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車房彩禮都沒要,老公卻要刷信用卡給弟弟湊結婚錢,心涼了

2020-12-23 十三樓的大笨象

有人說婚姻就像圍城,外面的人想進去,裡面的人想逃離。外面的人希望自己的愛情能開花結果,過上相濡以沫的幸福生活。裡面的人被生活瑣事,家庭關係弄得苦不堪言。因為婚姻不僅是兩個人的事情,還是兩個家庭的事情。

最近就有一位女生在網上傾訴,自己和老公結婚時男方家裡什麼也沒給,現在老公卻要拿5萬塊錢給他弟弟娶媳婦。現在兩人已經在冷戰中,甚至動了要離婚的念頭。

女生的老公說他弟弟要結婚,得拿點錢出來,女生本來以為拿個5千隨個禮差不多了,結果男方說要拿5萬塊。說他媽媽打電話來了,說家裡沒錢,老二結婚得讓他們湊點錢。女生聽了斷然拒絕了。因為他們剛貸款買了房子,現在手上也沒錢,孩子都是放在娘家養著的,一分錢生活費也沒給過。他們自己結婚的時候,車房,彩禮什麼都沒有,現在他弟弟結婚為啥要他們湊錢。可他老公覺得女生很自私,沒有家庭觀念,那可是他們的親弟弟,結婚是大事,老母親開口就算沒錢刷信用卡也要給他湊。兩人因為這事也吵了不少架,甚至開始冷戰了。女生說她厭惡了這種從來不付出只想著索取的家庭。

女生是為了他們自己的家庭,佔理更多一些,但是他老公也是為了自己的親人,所以說婚姻中這種家庭關係真的不好維護。大家怎麼看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我們剛結婚,你就為了讓你弟弟結婚,問我要回彩禮錢,什麼意思啊
    我們剛結婚,你就為了讓你弟弟結婚,問我要回彩禮錢,什麼意思啊網友:你家做的也不對啊,一個女兒陪回10萬也是應該的啊,你老公不是在跟你商量嗎,本來就是一家人。你只想到你們家了,遲早要離婚,彩禮也得退,法律根本不支持你。
  • 弟弟結婚,老公連3萬塊錢都不願意出,還拿彩禮說事,該怎麼辦?
    很多地方 不是說結婚還差這麼多錢,讓姐姐姐夫幫忙,更多的是為了面子,前幾年 ,我弟結婚 ,我媽說上禮至少5000,當時5000是我老公一個月工資,我們都是農村的,錢給了 ,娘家的叔伯嫌我們送少了,說至少8000,我就給了5000 ,當時真的很生氣。
  • 你身邊那些漫天要彩禮的女人最後怎麼樣了?男人:給了一萬打胎費
    交了個女朋友準備結婚,可她們家要求就過分了,我家全款買的車房都要加上女方的名字。就這不說,彩禮還要什麼萬紫千紅一片綠,直接拉倒吧。在我們這小地方,彩禮也就六萬八萬這樣子。我父母高興,急忙給我們準備結婚,車子房子都買好了,花光了家裡的積蓄。彩禮準備十萬,女友家嫌少,非得要五十萬,家裡東拼西湊,只能湊10萬塊錢,難道要去借四十萬嗎?好說歹說的就是說不通,僵持了一個多月,我煩了,甩給她一萬塊錢,打胎費。我一個發小,從小就油嘴滑舌那種,嘴巴特甜。
  • 女兒結婚時,該不該要彩禮,要多少才合適?
    因為錢,那種場面都不敢想像。你說自己是過來人,因為當初要彩禮少了,婚後才不被婆家重視。我告訴你,問題不是出在彩禮上面,而是你就遇到了這樣的一家人。即使彩禮要多了,可能不會出現眼前的煩慮,但一定還會有別的更多、更大的煩慮。
  • 不要彩禮倒貼彩禮結婚,她們現在都怎麼樣?3位女人說了大實話
    結婚的兩個人家庭環境、成長環境相差懸殊,談彩禮時候經常互相爭執,各領風騷。有的姑娘以為自己找到了愛情,甚至打開自己的小金庫,倒貼彩禮去結婚,如今他們的生活都是什麼樣?陳女士19歲的時候輟學,喜歡上了一個農民工。也不知道他哪裡好,就是喜歡上了他。
  • 婚姻啟示錄:你們結婚的時候要了多少彩禮?
    (1)我的一個閨蜜是十萬的彩禮帶二十萬還加幾萬的物件,她媽媽就要求她老公分期買了輛二十萬的車,另一個是今年要過年的時候結婚,今年雙方一起在武漢買了房子,男孩子有車所以沒要買車,彩禮二十萬,陪嫁三十五萬還不算物件,她說她們家族嫁閨女都是這樣做的。
  • 「這麼久了,25萬彩禮還沒湊夠嗎?」「對不起,我昨天剛結婚」
    程晨沒想到在他結婚第二天,接到前女友小茜的電話,得知他結婚後,前女友冷冰冰的語氣立馬變了,說彩禮的事還可以再商量一下。可惜,她錯過他了,他們的人生不再會有交集。程晨出生農村,家裡就他一個孩子,父母都是普通農民,但程晨自己很努力也很拼。
  • 弟弟結婚我發1000紅包,父母嫌我給的少,我一句話,他們不吭氣了
    弟弟遲遲沒有女朋友,家裡人著急一直給他安排相親,弟弟相貌倒是很招女生喜歡,不過相親大半年了,愣是沒找到一個願意交往試試看的女孩,這是因為我家條件不好,女方要求的彩禮、房車我家拿不出來那麼多錢。當初我和老公結婚的時候,因為老公家比我家也好不到哪去,我父母沒怎麼計較就答應我們結婚了,不過這幾年我媽還是偶爾感慨說當初我要是嫁給了有錢人,現在弟弟也能跟著沾光了。
  • 農村結婚難,彩禮+三金一動不動+豬肉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以前農村的父母都著急把自家女兒嫁出去,說什麼年紀大了怕嫁不出去讓人笑話,所以很多父母在自家閨女才15/6歲就開始四處打聽招呼找對象,18/9歲就把閨女嫁出去。但現在很多農村父母的觀念卻變了,比如我有個朋友,她弟比她小兩歲,但她媽媽從不催她結婚,反而急著催弟弟結婚。
  • 結婚對於彩禮的看法
    提到彩禮兩個字,怎麼說呢,感觸挺多吧,有的人認為呢男女結婚,男方理應拿的錢要多一些,如果給少了,那就是不注重自家閨女,想白取個媳婦,那以後自己家閨女嫁過去沒有保障,也有許多家庭沒談結婚之前很好,等到雙方父母談婚事的時候就變的很不愉快,甚至有的會當場分手,我相信此類的事很多人都聽說過或者有的人經歷過
  • 結婚要彩禮沒錯 引發血案另有隱情
    結婚到底要不要彩禮,始終是人們爭論的話題。特別是社會高度文明的今天,精神文明建設之風日漸強盛。第一步民法典的頒布好像給彩禮有了蓋棺定論,然而我有不同的看法。感覺結婚彩禮成了眾矢之的,大家都在批判結婚彩禮。
  • 婚前財產給弟弟,老公鬧離婚:有種貪婪,結婚多少年了還分你我!
    婚前財產給弟弟,老公鬧離婚:有種貪婪,結婚多少年了還分你我在現實生活中,有一部分人覺得兩個人一起生活久了,就可以將另一半的婚前財產,堂而皇之的據為己有。他們索取婚前財產的理由就是那句:「我們都結婚多少年了,還分你的我的!」這個看似合理的理由,只是企圖通過道德綁架,掩蓋他貪婪的本性。
  • 【傾訴】關於結婚彩禮的那些事兒
    隨後媒人捎回來的話讓一家人陷入冰窖——「那二十萬是老兩口養活閨女的血汗氣力錢,嫁妝錢另算。」原打算雪兒能揣回一部分,將來補個窟窿眼兒,可現在讓我欲哭無淚。 要想結婚,打點丈母娘那頭的七大姑八大姨、安排媒人、置辦酒席等事宜,十萬塊都拿不下來,祖上又沒礦,只能借貸了。
  • 我結婚父母陪嫁一套房,弟弟結婚時婆婆送一禮物,我感動落淚
    我結婚父母陪嫁一套房,弟弟結婚時婆婆送一禮物,我感動落淚我結婚的時候,父母陪嫁了一套全款房,三年後我弟弟結婚,婆婆居然送來一禮物,我感動落淚,有這麼疼愛我的老公,有如此善良的婆婆,這就是我這輩子最大的福氣。
  • 女大學生結婚,她們會不會要彩禮或者要高價彩禮
    所以說,要想剎住高價彩禮之風,還是要從根源上解決問題,還是要摒棄重男輕女的傳統思想,要一視同仁,這樣整個男女結構才會合理。這樣高價彩禮的情況自然會得到緩解。那麼問題來了,我們知道農村姑娘結婚很多都是索要彩禮的,新聞上我們也可以看到很多彩禮沒有給夠,還直接不結婚的,實在是讓人感到遺憾。
  • 女子結婚半年後,找父母要回30萬彩禮錢,果然一結婚就不是一條心
    劉女士的父母自然對彩禮的事也已經一探究竟,對周圍各村的彩禮數目,也已經了解到了,於是提出了一個中間一些的數字,30萬。因為當時每家每戶不同,最高的是那些有錢人,是普通百姓不敢想像的。最低的也就是20萬。人都有一個虛榮心,哪怕是四處借債,也不願意跟別人差太多,怕自己傳出去沒面子。雙方都是這個問題,男方怕拿不出錢,讓別人笑話,沒面子。女方怕自己要得少,讓人笑話,沒面子。
  • 弟弟結婚,媽媽向我要30萬,老公卻讓打欠條!誰對誰錯?
    對於在重男輕女家庭長大的女孩,這一生都不容易,從小到大都會被爸媽灌輸一種思想,他是你親弟弟,你要對他包容一點,對他好一點,多幫他一點。就這樣,一句血濃於水,讓她們心甘情願地為父母、弟弟付出自己的全部。老公是中學教師,周末也有外教,就是教一下小孩下棋。結婚後,老公心疼我,一直也沒讓我上班,我們也打算今年要個寶寶。但前幾天我媽突然打電話給我說,我弟弟談了個對象,準備要結婚了,要買個婚房還有一些彩禮總共算下來大概30萬左右,所以想跟我借30萬。
  • 兒媳拿3萬出來,婆婆俺結婚才1萬彩禮,弟媳結婚你卻給18萬
    還有一個弟弟叫孫浩,還沒有結婚,所以贍養父母一直都是孫成在贍養,而曉麗對婆婆也還算是盡心盡力。 而婆婆也並沒有多麼的強勢,其實家庭還算和睦,前段時間弟弟孫浩談了一個女朋友,不到半年的時間,就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
  • 男子被要三斤三兩彩禮,哪是跟人結婚,這是跟錢結婚吧!
    結婚是我們每個人必須認真對待,全心對待的人生大事。正是由於人們的重視和過度關注,對待結婚的流程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訂婚,給女方彩禮,拍訂婚照,拍結婚照,這是從戀愛走向婚姻的一些流程都隨著社會的發展有了進一步的提升。拍照要高級,婚宴要派氣,尤其是男方給女方的彩禮錢也越來越多。這些都是人們對於面子的越來越高的追求。如今的社會便越來越把彩禮放在首位。
  • 「為了幫弟弟攢彩禮,我嫁給了不愛的男人,1年後弟弟離婚」
    那個男人的身高還不如小琪,長相也不如前男友,說話做事都很呆板。小琪看不上他,但是她答應了母親,因為他父母能拿出彩禮錢。相親那天小琪幾乎是哭著來哭著去的,她什麼問題也沒問,一直點頭。小琪願意和他交往,願意和他結婚。都說愛情美好,那是人家的事情,她只看到了悲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