐洲的擦腳布?波蘭是怎樣一個奇葩國家?
    這些紀念碑是為了紀念犧牲的蘇聯紅軍戰士,為了解放波蘭而犧牲了蘇聯紅軍戰士,波蘭居然要拆掉他們的紀念碑。波蘭這是標準一個白眼狼。歷史上波蘭這種拉仇恨的事情做得太多了。所以,歐洲的這些大哥們不管哪一個起勢,第一個要滅掉的就是這塊歐洲的擦腳布波蘭。波蘭雖然在近代歷史上曾經多次被滅國。但是,他的祖上非常闊綽。
  • 新聞資料:波蘭轉型是一個成功故事
    而在他的祖國,在蘇聯式的計劃經濟體制之下,產品匱乏,商店的貨架上空空如也,工業產品在世界上沒有多少競爭力,許多製造廠境況蕭條。儘管舒姆斯基並不認為法國的情況十全十美,但如此強烈的反差引起了他深深的思考。顯然這不是一個關於人的問題,而是有關體制的問題。波蘭人同樣勤奮,同樣聰明,而且舒姆斯基感到,相對於西歐國家而言,波蘭還有自己的一些強項,例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