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下橫行的Costco在中國為何只能出現在線上?

2020-12-22 聯商網linkshop

  京東在商戶面前也有底氣不足的一天:媒體剛高調報導Costco入駐京東全球購,隔天Costco就回應京東全球購的旗艦店是偽店,並非官方授權。而且,還宣稱將調查除天貓海外店之外其它平臺的所謂「旗艦店」,一旦發現冒用Costco品牌將採取法律責任。
  

  反觀其他商戶求巴結電商大平臺而不得,Costco為何能被各家平臺爭相宣稱已擁有?既然中國消費者這麼需要一家可以匹敵沃爾瑪的Costco,為何Costco在觀察中國大陸市場幾年後卻選擇遲遲不動手,直到去年才低成本借天貓開個小鋪,且繞開最核心的渠道——線下店?

  針對這一系類令人疑惑的問題,億邦動力網聯繫到具備20年線下零售經驗、又操盤過天貓和當當網的骨灰級零售大牛黃若分享了他的看法,以及他緣何從中尋找到自己的創業機會。黃若認為Costco在美國再牛叉,但到中國大陸開線下店照樣沒戲,這是由在中國大陸線下開店的成本結構所決定與用戶的付費水平所決定的。

  這種非常肯定Costco在中國線下不能行的判斷,或許會令一批Costco的信徒感到不屑與愕然。畢竟,位列全球零售TOP10的Costco有足夠多的閃光點證明自己的衝擊力:他一改過往零售業低買高賣的差價模式,而代之以收取小額會員費為其主要收入。把商品平均加價率控制在7%,嚴格挑選備受中產階級喜歡的優質商品,SKU不及沃爾瑪的十分之一,最後在同等位置和面積的店鋪二者銷售額不分上下。

  敢做如此招人吐槽的結論,一貫風格嚴謹、邏輯清晰的黃若也不是口說無憑,他用了一些運營數據作對比分析。與此同時,他還特意和億邦動力網說明,一家之言總有局限之處,歡迎每一位讀者與他爭論,哪怕是潑他一盆水。

  中國店鋪租金令Costco失去攻擊力

  討論如上話題,有必要細聊一下Costco之所以能牛叉的原因。

  從資料中可以看到,1983年當Costco年在西雅圖開第一個門店時,沃爾瑪已經成立20年並且成為世界第一大零售公司。那個時候,誰也不會想到,同樣只用了20年時間,Costco就成為了沃爾瑪在本國最大的勁敵。

  相比於Costco,沃爾瑪的成功秘笈早已被世人所熟悉:65年前,在美國開零售店,一定要有45%的毛利率才能賺錢,而沃爾瑪把商品毛利率降到了22.5%~23%,確定了天天低價的獨特競爭力。同樣的產品怎麼實現售價比別人更低?當時沃爾瑪主要用了兩個小創新,一是把開店地址從繁華地段搬到城鄉接合部,二是不蓋新商場而是找倉庫簡單裝修,這兩個動作直接令沃爾瑪的成本比同行少了20個點左右。

  令消費者禁不住誘惑的是,Costco的選址與沃爾瑪十分接近,但是毛利卻不止比沃爾瑪低一點點:每款產品的加價率只有1%到14%,超過了14%的商品需要CEO籤字才被許可。黃若向億邦動力網分析,Costco所做的創新比沃爾瑪當年更有顛覆性。此外,加價率低只是Costco的表層特徵而已,最根本的不同實際上在於他自身的生意模式和理念上。

  第一,Costco只面向美國的中產階級,只服務美國3億人中的5000萬人。因為受眾群體比沃爾瑪更窄,所以更容易精選商品以討好用戶。與沃爾瑪類超市一類商品需要高中低幾十種品牌不同的是,Costco每類產品只需有一到三個品牌,並且每種商品都經過CEO親自挑選或者使用,保證顧客在看到十件商品時至少對一件是感到驚喜。如此算下來,商品總的SKU數量只要有沃爾瑪的十分之一即可,庫存周轉也能比沃爾瑪快12天,卻能迷住5000萬人把一半的消費花在他這裡。

  第二,除了商品對中產階級來說更有吸引力外,Costco與所有零售業態最大的區別還在於不會在價格上迷惑用戶。沒有令人眼花繚亂的促銷大戰,只是在進價上稍加薄利出售給付費會員,消費者根本不用考慮是否合算,看上商品後直接拿走就行。

  所以,對於消費者而言,Costco不像是一個零售商,而是一個懂自己的服務商。每年只要交55美元或者110美元成為Costco不同級別的會員,就可以使得購物變成了一種簡單而又充滿驚喜的事情。

 

  圖:Costco與沃爾瑪的數據對比

  另一方面,對於Costco來說,也不用把精力和金錢花在廣告和促銷上,集中力量做好挑選商品、陳列商品等各種讓用戶體驗更好的服務就行。2014年全年,商品銷售給Costco帶來了10億美元的利潤,會員費則是達到了24億美元,續費率達到了驚人的90%。正是因為如上種種原因,有媒體評論說令Costco是唯一令沃爾瑪顫抖的對手。

  即便如此,在黃若看來,Costco如果進中國大陸線下,也只能折斷雙翼。

  在2000年初的十年間,黃若認為Costco考慮開線下店有兩大條件不成熟。一是中國大陸還沒有形成中產階級,只有極少數家庭才是Costco的用戶。正是因為如此,比Costco更早想抓住中國市場的沃爾瑪山姆會員店,在上個世紀90年代就在深圳開了第一家店,但是從深圳走出來也只是最近四五年的事情;二是店鋪租金成本佔比過高,黃若算了一筆帳,中國超市整體費用支出在20%左右,房租、固定資產折舊、人工費用各佔三分之一,除了人工成本可變之外,前面兩項只要開了店就是固定存在的。中國店鋪租金成本佔比約是美國的兩三倍,如果把商品加價率控制在14%之下的話,估計最低的會員費要收到500元人民幣左右,這個收費門檻在當時的中國太高了。

  再把時間拉到2010年前後至今,這個階段中國大陸中產家庭數量越來越多,同時他們對進口商品需求也越來越強烈,這對於Costco來說是不是最佳進入時機?黃若向億邦動力網表示,雖然這個階段一線城市的用戶在慢慢養成,但留給Costco的市場時機有點晚了。一是因為中國線下店整體在走向蕭條,二是Costco很難再成批找到合適的開店位置,稍好的位置都被其它零售公司佔盡了,所以Costco選擇天貓線上渠道曲折進入中國市場是嚴謹之舉。

  中國線上為什麼有機會出現Costco

  如果說Costco模式在線下難行得通,那在線上又如何?

  黃若告訴億邦動力網,最近幾年網際網路上形成了中產家庭消費群體。「80後和90後過去在網上主要消費服裝、化妝品、數碼產品等個人用品,如今他們整體進入結婚生子階段,他們對快消品的需求就呈現出來了,而這種需求在五年前是不存在的。」

  按照黃若估算方法,80後和90後的中產家庭一共有兩千萬左右。「我的算法跟別人的不一樣,別看年收,我還要看價值觀,所以我根本不考慮60後和70後,因為60後和70後就算是收入達到了中產階級,但他們普遍沒有中產階級的消費觀念。我只算1980年到1995年出生的這批人,這批人的總數大概有一億五千萬,這個群體中應該有20%的家庭收入以及教育程度可觀,所以我拍腦袋出來應該有1000萬個家庭滿足標準。」

  雖然這個數字與美國相比低了許多,但黃若認為在線上足夠支撐在Costco的生意模式。在Costco沒動手把會員制帶到中國大陸之前,黃若經過一番考慮決定自己創業做百恩百,並且做出比Costco還要狠的招數:年費交納150元、290元和1000會員費,則可成為不同級別的會員,最高級別的會員購買所有商品均是0加價。

  百恩百的會員制生意模式是否能走得通?黃若又算了一筆帳。

  一個問題是,150元和290元的會員費員費是按照什麼標準確定的?黃若向億邦動力網透露,京東商城和1號店的快消品加價率在15%~20%,其中加價部分中的80%貢獻給物流配送與市場營銷了,百恩百撇開這部分費用只要3%~5%的毛利即可生存。一個家庭在百恩百一年的消費約3000~10000元,這部分消費的3%~5%即接近150元和290元,而年費1000元的會員是大客戶,他們有更多的服務需求。

  另一個問題是需要多少用戶才能接近收支平衡。「假設我有五十萬用戶,就算平均一個用戶一年給我100元會員費(百恩百會員費可以半年一交,考慮到其中用戶只交半年),一共也就有五千萬的會員費,按照毛利率是3%~5%來算,五千萬相當於是賣了10~17億東西。換一句話講,百恩百會員制的模式,當營業額達到10億時,只要有五千萬的運作費用就足夠支撐。」

  如果不包郵,也沒有市場營銷,目標用戶數是否容易達到?黃若告訴億邦動力網,從2000萬用戶中獲取50萬用戶,與普通超市的用戶滲透率10%相比要低很多。「我做的進口快消品,這塊的加價率比國內商品還要高許多,去掉加價率對中產階層的年輕家庭來說有足夠吸引力,因為一個中產家庭每年在快消品的花費至少過萬元,按照同行平均的加價率來算每年貢獻給商品之外的錢有三千多,而成為百恩百會員只需要交150年費就夠了。」

  

  圖:一般零售業中,消費者的錢花在哪裡(百恩百提供)

  正是因為如此,黃若認為非進口產品和非快消品都很難採用百恩百的模式。一是因為只有進口商品的毛利足夠高,省去加價率對用戶才有足夠吸引力。二是只有在醬油、奶製品等家庭快消品類目,用戶不想像買服裝那樣挑挑揀揀,只要能夠快速和划算地解決就滿意,並且還是高頻和大量採購,類似百恩百的會員制一舉解決了用戶所有痛點。

  此外,黃若強調說,百恩百雖與Costco有類似點,但又與Costco有不同之處,百恩百會員俱樂部將會更加透明化。「百恩百把會員當作自己的老闆,老闆僱傭我們買東西,不可能買完再加價14%賣給老闆,我們會把所有成本全透明公開,進貨單可以給會員看,配送是用第三方物流,報價也是全透明的。」

  線上也有線上的挑戰

  但是,黃若心裡也清楚,線上也有線上的挑戰。

  在百恩百的商業模式中,按照黃若的設想是不需要花費市場費用的,百恩百為會員提供全透明的服務,獲取他們信任而形成口碑,用戶自己會在社會化媒體上分享傳播。但問題是,這個階段在網際網路上純粹依靠口碑傳播,對於一家純線上的新創企業來說難度太大,並且速度也會很慢。

  更何況,百恩百要發展的還是中產用戶這一比較窄的群體,這一群體在社交圈曬消費的欲望

  很低。即使主動對其展開營銷也未必效果甚好,因為有自己判斷的他們對廣告形式和內容都比一般用戶更加挑剔。

  意識到獲取第一批會員既關鍵又有難度,黃若計劃後續做一些低成本地市場投入。「凡客當年花了30%的毛利做廣告,京東也花到3%~4%的毛利做廣告,百恩百會比他們低很多很多,主要還是考慮通過人際關係去營造口碑傳播。」

  同時,黃若非常清楚,Costco成功的核心在於其提供的服務獨一無二。所以,想要獲取用戶的口口相傳,除了市場營銷能力之外,在內部必須要打造出與之相匹配的服務能力。「獲得A輪融資後,我會將80%以上的資金用於倉儲建設,快速實現模式執行與推進。同時,在商品端會轉向海外直採,打造自有品牌。」

  億邦動力網了解到,目前百恩百主要有糧油副食,休閒食品,衝調飲品,洗滌日化,凍肉海鮮等五大類目,一共600多個品類,下一步會擴展到1000多個品類。在黃若看來,百恩百會員制電商模式的核心之一是考驗選品能力,能像Costco那樣用不到4000個SKU獲得與沃爾瑪六七萬個SKU同等的銷售額絕對是一門技術活兒。

  而一位專做進口食品的零售人士告訴億邦動力網,進口家庭快消品在中國的發展還屬於萌芽期,哪怕是中產消費者對之也很陌生,加上國內很難找到成熟的採購團隊,這給做這門生意的選品帶來極大的考驗,不僅要了解商品本身,還要揣摩消費者心理。

  對此,黃若也坦誠表示,即使他在傳統零售浸淫了20年也難覓人才,這是百恩百後續會著重加強的板塊,歡迎外界向他推薦有志之士。

  億邦動力網了解到,按照黃若的規劃的發展節奏,百恩百第一個階段的目標是要發展十萬購買會員,然後再考慮發展五十萬會員,把年銷售額做到10億人民幣並達到盈虧平衡。「對消費者價格透明,不靠玩價格遊戲賺錢,是我在傳統零售工作時就想實現的,現在網購發展正好給我做好百恩百的機會,百恩百的重心不在PC端而在移動端。」

  (億邦動力網)

相關焦點

  • 洋蔥派:做中國的線上costco
    奧萊與costco幾乎壟斷了美國與歐洲大部分的零售市場,成為銷售界的兩個神話!中國電商界也出現了一匹黑馬——洋蔥派!它用意想不到的價格和質量即將成為中國線上的「Costco」。1.廣告宣傳極少:洋蔥派在廣告上很少投入與Costco類似,Costco每年通過不投放廣告節省大約2%的成本,這就使得Costco可以將這筆資金用於產品的大幅降價「Costco成功的關鍵之一是該公司在廣告上幾乎沒有花費,」Tim Green在財經博客The Motley Fool中寫道。「除了向潛在會員發送郵件以及向現有會員發送優惠券之外,Costco根本沒有傳統營銷。」
  • Costco火爆的秘密是什麼?
    06. costco為什麼可以把東西賣得這麼便宜。靠會員費賺錢,只能說costco有把東西買便宜的動力。第一點,是因為它的包裝很大。包裝越大,就能賣得便宜。第二點,因為品類很少。沃爾瑪有13萬而costco只有4000個。品類上,單個品類的銷量就可以做到極高,costco就擁有了很強的與供應商議價的能力。第三點,因為它很多商品是自營,可以自己控價。
  • 線上開花的keep如何在線下結果
    但有一家中國公司出現卻顯得有些另類,作為國內的一家網際網路健身平臺keep,這次卻攜帶數款健身類智能硬體首次亮相CES展。從CES的上keep的宣傳主題和帶來的智能硬體產品來看,keep正在試圖擺脫「健身APP」這樣一個形象標籤。Keep是一家以線上內容起家於2014年的網際網路健身平臺。
  • Costco在中國能成功嗎?
    有知乎網友說的更直接:中國的一二線城市有願意為Costco的商品支付的能力,卻卡在交通和住房兩座大山上。願意買一二百塊錢一斤牛排的一二線城市居民,卻不一定有足夠大的冰箱和房間來儲存採購的東西,而且也不一定有車或者想買車卻搖不到車牌。而三四線城市的居民雖然家裡地方大也買得起代步車,但他們的主流消費觀卻不太捨得買一二百塊錢一斤的牛排和兩米高的大熊。
  • 《GTA5》為何沒有老人和小孩,老玩家:你去線上玩過嗎?
    在GTA5如此真實的一個世界中為何沒有出現老人和小孩的模型呢,面對這樣的問題,大家可能覺得很好笑,這個世界講究尊老愛幼,而且這些NPC屬於弱勢群體,如果放置在遊戲中,那麼R星可能是不想混了,那麼事實是這樣的嗎?
  • 開業就火爆到關門,Costco在中國能成功嗎?
    但在中國,它需要面臨的特殊國情,一旦有空子或者商機可鑽,必然會有羊毛黨與黃牛黨的出現,有業內人士指出,按照costco的政策,在會員卡到期之前,你要求退卡的話,也會退還當年的全額會員費。在中國市場的特殊性在於,可能會有大量會員會鑽這個空子,即會員期屆滿全額退卡。
  • 《線下Costco,線上開心果》
    (原標題:《線下Costco,線上開心果》) Costco向來不缺讚譽
  • COSTCO將引發付費會員狂潮,旅遊與傳銷跟進
    1雖然說中國網際網路早就有付費會員制的變現模式,不過多為虛擬產品,比如QQ會員。網絡零售行業,以及線下實體行業,雖然也有付費會員模式,卻無法形成規模,也沒有成現象級的應用。costco此次入駐上海,成功掀起浪花,將讓中國實體企業意識到付費會員制的威力。按照以往的經驗,線上線下一定會掀起一波付費會員制的狂潮。實際上,在costco入駐上海的第三天,同城藝龍就推出黑鯨會員,發展付費會員旅遊業。同城藝龍的反應速度,很是讓人欽佩。不過,若是他們能夠在會員服務上有所提升,或許還真能成功。
  • 上海大賣場加速洗牌 Costco線上線下同時發力
    但是到了中國,一向靠實體店打天下的Costco卻首次以跨境電商的形式出現在大家眼前,在調研了15年之後,Costco用了5個月時間在天貓國際上開出旗艦店。記者在Costco天貓旗艦店上發現,其中堅果類食品月銷售量可以達到3000多件,此外,餅乾、維生素等商品也頗受消費者青睞。
  • 線下Costco,線上開心果
    這句話在不同時代下可以有不同層面的解讀,需大於供的年代,僅需要「把顧客當做上帝」做到位。但如今,要在不知不覺中,比顧客更懂顧客。不要挑戰人性,而是去理解人性。Costco深諳其道,將這句真理詮釋的淋漓盡致。它展現在貨架上,先用「低價+量販」的組合拳打法,一鍵觸發消費升級之下的用戶購買需求。
  • Costco最早5月開內地首店 美國門店模式能否適應中國網購習慣?
    對比沃爾瑪、家樂福、麥德龍等外資零售巨頭於90年代就進入中國內地市場,costco可謂姍姍來遲,在加速消費升級的中國市場上,還有多少市場空間留給這位零售大佬?   值得注意的是,costco執行副總裁兼財務長Richard Galanti提到, 中國內地的第一家costco門店將於2019年5月中旬到7月中旬開在上海閔行區。   根據天眼查信息顯示,Costco於2017年12月已經在上海浦東註冊了開市客(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註冊資本為8600萬美元。
  • 2019年中國在線教育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線上線下融合將...
    在市場規模方面,在線教育很大程度上是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浪潮發展起來的,在傳統的PC時代,雖然出現了網絡教育形式,但是真正的所謂在線教育仍然是在2011年左右開始爆發的,這也正是移動網際網路發展和普及的時間點。
  • 《地平線4》線上和線下有什麼不同 線上和線下區別分析
    導 讀在遊戲《極限競速:地平線4》中,線上和線下的區別在於只有在線上模式中玩家可以與他人聯機遊玩,而線下只能遊玩單機內容,在線上會顯示玩家列表,而線下則不會出現該頁面
  • 逛costco廉價超市,別只顧著買大米雞腿,有眼光的人都買它
    說起costco廉價超市,相信原本不知道它的你,現在都知道它的名聲了,因為8月27日才開業5個小時,超市就已經是人山人海,超市方面為了顧及顧客們的安全,不得不暫停營業,而這樣的消息比在電視上做廣告宣傳還有用,不得不說這超市太人性化了。
  • 美國量販式連鎖超市Costco開業半天遭遇中國人瘋搶,門差點被擠爆
    這家全球連鎖量販超市為何會如此吸引著國人光顧的原因是什麼呢?其實在這家大型量販超市還沒有開張前,我們經常能看到網上看到有Costco的扁桃仁巧克力代購的網站,以及各式各樣的美國Costco代購,對住在上海的小夥伴們來說以後又多了一個能直接「海外購」的渠道。
  • Costco的火爆,會不會虎頭蛇尾?
    這種模式在全世界範圍內為Costco創造出了包括山姆會員店、家得寶、麥德龍在內的許多競爭者,他們進入中國市場的時間,也都早於Costco。近年來,Costco開始發力國際市場,目前在墨西哥、英國的發展狀況較好,亞洲的線下業務則是主打中國臺灣、日本和韓國。但在公司財報中,Costco從不披露每個國際市場的具體銷售數據。
  • 線上教育的未來出路——線上與線下教育的有機結合
    最終的效果是上與不上網課一個樣。在沒有專家論證、試點實施、總結評價的情況下,就開始大面積鋪開線上教學,出現這些問題也是必然的。目前,廣東、雲南等多個地區已宣布:延期開學後零起點教學。明明已經上網課了,為什麼還要零起點教學?因為不少官方管理部門也覺得前期的在線教學有很多不足,沒有達到預想的效果。
  • 上海costco被擠爆!照片實錄坎培拉costco兩地大不同
    上海costco開業半天被擠爆,不得不暫時停業。據說僅8月27日當天,上海costco就賣出了16萬張會員卡(即使就按每張會員卡199元來計算,當天會員費收入就是3200萬元)。這在costco史上恐怕也是空前的,不知道它的老闆是要嚇暈還是要笑暈。警察緊急調動警力疏導,交通廣播電臺發布緊急路況信息!
  • 茅臺酒帶火上海costco,茅臺就這麼搶手嗎?
    costco又火了,起因還是茅臺。眾所周知,飛天茅臺的市場零售價在2500元以上,普通消費者很難以1499元的價格買到,由於costco打出了如此低廉價格,所以最近兩天Costco又出現了排隊的情況。10000多瓶茅臺很快被搶空。
  • Costco中國今天再爆大料!!美國人坐不住了...
    為了做到便宜,Costco內部有兩條硬性規定:所有商品的毛利率不超過14%,一旦高過這個數字,則需要匯報CEO,再經董事會批准;面對外部供應商,一旦在別的地方比Costco好市多的價格還低,則它的商品將永遠不會再出現在Costco好市多的貨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