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一個男人的最好方法:「馬斯洛理論」

2020-12-11 櫻桃如水

點擊右上角藍字就可以關注我哦

馬斯洛認為,人的需要由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五個等級構成。

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是關於需要結構的理論,影響較大。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是人本主義科學的理論之一,其不僅是動機理論,同時也是一種人性論和價值論。

這一理論彰顯著低級需要和高級需要的關係,需要層次越高,力量越小,潛力也越小,用通俗一點的話來說就是,某些精神層面的東西,不是誰都需要的,有的感情並不存在這種訴求,也無力訴求,因為單純活著就已經耗光了所有的運氣。

為什麼說愛一個男人最好的方式是遵循「馬斯洛理論」呢?

第一,低級需要取代性比較大,即使沒有愛情,男女之間也可以因此而陪伴著;第二,男人對愛情的訴求,其實就是高級需要,正所謂「懂得」;第三,心動是荷爾蒙的絢爛,心安才是真愛,男人也不例外,真正的心安,其實就是精神層面的契合與統一。

男女感情中,最終極的安全感,不是一紙婚約,更不是所謂的承諾或者誓言,而是內心裡的共鳴和同頻,兩人可以同時達到某種程度上的價值實現,比如,砥礪前行,低谷裡陪伴和鼓勵,彼此成就,見證對方的提升等等。

一份感情若只能停留在吃喝玩樂住用行等等方面,說到底都是很庸俗且沒有穩固性的,最終扼住一份痴迷的應該是精神層面的統一,比如,三觀,人生方向,事業目標,等等。

與其說是愛一個男人,不如說是如何跟男人和解,當你徹底實現男女相處和解的時候,才能抵達自我實現,否則都是一場夢醒和領悟。

通過馬斯洛理論來愛一個男人,可以在這幾方面展開:

第一,懂;第二,優質愛人;第三,適度付出。

其實,這三方面,都遵循著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的自我實現,每一個都按照自我的安好來展開,也只有這樣,愛一個男人才算是幸福和完滿,愛一個人七分就夠了,剩下的三分不妨用於自己的提升和優質,給對方一個優質的愛人。

愛一個男人的最好方式:「馬斯洛理論」

【01】

對男人而言,最高級的愛,或者說是最精緻的愛,應該就是懂,只是他很少能夠遇到,所以他寧可下半身思考問題,也不敢奢求這麼稀罕的緣分。

現實生活中,如何才是懂男人呢?比如,相處中,女人也可以主動,更可以主動表達愛意,但是很重要的一點是,女人不會倒貼,遇到這種愛慕,男人是喜歡的,也是痴迷的。

再比如,感情中的男女吵架了,女人不是等著男人道歉,而是從事實出發講道理,解決問題,讓男人看到的是一個非常大氣和理智的女性,這種得體和優雅,其實就是懂男人。

很多人都會覺得懂這件事一定高大上,難以實現,其實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是懂得的展示,比如,鼓勵男人去做他喜歡的事情,而不是要求他時刻陪伴著,這种放手和成全,不是不愛,而是懂男人。

所謂的懂,事實上,就是女人願意理性和大氣,充分讓男人感受到一個知己的陪伴和溫暖,雖然有愛情存在著,但這份懂得就是徹底地握緊和痴迷。

【02】

優質愛人

馬斯洛理論中的最高需要層次就是自我實現,這充分說明愛一個男人最需要的不是如何愛男人,而是如何愛自己。

當你還不夠優質和魅力的時候,你付出再多,關心再多,周全再多,男人也會覺得你好煩,甚至根本看不到的價值在哪裡,即使你在很多人眼裡是女神,也未必是他眼中的光芒,現實就是這樣殘忍。

人性都是很賤的,只要你的價值不足以被利用,任何一種感情都可能是徒勞的。

其實,愛一個男人也是如此,一旦你對他的愛,僅僅停留在低級需要層次,那麼可以取代你的人太多了,尤其經歷漫長的歲月後,你的可取代性將會更大,相反的,你若在最高需求層次跟他保持契合,那麼取代你的人將寥寥無幾,甚至你就是他生命中的唯一。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假如男人因為生理需求而愛上你,對你負責,那將很完蛋啊,這種東西,絕對都是一時從動的結果,很心的關聯不會太大,他可以迷戀著你給的嫵媚,還可以好奇著別人的風情,甚至還會熱衷於另外一個人的清新大方,這就是可取代性。

愛人也是分三六九等的,正如人們所說的那樣:存在著鄙視鏈。

當男人對你沒有高層次需求時,你的可取代性是很強的,即很容易被鄙視,怎樣才能扭轉這種劣勢呢?一般來說,努力活成奢侈品的樣子,也就化解了這份尷尬,最好的辦法就是努力優質自己,讓自己的魅力不斷地攀升,成為他的高不可攀或者驕傲,大概也就可以了。

【03】

適度付出

在自我實現中,你對男人的陪伴和關係自然會減少很多,間接也就實現了適度付出。

很多女人在愛情的陶醉下,完全不能自控,總忍不住想念和牽掛,又總想著監督和陪伴,即使男人躲著,藏著,各種躲貓貓,或者各種欺瞞,可是女人依舊窮追不捨,恨不得成為他身邊的老媽子,傭人和小丫頭等等角色。

可是這些身份,男人並不需要,或者說任何一個人都可以代替你,你最需要的是愛他,理解他,陪伴他,感同身受著他的心思,比如,事業中的窘況,親人之間的瓜葛,朋友之間的背離和辜負等等,涉及到這些事情的時候,你的付出才是有價值的,至於那些婆婆媽媽的東西,還是少一點才好。

什麼是自我實現?說通俗一點就是找到人生的存在感,方向感,目標感,以及對夢想的追逐。

古人總是說,女人頭髮全長見識短。為何這樣說?大概就是因為女人動情後不再顧及大局,也忘記了人生不止愛情,還有夢想。

然而,男人不管什麼時候,始終對夢想有所追逐和期待,女人若能在這個方面跟他保持統一,想必就是愛他的最好方式。

【我是櫻桃如水,寫走心的文字,以37℃文字為生,用有溫度的文字,過有溫度有風度的生活,餘生漫長,惟願雲淡風輕。喜歡我的文字,記得關注我的百家號:櫻桃如水】

相關焦點

  • 用馬斯洛需求理論分析:男人有錢就變壞,女人變壞就有錢
    下面我用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來分析:一、生理需要>在馬斯洛需求理論中,最底層是生理需要,它指的是人們生存所需要的食物、水分、空氣、睡眠、性的需要。張蓓蓓愛楊東,不摻雜任何其他東西,就單單是愛。物質的膨脹之後便是精神的膨脹,於是他開始尋找男人的感覺。當他遇見賣茶水的22歲姑娘豐小勉時,展現男人一面的機會來了!對於這個自己並不愛的女孩,楊東仍會帶她去酒店開房。豐小勉是那種早早輟學,早已混過多年社會,卻仍然生活在底層的鄉村小妹。
  • 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
    馬斯洛是20世紀50年代中期興起的人本主義心理學派的主要創始人,他提出了需要層次論。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這個知識點在教師招聘考試中主客觀題都會考察到,常以單選題、辨析題或案例分析題等題型呈現,以下針對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這個知識點進行詳細介紹。
  • 馬斯洛需求五層次理論及理論的應用
    馬斯洛在1943年在《人類激勵理論》論文中所提出「需求理論」。將人類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種: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應用三、社交需求,又叫愛和歸屬感(Love and belonging)
  • 教育理論點——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
    【試題】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中的最高層次的需要是( )。A.生理與安全B.社交與尊嚴C.求知和審美D.自我實現答案:D。中公講師解析: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把人的需求按照出現的先後順序及強弱關係分為高低不等的五個層次。
  • 馬斯洛理論是怎麼回事? 馬斯洛理論有哪些漏洞?
    馬斯洛需求理論被廣泛應用與各行各業,如企業管理,市場營銷,心理諮詢等等。這一經久不衰的理論現在逐漸被人質疑,並提出新的觀點就行反駁。   馬斯洛需求理論過時了?   1、馬斯洛理論是什麼?
  • 關於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解讀
    一、考情分析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是學習動機中的重點知識,關於學習動機的理論主要有:強化理論、需要層次理論、成就動機理論、成敗歸因理論、自我效能理論。考察形式主觀、客觀都有。客觀:單選、多選重在通過一個例子反選區分不同的需要層次;判斷重在辨析關於馬斯洛需要層的觀點。主觀:案例分析題考察案例中學生的學習動機。
  • 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的再解讀
    提起馬斯洛,人們一般會想到他提出的由五個層次組成的需要層次理論,這是馬斯洛前期心理學研究的核心成果。馬斯洛認為人是一種不斷需求的生物,人身上存在著一些共性的且和人生發展、人格健全密切相關的需要;為滿足這一個又一個的需要,人產生了源源不斷前進的動力。從這個意義上說,需要推動了人類歷史發展。馬斯洛在代表作《動機與人格》中詳細論述了需要層次理論。
  •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證明:想抓住男人的心,從滿足這3個需求開始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最早是由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提出來的,在他的著作《人類激勵理論》中,他將人類的需求從低到高劃分成了五種層次,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就像我們去商場買東西的時候,一件事物之所以值得我們去消費,是因為它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我們內心的需求。
  • 陝西特崗: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
    馬斯洛是20世紀50年代中期興起的人本主義心理學派的主要創始人,他提出了需要層次論。馬斯洛於1943年在《人類動機理論》中提出人類需要五層次理論。1954年在《動機與人格》中補充了認知需要和審美需要,形成了由低到高不同層級排列的需要系統。
  • 醫學心理學資料:馬斯洛需要的層次理論
    【單選題】馬斯洛認為需要的最高層次為:A.歸屬與愛 B.自我實現C.尊重 D.安全E.生理1.【答案】B。解析: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由低級到高級依次為:生理的需要(空氣、食物、水、性等)、安全的需要(迴避危險和恐懼等)、歸屬和愛的需要(社交、歸屬、愛等)、尊重的需要(成就、權利、名譽等)、自我實現的需要(理想、抱負等)。因此本題選B。
  • 辯證唯物主義看馬斯洛需求理論
    今天我們要討論的馬斯洛需求理論就是針對人類行為背後動機的理論,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是由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需求層次理論有兩個基本出發點,一是人人都有需要,某層需要獲得滿足後,另一層需要才出現;二是在多種需要未獲滿足前,首先滿足迫切需要;該需要滿足後,後面的需要才顯示出其激勵作用。一般來說,某一層次的需要相對滿足了,就會向高一層次發展,追求更高一層次的需要就成為驅使行為的動力。相應地,獲得基本滿足的需要就不再是一股激勵力量。
  • 教師資格考試重要理論——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是由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於 1943 年在《人類動機理論》中所提出的理論。
  • 馬斯洛的五大需求理論
    【馬斯洛的五大需求理論】是人本主義科學的理論之一,由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 ·
  • 「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重點學
    1.選擇題例如:以下屬於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中缺失性需要的有?( )A.求知B.審美C.自我實現D.尊重 答案:D2.簡答題例如:請簡要闡述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的內容。【答案】馬斯洛屬人本主義心理學代表,注重以人為本、促進人的自我價值實現,關注學生情感發展。
  •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作者:袁希翀古語有云「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好吧好吧,其實我也不知道誰說的,但是肚子裡的餓確實真實的
  • 每天學習知識: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hierarchical theory of needs)是關於需要結構的理論,傳播較廣。 ⑤ 個體對需要的追求有所不同,有的對自尊的需要超過對愛和歸屬的需要。理論評價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在現代行為科學中佔有重要地位。
  • 【分享】馬斯洛的5個層次的需求理論
    需求層次理論是動機理論中最有名的一種。根據人類學家和心理學家馬斯洛(Abraham Maslow),我們的所有行為都是為了滿足一定的需求。  馬斯洛第一次介紹他的層次需求理論是在他1943年的一篇論文《一個關於人類動機的理論》(」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隨後他在他的著作《動機和個性》中進行了詳細的闡述。
  • 談談馬斯洛需求理論形成過程以及歸類
    按照第一性原理,我們在此要確保我們的依賴條件是準確的、真實的,那此時,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滿足第一性原理的條件嗎?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依賴的第一性原理又是什麼?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是人本主義科學的理論之一,由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在1943年在《人類動機理論》論文中所提出。
  • 《西遊記》與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
    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是教師招聘考試中的一個,那麼,這一塊的知識點應該如何理解呢?中公老師帶領各位考生一起來理解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馬斯洛將人的需要劃分為五個層次。一、生理需要。它是指人類生存最基本的需要,通俗點來講,就是吃喝拉撒睡。二、安全需要。安全是指保護自己免受身體和情感傷害的需要。
  • 馬斯洛人類需求五層次理論
    第三層次:情感和歸屬的需要(友情、愛情、性親密)這一層次的需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友愛的需要,即人人都需要夥伴之間、同事之間的關係融洽或保持友誼和忠誠;人人都希望得到愛情,希望愛別人,也渴望接受別人的愛。二是歸屬的需要,即人都有一種歸屬於一個群體的感情,希望成為群體中的一員,並相互關心和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