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經偈,就是念經之前念誦的四句偈語。一般我們翻開一部佛教經典的時候,經文的前面都會有一首開經偈,這首偈語是武則天所作,表達的是在世間迷惑煩惱的眾生,在有緣聽聞佛法後歡喜興奮的心情。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一,「無上甚深微妙法」。這是讚嘆佛法的微妙高深。世間沒有一種學問能夠超越佛法,只有佛法才能讓人徹底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只有佛法才是人類一切文化的最高峰,只有佛法才能讓眾生走向真正的解脫之道。
二,「百千萬劫難遭遇」。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今天一旦失了人身,來生能否得人身就很難說了,萬一我們造了惡業,就很容易墮入畜生道、鬼道、地獄道,很難聞修佛法了,再想修得人身,很可能就是百千萬劫以後的事了。
三,「我今見聞得受持」。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既然我們有機會聽聞佛法,修學佛法,那就應該好好把握這短暫的光陰,依教奉行,精進修學,以求早日度脫。
四,「願解如來真實義」。「信解行證」是佛教修行的必經過程,在對佛教產生信心後,必須徹底了解佛法的真義,才能夠依教奉行,證得佛果,這也是每一個學佛人的願望。
關於這首開經偈,還有一個歷史典故:
武則天是虔誠的佛教徒,在她做皇帝時候,總覺得晉譯的六十華嚴太不圓滿,感覺很遺憾,就派人去印度取經,想補充完善這部《華嚴經》。她的特使在于闐國遇到三藏法師實叉難陀,正好他有這部經典,就將法師和經典一起迎請回來。實叉難陀法師修行很好,在西域聲望非常高,武則天就請他組織翻譯《華嚴經》,實叉難陀法師帶來的版本雖然也不完整,但是比晉譯多了九千頌,基本上也能體現大經的義趣了,這就是現在我們看到的八十華嚴,史稱新譯或唐譯。
大經翻譯好後,武則天初次閱讀新版八十華嚴,頓感佛法微妙高深,稀有難聞,法喜充滿,有感而發,於是給大經題了一首開經偈,就是現在我們看到的這四句話。
千百年來,很多人都試圖修改這首開經偈的文字,但無論怎麼改,都比不上原作精妙,所以這首開經偈才一直流傳至今,廣為傳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