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一個很普通的學生,沒有拿過獎學金,沒有科研經歷,沒有競賽經驗,也沒有出色的外語表達能力。學習能力平平,學分績點平平,但我沒想那麼多,確定好目標就拼盡全力去實現!」
他是周欣,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學院石油工程2015級學生,考入清華大學微電子系集成電路技術與管理專業。
跨學校、跨地區、跨專業考研,一切都是難上加難,他憑什麼取得了成功?
小目標 + 大計劃
由於興趣愛好,周欣在大一時就有轉專業的想法,希望自己以後能在金融或者信息產業有所作為。有了想法便付諸實踐,他嘗試去考會計從業資格證,經過一周匆忙的複習後卻以一分之差沒有通過,周欣認識到偏文科性的學科不太適合自己,於是決定一心一意地學習計算機方面的知識。
大二時,周欣就確定以後要轉行到計算機相關專業,但他覺得做一個普通的程式設計師還不夠,想要接觸更廣闊的世界,就要站上更高的平臺。於是,他決定要考研。
大三的寒假,周欣開始正式地為考研做準備。寒假期間他複習了高數,開學後把專業課、英語等學科都提上了日程。大三暑假期間,因為學院安排有實習,放鬆了一段時間,等到暑假之後又重新調整好狀態繼續備考,熬夜把落下的東西都補上。
在備考前期周欣的作息很規律,每天和室友一起去圖書館學習,到了後期則比較自由,懈怠的時候就玩夠了再學,他說:「懈怠是正常的,只要保證能在相應的時間完成應該做完的事。不要把學習的時間安排得太滿,要留有一定放鬆的時間。」
為了更好地評估自己的學習情況,周欣經常去搜索各個院校的專業的信息,了解它們的錄取分數線、具體要考的專業課等,通過這些資料判斷不同學校的考研難度,不斷根據自己的複習情況來調整目標。關於計算機方面的考研有一個成熟的論壇叫「王道論壇」,很多考研的人會在裡面分享自己的經驗,這也是周欣了解信息的一個主要渠道。
周欣最開始的目標並不是清華,在複習的過程中他不斷地改變自己、評估自己、強化自己,讓自己的能力變得越來越強,目標也越來越高,從最開始的目標院校武漢大學到華中科技大學,到人民大學,再到北京大學,經過一次又一次的改變和進步,在大三的暑假,周欣確定了唯一的目標——清華大學!
逆流而上
10月中旬周欣第一次做數學真題試卷,結果只得了40分,按照複習的效果本來應該在110分左右,這讓周欣感到很崩潰,他開始不怎麼出門了,一直在書桌前做習題直到成績穩定下來。
「為什麼我當初只做了40分呢?是因為我缺少了暑假的強化階段,沒有把知識理解透徹,沒有把整個知識體系串起來,學到的知識是零散的。」周欣解釋道。找到問題後他開始不斷地練習和總結,到了複習後期,周欣做真題試卷的成績可以穩定在125分左右。
備考後期有一個月的時間周欣壓力特別大,晚上睡不著覺,他乾脆就調整了作息,晚上學習白天休息。「考研沒有固定的模式,不需要把作息和學習方法都規定死,跟隨自己的狀態去調整,才能更高效地完成計劃的事。」
預選考場的時候,本校的名額很快地被搶完了,周欣無奈選到了四川師範大學。正選考場的時候他想著本校可能會有多餘的名額,於是便退了預選重新選擇,結果連成都市的名額也沒有了。最後他選到了德陽羅江縣的一所學校,地方很偏僻,「我在那個地方都在想,我的卷子怎麼送到北京去?」周欣笑道,「我們那個考場都是考外省的同學,我座位前面一個考北京交大的、後面一個考清華的,他們兩個考試全程都沒有來。堅持把考試做完也是一種勝利,很多人都沒有考完,考完政治放棄的同學也有很多。」
兩次上清華
周欣最初報考的是自動化系大數據工程專業,這個專業只招收15人。初試成績公布,他的分數346分,排名第四進入複試。但成功的道路並不是一帆風順,周欣沒有通過複試,被調劑到微電子系面試。
從各個專業被調劑過去的有六十人左右,老師從中篩選了十二個高分的同學留下來面試,周欣就在其中。他當時很高興,結果去看排名時發現自己是十二人中的最後一名,他心裡挺難受的。「我到底要不要參加這一次面試?」周欣反覆地問自己。跨專業考研,起點不高,沒有相應的經歷或證明,這一切都讓成功的希望變得渺茫,但最後,周欣選擇了堅持下去。
面試時周欣有很多專業的問題沒有回答上來,落寞的他在面試結束後收拾好東西,灰溜溜地從北京走了,回來之後已經開始準備二戰了。當時有很多調劑到其他學校的機會,但周欣不想調劑,「父母讓我別報考那麼難的學校,但我還是想考清華!我的不足表現在複試上,那就應該對應地下功夫,我覺得再踮踮腳我一定能做到!」
回到學校幾天後,周欣卻接到了清華大學的補錄電話,他欣喜若狂,收拾行李再上清華。參加補錄的一共有二十八人,成績公布後,周欣排名第八。一波三折,周欣,終於實現了他的清華夢!
向前跑,繼續跑
「關於報考志願,除了父母我沒有告訴更多的人,父母知道後也特別驚訝。但我既然做出了選擇,就會一直堅持下去。」即使在考研的漫漫徵途中有挫折,有崩潰,但周欣從來沒有跟任何人抱怨自己的困難。他是一個自律且頑強的人,在無數個難以安眠的夜晚,獨自消化考研的壓力和痛苦,也正是這份勇氣和毅力讓他能夠在考研中從容不迫,越挫越勇。
除了考上清華的欣喜,周欣覺得自己比以前更加自信了,周圍的同學也被他的努力鼓舞,紛紛找他學習借鑑,以他做榜樣。這既是一份責任,也讓周欣感覺越努力越有奔頭。
談起即將開始的「清華之旅」,周欣期盼又緊張:「考研只是一個階段性的勝利,以後的路還要自己走。了解到清華的情況,我的壓力非常大。清華是我國的高等學府,裡面能人云集,我不能在研究生生活剛開始就掉隊。我對專業的了解還不夠深入,所以我打算利用假期學好微電子專業核心課程,備考雅思。」
雖然對微電子行業了解還不夠深入,但周欣對未來充滿了期待,「微電子技術是高科技和信息產業的核心,它可以在很多方向發展,也可以跟很多領域結合起來。我國在這一領域起步較晚,所佔市場份額較少,這也意味著個人在這一領域還有很多的機會……」他想創業,想利用自己學到的知識創造更多的價值。
很多人問他,什麼樣的人才能考上清華北大?周欣覺得,考名校的人分為兩種:一種是出身名校的學霸,平時對知識的掌握就很系統,經過集中的複習就能取得好成績;一種是起點並不算高,但有拼勁、堅持不懈的人,而很多人缺乏報考名校的勇氣和毅力。不要把考研想像得困難重重,要麼做儲備豐富的「學霸」,要麼做敢於挑戰的「追夢人」!
學長「小課堂 」
選擇合適的院校和專業。
不一定中等高校會比名校好考,往往報名中等高校的學生比名校更多,競爭壓力更大;行業的選擇不完全等同於專業的選擇,很多行業都會涉及到多個專業的知識,每個專業的知識也並非只能用於一個行業,大家可以擴大挑選的範圍找到性價比最高的院校和院系;
備考方法根據自身情況而定。
不要盲目制定條條框框,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安排小目標,每個階段有針對性地提高自己;
高校面試的注重點:
一是科研經歷,二是專業基礎,三是競賽、項目,四是英語;
踏實+堅持。
對於工科生來說,踏實能使心性沉澱下來,做好學術研究;考研既是一場對知識的考察,也是一場對心理的考研,沒有到最後一刻決不能放棄;
多少個挑燈苦讀的夜晚
多少本密密麻麻的演草紙
多少次在放棄邊緣徘徊猶豫時的堅持
……
描繪出自信洋溢的臉龐
匆匆逐夢路
青春甚美,奮鬥無悔
來源:西南石油大學 圖片 | 丁曉峰 文字 | 馬威 王歡歡 楊淑婷 周小沙 編輯 | 馬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