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是超人》中有個有趣的環節,
明星媽媽們一出場就面臨著一場「入學考試」,
黃聖依只得了28分倒數第二!
缺少陪伴跟兒子零默契
場面一度很尷尬
很多人都在diss黃聖依:
「再高配的留守,都不如愛和陪伴更富有」
「窮養富養,都別甩手養!」
「著急復出,不如多花點時間陪伴孩子」
……
「陪伴」這個話題,又高頻出現在大家眼前。
畢竟對於很多媽媽來說,要工作、
要幹家務、要……
老媽子們每天忙得跟陀螺一樣,
要是能像明星一樣有錢有閒就好了!
現實中根本沒有那麼多時間陪娃好嘛!!
現在,是時候給大家看看——
德國媽媽是怎樣
一人帶倆娃,還能高質量陪娃
以下內容來自悠悠媽在德國的見聞:
1帶老二陪老大上早教課
德國媽媽每天送老大上早教課、幼兒園的時候要帶著老二一起,多累啊!
在我們潛意識裡總覺得家裡應該有人幫忙,但在德國,家裡是沒老人和保姆幫忙的。所以不管是運動課還是音樂課,由於早教班都安排在工作日,有了二胎的德國媽媽也只好把二寶帶著一起去。早教老師會貼心地專門另闢一個角落鋪一塊軟墊在地上,供二胎寶寶活動,媽媽們一邊陪大寶上早教,一邊還要顧著一旁的二寶,一點也不輕鬆。
早教課上的孩子們也對新來的小寶寶充滿了興趣,他們時不時跑過去觀察一下小寶寶在幹嘛,和小寶寶互動一下;而小寶寶呢,從小就跟著大哥哥姐姐們一起免費蹭課,有很多機會與家人以外的人接觸,社交生活豐富,見世面,薰陶浸潤,早教的精髓不就是這樣的嗎?
2走到哪帶到哪,帶寶寶一起經歷生活
◆ 購物
在德國超市裡,常常能看到爸爸或媽媽把寶寶背在胸前,一邊逛超市,一邊自言自語地對寶寶描述著手上正在做的事。再大一點的孩子會和父母一起認識和挑選食物,由孩子來付款。
◆ 做飯
德國媽媽在做飯的時候,都是把孩子放在旁邊的餐椅上,讓孩子能夠看到媽媽手頭上正在做的事情,切菜的時候遞一塊蔬菜給孩子嘗嘗,一會兒和孩子互動一下,隨時隨地對孩子進行語言輸入。
◆ 出遊
國內家長的看法多是,孩子太小,少帶出去點好,等大了再帶出去。德國家長卻去哪都把寶寶帶著,不因為小寶的出生而限制父母的活動範圍,更不覺得把孩子帶出去是件壞事。也許寶寶不知道什麼是世界,但那時候,TA已經看到了世界。
◆ 會友
有了娃後,把朋友的邀約都拒絕了,因為要帶娃,沒時間?明明可以帶著娃一起去會友啊!德國人有了孩子,社交聚會是一樣也不落下,把孩子帶在身邊,常常跟著父母出去見世面,從小出入各種社交場合和party,長大了遇到社交場合一點也不怯場,因為早就習以為常。
生活就是最好的早教,最好的早教不在早教班,而在生活的耳濡目染裡。高質量陪伴,既不需要一整天都圍著娃轉,也不應以犧牲自己的生活為代價。父母過好自己的生活,活出精彩,孩子自然會吸收和效仿——這一點,德國父母每天都在身體力行地做著。
也許有人說,這是德國!
在中國,家有倆娃也要上班,根本不能一直陪著啊!
貝媽想說的是:
高質量的陪伴並不是
時間的累積
我們明白孩子需要陪伴的道理,也時常因為陪寶寶時間少而感到愧疚。
可是,下班回到家或者假期周末,又真的陪娃了麼?
✘ 陪吃飯:
左手筷子,右手手機,孩子就交給iPad了!
✘ 陪睡覺:
像完成任務,哄寶寶閉眼睡覺,自己卻側身刷手機!
✘ 陪外出:
推著寶寶或牽著孩子,不是接電話,就是瞄著手機!
✘ 陪玩耍:
把孩子丟進室內遊樂場,在外圍看手機、聊天、發呆。
✘ 陪興趣課:
孩子和老師在一起,父母和手機在一起。
……
說好的陪伴,不過是讓寶寶獨自去玩,我們待在一旁,要麼忙著刷手機微信、接電話、打遊戲,要麼和旁人聊得火熱。
我們更像是孩子的秘書、保姆、導遊或司機,唯獨不是孩子最需要的夥伴。我們所謂的「陪伴」,不過是個假象,關心的僅僅是餓不餓渴不渴的「假陪伴」。
高質量的「真陪伴」是什麼樣
真陪伴是心無旁騖全心全意和寶寶在一起,哪怕是做一件很小的事:
一起讀書、講故事,就算只有15分鐘,那也是專屬你們的時間;
一起聽段音樂唱唱歌,摟著寶寶看一集動畫片;
一起坐在沙灘上聽海浪的聲音,講解大自然的知識……
✔ 真陪伴,是靜靜地聆聽寶寶訴說,即使咿咿呀呀。沒有指責,沒有輕視,沒有打斷,很單純,很欣賞,很專注,很幸福。
✔ 真陪伴,不摻雜工作,不帶著情緒,不帶有目的和功利,全心的走近寶寶,冷靜平和,眼裡有愛。
✔ 真陪伴,是與寶寶有坦誠的交流,在TA需要的時候,及時回應。關照TA的情緒,給TA足夠的愛和安全感。
✔ 真陪伴,是跟寶寶協同合作,以讓寶寶參與到家務等生活瑣事中,不嫌棄寶寶慢、做不好、幫倒忙。
✔ 真陪伴,是給寶寶空間,讓TA去體會傷心、失落,讓TA有機會嘗試錯誤並發現改正方法,激發寶寶內在的力量。
……
每個人的精力其實都差不多。
能三頭六臂,一天只睡五六個小時就保持精力充沛的超人媽媽,畢竟是少數。身為職場媽媽,我們不必苛責自己,更無需過分內疚。只要懂得管理時間,懂得陪伴的精髓,寶寶就不會感到缺失母愛。相反,寶寶會因為有一個敢於拼搏、漂亮幹練的媽媽而感到驕傲,這種驕傲會激勵寶寶一生。
3歲以前,是寶寶建立安全感的關鍵時期,
父母高質量的陪伴是不斷給TA穿上鎧甲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