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情商、財商,是父母賦予孩子擁有的幸福的能力,是孩子生活在未來社會的順利、快樂、怡然地三板斧。
智商與情商是目前家長教育孩子最為重視的兩個方面,而財商教育在中國處於剛起步的階段,並不為廣大家長所熟知,在家庭教育中仍然屬於一片荒漠狀態。
簡單地說財商是一個人認識金錢和駕馭金錢的能力。老話說的好,「吃不窮,用不窮,算計不到挨受窮!」 理財就是財商的智慧,擁有了理財的智慧,就可以充分地利用手中現有的財富,讓財富更好地發揮作用為人服務。
在中國的傳統觀念裡,理財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與孩子的教育無關!
甚至有人認為孩子太小接觸了金錢,會變得財迷心竅,不利於身心健康成長。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已經有許多家長收入可觀卻常常入不敷出,這就是財商教育欠缺的佐證。
從小開始財商教育在國外已經達成共識。
法國孩子三四歲就開始學習「家庭理財課程」;日本孩子在課餘時間要到校外去參加勞動賺錢,堅持「除了陽光和空氣是大自然賜予的,其他的一切都需要通過勞動獲得」的信條。
美國孩子從三歲就開始進行財商教育;德國甚至專門為孩子做家務而立法,讓孩子通過做家務從父母那裡獲取自己日常的零花錢。
孩子接受各種能力培養都有一個關鍵期。
比如語言訓練2-4歲是關鍵期,算術訓練4-6歲是關鍵期。
對於財商而言,培養的關鍵期是4-12歲,6歲以前是萌芽期,這個階段讓孩子感知錢幣、物品、等價物,什麼是需要、零用錢、儲蓄等;7-12歲整個小學階段是確立期,其中7-9歲應感知理財世界,感知節儉、感恩、勞動、誠信、分享、契約、責任等品質;9-12歲則可以自信地面對自己的各項生活,掌握了賺錢、花錢、存錢、借錢、讓錢生錢的觀念。
如果錯過了這個年齡階段,再想改變孩子的理財觀點,可能需10倍甚至20倍的努力,也事倍功半!因為此時孩子已經耳濡目染,受到電視、報紙等媒體和周圍生活圈的影響,建立了簡單而固有的理財觀念和習慣。
為了讓孩子擁有認識金錢與駕馭金錢的能力,有必要讓孩子從小開始學習理財能力。財商教育不僅能讓孩子正確地認識和使用金錢,而且通過財商學習和領悟,讓孩子學會控制金錢而不為金錢所控制。
當孩子在生活習慣中形成了良好的財商體系,不僅能夠增強孩子的責任感和自信心,更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循序漸進地學會理性選擇、自我克制、合理規劃,將自己的生活過得更加幸福而精彩!
將金錢財富妥當地安排好,也就將幸福熨帖平整地置放在安全的地帶!
毫無疑問,在同等收入的人群中,財商高的人將生活安排得更遊刃有餘,當家長意識到財商的重要性,從小教育孩子掌握正確的理財智慧,就是送給孩子一把打開幸福大門的金鑰匙!
孩子的快樂成長是家長的心願,孩子的未來幸福,是家長的心願,而如何達成,則需要家長進行正確的引導。,我們一起來談談關於孩子的養育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