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柔恐怕是中國消費最熟悉的洗髮水品牌。這也是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外國洗髮水品牌。
飄柔的本名叫Rejoice,可是既不指代飄,也不體現柔,其本意是感到高興。說白了就是so happy.這個詞比feel very happy有bigger太多。
不過這個詞實在是過於正式,除了用在品牌和書面語中撐撐場面,日常口語中最好不要亂來。WARNING:特別警告那些喜歡用大詞來秀口語的傢伙,表看到外國姑娘好看就上去搭訕:I rejoice to have you here tonight,除非你身披盔甲,且帥到讓她相信你是十八世紀的腐國騎士,專門穿越過來向她求愛。這個譯名真的讓多少中國妹子鬱悶到冰點,你說好端端一個姓和名,怎麼就被鋪天蓋地的廣告打上洗髮水的標籤?這種點背還不能怪父母的尷尬,估計也就只有叫蘇菲的那幫姑娘可以理解了。
好了,說回來,潘婷的本名叫Pantene。這個名字說來話長,它本來就不是個單詞,更不是英文,因為潘婷原本是個1945年始創於瑞士的牌子,80年代才被寶潔收歸麾下,取這個名字是因為洗髮水的成分有一種叫做panthenol,中文名叫做泛醯醇,是一種可以鎖住水分的添加劑。
聊了寶潔三劍客,不得不提聯合利華。這兩家快消界頭牌棋逢對手,基本上每個品類都能找到貼身肉搏的冤家。
夏士蓮應該就是聯合立華版的飄柔。這個品牌的英文名叫hazeline,是一種從榛樹(hazel)中提取的物質。1890年代,兩個美國人在倫敦推出了一款神奇的產品hazeline snow。和發明可樂的故事極其相似,這款治療皮膚輕度損傷的藥品竟然賣成了暢銷化妝品。
千萬不要小看「夏士蓮」這三個字,簡直堪稱翻譯準則「信達雅」的典範。1916年,英國人柯爾把Hazeline的產品賣到了中國。時任商務印書館經理的張元任幫他把Hazeline譯作夏士蓮,Hazeline Snow譯作夏士蓮雪花膏。這三個字,取意士林中的一朵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本來信手拈來的一個品牌名稱,竟然美呆了,成了翻譯史上的百年佳話。
我!我還知道一個信達雅的翻譯!!Nice~納愛斯~這個品牌主打洗髮和沐浴護理,單挑寶潔家的潘婷。lux一詞來自拉丁語,本意是光亮(light),另外暗合luxury一詞,顯得高大奢侈。力士是聯合利華為數不多自家做起來的牌子,最初做香皂起步,後來逐步向浪漫高貴的女性氣質靠攏,拉來諸如奧黛麗·赫本之類的明星代言,成就了今天的江湖地位。
最後說說海飛絲的對手清揚。這個品牌的英文名言簡意賅,一個Clear把去頭屑的效果呈現得好有畫面感。順便送個關聯詞,去頭屑叫做anti-dandruff。「蛋抓膚」,想想這畫面,叫頭皮屑真是貼切。
對了,以後洗澡的時候除了哼歌,還有事幹了。祝各位背單詞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