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山大佛有「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座佛」的美譽,所以佛像頭部就是山頂。站在佛頭旁邊,與佛像一個方向,模仿著佛像的神態,雙眼微睜,嘴角微開,如拈花般似笑非笑,當然是沒有一點神似,更沒有普度眾生的胸懷和能力。面前是岷江、青衣江、 大渡河三江匯聚的地方,可能是這兩天下雨的原因,土黃色的河水湍急,濁浪滔天,驚濤拍岸的聲音響徹山間,而我卻沒感到絲毫的震動,登高山而小江河說的可能就是這種情況吧,人處於的高度就是眼界的高度也是心胸的高度,這話一點都沒錯,很多道理誰都明白,但不是誰都做得到!
我一副眾人皆醒我獨裝得道高人的模樣,隱約的氣勢唬得小夥伴只能站在一旁等候,一番雲遊天外之後,實在裝不下去了,才慢慢的前行。沿山開鑿的小路狹窄陡峭,肥妻對於這座修於唐朝開元年間的彌勒大佛沒有過多的提問,可能是做攻略時有所了解,又或者是去年暑假在嵩山和洛陽時得到了惡補,更多可能是現在問的再多也記不住,明天該忘的不該忘的都會忘記!
來到大佛腳下,離洶湧的江水不到一米,浪聲震耳欲聾,才感到這奔騰的氣勢,再仰望大佛,除了雄偉、莊嚴、威武之外便找不到什麼更好的形容詞了。人在滔滔江邊,弱小如草芥,站在巍峨大佛下,渺小如螻蟻!高度真的決定眼界!膜拜之後登九曲棧道,每一個轉折我略作停留,看看大佛,又看看大江,每升高一層,心境也隨之豁然開朗一些,到達最高點,王八之氣油然而生,高度真的決定心胸!
拜完大佛繼續前行,既是 佛山 ,當然有廟, 凌雲 寺不大,轉過一圈即可,肯定也有不少亭臺樓閣,載酒亭、東坡樓古舊漂亮清靜,轉佛一圈在裡面休憩一下是不錯的選擇。東坡就是吾友蘇東坡,好友是眉山人,離樂山不遠,少年時和豬朋狗友載酒遊山玩水肯定少不了,於是東坡樓應運而生,多年之後東坡先生在 赤壁 寫下震古爍今的《水調歌頭》,其開頭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應該就是回想起年少時在這裡禮佛看大江澎湃的情景而靈感突發的,要不然怎會有驚濤拍岸?
休息過後繼續,往裡走是一座重修的寺廟——毗盧院,寺新精美,依山層疊,殿前長階配白玉雕欄,畫簷露於古樹蒼松間,遊人大多在大佛處,這裡反而人少清幽,隱約還有暮鼓誦經聲傳來,確實清心之地,正自陶醉,耳邊肥妻說了一句「昆盧殿」,突兀間抬頭一看,原來是大殿牌匾的書法頗有造詣,肥妻卻將繁體的毗和昆傻傻的分不清!
早早起來,小雨連綿,淺霧繚繞,走上酒店十九樓的大陽臺茶座欣賞雨霧樂山 。 樂山大佛與我隔江相望,可隱約見其頭部,其實樂山大佛所處的 凌雲 山與相連的烏尤山一起,整片山體天然像一個臥佛躺在江面上,而樂山大佛正正在臥佛的心臟之處,是冥冥天意?還是開鑿大佛的海通大師是佛陀轉世,我自心中有佛,人人處處心中皆有佛,佛顯便是佛?雨停霧更濃,再看樂山大佛更顯神秘,更顯神奇!
從樂山包車到峨眉山腳的報國寺遊客中心再坐觀光車到雷洞坪,已經將近下午四點了,下車後發現天陰,清涼,非常適宜爬山,於是和小夥伴們邁著歡快的步伐,走向接引殿坐纜車上金頂。沿著石階山路往上,穿梭於如鯽的人群,拐了幾個彎,在一寬闊處有幾隻猴子在懸崖邊的護欄上下玩耍,我一看就開心不已, 峨眉山的猴子聞名於世,趕緊拿出相機一陣狂拍!
拍著拍著就感覺有點不對,不是說峨眉山的猴子經常騷擾遊客嗎?怎麼這幾隻猴子只配合拍照不騷擾人呢?難道我現在不是在峨眉?又難道我見到的是假猴子?正自亂想,一個十三四歲的小姑娘手拿塑膠袋向我迎面走來,繼而擦肩,繼而就停在靠猴子的路邊,像是在等候家人。
我剛想開口提醒,但說時遲那時快,一隻小猴子已經竄到小姑娘身邊,伸手抓破了塑膠袋,食物雨傘掉一地,而小姑娘卻嚇得大叫一聲就不敢動了。我馬上拔出手中的登山杖指向小猴子,咦,怎麼是拔出?也來不及想了,大喊一聲:「呔!哪裡來的潑猴!光天化日之下竟敢強搶民女的包!還不給老夫速速退去?!」說完我和猴子同時一愣,咦,怎麼是老夫,不是本少嗎?也來不及想了,不能弱了氣勢,於是雙眼直瞪小猴,作王八之氣爆棚狀。
小猴用極為輕蔑的眼神看了我和小姑娘一下,然後拿起地上一袋雞蛋花生走到懸崖邊旁若無人的吃了起來,我不禁有些老羞成怒,不,是怒髮衝冠,想如果不是猴多,肯定給你這潑猴兩劍,讓你吃不了兜著走!咦,怎麼是兩劍?也來不及想了, 峨眉山 猴管已隆重登場,訓斥小姑娘,其家人也趕到了,我也只能深藏功與名,悻悻的飄然而去了。
到達接引殿纜車人口時,天下起了雨,看到沒有人排隊,我反而不急了,先好好看看纜車站旁的接引殿。接引殿排山而上,不大,只有兩晉,不新,也不舊。翻了翻百度,該寺始建於宋朝,清初重建,但民國以來數次大火損毀再重建,連原址都被纜車站佔了,要移建百米開外,1997年才重建好,真是多災多難,可見接引不是那麼好幹的。
寺廟沒有過於金碧輝煌,樸實的外貌其實更讓人感到親切,而我更有一種代入感,它原來什麼樣子已無從考究,歲月摧殘下誰不面目全非?一如我,從意氣風發的少年,到現在不堪的油膩大叔,時光對我是毫不留情下死手的,但每次殘缺的倒下,我都一次次的站起來,還極力的保留一些屬於我自己的東西,直到現在,我依然存在,我還是原來的名字——小強!
接引殿其他沒什麼好說的,但大雄寶殿後 通道 護欄上的石雕小 獅子 卻深深吸引著我,它們每一隻都斑駁,每一隻都殘缺,但每一隻都形狀趣致,每一隻都有獨特的魅力!我突然覺得,它們有一隻走失了,正在塵世沉浮,卻保持頑強,那一隻還有個名字——小強!
纜車到達金頂,雨竟然停了,與佛有緣啊!峨眉山是普賢菩薩的道場,所以我很早之前還是膚淺粗鄙的了解了一下普賢 菩薩 , 菩薩 於佛教來說就是取得了博士學位的大能,而普賢菩薩就是畢業成績歷史排名前四的學霸。
普賢菩薩以行願著稱,所謂行願就是發下宏願後始終踐行,宏願有大小,不對,既然是宏,便無大小,宏願有長短,也不貼切,宏願應該是有完沒完, 比如說今天早上醒來就立志要吃一碗肥腸湯,排除萬難後我吃到了,這是有完宏願,但今早醒來我立志要天天吃一碗肥腸湯,以後每天曆千辛萬苦去實現,從不間斷至死方休,這就是沒完宏願。
普賢菩薩發下十大宏願,且一直踐行,特別是第十宏願是普皆回向,這普皆回向大概意思就是一切功德皆為眾生,只要是信奉修善者便會得到普賢 菩薩 和諸 菩薩 的百福護持萬病不侵,所以信奉者眾!不對勿噴,大道三千,從來領悟不一,無需對膚淺粗鄙之井蛙語海,呵呵足矣。
於雲海金龍酒店扔下行李,就急忙去膜拜聞名中外的十方普賢巨像。當我站在金光閃閃的巨大十方普賢像下,除了震撼,就只有震撼了,3079米的山巔,一座重600多噸,高48米的莊嚴銅像屹立在面前,誰不震撼?以佛像眼中看眾生,應如螻蟻吧,讓我在那個高度看,應是眾生螻蟻不如。大部分宗教都是以恢宏的物品震撼人心,然後以神奇的故事戳中痛處,從而勾起好奇,了解經典,最後信奉,芸芸眾生大多如此,而我只是凡人之凡,震撼當場便無能往下了。
在金頂銅殿小廣場憑欄望,白茫茫一片仿若無垠,濃霧 密雲 連成一體,遠處只露一線霞光,這也算是另類雲海吧。我知道就算天青如鏡,也只能看到滿山蒼翠,不見人蹤!在 樂山 大佛是登高山而小江河,在這裡就是凌絕頂而小天下,高度,一切皆因高度!山高我為峰,人生幾何?!剎那光輝焉知不是永恆?!
一番感慨了猶未了,緩步向捨身崖走去,突然風雲變幻,濃霧鋪天而來,瞬間四周一片迷濛,幾乎伸手不見五指,是佛緣已盡?還是怕我於捨身崖縱身一跳?一跳是肯定不會的,一逃卻大有可能!我是誰?我是小 獅子 ——小強!淡然一笑,呼喚肥妻攜手回酒店,途經兩邊掛滿同心鎖長命鎖的小路,隱約紅綢泛白,鎖鏽斑斑,輕謂一句:世間多少痴兒女,江湖夜雨十年燈。霧中忽然有風,風中似有語:「施主請放下。」可惜,施主放不下。
早上六點便穿戴整齊,可是下樓一看,濃霧更濃,而且下起了淅淅小雨,日出與我徹底無緣,吃完早餐,雨霧依舊,金頂也與我緣盡!好在昨天及時欣賞過金頂勝景,不然肯定抱憾,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古人誠不欺我!忍淚告別坐纜車到接引寺,雨漸細漸停,當真是天有不測之風雲,早就聽說過大山的天氣變幻難定,一山一日可四季,這次算是親身體驗了。
往雷洞坪車站途中,又經過昨天猴子出沒的地方,可是看不到一隻猴子,估計是在山洞裡躲雨吧。我想潑猴就是潑猴,和它們的先祖一樣,想當年齊天大聖定住了七仙女,卻只顧著去摘 仙桃 ,昨天的小猴嚇住了小姑娘,卻只顧著拿花生雞蛋,真是一脈相承朽木不可雕也!如果是我,肯定為所欲為,比如 :拿把傘,拿件雨衣,現在不是可以出來逍遙快樂嗎?每天這麼多人經過都學不會人模狗樣,我嚴重懷疑達爾文的《進化論》,我們的祖祖先不是猴子,是外星人!是神仙!
坐幾十人一輛的纜車要等,坐觀光車又要等,出萬年寺索道時已經十一點多,早上兩碗粥已經在等待中消耗殆盡,還好,我們有準備。紀浩兒和趙鴨子的各半隻甜皮鴨,九妹鳳爪的泡椒鳳爪、滷水雜錦,那是昨天早上在樂山市掃蕩的結果,網友和當地人介紹的熟食店我們幾乎都買了一點,本來想著昨晚山上吃,誰知金頂雲海金龍酒店打破了我對名山山頂餐飲的認知,價格公道分量足,而且非常好吃,我已敦促肥妻給了五星好評兼一百個贊!葷腥食物不便帶進寺廟,以示尊重,也為了減輕負重,於是和小夥伴們把它們幹掉,權當午餐,雖然是真空包裝,也沒法加熱,但美味依然, 樂山美食名不虛傳!
萬年寺始建東晉,為 峨眉山 最古老的六座寺廟之一原名普賢寺,後唐朝重建時被主持改名為 白水 寺,另一寺廟改名為黑水寺,說是山形似火,寺廟屢遭火毀,以黑白二水壓火星,然什麼並什麼鳥什麼,該火還是火,黑白都擋不住, 白水寺還能苟延重建, 黑水 寺燒著燒著連渣都沒有留下,其實香火鼎盛,火災自然多。到了明朝萬曆年間,皇帝為母祝壽,改其名為萬年寺,然什麼並什麼鳥什麼,我們現在看到的是建國後陸續重修的,是峨眉山最大的寺廟。
寺內的無梁磚塔形像蒙古包,下方頂圓寓意天圓地方,全殿為磚砌,無梁無木,是漢傳佛教寺廟比較另類的建築,正是另類躲災劫,由萬曆年間躲到現在,依然屹立不倒,可能是祝壽的產物,孝道也有一份加持。走近殿內細賞,穹頂畫作十分精美,四個飛天手持樂器舞翩躚,其中一個拿的是箜篌,比較少見,裝不可失,於是在肥妻面前一番得意講解!殿中央的普賢 菩薩 銅像為宋朝所鑄,神態莊嚴自然,線條流暢優美,座下六牙白象威武神似,整個塑像略有殘缺,但不失美態,精品!精品!
寺裡鼓樓旁有個方形小水池,相傳吾友李白曾留宿寺中,僧人廣浚於池邊為李白撫琴,吾友即興吟詩一首:「蜀僧抱綠綺,西下峨嵋峰。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客心洗流水,餘響入霜鍾。不覺碧山暮,秋雲暗幾重。」一時間曲頌飄飄,竟引起水池中的青蛙基因突變,以後它們的叫聲都像是琴曲和詩朗誦!
看了典故正神遊於吾友以往種種,忽然有幾人來到池邊,一講解模樣之人對著水池拍了三下手,但沒有青蛙回應,便帶隊走了,接著又來了幾撥,重複相同動作,看上去遊客都興致勃勃。現在景點講解也甚為艱難,一大段正能量講述和一大通專業名詞讓遊客疲憊不堪昏昏欲睡,不來幾段八卦提提神,估計會給人追著退票!
離開萬年寺往清音閣走,山路幽涼,山路更崎嶇,胖哥負重前行,胖嫂和小公舉腳步輕快,但一個多小時的山路也讓她們極為疲累,一路買買買是解乏的最佳良藥,所以只要沿路有商店,就看不到她們臉上有任何倦意!她們是沒什麼,我們卻高估了自己的負重能力,也低估了山路難行程度,所以去到清音閣就都累成狗了,想起昨天金頂臥雲寺門口和今 天山 路上靜臥的兩隻狗,如果不是在參禪,就是累的,同道!同道!
問了一下工作人員,生態猴區來回要走三個小時,然後從清音閣走到五顯岡停車場要三四十分鐘,以我們的步速肯定要延長,將近兩點,我們時間不夠,體力也跟不上,於是紛紛放棄猴區,小公舉知道看不了猴子,嘴巴嘟得像豬一樣,不過胖嫂承諾加大買買買後立刻就笑逐顏開了。後來路上聽猴區回來的遊客說,猴區那邊有雨,猴子都遠遠的躲起來了,根本看不清,我一聽大呼幸甚,那邊的潑猴與雷洞坪的一個德行,從齊天大聖到現在一千多年了,一點進步都沒有,連雨衣都不會拿一件穿!
從清音閣悠哉遊哉的往五顯岡走去,覺得清音閣一帶是峨眉山山水最漂亮的地方。樹木蒼翠,掩映亭簷石路,古樸小石橋跨過溪水,遊人如鯽,溪水撞擊巨石,聲脆如鳴玉,清音之名極之貼切。溪底白石碎鋪,靜時水若虛無,動時水如飄綢,溪水前流,於寬處匯聚,潭碧山青,農家客棧散落點綴,小院花開嬌豔,樹下兩三知己品茶,尋樂山水,莫過於此。
孔子云:仁者 樂山 。無論句子裡面的樂是喜好之樂,還是要像的要,都不是我所求,我是遊者,遊者 樂山 ,是樂在登頂成功之快感;是樂在途中美景之享受;是樂在同伴沿路之扶持!登一座自己剛好極限就登頂的山可稱之為極樂!我是遊者,遊者 樂山 ,樂天下之能樂之山,猶樂樂山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