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個來自湖北大學的考研學霸的故事分享:
衛倚君:跨考法律的非典型學霸
衛倚君
湖北大學2015級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
北京大學國際法學院研究生
衛倚君的大學履歷並非典型的學霸軌跡;不愛泡實驗室、不追求科研,沒有發表過任何學術論文,拿過的最好獎項是兩次二等獎學金,大一時獲得的文明寢室也在他的獎狀總結中佔有一席之地。但不出彩的簡歷遮蓋不了金子的光芒,衛倚君最終拿下北大錄取通知。
大一轉專業,因為彈吉他錯過了上交轉專業報名表的時間,衛倚君懶得再交表,選擇繼續讀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考研時,發現自己更喜歡法律的邏輯思維,衛倚君決定由工科跨文科報考法律。為了一鼓作氣,在北大研究生報名網站填寫志願時,他隨手輸入一串密碼,切斷猶豫、反悔的後路。關掉的電腦在考研期間再沒有被打開過。
複試前,他根據簡歷、個人材料準備了13個可能被問到的問題。衛倚君列出每個問題的邏輯鏈、以及關鍵詞,「重要的是要體現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思維的閃光點。」,邏輯為先式的回答一方面可以防止自己回答卡殼,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回答生硬的情況。
複試當天,衛倚君被分到保送生考場,看到來的同學大多是清北復交,緊張之餘他迅速調整了心態,「來都來了,怕什麼!」。最初的自我介紹環節,衛倚君以自己的英文名向考官開了個玩笑,「考官一聽完就開始笑了」。當美國考官與他理論中美貿易問題時,他敢於說出與考官相悖的觀點,表明自己的立場「我是中國人,我永遠支持中國政府。」
20分鐘的複試對話,衛倚君展示了自己的專業素養,更立體了自己善於溝通、具有批判性思維和創造快樂的能力,這些獨特的能力讓他在初試最後一名,踩線進複試的情況下以綜合成績第35名,贏得了老師的青睞。
來源:湖北大學 文/記者團 散泠逸 羅哲 劉琴 林玥 圖/本人提供 編輯/ 記者團 羅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