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回母校 雲上依依「寄」別離

2020-06-30 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

來源:長春日報-長春新聞網

吉林工程技術師範學院的老師幫學生打包行李。 (吉林工程技術師範學院提供)

「回校和輔導員再拍一張合影」「參加一場屬於我們的畢業晚會」「再逛一遍學校的每個角落」「與好友再吃一遍學校的美食」……這是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畢業生寫下的畢業願望,這些在往常再普通不過的願望,在疫情面前卻成為了奢望。不過在長各高校為了減少畢業生的遺憾,紛紛推出別樣畢業季。

長春工程學院近日舉辦了一場特殊的畢業典禮,該院計算機學院學生會歷時近一個半月,將校園場景按1:1比例還原於虛擬網絡中。學院邀請所有畢業生在遊戲中「重返校園」,大學四年的點點滴滴「再現眼前」。項目負責老師姜虹伊告訴記者,畢業生進入遊戲界面後,就會「變身」為一個個卡通人物漫步於校園內,領略學院美景,走進熟悉的教室和寢室。製作團隊還在場景中特別設置了門衛大爺、保潔阿姨等人物,他們的出現讓「網上校園」多了一份真實感。「以這樣特殊的方式再次『重回』夢寐以求的校園,內心很感動。」計算機1642班的一名學生在「遊覽」校園後說。

長春建築學院、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等也紛紛舉行雲畢業典禮,遠在各地的畢業生,通過網絡參加了屬於自己的畢業典禮。長春建築學院雲畢業典禮上,畢業生把自己的畢業寄語一字一字「敲」在屏幕上,「感謝母校和老師四年來對我們的關心和教育,是你們的教誨,讓我們的大學四年沒有虛度」「雲畢業典禮為我的大學四年生活畫上了圓滿句號,感謝學校的良苦用心」,畢業生用質樸的話語表達著結束大學生活的不舍之情,以及感恩母校、難忘師恩的拳拳赤子之心。

吉林工程技術師範學院的畢業「寄」更是飽含溫情和祝願。因為疫情,畢業生無法到校收拾自己的行李,學院老師就齊上陣,仔細打包每一位畢業生的行李,同時將老師們的美好祝願裝進這份畢業「寄」中。

「從沒想過2020年的畢業季,與老師的道別不在課堂裡,不在校園中,也不在畢業典禮上,而是在一次次的視頻連線和一遍遍的行李分揀與打包中。」吉林工程技術師範學院藝術學院的劉同學感慨到。正在打包的張老師把一張入學通知書夾入學生的課本中,他一邊撫平紙張的邊角一邊說,可能這屆畢業生有許多遺憾,沒有畢業照,沒有合影,沒有學士服,但是有老師們親手為大家打包的畢業「寄」,這樣的經歷也是既特別又珍貴的。

相關焦點

  • 夢回母校回憶錄之作者感言(三十四)
    「夢回」母校之學習生活回憶錄,其中的重點在於「夢回」二字上,意思就是做夢的時候回到了母校所回想起的故事,我是個喜歡做夢的人,簡單點說就是愛做白日夢,並不是那種不切實際的空想,而是喜歡白天睡覺,自然而然的就會做夢,因為是在白天,所以叫白日夢。跟大家開個玩笑,我最欣賞的一首詩,我寫出來大家品鑑一下: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
  • 自創動畫畢業典禮、「雲合照」、寄永久餐券……這個畢業季有點不一樣
    相互間隔1米,聆聽師長寄語,與同學話別離。23日,華東師範大學為2020屆的畢業生們舉行了一場隆重的畢業典禮。20日,武漢大學2020屆畢業生在雨中接受了洗禮,660名畢業生代表身著禮服、雨衣,接受恩師撥穗,和母校告別。
  • 依依校友心,濃濃母校情丨集大人天南地北共聚首
    依依校友心,濃濃母校情! 天南海北共聚首,讓我們道一聲:校友,你好!
  • 不舍畢業情 文言致謝話感恩 蘭理工學子用這樣的語言話別母校
    不舍畢業情 文言致謝話感恩蘭理工學子用這樣的語言話別母校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耿睿「百年工大,巍峨而立,今將別離,不舍依依,工大奮進求是之校訓,紅柳奉獻之精神,吾牢記於心。惟願母校續輝煌,學院創佳績,老師工作順,同學程似錦。寥寥數語未表吾心之萬一,恭列諸君於文末,以表謝忱,若有缺漏,望涵之。」仲夏時節,畢業已至,青春與遠行成為校園裡繞不開的話題。連日來,蘭州理工大學的幾位應屆畢業生用文言文,引經據典,書感懷之言,盡離別之意。引起一片點讚,網友直感慨:「學霸啥都好語文也好。」
  • 畢業生如何寄行李?「雲寄件」來幫忙
    記者6月18日獲悉,部分企業專為高校畢業生推出了寄遞服務,有的與校方合作進行集中上門收寄,有的推出「雲寄件」服務,學生在家裡也可以遠程寄行李。北京郵政每年都會為畢業生提供行李寄遞服務。今年,部分郵局提前與學校取得聯繫,提出願意為學生們提供上門收寄服務的想法。
  • 巫山一段瀟湘處,別恨幾許似浮雲,夢若飛花寄風塵
    脈脈牽情西窗月,夢若飛花寄風塵。一卷離愁,多少柔情。一份從容,多少心酸。一曲相思,多少離人淚。——皛玊題記守著時光,淡看一場流水落花。幸福遙不可及,走著走著,就到了另一個遠方。最後,只有風雨夢依依。《巫山一段雲·夢依依》(詞林正韻第三部)舊憶瀟湘處 ,千般囈語痴。羅浮夢碎怨悲離,紅泣恨當時。姝影瑤階立,縈懷對月思。芳心猶羨燕雙棲,風雨夢依依。
  • 玉樓春·冬日小聚,匆匆別離
    玉樓春·冬日小聚,匆匆別離(詞林正韻·第十八部仄韻)丹楓凋後冬時節,蕭瑟平林秋意絕。霜催寒氣清宵月,淺醉依依人暫歇。頻驚槐夢曉雞啼,恨淚滴腮今又別。——依韻《欽定詞譜》李煜體註:「槐夢」句,意指南柯一夢。
  • 雲上校慶,母校邀你雲遊川大,校友你收到邀請了嗎?
    昨天,四川大學校友總會向川大校友喊話,「雲上校慶|親愛的川大er,母校邀你雲遊川大!",你看到了嗎?在2020年這個不平凡的年份裡,迎來了四川大學124周年暨華西醫學110周年華誕,母校邀請我們去雲遊川大,在雲上慶祝母校華誕,更是別具一格,特別有意義。
  • 為學生打包行李 「寄」去母校特殊祝福
    日報訊(楊然 記者 隋文超) 受疫情影響以及參與實習,部分學生畢業不能返校辦理畢業手續,近日,牡丹江大學組織全體教職工為不能返校的學生打包行李,「寄」去母校老師們別樣的關切與祝福。這些被悉心打包的行李包裹帶著母校老師們的殷切期望,從牡丹江出發,奔赴全國各地的學生手中,讓他們再次感到母校的別樣溫情。
  • 楊柳輕輕,紅豆依依,唯有相思似春色
    清晨的微雨朝溼潤了渭城的土地,路旁的楊柳經過細雨的洗灑,枝葉翠綠一新,詩人與好友在清新明朗的景色中,進行著一場深情依依的離別。詩人王維殷勤地勸酒,有意無意延宕分手的時分,濃鬱的酒香,瀰漫著彼此的深摯情誼與珍重祝福。
  • 最美4位童星排名,蔣依依第一,張籽沐第二,她居然墊底!
    第一:蔣依依2001年一月一日出生,所以取名為「依依」,今年才16歲,但已經出落的亭亭玉立了,一看就是個小美女。因為她小時候就長得很漂亮,機靈,所以一直都有廣告商找她拍廣告,上節目,人家可是實打實的小童星哦。最美4位童星排名,蔣依依第一,張籽沐第二,她居然墊底!
  • 盛世華章生葳蕤,別離亦曾行色壯
    (楊炯《從軍行》);或擲地有聲,霸氣側露,如「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王昌齡《從軍行七首之四》);或借古傷今,寄懷才不遇之憂憤,如「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水落魚梁淺,天寒夢澤深。羊公碑尚在,讀罷淚沾襟」(孟浩然《與諸子登峴首》)。
  • 「雲」寄行李安全嗎?走訪北京高校「畢業寄」
    郵政和快遞企業也紛紛推出個性化服務,幫助畢業生「雲寄件」。老師幫忙 多所高校支持代寄在北京外國語大學的學生宿舍裡,老師一邊和遠方的學生視頻連線,一邊幫學生收拾行李。「一個小時收拾了四五個紙箱,老師們態度都很好,基本上有求必應。整理西裝時還特意幫我疊整齊再放進箱子。」
  • 「畢業寄」火熱 菜鳥裹裹全國2000高校方便大件寄遞
    菜鳥裹裹近日表示,已在全國2000多所高校開展「畢業寄」活動:大件快遞減免外,還可為有需要的畢業生提供「雲寄件」服務。在高校,畢業生普遍需要快遞大件行李;疫情影響下,今年不少人無法返校。作為最大在線寄件平臺,與全國高校菜鳥驛站一起,菜鳥裹裹正在為畢業生提供就近快遞、大件減免、「雲寄件」等各種服務。
  • 憶母校·贊母校·祝福母校——寫在鄂爾多斯市一中建校80周年之際
    憶母校·贊母校·祝福母校——寫在鄂爾多斯市一中建校80周年之際 2019-09-19 16: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啊 母校!—留美博士於保法寫給母校東平四中的讚美詩
    母校是一條路!有長有短,有伸有曲。踏入母校心潮彭拜,告別母校深情依依。您是奔向光明的隧道,您是攀登巔峰的階梯。乘風破浪母校為我引航,飛渡重洋長風助我圓夢!啊 母校!母校Alma mater,是一支歌!It's a song!
  • 別離寄關切,包裹傳情誼,這所高校畢業生準備了一份特殊的畢業禮物
    為了解決學弟學妹們的在家「學習難」的問題,也為了給自己的母校獻上一份值得紀念的畢業禮物,近日,長沙學院法學院11名16級畢業生志願者,用兩天的時間,將學弟學妹們需要的學習物品打包,用快遞的形式,共寄出78個包裹,橫跨五湖四海,將這份來自畢業生的情誼傳達。「一日不書,百事荒蕪」、「寄言向江水,汝意憶儂不」包裹上貼滿了16級畢業生對學弟學妹的希冀與祝福。
  • 寄雲科技時培昕:我們只是傳統軟體向雲端的搬運工
    現在寄雲企業雲服務平臺上有百種應用,既有企業辦公、營銷管理、財務軟體、ERP、開發管理等企業管理應用,也有資料庫、AD、Docker之類的開發資源,以及為用戶預設的不同系統平臺,能夠保證在不同的系統間做到集成,應用快速自動化部署,進而滿足客戶的定製化需求。
  • 西南交大雲上畢業禮見證學子芳華
    王聰 李魯昱 雍騰 封面新聞記者 邱天6月10日上午,西南交通大學2020屆「雲畢業典禮」通過線上「雲播」方式舉行,典禮由校黨委副書記沈火明主持。身在各地的畢業生們心繫一處,守候在屏幕的另一端與母校共同走過大學時光的最後節點,也終在母校的最後一次囑託中,開啟人生新篇章。