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UniCareer、水木然、理財知識
日前,寶潔(NYSE: PG)在官網發布聲明稱,已要求將其股票從巴黎泛歐證券交易所摘牌,巴黎泛歐交易所董事會已經批准了這一請求。
寶潔你可能不熟悉,但提起潘婷、海飛絲、飄柔……這些品牌你一定如雷貫耳,沒錯寶潔就是這些品牌的母公司。
隨著消費的升級和產品的更新換代,在年輕消費者心中已經老化。曾經盛極一時,打遍天下無敵手的快消巨頭寶潔,或正被時代所拋棄。
寶潔被爆退市,業績倒退回十年前
為了挽救頹勢
寶潔4次更換CEO,砍掉上百個品牌
甚至裁員近萬人,都沒能盤活自身
寶潔一蹶不振的內因究竟是什麼?
如今的寶潔還能再創輝煌嗎?
01
寶潔退市, 快消巨頭輝煌不再
近日,美國快消巨頭寶潔被爆從巴黎泛歐證券交易所除牌。事件一出,整個快消圈瞬間炸鍋,曾經站在日化品巔峰的寶潔如今要走下神壇?
從製作蠟燭的小作坊,到世界上最大的日用消費品公司,寶潔已有182年的歷史。旗下擁有很多大眾所熟知的產品,比如飄柔、汰漬以及海飛絲,2008年全球銷售額一度高達835億美元。
圖片來源:中國經濟周刊
同時今年也是寶潔進駐中國市場31周年,31年間,寶潔日化旗下品牌產品幾乎佔領中國各大城市商超和鄉鎮小賣部。中國也一躍成為寶潔最大的國外市場。然而時至今日,寶潔國內外營收均不如人意,2016財年,寶潔在中國市場的銷售增長僅為1%。同時國際市場上,寶潔19營收增長低至0.28%。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令寶潔增長停滯,光環不再?
02
寶潔為什麼會大舉退市
(1)業績倒退,轉型緩慢
根據寶潔財報顯示,2013年起,寶潔的全球銷售額幾乎停滯甚至下滑。2013年,寶潔全球淨銷售額為739億美元,而到2017年,僅剩651億美元,同比下滑13%。
圖片來源:好奇心日報
期間寶潔曾在總部和中國市場進行過多次的變革和瘦身,希望更加聚焦主業品牌,但由於寶潔企業體制實在過於龐大,導致其轉型比較慢,即使寶潔多次出售品牌以瘦身自救,但最終效果也不明顯。
圖片來源:網絡
(2)渠道優勢消失
寶潔這類大型日化公司,賣貨主要依託於百貨與商超等渠道,比如與沃爾瑪長期合作,只要沃爾瑪一擴展,四處開超市,寶潔的生意就能隨著開店漲起來。但關鍵是, 沃爾瑪等大型超市在全球範圍內已開始了關店潮。
而近年,實體零售」寒冬潮「持續不斷,寶潔依託的這些渠道優勢不再,必定會影響寶潔的業績。
(3)廣告不能觸達新一代消費者
寶潔這類大公司,靠的是一套科學而嚴謹的市場營銷手段,其中最重要的一個營銷渠道便是電視廣告,在智慧型手機帶沒有流行的時候,電視廣告都是一個很好的渠道來接觸消費者。曾經的寶潔,一直是央視廣告的標王。而如今,寶潔能影響到的目標消費者都很少看電視了,年輕人看電視的越來越少,大城市裡看電視的越來越少,這些寶潔最熟悉的傳統的手法,已越來越難以打動年輕消費者以及中產消費者。
(4)品牌老化,淪為「媽媽的品牌」
如今的寶潔正面臨品牌老化的危機,被許多80後、90後消費者認為是媽媽的牌子。一位讀者覺得:
寶潔已經是老品牌了,感覺沒有什麼新品,那都是我給媽媽買的品牌,她也比較喜歡,我們都不用。
甚至還有部分80後感覺寶潔大多產品品牌形象相對低端,但隨著年青一代對生活質量要求提高,寶潔產品定位就僅僅是能用,但不會帶來額外的滿足感。
事實上,寶潔一直視中國為發展中市場,出售產品多以中低端為主,2000年-2005年寶潔中低端產品的複合年增長率最高,佔到總銷售額的31%和42%。
03
一成不變是寶潔的致命傷
前不久,曾有網友評選數十來年未曾改變的十大事物,寶潔日用品就名列榜上。1988年,寶潔以每瓶19元的海飛絲洗髮水叩開中國市場大門,31年後,200ml瓶裝海飛絲售價仍只有27.9元。
事實上,寶潔的形象,在年輕消費者的心中已經太老太老,甚至部分00後都不知道寶潔的存在。這一點從廣告的打法就可以看出。曾經寶潔憑藉高超的廣告運作手法,快速佔領了中國市場,很多80後、90後都是看著寶潔的廣告長大的。
但近幾年在新媒體營銷佔據大多數人眼球的時候,寶潔依舊沿用傳統的廣告打法。
頭屑去無蹤秀髮更出眾、8萬微孔一觸瞬吸、1支牙膏對抗7大口腔問題
這種一成不變的填鴨式功能廣告,現在難道還能再吸引你嗎?
同時,中國雖貴為寶潔最大國外市場,但寶潔一直視中國為發展中市場,售賣產品多以中低端為主。其實國人的購買力比起10年前翻了一番,目前國內日用品市場增長已經變成由高端產品驅動。
圖片來源:界面
但寶潔並沒有意識到,仍舊以打折、低價傾銷等方式下沉到各鄉鎮,比如只要九塊九的飄柔。寶潔被淘汰的根本是沒有隨時代而做出改變,他們以為不變才是核心競爭力,但其實求新求變才是企業永葆青春的關鍵。
04
那些曾經輝煌卻爭相退市的品牌
近年來,那些曾經輝煌,最後爭相退市的企業其實不在少數。比如國產品牌百麗,它曾是中國最大的鞋履零售商,且同時擁有Bata、Clarks、阿迪達斯、匡威、彪馬的在華代理權,市值曾一度超過1500億港元。
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2017年7月,百麗宣布退市,而造成退市的根本原因其實和寶潔一樣:老化的匹配與一成不變的營銷。百麗鞋的售賣主要依靠線下門店,2013-2016電商平臺發展勢頭正猛之時。百麗沒有到天貓京東上開疆拓土,而是自主開發網上商城,但由於價格策略混亂,網上商城一度淪為百麗清空庫存的打折平臺。
再比如法國品牌艾格,1994年,艾格進入中國在上海開設第一家門店。因為設計、製作、銷售全部在中國本土完成,以至於很多人認為這是一個被中國企業收購了的國外品牌。
然而在不斷去法國化的同時,艾格也逐漸失去了自己的特色,最終由於服裝上新速度、款式比不上Zara、優衣庫等快時尚品牌,銷量大滑,最終在17年退市。
@夢裡栩然蝴蝶一身輕:
早年設計還有點法式 款式好看別的牌子同款也少 後來就走上韓版的道路越來越遠……
@醬爆35796:
品牌老化嚴重,錯失多次市場變革的機會。
05
寶潔帶給我們的教訓
流行182年的美國快消巨頭跌落神壇,究其本質:
寶潔其實是大工業時代的經典產物,所謂大工業時代,就是將人們的需求整齊劃一,產品從物料採購、到設計生產、到廣告投放、再到銷售渠道、一直到售後客服,全部被整齊的規劃好,然後通過標準化的量產,使產品滲透到人們生活的各個角落。
然而隨著科技的發展,產品的「定製化」正在一點點實現,人們的個性化需求被充分喚醒,越來越多的小眾化產品開始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並且消費重心開始向消費者一端轉移,消費者開始以自我為中心,人們對品牌的意識逐漸淡化,對自己的內心需求越來越清醒,這導致產品越來越細分,越來越小眾化!
而寶潔的銷售主要依靠的是傳統的廣告和營銷,曾經的寶潔,一直是央視廣告的標王。
而在智慧型手機帶沒有流行的時候,年輕人看電視的越來越少,大城市裡看電視的越來越少,這些寶潔最熟悉的傳統的手法,已越來越難以打動年輕消費者以及中產消費者。
寶潔的衰變,釋放了一種非常強烈的信號,也給我們指明了未來的趨勢和方向,那就是未來將有被越來越多後來居上的「小眾品牌」來蠶食整個市場。
我們每個人,無論多麼渺小,都將有機會分得一杯羹,這就是一場商業的裂變。
放眼四望,還是有很多傳統工廠依舊採用物美價廉和薄利多銷的方式在堅守,但是時代留給他們的時日真的不多了!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富爸爸窮爸爸。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季麗亞 HN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