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複試,導師最喜歡什麼樣的考生?導師:這6個特質比較重要!

2021-01-07 網易

  文|學個習

  原創文章,歡迎轉發分享!

  研究生複試,說白了就是面試導師對考生綜合素質進行的一次打分。

  分數高者被錄取,分數低者被淘汰。

  那麼,我們不禁要問,面試導師判斷優秀學生的標準是什麼?導師又喜歡什麼樣的學生呢?

  

  關於這個問題,也幫大家請教了幾位研究生導師,然後,將他們的答案進行了總結,有些答案還挺「奇葩」。

  總體來說,可以總結為以下這6點。

  01 英語比較好的考生

  有很多研究生導師都比較看重考生的英語水平,到底有多看重呢?

  下面,給大家說一個真實的故事。

  在某「985」高校,曾經有一位考生,在參加研究生複試時表現很差,連他自己都覺得自己完全沒戲。

  但是,他卻非常意外地出現在了最終的擬錄取名單上,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他後來也問導師是怎麼回事?

  導師告訴他:「你雖然複試表現確實不佳,但是,你英語成績不錯,六級都能考600多分,就憑這個,最終錄取了你」。

  

  雖然,這可能只是一件偶然事件,但是,卻也間接反映了研究生導師對考生英語水平的重視程度。

  這也不難理解,因為,讀研期間,閱讀大量文獻、發表文章都是少不了的事情。

  而閱讀很多文獻,發表高質量的文章,都會用到英文這個工具。

  所以,孩子們,趁著還有機會,好好學習英語吧!

  02 專業基礎比較紮實的考生

  專業基礎比較好的同學,無論是找工作還是考研,都是比較吃香的。

  因為,讀研說白了,也是做項目,與真正的工作並沒有太大的區別,特別是很多工科專業。

  所以,擁有紮實專業基礎的同學,在這方面可能也能夠做得更好。

  繼而,導師也就更喜歡。

  

  專業基礎紮實,具體體現在專業課分數不低,有著良好的專業素養,專業面試時表現比較好。

  03 有科研基礎,科研經歷較為豐富的考生

  這一點其實並不難理解,畢竟,如果考生在本科期間就接觸過科研,擁有一些科研經歷的話,那麼,讀研時就可以更快更容易上手做項目。

  作為一名導師,同時也是一個老闆,誰不喜歡不用培訓就能夠直接上手幹活的「員工」呢?

  所以說,如果大家在本科期間有相關科研經歷的話,在考研複試的時候,一定要表現出來,讓導師知道。

  這可是一個大亮點哦。

  在這一點上,真的不用謙虛!

  04 學習能力強,邏輯思維能力強的考生

  這個時代,科技信息日新月異,也是需要不斷學習的時代。

  

  所以,學習能力,也是這個時代最重要的能力。

  毫不誇張地說,一個人的學習能力,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的人生高度。

  而對於導師來說,對於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可能也毫無「免疫力」。

  學習能力強,具體可以通過諸如:「我通過自學xxx,然後通過了xxx考試」等佐證。

  同時,就做科研來說,邏輯思維能力也是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能力。

  因為,做科研,做項目,有著一套嚴謹的邏輯在裡面的,就拿發表論文來說,不也就是一套邏輯嗎?

  從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再得到結論。

  所以,考生在回答導師問題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邏輯,想清楚,捋順再回答,切記不能胡說八道,更不要牛頭不對馬嘴

  

  05 性格比較好,開朗、樂觀的考生

  最近不斷爆出來的研究生「悲劇」,也讓導師與研究生的關係變得很微妙。

  特別是教育部「研究生導師十不準」的出臺,也讓導師在招生研究生的時候更怕遇到「問題」學生。

  所以,性格開朗,樂觀的考生,也更容易受到導師青睞。

  畢竟,讀研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容易,很多考生,都會面臨畢業壓力,所以,這也就需要考生具有一定的抗壓能力。

  心態好,樂觀的同學,抗壓能力一般也會比較強一些,如果心態不好,可能還真不行。

  

  所以,在考研面試時,儘可能表現得輕鬆活躍一些,不要有太大壓力。

  06 態度比較端正,做事踏實認真的考生

  我們分數可以低,我們的基礎也可以不好,但是,我們的態度必須端正。

  在面試的過程中,該準備的一定要認真準備,該做的事情一定要認真去做,細節決定成敗。

  首先,自己要有一個端正的態度。

  如果,讓導師覺得你態度都有問題,可能就會給導師留下一個做事情不夠踏實,不夠認真的印象。

  然後,問題就會比較大!

  具體在面試的過程中,與讀研,與專業,與科研相關的經歷,亮點可以多說,而與這些沒多大關係的經歷挑重要的說,儘可能少說。

  

  以上,這些特質就是導師比較看重的,希望2021考研的同學,能夠有所了解,然後,有針對性地去準備,儘可能增加我們成功上岸的概率。

  感謝您的閱讀,喜歡文章就點讚轉發一下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2019心理學考研複試怎麼準備?導師中意什麼樣的學生?
    2019心理學考研複試怎麼準備?導師中意什麼樣的學生? 第一、專業課學習。成都考研輔導班老師提醒大家這就要求各位考生不僅學習指定書籍,更要了解業內名師大家的觀點、思想,專業最前沿的理論,專業的實踐與應用。專業課是複試最重要的一環,沒有之一,專業課好往往是收到導師青睞的主要原因。 第二、英語學習。初試與複試對英語要求不同,複試重在考察口語與聽力。所提問題也很有規律,如「請考生用英語做下自我介紹」,「請考生聊聊自己的特長、愛好」等。
  • 研究生複試,導師最不喜歡聽到考生說這幾句話,很可能會被淘汰
    研究生有初試和複試,對於過了初試的學生也不要高興得太早了,畢竟研究生複試也是要刷掉相當一部分人,導師有很大的權力去決定你能不能通過複試,有些學生也確實很不知分寸,導師直言:最討厭聽到考生說這幾句話。,就沒有好好準備複試,以至於有些人抽到題目一臉的迷茫,無奈之下只能說,抱歉、不會之類的,這就會讓導師很不滿意,導師會認為你並沒有好好準備,這樣即使你後面回答的很好,你的分數也不會太高,甚至是面臨淘汰。
  • 導師千萬種,合適最重要,考研複試:這樣的自我介紹導師最喜歡
    現在是2021年考研倒計時最後一周,都知道,考研初試結束之後就是複試,而複試中最重要的就是自我介紹。為什麼這樣說呢?自我介紹是別人展示自己最直接的一種手段,自我介紹說得好與不好,直接關係到導師對你的第印象如何,這種在心理學上被稱為「首應效應」。那什麼樣的自我介紹才比較受導師青睞呢?
  • 考研複試難度較高,導師傾向於這些學生,他們都有這些「特質」
    考研分為初試和複試兩部分,每年12月底進行的就是初試,不了解的人可能不太清楚,複試和初試同樣重要,有些學校初試複試比例可達到5:5,當然,大部分是7:3,這意味著複試必須要認真對待,不然考研很可能會失敗。
  • 考研複試前聯繫導師妥嗎?
    原標題:考研複試前聯繫導師妥嗎? 距離2016年研究生初試已經過去了三個多星期,預計初試成績將於2月底公布。大多數考生捉緊這短暫的「休戰」時間,放鬆身心,但複試的重要性絲毫不亞於初試,利用這一個月時間提前做好面試準備也是十分必要。考生如何利用這段時間做好備考?複試前是否需要提前聯繫導師?考研生不妨聽聽過來人以及高校老師有何建議。
  • 考研複試難度大,但有些考生通過「容易」,因為他們具備「特質」
    在考研的複試階段,主要考察的方向其實還是專業的基礎知識,而在二本考生中,這方面是相對比較薄弱的,如果複試中基礎知識不熟練,自然不會受到導師的青睞。  在考研複試中,導師會根據每一位考生的表現進行評判,那麼就會有考生疑問,複試中的導師,都喜歡什麼樣的學生呢?
  • 考研複試:如何表達誠意寫信給導師
    通過E-mail和導師聯繫是一個較好的方法,有的導師在複試前為了避嫌,不接受考生的聯繫,但是並不拒絕發郵件的方式。你第一封郵件內容主要是關於個人的介紹,目的為了讓導師對你產生興趣,所以一定要表達堅定的報考意願和對導師研究領域的濃厚興趣。如果你的學術功底比較紮實,則可以嘗試在郵件中跟導師探討一兩個學術問題。
  • 導師喜歡招往屆生和跨專業考生嗎?聽這五位導師怎麼說.....
    但是在具體實踐中,尤其是根據專業的不同每個老師都是有傾向的,考研複試前跟導師聯繫,除了成績,考生都想知道他們到底想要什麼樣的學生,考生應該怎麼展現自己?Q1:在每年的複試中,跨專業的考生多嗎?大約能佔全部參加複試考生的多少呢?李明陽:我們專業(景觀與區域生態學)跨專業的比較少,一般都是專業相關的,學生主要來自三類:計算機、地信和林學。一點不沾邊或者只沾一點邊的比較少。
  • 導師答考研複試常見問題
    有的高校碩士培養的第一年不分導師,採取輪轉機制。招生簡章上沒有具體到專業的指導導師,所以不知道該聯繫誰。不過即使是這樣的情況,也應該儘量聯繫導師。考研是人生的一個重要選擇,一定要清楚自己想學什麼,對哪個導師的方向感興趣,這是報考的基本前提,這樣也好有目的聯繫相關導師。問.「要不要找老師,要不要給老師帶禮物」?
  • 考研複試 如何回答導師:為什麼考研?
    到目前為止,各大高校的複試工作基本啟動了。大部分高校已經發布了複試安排的通知,其中很多高校都是規定為線上複試,那麼初試過線的考生,接下來的主要任務就是準備複試工作。考研複試過程中除了英語自我介紹之外,一般都還有一個綜合素質考核環節。這一個環節主要是採取的問答形式進行,在這個環節,導師們除了問一些基礎專業知識之外,他們還會問一些其他的問題。一般來說,包括:畢業設計相關的問題,本科期間參加科研經歷,學科競賽經歷,讀研動機為什麼讀研未來的科研規劃,以及對報考專業和導師方向的認識等。
  • 十問導師,怎樣才能通過考研複試
    如果說考研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那複試則是決定戰爭命運的「諾曼第登陸」,需要考生運用勇氣和智慧來奪取戰役的最後勝利。那麼,導師在複試時設置種種「障礙」的本意是什麼?考生應該抱著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應該如何準備?又應該如何作答?有哪些陷阱有可能使考研前功盡棄?
  • 考研複試聯繫導師,導師回復什麼,說明考研複試穩了?
    現在離國家線發布的時間越來越近了,複試到底採取什麼方式進行,是線上還是線下? 究竟會不會取消?這些問題目前還不能準確地知道。不過小編提醒大家今年擴招18.9萬人,是一次絕好的機會,千萬不要抱考研複試取消的心態,萬一不取消,自己又沒準備,豈不是將機會白白送給別人了!
  • 考研複試導師一般問哪些問題?學長:這五個問題導師經常問
    2020考研已經結束一段時間了,考研成績還有一個多月才能查詢,很多考生在這段時期既擔心自己考研成績低,過不了國家線,也害怕自己過了國家線考研複試被刷,因此不知道該怎麼辦。那麼考研複試導師一般問哪些問題呢?
  • 考研複試前聯繫導師,導師回復:歡迎報考,祝順利,啥意思
    但現實總是兩者不可兼得,很多同學費勁考上一所好大學,最後發現自己的導師在行業內沒有多少名氣,有些同學苦於自己報考的學校比較差,但是選擇的導師卻是行業內比較有名氣。對於無數考研學子而言,選擇學校和選擇導師有時候同樣重要,所以很多人在考研的時候,都早早聯繫目標院校的導師。
  • 考研複試,給導師發郵件會收到這6種回復,前3種回覆說明「有戲」
    考研複試前,到底應不應該提前聯繫導師,是很多同學比較糾結的一個問題。其實,大家完全不用糾結這個問題,因為答案很簡單,那就是要聯繫導師,並且還非常有必要!這也叫做「先入為主」混臉熟,對於考研複試來說,是有好處的。3、複試的流程中,提前聯繫導師也會佔優勢在複試完以後,在決定要錄取哪些考生時,面試組組長可能會問導師們,這個學生有沒有聯繫過哪個導師?有沒有哪個老師想要?
  • 考研複試時,作為雙非考生,研究生導師憑什麼錄取你?這些足夠了
    考研複試時,作為雙非考生,研究生導師憑什麼錄取你?這幾點足夠了2021考研剛結束,對於考生來說,最為關心的自然是考研成績下達之後,如何通過研究生複試的問題。不少出身不好的同學很擔心,特別是報考名校的考生,非常擔心被刷。雙非考生報考名校本就沒什麼優勢,就算高分進入複試也可能會被刷掉。
  • 導師教你如何備考研究生複試!
    更喜歡看到科研活動的介紹。群發的郵件,導師一般不會理會。5、問:通過學生的郵件,您想看到哪些內容?導師最想看到的是你的學習成績;其次,是參加過哪些科研活動,這是顯示你能力的地方,因為你是來考研的,不是公司招聘;第三,要有個人自述,可長可短,主要內容是為什麼選這個專業,為什麼選這個導師,將來有哪些計劃和打算。
  • 導師喜歡什麼樣的學生?
    1.考研複試固執己見,不虛心聽取導師觀點。在面試過程中如果你非但不虛心聽取導師的建議和點評,反而振振有詞,一直很強硬地堅持自己的觀點和立場,最後肯定會激怒了在場的導師。所以考生在複試時不要用過於偏激的觀點來回答老師的提問,尤其是性子急的同學,出入職場你也得修煉這種虛心接受評語的能力。
  • 考研複試結束後,選擇導師要抓緊,「雙選會」只是走過場
    今天已經5月中旬,不少高校已經結束了考研複試,也有不少考生找筆者報喜,先恭喜那些已經順利通過複試的同學,當然沒有通過的同學千萬不要氣餒,咱們努力過、拼搏過,考不考上並沒有那麼重要,這個過程是值得的。那麼今天主要針對已經被錄取的同學,跟大家聊一聊我們下一步要注意些什麼。
  • 複試中導師喜歡什麼樣的學生?如何投其所好,挖掘特長?
    大家好啊,我是研學君,本文是我的第35篇考研原創文章最近研學君在和指導班的同學交流過程中,發現同學們對於複試的應試技巧上面還是有所欠缺,不知道導師喜歡什麼樣的學生,也不知道如何投其所好,挖掘自身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