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都有與生俱來的氣質類型,「敏感」也不例外。每一位「高敏感」寶寶,都是墜落凡間的天使。父母所要做的是——溫柔地對待他們,給予他們更多的愛與理解。
重新定義「高敏感」寶寶
美國心理學家伊萊恩·阿倫在《天生敏感》一書中提到:高敏感是一種先天個性,人群中有15%-20%的孩子具有這樣的個性(男女比例相同)。他們一般人更關注周圍環境,做事習慣三思後行,富有同情心、更聰明、敏銳和富有創造力。
也正是因為「高度敏感」的特質,他們比普通孩子心思更為細膩,也更容易受傷害。這種特質到底會發展成優勢,還是演變成劣勢,主要取決於父母的教育方式。
高敏感寶寶的特點:
「D·O·E·S法則」
1)D:
Depth of Processing(深度處理)
高敏感寶寶有著與生俱來的洞察力,思想也會比普通寶寶更深刻,因為深思熟慮,所以有時會顯得扭扭捏捏、優柔寡斷。「想太多」「小大人」,可能就是他們經常被貼的標籤。
2)O:
Overstimulate(過度活躍)
高敏感寶寶,由於行為抑制系統太活躍了,可能每走半步,都要思考一個世紀,做事往往謹小慎微,三思而後行。但也容易過度消耗大腦的能量,並且讓自己焦慮到無法思考。
3)E:
Emotionally Reactive(情緒高反饋)
高敏感兒童的共情能力和同理心更強,也更能感知人間疾苦,對陌生人傾囊相助。但同時,他們也容易受別人情緒左右,非常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常會因此而陷入負面情緒中。
4)S:
Sensitive to subtle stimuli(細節敏感)
高敏感寶寶的神經系統,比一般孩子更發達。他們更容易留意一些常人所不易察覺的細節,也容易為細節所困擾,是個「完美主義者」。處於喧囂和陌生的環境中,他們更是會不知所措。
●●●
丹麥心理治療師伊爾斯·桑德說:「高敏感不是病,而是一種天賦,是上天賜予的一份厚禮。」
高敏感兒童身上,具備很多常人沒有的優勢。如果培養得當,他們會表現得優雅而有禮貌。長大以後,也會在科學、法律、醫療、教育、藝術等領域,擁有傑出成就。
而這個過程,也需要父母付出更多耐心,陪伴他們成長。不能因為自家寶寶具有「高敏感」特質,就貼上「事兒多、脾氣怪、性格孤僻、膽小害羞」的標籤。這樣不但會影響別人如何看待孩子,也會在潛移默化間,影響孩子如何看待自己。
1)多一份接納,少一點比較
只有去接納,才能更好的應對。家有「高敏感」寶寶,父母更應多去學習專業的育兒知識,理解孩子的某些行為,只是因為感官過於敏感導致的,進而給孩子更多關愛和接納。
2)多一份鼓勵,少一點責備
當「高敏感」寶寶有苦惱和負面情緒時,請認真傾聽孩子的情緒,而後以積極、正向的故事化語言給孩子做引導。同時,家長積極的態度也會在潛移默化間影響孩子,讓孩子擁有樂觀的心態。、
3)多一份引導,少一點武斷
在與孩子的日常相處過程中,了解孩子的情緒特質和心理特質。比如:孩子在什麼樣的環境下,容易出現焦慮、不安、恐懼、退縮等情緒,提前給孩子一些心靈上的撫慰。
4)多一份溫柔,少一點暴躁
在孩子出現敏感反應後,家長首先要調節好自己的情緒,為孩子樹立榜樣。另外在孩子出現情緒反應時,適時讓孩子掌握一些控制情緒的小方法,也不失為一種好方法。
●●●
世上最好的愛,不是用一雙有力的手去抓住孩子這朵雲。而是把自己變成一朵雲,慢慢靠近孩子這朵雲,告訴它,我們是一樣柔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