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吃海鮮的朋友一定不會錯過一道美味———生魚片。鮮嫩肥美的生魚片蘸上醬油和芥末,是很受歡迎的美食之一。然而,近日央視報導廣西的零先生吃了20多年生魚片,現在得了腫瘤。零先生患病的肝臟手術切除的部分,通過肉眼就可看到如同瓜子仁狀的肝吸蟲,而它們正是通過生魚片進入到人體肝臟內的。消息一出,立即讓很多愛吃生魚片的食客們大驚失色。連日來,有很多讀者打來電話詢問,魚到底能不能生吃?生魚片應該怎樣吃才安全?本報記者對此進行了走訪調查。
生魚片暢銷 酒店常常賣斷貨
15日,記者走進國貿的一家壽司店。店內熱鬧非凡,一盤盤盛著生魚片和北極貝的拼盤,鮮嫩誘人,一撥客人飽餐美味離開,後腳跟著又迎來另一撥客人。食客們把生魚片蘸上芥末和醬油送入口中。客人中大多是年輕人,也不乏年幼的孩子和年邁的老者。
當晚,記者又來到海秀路的一家自助餐廳,看到不少餐桌上擺放著生魚片。「生魚片肉質鮮嫩,蘸著芥末和醬油吃,味道特別鮮美。」市民林女士說,吃自助餐多吃三文魚片才划算。「吃生魚片安全嗎?會不會感染寄生蟲病呢?」記者問道。林女士一臉無所謂地說:「沒事,吃了那麼久也沒見咋樣,而且大家都在吃,應該是沒問題的啦。」
一家五星級酒店的林廚師告訴記者,儘管生魚片和龍蝦的拼盤賣價上千元,可還是不乏人來吃。該酒店的生魚片賣得較好,有時一天可以賣掉一條40斤-60斤重的挪威三文魚,而且常常斷貨。
當天,記者來到東門市場的冰鮮批發冷庫,恰逢一批三文魚送來。老闆忙著叫夥計將三文魚放入冷庫中。老闆說,賣得好的時候,一天可以賣出30多條近20斤重的三文魚。
市場上如此,那麼網店又如何呢?記者登錄淘寶查詢,其中一款「限時促銷挪威超新鮮三文魚刺身中段」,75元一斤,已經交易成功540件。接著,記者在本地QQ群裡隨機採訪了近25名網友,有22名網友表示曾吃過生魚片、醉蝦等生鮮食物,其中幾位網友更稱自己酷愛吃生魚片。
芥末陳醋和酒能殺蟲? 實驗證明不能
不少人認為吃生魚片時只要喝高度白酒,蘸芥末、陳醋或是大蒜等調料,就能達到殺蟲滅菌的目的,但事實是這樣嗎?記者就此採訪了海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寄生蟲病專家。專家指出:「芥末、白酒、醋都不能完全殺死寄生蟲。」
相關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了幾組實驗。把從水庫裡取回的新鮮魚肉切成薄片,在顯微鏡下能看到肝吸蟲囊蚴。研究人員將魚片絞碎,平均分成8份,分別用40度、50度和60度白酒以及姜、蒜、醋、芥末各靜置1個小時,還有一組是用60度白酒混合姜、蒜、醋靜置1個小時。1小時後,通過顯微鏡觀察發現,40度、50度、60度的白酒和姜、蒜、醋、芥末及混合調料中的肝吸蟲囊蚴都是活的。人們平時吃生魚片時,肝吸蟲囊蚴都被包裹在魚肉裡,與蘸料發生作用的時間很短,更不可能殺死囊蚴。
該中心熱慢所寄生蟲控制科相關人員介紹,我市吃淡水生魚片的地方多分布在南渡江沿岸和羊山地區等。吃生魚片會有感染寄生蟲的危險,吃淡水生魚片可能會感染肝吸蟲、棘隙屬吸蟲、棘口屬吸蟲、異形科吸蟲等,吃海水生魚片可能會感染異尖線蟲。被感染了肝吸蟲的人畜,排出的糞便中有肝吸蟲蟲卵。蟲卵隨糞水進入水環境後,在水中形成毛蚴。毛蚴會進入淡水螺體內。毛蚴在淡水螺體內生成蝌蚪狀的尾蚴,再排出螺體外。尾蚴進入淡水魚和淡水蝦體內發育成囊蚴。人吃生魚片將囊蚴吃進體內,會發育成成蟲,寄生於肝膽管。
三文魚來源良莠不齊 冷凍情況令人擔憂
專家介紹,要想殺死寄生蟲,冷凍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方法。為了能殺死魚肉中的異尖線蟲幼蟲,歐盟規定海產品必須在零下20℃冷凍24小時才能上市,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則建議冷凍7天(如果是零下35℃可縮短到15小時)。
而記者調查採訪發現,市場上三文魚的冷凍情況令人擔憂。在京華城的一家超市,冰櫃裡擺放著一袋袋價格不菲的挪威三文魚。可仔細看,魚肉顏色不再鮮亮發紅,而白色的脂肪紋路早已模糊,顯示已經並不新鮮。15日下午,記者來到一家大型超市,看到存放三文魚的冷櫃溫度只調到了2℃,而且還是敞開式的。
東門市場一位批發三文魚的老闆向記者透露,進口三文魚如果是非正常渠道的冰凍,有可能經過漫長的輾轉,缺乏完整的冷鏈,解凍冰凍反覆幾次,更容易滋生細菌。不僅如此,市場上的三文魚來源良莠不齊,很多並非是來自挪威的三文魚。
據了解,挪威三文魚進口環節非常嚴格,首先必須先向中國質檢總局申請進口許可證,獲得進口配額,進口時還需要提供挪威官方食品安全局出具的該批次三文魚的檢驗證書和原產地證書,這樣才能向口岸海關提出報關申請,獲得批准。貨到後,檢驗檢疫部門還會對進口冰鮮三文魚進行批次檢測,檢測合格後才可放行,方能銷售。
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酒樓採購人員告訴記者:「市民在市場上吃到種種口感各異的三文魚,有的是用價格相對便宜的大馬哈魚代替的,有的是淡水虹鱒魚。目前我國多個地方已經能夠飼養淡水虹鱒魚。」
殺蟲最簡單的辦法是高溫 建議定期去醫院檢查
儘管存在感染寄生蟲病的風險,但很多人仍然難以拒絕生魚片的美味。那麼,怎麼吃生魚片才安全呢?
專家介紹,殺死寄生蟲最簡單的辦法是高溫,90℃以上的熱水1秒即可殺死1毫米厚度的生魚片肝吸蟲及其囊蚴,75℃的熱水需要3秒,60℃則需15秒才能殺死。
如果一定要生吃的話,除了上述的冷凍法之外,醫生建議市民吃生魚片之前,不妨先吃一點溫熱的東西暖胃,隔大約10分鐘再吃。要提醒的是,癌症病患、免疫疾病患者、關節炎患者、腎炎患者以及3歲以下兒童、80歲以上老人,都不宜吃生魚片。
「對於經常吃生魚片的人來說,最好每一年都去醫院檢查一下,一旦發現後可進行驅蟲治療,這樣能將損害降到最低。」海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寄生蟲病專家建議。
市民如何知道自己是否已經感染上寄生蟲,如何檢查和治療?該中心熱慢所寄生蟲控制科相關人員介紹,吃淡水生魚片,通過糞便檢查到肝吸蟲卵後,服用吡喹酮或阿苯達唑。若是吃海水生魚片感染異尖線蟲病,一般在吃生魚片後1-5天發病,主要是通過胃、腸鏡檢查。胃、咽喉或食管異尖線蟲病,應及早做纖維胃鏡檢查,發現蟲體立即鉗出。對腸異尖線蟲病一般採用保守療法,在抗感染與抗過敏處理的同時嚴密觀察病情,一旦發現有腸穿孔、腹膜炎或腸梗阻等併發症,立即手術治療。
疾控專家提醒,要避免寄生蟲病的發生,關鍵在預防,首先要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不吃生魚片、蝦生,此外,一定要注意把切魚蝦的砧板、菜刀和其他器皿生熟分開洗淨,防止交叉汙染,嚴防「病從口入」。
如何分辨挪威三文魚
顏色:真正的挪威三文魚,魚肉色澤鮮明,肉質堅挺,不含血跡或瘀痕。魚皮光滑,不渾濁。新鮮的挪威三文魚肉呈橙紅色,且脂肪分布儼如大理石,魚眼剔透,腮呈鮮紅色。
手感:新鮮的挪威三文魚摸上去會感覺有彈性,按下去會自己慢慢恢復。
口感:新鮮的挪威三文魚入口會感覺到結實飽滿,魚油豐盈有化口的感覺。味道甘香,肉質爽滑,脂肪均勻,不太油膩。
春末夏初,河鮮魚生成為人們餐桌上的美味,所謂魚生就是將新鮮打撈上來的淡水魚直接切片生吃。
在我國北方和南方多地,魚生已逐漸成為一種飲食文化。吃魚生,農曆五月為佳,精選淡水魚,除鱗、剔骨、切片,輔以生抽、麻油和芥辣等蘸料,冰鮮裝盤,不僅能享受新鮮肉食最本源的滋味,食客也通過爽滑的咬勁過足嘴癮。
在廣東、廣西和黑龍江等地,吃魚生更加普遍,甚至已經成為必不可少的待客之道。
專家介紹,目前我國超過1200萬人感染肝吸蟲,其中大多數分布在東南、東北省份,這些地區群眾喜歡吃生魚片,淡水魚很容易感染肝吸蟲的幼蟲,稱之為囊蚴。當人吃進含有囊蚴的「魚生」,囊蚴便進入人體,並在肝臟膽管內發育為瓜子仁狀成蟲。
由於肝吸蟲感染早期並無明顯不適症狀,基本上不可能知道感染,肝吸蟲寄生在人體肝臟的膽管內大量繁殖,引起膽汁堵塞、膽管發炎、肝纖維化、肝硬化,還有資料顯示肝吸蟲感染與膽管癌、肝癌的發生有密切關係。這屬於典型的「病從口入」,可絕大多數人並不知道它的風險。
(據央視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