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分析化學按分析任務可分為: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結構分析;按照分析對象分類,可分為:無機分析和有機分析;按照分析原理分類,可分為:化學分析和儀器分析;按照試樣用量分類,可分為:常量分析、半微量分析、微量分析和超微量分析。
在化學分析和儀器分析中都有哪些特定的分析方法呢?分析儀器對於常量分析、微量分析、痕量分析有哪些特定的要求呢?本帖都有提及。說起來,常量分析、微量分析是大家經常會遇到的,小編就不在贅述,針對痕量分析,本帖重點整理了其對於容器材料、標準物質等的不同需求,以及不同分析儀器用於痕量分析的優缺點。
在樣品用量上有何不同?
測定組分的含量也有不同
痕量分析中採用微量分析技術的優點:
提高靈敏度;節省樣品、減少高純試劑用量;節約時間;減少試驗廢物。
痕量分析中的檢出限、精密度、準確度
1.檢出限
在痕量分析中,常出現這種情況
檢出限與測定限:測定限--- 定量分析範疇,以空白值標準偏差的10倍相對應的濃度值作為分析方法的測定限;
檢出限--- 定性分析範疇,在數值上總是低於測定限。
2. 精密度
精密度定義:表示多次測量某一量時的測定值的離散程度,用相對標準偏差表示SR ,作為衡量重複性的指標。
精密度與測量濃度的關係:組分濃度接近測量方法的低限時,測量值的精密度相當差;隨著測量信號的增大,相對標準偏差急劇降低,並保持不變;當測量值繼續增大, SR 又重新增大。
痕量分析中改善精密度的途徑
降低空白值;
實驗表明,空白值越大或不恆定,所得結果精密度就越差;
增加測量次數;
測量條件最優化的選擇;
正確選擇分析方法。
3. 準確度
關於痕量分析中的標準物質
標準物質的用途
選擇標準物質的注意事項
標準物質濃度水平的選擇
用標準物質評價分析方法,應選擇濃度水平接近方法定量上限與下限的兩個標準物質;用標準物質作控制樣品時,應選擇與被測樣品濃度相近的標準物質。
取樣量的考慮
標準物質保證書規定了最小取樣量,當取樣量小於此量。證書保證值無效;取樣量等於或大於此量時,證書值有效。
影響痕量分析的元素之一:分析空白
分析化學的空白一般包括試樣的玷汙、損失和儀器的檢出能力。對於痕量分析來講,對空白的大小和波動起主要作用的是試樣的玷汙。
痕量分析的玷汙
痕量分析中對容器和材料的特殊要求
化學穩定性要好;純度要高;熱穩定性要好。
材料的性能
用於痕量分析的材料,重要性按照以下次序遞減:聚四氟乙烯>聚丙烯>聚乙烯>石英>鉑>硬質玻璃。
容器表面的吸附損失:減少金屬離子吸附損失的方法
痕量分析制樣的注意事項
痕量分析常用分析方法
無機痕量分析中常用的分析法
1. 原子吸收法
2. 原子發射光譜分析法
3. 無機質譜
元素檢測的覆蓋面廣,除了H、He、Ne、Ar外,幾乎所有元素都能檢測,檢出限低,大多數元素的檢出限達pg/g級,多元素同時測定,精密度與ICP-AES相當,相對標準偏差為0.1~0.5%,其線性動態範圍寬,達8個數量級應用。
4. X射線螢光光譜分析法
重要痕量元素分析方法功能比較
分析化學的發展趨勢
小結
對於痕量分析,國內外很多資料顯示的是關於對器皿材料以及清洗方法的報導,比如,儲存痕量元素樣品的各種塑料容器的比較與清洗;有關高純試劑製備和儲存;對來源不同的器皿按照使用要求,進行合理的清洗程序。。。所以,可以得出結論,用於痕量分析的器皿材料以及清洗也是應該引起大家重視的一點。
(本文由實驗與分析編輯整理,版權所有,轉載請聯繫小析姐,徵得同意後方可轉載,並在顯眼處註明來源,否則一律做侵權行為處理,謝謝大家關注!)
1.親,這裡有一大波活躍的技術群來襲:實驗與分析人社區、實驗室j建設與管理、樣品前處理技術群、重金屬檢測技術群、色譜技術群、質譜技術應用群、紅外光譜應用技術群等,想加入群組的親請聯繫小析姐casellihuang接受定向邀請。
2.親可以拉到底部參與評論哦,另,分享創造價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